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育個人工作總結(精選9篇)
幼兒教育個人工作總結 篇1
這天中午吃飯時我發現博文的桌子下邊有水,就問:“博文你的桌子下邊怎樣有水呢”博文看了看我并沒有說話,我又說:“是不是湯灑了。”“是”博文很爽快地回答。我走過去看到博文的褲子也濕了,急忙說:“不要緊,,此刻你先吃飯,等吃完了飯教師幫你收拾。”博文很高興的坐下繼續吃飯。
午睡的時候我去給博文換褲子,摸到里面的秋褲也濕了,我明白博文不是灑湯了,而是尿褲子了,我又重復的問了博文一遍,博文的回答還是湯灑了。看到博文那認真的樣貌,我說:“唉,博文你能夠小聲的在我耳邊說實話。”博文很高興趴在我耳邊說:“教師我尿褲子了。”我也湊在他的耳邊說:“不要緊,以后記住有尿去廁所。”博文點點頭。這時別的小朋友看到了就說:“教師你們說什么”我告訴孩子們:“這是我們的秘密,不能告訴你們,是不是博文。”博文看著我點了點頭。
孩子已經有了很強的自尊心,他們明白尿褲子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所以尿了褲子也怕別人明白。幼兒期是孩子自我意識的構成時期,他們開始注意別人對自我的評價,保護自我的自尊心。孩子的自尊心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心理因素,如果我們不注意教育方式,經常使孩子出丑,將會使孩子變得不以為恥、習以為常,無形中對不好的行為起了加深作用,這樣做既維護了孩子的自尊心,又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幼兒教育個人工作總結 篇2
天氣有點悶,幼兒的精力又旺盛,常規活動時幼兒顯得很躁。晨間談話的時候,我在上頭點名,幼兒在下頭有的說話、有的玩耍,完全沒注意我的指令。我正想喝止,提醒他們安靜下來,突又想到這樣的辦法治標不治本,于是靈機一動,對著孩子說:“來,我們此刻誰都不要說話,豎著耳朵聽。
你仔細聽,聽到了什么聲音過一會教師請到你,你就起來告訴大家。”頓時,教室一片安靜,大家都在仔細的尋找更多的聲音,過了不多久,小朋友都能說出他們當場聽到的很多聲音:小鳥聲、水聲、對面馬路汽車開過的聲音……有的幼兒還會描述他聽到的聲音感覺,教師告訴幼兒,如果這些聲音象錄音機一樣把它們同時放大,在我們的生活中這些聲音就會成了噪音,耳朵就沒法清靜,長期這樣會影響我們的心理和身理健康。
接下來幾天,我變化著玩法,比如我讓幼兒閉上眼睛,然后教師用鉛筆敲敲杯子等凡是能弄出比較趣味的聲音來,再讓幼兒猜猜教師發出的聲音是什么,再進行節奏練習。
還有一種變形玩法,就是傳悄悄話,請一名幼兒出來看教師口型說什么,然后用小聲的聲音傳給他的好朋友,好朋友聽了后,按指示玩游戲,如“請你幫教師拿點名冊來。”等。
這些“聽聲游戲”有助于孩子養成堅持安靜、沉默的習慣。這也是誘導孩子們服從命令的好方法。小朋友們對這些游戲很有興趣,幾天下來,幼兒安靜了許多,說話聲音也輕了。所以我也總結出:作為幼兒教師的我們必須在萬變中去“應付”幼兒的千變。
幼兒教育個人工作總結 篇3
前幾年我調入幼兒園工作,成為了一名保育員,剛調入幼兒園那會兒,我以為保育員就是做好班級的衛生消毒工作及一些雜碎的日常事物。經過一段時光的觀察,我發現教師的工作壓力十分大,有些工作需要保育員的配合,而保育員的日常工作也需要教師的協助才能完成。透過學習,我明白了幼兒園的工作不是單純的教育與保育,而是需要保教配合,保教共育。
