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社會教研組工作總結(精選3篇)
中學社會教研組工作總結 篇1
轉眼間,一個學期又在忙碌中度過了。回顧本學期工作,教研組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課堂教學中去,改進和完善教學流程,鉆研學法和教法,不斷總結和反思教育教學工作。經過全組教師的共同努力,完成了學校交給的各項任務。現將教研組學期工作總結如下:
一、不斷學習,人人分享:
中學社思學科是一門綜合性的人文學科,涵蓋了地理、歷史、政治和思想品德的內容,需要教師不斷的進行學習。針對我組的現實情況,除理論學習外,我們當前還回歸學科教材,研究學科知識體系和課程標準,理解學科基本精神,探討有效的教學方法,用自己不斷的學習和苦苦探索去換取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在教研組活動中,對教師的教學進度、備課、反思的情況進行檢查,通過常規的檢查促進教師去鉆研教材,確定教學重難點,設置適合課時特點的當堂反饋。教師的教學工作主要是在課堂上完成的,所以教師學習的一種極佳方式就是聽課,聽課后及時與開課教師進行交流,促進開課教師與聽課教師的共同提高。
二、教學常規:
教師的教學工作,其實都是常規工作。把常規工作抓好、抓實,也就促進了教師工作的有效性。本學期教研組在常規落實方面,從備課、上課、作業批改幾方面入手,做了如下工作:
1、學教案:教研組教師根據要求,按照課堂教學模式的流程,通過課堂活動的設計、課堂練習的訓練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能力;
2、上課:探索和完善以自學為主的課堂教學模式,結合學科特點,大膽放手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教師講課時間不超過30分鐘,給學生的自主學習以充分的時間和空間;
3、作業:作業做到了全批全改,學生對錯題及時進行訂正,教師在學生訂正后及時進行二次批改。本組統一作業,把握作業量,不增加學生作業負擔。
三、教學伙伴相長:
每學期互相聽課,有記錄、有評價、有反饋,進行有針對性的理論學習,促進自身教育教學水平的不斷提高。本學期,在互動的學習中,本組每位教師對課堂教學模式進行了實踐,取得了很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四、新學期的展望:
一個學期過去了,新的學期即將到來。在這個學期的工作中,也存在很多缺點和不足。如:在校本活動中分工和目的不夠明確,有時沒有真正發揮出集體的作用;在課堂教學模式實踐的過程中,我們探索和落實的不夠,有時還只是“有名無實”。面對即將到來的新學期,對教研組工作有一下幾點想法:
第一、讓教師的學習更加系統化,每位教師多多閱讀教育或教學專著進行學習,記錄自己的學習心得體會與同組教師進行分享。
第二、在新學期中探討學法指導課的流程,探索生本課堂的教學模式。
中學社會教研組工作總結 篇2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一個學期又在我們忙忙碌碌的工作中匆匆走過了。回首這個學期品德教研組的工作,我們品德教研組的每一位老師都兢兢業業、勤勤懇懇、踏踏實實,根據開學初期制訂的教學工作計劃、教研組活動計劃,以新課程的基本理念為指導,從規范入手,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日常教育教學工作,積極進行教學改革研究。一學期來有讓人會心微笑的成績,但也有還需努力的地方,為了在今后的工作中揚長避短,現將本學期工作總結如下:
一、團結協作,共創輝煌
教研組采用了集慧式備課,每次教研活動,定時間,定地點,定內容,定主講人。大家踴躍發言,各抒己見,積極討論。從書本上某一副圖的的分析到教學內容難點、重點的把握,從教學方法的應用到學生學法的研討,點點滴滴,一絲不茍,精益求精,傾注著教師們的真知灼見,發揮著集體的力量,體現著團隊的精神。盡管執教品社的老師基本都不在一個辦公室,但無論是在走廊上相遇,還是在中午就餐時,時時、處處都洋溢著團結互助,群策群力的氣氛。有時老師遇到上課過程中突發的教學或學生方面的問題,需要亟待解決。于是,我們教研組成員都會出謀劃策,一起幫助解決教學問題和學生思想問題。
二、緊抓教學,促進提高
課堂教學是主渠道、主陣地,是教學教研工作的重中之重。扎實而有效地開展課堂教學,不僅為教師們才能的施展提供了一個自我挑戰的舞臺,更是培養、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學習實踐基地。為此我們教師組老師利用課余時間多多閱讀相關教育刊物上的教學實例,播放有關的優秀品社課錄像,盡可能地為老師們提供一個學習、擴展的學習空間。
三、轉變角色,建新課堂
積極構建一種“陽光普照”式的課堂氛圍,我們教研組成員也一直在討論這樣一個問題,我們中國孩子畫完一幅畫后往往會問:“老師我畫得像不像?”,而美國孩子則會問“老師我畫得好不好?”看似簡單,實則不然,回答像不像的問題是告訴我們:一種新型科學的課堂教學模式的建立,發須從學生觀、課堂教學觀等方面進行改革。根據這點我們教研組的老師都覺要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
1、保證學生在探討問題時有氣氛,可以重組小組,甚至可以大聲爭辯。
2、理解童心,允許學生用自然帶有童趣的語言表達思想,交流意見。
