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監管個人工作總結(精選4篇)
食品監管個人工作總結 篇1
加強流通領域食品質量安全監管,治理“餐桌污染”,保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是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落實為民辦實事的一項民心工程。我局根據省、_市工商局和_市的有關文件精神及部署,結合自身特點,于20_年3月15日啟動流動檢測車,并相繼成立“流通領域商品質量安全定性檢測中心”、“市場商品質量安全檢測點”,配備“流動檢測箱”,強化食品安全檢測,初步形成了以檢測中心為龍頭、市場檢測點和流動檢測箱為基礎、市場巡查檢測車為紐帶的“四位一體”食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快速、有力地查處食品違法案件,社會滿意度不斷提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截止20_年5月15日,共檢測全市范圍內的農貿市場43個次,抽檢各類上市農副產品2947批次,總合格率為97.6,共處理不合格商品78個批次,計643.52公斤。具體做法如下:一、領導重視,夯實基礎。
一是黨委重視。分局領導十分重視食品安全工作,多次召開專題會議,認真研究分析,充分認識到強化食品安全監管,是新形勢下工商工作職能轉換、職能創新,促進市場監管到位的重要舉措,推行商品質量安全定性檢測是工商部門加強食品安全監管的重要手段。為此專門制定下發了加強食品安全監管的有關文件和工作方案,想方設法解決資金、人員等具體問題;并組織人員到蕭山等地學習取經,借鑒他們的成功經驗,同時確定商品質量安全定性檢測工作,由分管副局長負責抓,業務科室具體抓,轄區工商所相互配合,以形成上下齊抓共管的局面,進一步形成合力。
二是政府支持。分局主要領導多次向市委、市府主要領導進行專題匯報,提出具體工作設想,引起市領導的高度重視,下撥60萬元資金,添置商品質量檢測車和相關設施,并把商品質量流動檢測工作列為“20_年_市為民辦的十件實事之一”。3月15日以_市政府的名義在文化廣場舉行了檢測車啟動儀式,_x副市長主持儀式,_x副書記在啟動儀式上講了話,并對檢測工作提出了要求,_市長宣布檢測車正式啟動。由于市委、市府的大力支持,使得我局流動檢測工作得以順利開展。
三是夯實基礎。流通領域商品質量安全定性檢測工作,對我局來說是一項新的工作,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從完善制度、建立機構、開展培訓等基礎性工作做起,邊實踐、邊總結、邊提高,扎扎實實做好各項工作。(1)完善制度、建立機構。制訂下發了“關于在全市開展流通領域商品質量快速定性檢測工作的通知”,對全面開展快速定性檢測工作作出了統一部署;成立了“流通領域商品質量安全定性檢測中心”;明確了檢測中心、檢測車、檢測點職責,制訂檢測車、檢測點等管理制度,進一步規范管理。(2)抓好動員、明確職責。3月中旬我局組織召開了全市各市場主辦單位負責人,各工商所分管所長會議,組織學習了《浙江省商品交易市場管理條例》、《浙江省流通領域商品質量快速定性檢測規則》及有關文件,通報了有關情況并進行了動員;請有關技術人員跟大家講解有關食品安全方面的理論知識,進一步提高大家對食品安全重要性的認識。為進一步明確責任、分工,還與各市場主辦者簽訂了“食品安全責任書”和“市場管理責任條款”,進一步明確了責任,并將食品安全有關知識印制成宣傳資料,散發給各市場的經營戶。(3)加強培訓、提高素質。為了提高各“檢測點”檢測員的業務素質,3-4月,我局先后舉辦了三期檢測員培訓班,對各“檢測點”的檢測員進行了業務培訓,進一步提高檢測員的業務水平,確保“檢測點”的檢測質量,真正使群眾吃上“放心菜”。由于基礎工作抓得實,流動檢測開展的比較順利,經營者普遍主動配合,很少發生矛盾。
二、建全體系,加大投入。
構建食品檢測體系是新形勢下工商工作職能轉換、職能創新,促進市場監管到位的重要舉措。為此,我局按照省杭州市工商局的統一部署,大膽實踐,著力構建“四位一體”檢測體系:
一是成立檢測中心。為統一協調全局流通領域食品質量檢測
工作,我局成立了“流通領域商品質量安全定性檢測中心”,明確了人員、職責,制定了相關制度,發揮檢測中心的統一協調作用,抓好檢測車、檢測箱、檢測點的規范運作。
二是啟動檢測車。分局于3月15日啟動檢測車,并以檢測車為突破口,強化食品市場監管,建全檢測制度、明確人員職責,完善檢測設施,著力解決經費、人員、設備等困難。為保證檢測工作的有序運作,檢測車配備1名工商干部、1名檢測員、1名駕駛員共3名人員;為提高檢測質量,加大投入,檢測車在配備相關儀器、設備的同時,專門配備了1臺手提電腦,實現辦公自動化;為規范運作,先后制訂了檢測車管理制度、檢測人員職責、檢測結果公示等6項制度和規定,明確了工作規程和人員職責,同時規范和完善了各類登記臺帳。
