關于戰勝疫情工作總結(精選3篇)
關于戰勝疫情工作總結 篇2
時值春節臨近,人員流動頻繁,疫情防控風險增大,為貫徹落實好黨中央、國務院及省委、省政府疫情防控有關部署要求,進一步做好全市春節前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全力鞏固疫情防控成果,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現將有關事項通告如下:
一、強化監測預警
1.各級各部門應做好應急處置各項準備工作,在總結前期有效經驗做法的基礎上,落實好“早發現”、“早報告”要求,堅持人、物、環境同查,建立健全疫情多渠道監測和響應機制,做到主動發現、主動報告。
2.市民要通過微信小程序“國務院客戶端”“國務院政務服務平臺”“云南健康碼”等實時查詢國內各地區風險等級,及時掌握國內高中風險地區變動情況,如發現高中風險地區來人要及時、主動向社區報告。
二、嚴格人員管理
1.提倡全市外出就學、務工、創業人員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留在當地過節。凡返鄉回昆人員,應在出發前1周內及抵達當天向目的地社區(村組)主動報告,實行“雙報告”制度,社區(村組)同時加強對返鄉人員的排查登記管理。
對從境外到昆入境、國內高風險地區返鄉回昆人員,一律按照已有措施進行封閉管理。對從國內中風險地區返鄉回昆人員,一律嚴格實施14天社區健康管理:在抵達社區(村組)時及14天健康管理結束時分別進行1次核酸檢測;14天內個人居家不得外出,家人不參加聚集性聚餐聚會活動;由社區(村組)負責,每天對轄區內返鄉人員開展追蹤管理、健康監測。
對從國內低風險地區返鄉回昆人員,避免經過或在高中風險地區停留,全程做好自我防護,到昆時需提供7天內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陰性報告,不能提供的,第一時間就近到有核酸檢測能力的醫療機構進行核酸檢測,結果陰性后方可有序流動,由社區(村組)負責開展追蹤監測。社區(村組)要將網格內所有返鄉人員納入網格管理,對返鄉后不主動報告人員,嚴肅依法處理,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交由公安機關依法立案查處。
2.對于“三非”人員、中國籍偷渡回國人員,社區(村組)經群眾舉報或自行排查中發現的,應立即向轄區公安部門報告,由公安部門牽頭嚴格按現行規定進行管控及處置。
3.確診病例、無癥狀感染者治愈出院后,應主動報告屬地,社區按規范要求加強排查及跟蹤監測。
4.一線醫務人員及從事進口冷鏈食品、交通運輸、快遞行業、交通卡口值勤、集中隔離點等高風險行業人員,要嚴格落實個人防護、核酸檢測、健康監測等工作;醫療機構發熱門診患者、新住院患者及其陪護人員、養老機構在住人員及其陪護人員應按規定定期進行核酸檢測。
三、嚴控人員流動
1.倡導全市各級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及國有企業干部職工在昆過節;提倡市民就地過節,不參加規模性聚會、聚餐及聚集性活動,出入公共場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廂式電梯,或與他人有1米以內近距離接觸時,必須科學正確佩戴口罩;盡量減少探親訪友和外出旅游,尤其不要前往中高風險地區。
2.倡導市內中小學師生假期不離開市內,在高中風險地區就讀學生原則上假期不回昆,各類學校做好假期留校學生及教職員工各類生活保障并落實疫情防控相關措施要求,充分發揮疫情防控指導員、衛生健康副校長、學校衛生專業人員(校醫)的作用,協助指導學校開展日常防控工作。
四、嚴控會議活動
1.全市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要帶頭嚴控大型會議、活動的數量規模,50人以上活動應當制定疫情防控專項方案,需科學佩戴口罩,嚴格落實有關防控措施,除必要會議外,原則上不應舉辦大規模聚集性會議活動,一律取消集體團拜、大型慰問、聯歡、聚餐、年會等活動,暫停宗教場所聚集性活動。
2.大力倡導節慶文明新風,各地要加強對農村集市、農村自辦酒席、集中宴請等聚集性活動的管控,嚴禁舉辦各類廟會,提倡“紅事緩辦、白事簡辦、宴請不辦”,一切喜事、客事宴席須按規定向社區(村組)報備,嚴格控制就餐人數,嚴禁邀請高中風險地區人員參加。所有家庭私人聚會、聚餐須控制在10人以內,做好個人防護,有感冒、咳嗽、發熱等癥狀者不得參加。
五、嚴管重點區域
1.各地要建立縣鄉村三級指揮體系,落實疫情防控責任制,提高疫情監測能力,加強農村地區疫情防控,鄉鎮(街道)、社區(村組)要統籌力量,全面排查掌握責任網格內的國外入境到昆人員、國內高中風險地區來昆人員、返鄉人員情況并全部進行追蹤管理;