我所在的班級是中班,我園中班的幼兒年齡比較小,多為三歲半的幼兒,所以,幼兒新入園時不是很適應,需要教師耐心細致的關心和愛護。以前,接待新生都是教師的事,透過一段時光的觀察,我發現孩子對我這個保育員也十分依靠與信任,于是,我也參與到了接待新生入園的工作中來,并且,把接待工作記錄下來,總結成敗做成筆記,讓自我的工作再遇到類似的問題能夠得心應手,提高了個人的工作效率,也正是因為細致的工作,受到了家長和園領導的一致好評。
幼兒教育個人工作總結 篇4
鏡頭一:
小班的李教師來我們班有事,她看見了小祥,很喜歡地拍拍他,小祥也有禮貌的喊:“李……教師好。”李教師笑起來,也學小祥的樣貌說:“小……祥好。”小祥的臉刷的紅了起來,滿臉難過的樣貌。
鏡頭二:
大家都在教室里開心地玩游戲,同時自然地大聲念兒歌,曉祥也跟著大家齊聲說:“小白兔去插花,路上遇見小青蛙……”
分析和措施:
小祥是我們班有口吃的小朋友,為了糾正他的這一毛病,我有針對性地采取了一些教育措施李教師的模仿給了曉祥一個打擊,我們應當建立尊重幼兒、信任幼兒的信念,杜絕嘲笑、模仿等類似的情景再次發生。
兒歌的節奏較慢,他念起來一點也不打頓,表情很自然,但他發現我在注意他時,立刻顯得十分不安,嘴巴也不動了,等到我轉過頭暗中觀察他時,發現他已恢復了原先的樣貌,正起勁地念兒歌,能夠肯定地說小祥的口吃跟生理因素無關,完全是心理因素造成的。所以在以后糾正孩子口吃活動中,必須注意到以下幾點:
1.要多給他一些表揚與鼓勵,逐漸增強他的的自信心。幫忙他消防心理上那些不怕說的念頭。
2.孩子說不好的時候不要批評、責備。就當什么也沒有發生,建立一種自然簡便的心理環境。
3.父母與孩子、教師與孩子建立一種平等的關系。
幼兒教育個人工作總結 篇5
活動目標:
1.能感受散文中太陽“調皮”的表現。
2.體會散文的幽默、詼諧意味。
活動準備:
1.掛圖。2.太陽頭飾,紅色圓形紙板若干(同幼兒臉大小),自制烏云圖片一張(同臉大小)。
3.故事磁帶。
4.活動前帶領幼兒感受太陽升起、落山的方位變化。
活動過程:
1.欣賞圖片。
——這些圖片講了些什么事情
——幼兒獨自閱讀幼兒活動材料,看后可小聲討論。
——你看到了什么
——太陽在干什么
——這個太陽和我們平時看到的太陽有什么不一樣(幫忙幼兒理解:調皮)
2.欣賞散
——散文里講了誰的事情
——聽了散文后你心里有什么感覺
3.再次欣賞散文。
——散文的題目是什么為什么要說它是個調皮的太陽
——你有什么聽不懂的地方嗎
4.游戲:調皮的太陽。
——幼兒分成五組,在五個不一樣的地方站好,分別扮演小朋友、莊稼、蘋果、草莓、小朋友、雨點兒。
——跟著錄音,幼兒與教師一齊游戲。教師扮太陽,跟著散文的情節發展,幼兒做相應的動作。
活動反思:
中班后期幼兒已經能夠完全欣賞理解短小的散文詩的涵義和意境。在看到幼兒對欣賞活動充滿興趣的時候,我覺得,停留在讓幼兒感受意境,創編幾句還是不夠的,還能夠進行第二次欣賞教學活動,教幼兒朗讀詩歌及再次創編。因為幼兒對詩歌已經產生興趣了,他們愛聽,想念,教師就能夠在幫忙幼兒理解詩歌的基礎上熟記詩歌資料,并學會有表情地朗誦,更是對散文詩意境的深入。同時,教學時,除了讓幼兒說一說外,還能夠啟發模仿,并把幼兒模仿的詩句編成一篇散文詩。并可用身體動作表演,體驗調皮的情緒。我想用不一樣藝術形式的同構活動,會讓幼兒在欣賞活動中多一份真切的感受。
幼兒教育個人工作總結 篇6
我們班一個叫王浩強的小朋友,上課不認真聽講,排隊不好好排,反正不守規則的時候總是有他。其他的孩子不守規則時透過教師的教育他們會平靜地理解,可是這個寶貝一旦不守規則教師對他進行教育時,輕則會言語吵鬧,再就是大哭大叫,甚至尖叫,嚴重影響了活動秩序,也影響到其他的小朋友。不管怎樣耐心說服都無濟于事,并且最近有變本加厲的趨向。