3、鼓勵學生大膽提出問題,發表不同見解,幫助學生建立自信,使不同的學生在品社課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失敗是成功之母,成功亦是成功之母,我們為什么不給孩子多一些成功的收獲呢?因而在平時的課上,我們盡可能地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培養孩子學習的興趣,調動孩子的積極性,為了孩子提供一定的活動材料,給
學生一雙辨別事非的眼睛,讓學生成為真正的主人。
四、教研一體,課題領銜
一位專家曾講過“課程改革最為重要的是在于思想的徹底改變,只有將思想改革進行到底才能將課程改革落在實處!”是啊,思想的不到位,課程改革的實踐只能是夸夸其談、蜻蜓點水,因此本學期我們繼續鼓勵老師們采取“多閱讀、多反思、多執筆”的方法,不斷促進對課程改革實質內容的進一步領悟,利用好學校的網絡資源,經常上網瀏覽、查閱相關的材料,及時了解課改動態,擴大自身的視野,通過多渠道多方位地提高自身的理論素養,以便更好服務于課改實踐。當然最能促進自己專業發展和成長的是從自身的實際問題出發,以具體實踐為落腳點,以改進教學提升教師素質教育的水平和能力為任務目標,根據品社課自身的學科特點,我們提出了以“以品社課例研究為載體,開展改進課堂教學的行動研究”。
五、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在這學期的教研工作中,有以下幾點不足之處:對待工作不夠認真、仔細,要求不是太高;對教師在思品教學中的監督不夠到位;對學生的教育力度不夠。在今后的教研工作中,要求真務實,提高標準,嚴格要求,加強力度。以自己為尺子,規范其他的教師。在學生中廣泛開展教育活動,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
中學社會教研組工作總結 篇3
擔任學校數學教研組長至今已經十五年了,十五年的教研組長工作付出了心血灑下了汗水,也讓自己逐漸走向成熟。
一、打造一支團結、敬業、優秀的教研團隊。
1、營造和諧氛圍,讓教研組成為一個團結的集體。(營造和諧氛圍,增強組內凝聚力)
我組教師都是從各鄉鎮學校選調上來的優秀教師,在以前的學校都是獨當一面的教育教學能手。如何讓這樣一直優秀的教師組成的隊伍成為一支優秀團隊,我從自身做起,堅持在每期的教研活動中加強理論學習,學習先進榜樣,與老師們交流思想,求大同存小異,是老師們充分認識到優秀的團隊才能出現優秀的人才。教研組全體老師以創造互相關愛、互相幫助、互相交流的學習型和諧教育氛圍為目標,經過幾年的共同努力,我組現在已成為學校里最團結最融洽的團隊,年年被評為校優秀教研組,多次獲縣優秀教研組稱號。
2、提高管理水平,讓教研組充滿了生機和活力(扎實開展教研,不斷提升研究能力。)
首先搞好常規管理,認真的配合教務處做好教學工作的檢查與評估,使備課、上課、質量檢測、作業批改、輔導學生、組織課外活動的各個環節都符合規范化的教學要求。堅持做好周查月報制、兩周一會制,中心發言制、集體備課制等常規管理。同時,還形成了自身特點的聽評課制度、集體備課制度、課題研究制度等,逐步形成了具有我組特色的管理制度。在組內形成一種民主、競爭、和諧、高效的氛圍。在各級的檢查和評比中多次獲得好評。教研會上老師們暢所欲言,互相學習,相互幫助,聽評課大家相互找問題,提供解決方法,平時各個備課組內的探討和交流從沒有間斷,相互的研究已經成為了教學工作的常態。同時,都積極動手,把平時的感受、經驗、心得寫出來分享,在發表文章方面我組從老大難一躍成為學校的主力。任福海老師曾一學年發表40多篇。
3、搭建創新平臺,讓每個老師展示自身的才華(搭建創新平臺,促教師專業成長)
一個優秀的團隊就必須有優秀的成員,讓每一個老師都能盡情施展自己的才華,十多年,我組始終堅持做到每學期老師至少必上一節公開課一節研究課,全組老師共同研究、討論已經成為了習慣,通過這樣的活動使每位老師的教學水平不斷改變。同時,形成了任何一位老師出門上課,全組參與研究的習慣。共同參與,集全組之力。正因為注重這樣的活動,我組的老師在縣舉辦的教學競賽等活動中,始終能將一等獎收入囊中。有多位老師都獲得過縣級競賽一等獎,朱先國、張寶信、任福海、蔡兆紅、李朝輝、羅英、甘發瓊都先后獲市優質課一、二等獎。而張保信、張高豐舒奇明等老師制作的優秀課件也多次交流和刊發。
4、弘揚研究特色,讓教研組真正起到全縣示范作用(弘揚研究特色,發揮引領示范作用)
在堅持搞好常規教學的同時,不斷探索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從九五年開始至今,先后開展了《目標評價教學》研究、《自主學習策略研究》、《讀寫與創新》、《分層教學》、《Z+Z智能教學平臺》等課題的實驗與研究,課題研究始終走在全縣前列。同時也收獲了累累碩果,《目標評價教學》獲省級鑒定結題,李朝暉、甘發瓊老師獲省先進實驗老師,《Z+Z智能教學平臺》獲國家級鑒定與結題驗收,張寶信老師獲省課改骨干教師稱號,任福海老師獲得宜昌市學科帶頭人及教學科研先進個人,舒奇明、鐘明、任福海老師被評為縣課改骨干教師。甘發瓊、邴朝英、鐘鳴等老師獲縣優秀教師稱號。
二、爭當一名求真務實、開拓進取的優秀教研組長。
自從擔任教研組長以來,明白自己身上的擔子,一直不敢稍有松懈,堅持不懈的學習,努力地提高自身的素質和水平,處處以身作則,要求組員做到的自己先做到。教學上,每期都首先上好一節示范課,同時,對其他老師進行指導,堅持做好常規工作的各個環節,帶領全組老師認真鉆研教學教法,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學方法,于近三屆20xx屆、20xx屆、20xx屆所帶學科,我校獲學科綜合評估全縣第一;教研上,帶頭研究,從1995年開始,學校的教學研究課題都是主要負責人之一。在縣、校舉行的優質課活動中經常擔任評委,自己也在縣獲課題研究課一等獎。多個課題順利結題驗收,取得優異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