加強宣傳,增強村民疫情防控及個人防護意識,如出現感冒、咳嗽、發熱等不適癥狀,村民要及時向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診所)報告,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診所)接報后應立即向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報告,由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向屬地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報告;結合冬春季愛國衛生“七個專項行動”全面推進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引導公眾養成良好衛生習慣。
2.農貿市場、商場超市、酒店旅館、機場、高鐵、火車站、公共汽車站、宗教場所、景區景點、影院、劇院、KTV、酒吧、網吧、殯儀館、教育培訓、托幼養老機構等公共場所業主單位要履行主體責任,行業部門要履行監管責任,嚴格落實“亮(掃)碼+測溫+戴口罩”和日常通風、消毒、衛生清潔等防控措施。
3.未設置發熱門診、發熱哨點診室的醫療機構,特別是民辦醫院、社區醫院、村衛生室、個體診所、藥店等要落實首診報告制度,不得接診不明原因發熱或超出機構診療能力的患者,發現不明原因發熱等疑似病例,2小時內必須報告,并負責轉診至就近的規范發熱門診和有相應救治能力的醫療機構診斷治療,不得擅自允許其自行轉院或離院。
所有藥房一律憑處方出售退燒、止咳、止瀉等藥物,并實名登記、上傳信息。醫療機構住院病區、養老機構等場所一律實行封閉管理,落實非必要不探視制度,確需探視的,必須憑3日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進行探視。
4.加強冷鏈管理,對進入我市的進口冷鏈食品必須到集中監管倉進行消殺和核酸檢測,特別是對冷凍食品加工場所及交易市場嚴格監督檢查,在進口冷鏈食品首次與我市人員接觸前實施預防性全面消毒處理,同時避免消毒對食品產生污染。
5.壓緊壓實“四方”責任,堅決克服麻痹思想、厭戰情緒、僥幸心理,做到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確保各級疫情防控指揮體系有效運轉,疫情防控工作人員要做好24小時值班、備班工作,一旦疫情發生,立即啟動預案,做到指揮有力、系統有序、條塊暢達、執行到位。
關于戰勝疫情工作總結 篇3
為有效防控疫情,確保廣大師生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維護學校安全穩定。根據上級通知,結合學校實際,于2月1日開啟了“居家隔離,延期不延教、停課不停學”線上教育教學活動,F將這段時間工作總結如下:
一、加強組織領導,強化檢查落實。
成立以謝仁暢校長為組長的高三畢業班領導小組,落實班主任科任教師分人抓的分層管理,將學生分解至相關科任教師結對,層層抓好落實。針對特殊條件下的復習,落實每一天、每一科、每一位同學的線上學習和線下復習的具體辦法,力求做到“作息合理、復習科學、詳略得當、內容充實、練習精選、反饋及時、家校配合、效果顯著”,確保學生停課不停學。
二、精細管理、團結協作,齊抓共管
1、結合市直播時間,年段制定學生老師上課時間安排表。
2、對學生進行分解到科任教師,督促每天的學習和作業完成情況及思想動態。結對幫扶,落實“一生一策”、“一科一策”的希望學生結對幫扶,采取“人盯人、科幫科”的戰術,強化特殊時期的復習備考。
3、各位教師根據自己的學科復習進度結合市直播制定高考一、二輪復習計劃。
4、班主任利用騰訊視頻召開主題班會――鼓勵學生、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
5、年段利用騰訊視頻召開“百日誓師大會”給學生給家長鼓勁、同時也是對學生進行鞭策。
6、年級教師自發組織到學生家中進行實地家訪,解決學生線上學習存在的問題與困惑。與家長交流孩子最近思想、學習情況。
三、組建微信、釘釘、騰訊視頻等平臺,線上上課輔導交流。
高三授課以班級為單位,組建學習輔導釘釘群或微信群?迫谓處熥ズ冒嗉壘W絡輔導群的管理,按年段安排的時間表及課表在釘釘群中網絡直播上課或在微信群中進行督促輔導、答疑解惑,或組織學生在線觀看市教科院直播課或其它網絡視頻并布置相關任務完成清單。截至目前,年段全部教師采用釘釘平臺或騰訊會議形式進行網絡上課,好一部分學生有回看教師上課視頻,效果總體較好。
四、突出復習常規,堅持穩扎穩打。
年段要求各教師提前制定好上課或輔導計劃,上交年級并發送家長群和學生輔導群,上課頭天再次公布第二天的學習任務,包括學習知識內容、學習重點及相關練習布置等;科任教師將每天上直播課或輔導課學生出勤情況匯總至班主任,并及時反饋至家長群;科任教師利用釘釘家校本等平臺布置每天作業,學生按時發回平臺,教師批改,并將作業情況反饋至家長群,發動家長力量做好跟蹤輔導;年級每天反饋高三教師每天上課及作業批改情況并提出表揚人選并報學校備案。
五、認真組織省市質檢等考試
1、通過網絡平臺進行在線模擬檢測,老師實行網上閱卷,完成全真模擬在線考試。
2、省市質檢考試組織學生分片進行。
3、召開文、理科省市質檢分析會:
六、教師積極參加網絡培訓,提升自身業務素養。
總之近兩個月的線上授課,每個老師都認真準備,積極參與。作為農村學校的我們,高三年級能快速進入網絡線上教學狀態,在于有一批愛崗敬業,工作積極的教師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