中班的孩子,就應對自我的行為有必須的控制潛力,并且對自我行為造成的結果就應學會理解才行,可這孩子越演越烈。透過調查明白,這個男孩是第二個孩子,前面有一個不幸夭折了,父母對這個寶貝格外珍視,對一些出格的行為不能及時引導,孩子遇到需要得不到滿足的時候就會大吵大鬧,通常都會得到滿足。所以這孩子把這種方法當成一個法寶,在家用,到幼兒園也拿來用,不分場合,不分地點。可是在幼兒園里小朋友不會牽就他的這種行為,教師對他的這種行為也要及時教育。
我首先和家長溝通一下教育方法,同時引導孩子有事情要用語言表達,而不是哭鬧就能解決問題的。有事慢慢說教師和小朋友都及時幫忙他,和他一塊兒做游戲、一塊兒玩。透過這段時間的教育,這孩子有了不小的改變,缺乏的只是堅持。相信我們只要堅持下去,這孩子會變成一個好孩子的。
幼兒教育個人工作總結 篇7
一次,發現鄭涵小朋友獨自在一旁不高興,我走上去詢問,“他們不跟我玩,說我上課不聽的話,說我是壞孩子,就不跟我玩了。”說著他就委屈的哭了。我安慰道:“那你是不是異常想跟他們一齊玩啊”“是啊”鄭涵迫不及待的說。我之后說:“那你說以后怎樣做小伙伴們就跟你玩了呢”“我以后會好好聽教師的,”
鄭涵說。我又繼續說道:“你在教師心目中一向是好孩子,你的歌唱得很好聽,教師十分喜歡聽你唱歌。”說到這兒,鄭涵的臉上露出了笑容,我帶著他朝著小伙伴們走去……在此后上課的時候,我注意觀察了一下,鄭涵小朋友變成了上課回答問題最進取的的一個,看到孩子的轉變,我心里有說不出的高興。
當幼兒遇到挫折時,盡量讓幼兒自我學著解決問題,克服困難。此外還要讓幼兒學會正確評價自我,增強抗挫本事。
幼兒教育個人工作總結 篇8
幼兒教育是啟蒙教育,也是人類奠基的教育,教師要運用智慧教育,合理的制訂資料和方式、方法,及時的給幼兒進行必須的鼓勵,讓孩子們樹立自信心,要讓孩子們持之以恒,還要給孩子們起榜樣、示范的作用,利用多種機會對孩子們進行教育,培養孩子們良好的習慣。
幼年起就應當經過教育培養一種良好的習慣,因為習慣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能夠主宰人的一生,孩子畢竟是孩子
幼兒從小就應當經過完美的教育,去建立一種好的習慣,孩子們正處在發育的時期,每一天要十幾個小時的睡眠時間,中午休息是很好的睡眠補充,沒有困意的幼兒也是正常的,教師晨、午檢時要細心,要細心留意,預防不安全因素發生。
中午休息的時間到了,孩子們陸續睡著了,我發現美琪還沒睡著,我悄悄地走近一看,她的手中拿一皮筋在玩耍,一會兒套在手腕上,一會兒放在嘴里咬著.....存在著很大的不安全因素。“怎樣辦”,我反復思考:把頭上的飾品放到一個小盒子里“孩子們你們活動了一上午也該休息了,我們的頭上的頭飾也和你們一樣休息一下好嗎”“好”。
嘿!這一招還真靈,孩子們把頭飾都放到盒子里了,還對他們說:“發卡你睡覺吧,醒來之后我們再玩、小皮筋你也該休息了。”
我心高興:這不就是我們要的結果嗎孩子們睡著了,我們教師也稍微休息一下,一舉兩得。教師們,這招很好,你們不妨一試。
幼兒教育個人工作總結 篇9
最近,我鎮組織了一次技能比賽。一開始,我為了調動孩子的進取性,再練習時我鼓勵孩子們說:“你真棒!比賽的時候必須能得第一名!”可是,我發現有的孩子得不了第一名就哭,我意識到,是我的言行加深了孩子們比較賽結果的追逐,得不了第一就沮喪。于是我就對孩子們講“你們每一個小朋友都是最棒的,也都能得第一名,可是,第一名僅有一個,那我們得不了第一那該怎樣辦呢”“那我得第二”“我得第三……”我之后說,“是啊,不得第一也沒關系,只要我們努力了,我們就是最棒的,是嗎”“是!”比賽后,看到孩子們沒有因為自我的輸贏而沮喪,還是那樣的高興,我感到無比的欣慰。
在一日生活中,不要因為幼兒的一點點提高,就給予過多的贊美,過多的贊美與獎勵,將會扭曲孩子的成功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