食品監管個人工作總結 篇2
加強流通領域食品質量安全監管,治理“餐桌污染”,保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是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落實為民辦實事的一項民心工程。我局根據省、xx市工商局和xx市的有關文件精神及部署,結合自身特點,于20xx年3月15日啟動流動檢測車,并相繼成立“流通領域商品質量安全定性檢測中心”、“市場商品質量安全檢測點”,配備“流動檢測箱”,強化食品安全檢測,初步形成了以檢測中心為龍頭、市場檢測點和流動檢測箱為基礎、市場巡查檢測車為紐帶的“四位一體”食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快速、有力地查處食品違法案件,社會滿意度不斷提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截止20xx年5月15日,共檢測全市范圍內的農貿市場43個次,抽檢各類上市農副產品2947批次,總合格率為97.6,共處理不合格商品78個批次,計643.52公斤。具體做法如下:一、領導重視,夯實基礎。
一是黨委重視。分局領導十分重視食品安全工作,多次召開專題會議,認真研究分析,充分認識到強化食品安全監管,是新形勢下工商工作職能轉換、職能創新,促進市場監管到位的重要舉措,推行商品質量安全定性檢測是工商部門加強食品安全監管的重要手段。為此專門制定下發了加強食品安全監管的有關文件和工作方案,想方設法解決資金、人員等具體問題;并組織人員到蕭山等地學習取經,借鑒他們的成功經驗,同時確定商品質量安全定性檢測工作,由分管副局長負責抓,業務科室具體抓,轄區工商所相互配合,以形成上下齊抓共管的局面,進一步形成合力。
二是政府支持。分局主要領導多次向市委、市府主要領導進行專題匯報,提出具體工作設想,引起市領導的高度重視,下撥60萬元資金,添置商品質量檢測車和相關設施,并把商品質量流動檢測工作列為“20xx年xx市為民辦的十件實事之一”。3月15日以xx市政府的名義在文化廣場舉行了檢測車啟動儀式,副市長主持儀式,副書記在啟動儀式上講了話,并對檢測工作提出了要求,xx市長宣布檢測車正式啟動。由于市委、市府的大力支持,使得我局流動檢測工作得以順利開展。
三是夯實基礎。流通領域商品質量安全定性檢測工作,對我局來說是一項新的工作,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從完善制度、建立機構、開展培訓等基礎性工作做起,邊實踐、邊總結、邊提高,扎扎實實做好各項工作。(1)完善制度、建立機構。制訂下發了“關于在全市開展流通領域商品質量快速定性檢測工作的通知”,對全面開展快速定性檢測工作作出了統一部署;成立了“流通領域商品質量安全定性檢測中心”;明確了檢測中心、檢測車、檢測點職責,制訂檢測車、檢測點等管理制度,進一步規范管理。(2)抓好動員、明確職責。3月中旬我局組織召開了全市各市場主辦單位負責人,各工商所分管所長會議,組織學習了《浙江省商品交易市場管理條例》、《浙江省流通領域商品質量快速定性檢測規則》及有關文件,通報了有關情況并進行了動員;請有關技術人員跟大家講解有關食品安全方面的理論知識,進一步提高大家對食品安全重要性的認識。為進一步明確責任、分工,還與各市場主辦者簽訂了“食品安全責任書”和“市場管理責任條款”,進一步明確了責任,并將食品安全有關知識印制成宣傳資料,散發給各市場的經營戶。(3)加強培訓、提高素質。為了提高各“檢測點”檢測員的業務素質,3-4月,我局先后舉辦了三期檢測員培訓班,對各“檢測點”的檢測員進行了業務培訓,進一步提高檢測員的業務水平,確保“檢測點”的檢測質量,真正使群眾吃上“放心菜”。由于基礎工作抓得實,流動檢測開展的比較順利,經營者普遍主動配合,很少發生矛盾。
二、建全體系,加大投入。
構建食品檢測體系是新形勢下工商工作職能轉換、職能創新,促進市場監管到位的重要舉措。為此,我局按照省杭州市工商局的統一部署,大膽實踐,著力構建“四位一體”檢測體系:
一是成立檢測中心。為統一協調全局流通領域食品質量檢測
工作,我局成立了“流通領域商品質量安全定性檢測中心”,明確了人員、職責,制定了相關制度,發揮檢測中心的統一協調作用,抓好檢測車、檢測箱、檢測點的規范運作。
二是啟動檢測車。分局于3月15日啟動檢測車,并以檢測車為突破口,強化食品市場監管,建全檢測制度、明確人員職責,完善檢測設施,著力解決經費、人員、設備等困難。為保證檢測工作的有序運作,檢測車配備1名工商干部、1名檢測員、1名駕駛員共3名人員;為提高檢測質量,加大投入,檢測車在配備相關儀器、設備的同時,專門配備了1臺手提電腦,實現辦公自動化;為規范運作,先后制訂了檢測車管理制度、檢測人員職責、檢測結果公示等6項制度和規定,明確了工作規程和人員職責,同時規范和完善了各類登記臺帳。
食品監管個人工作總結 篇3
一、加強領導,完善監管機制
我局按照都江堰市食安辦食品安全工作的部署,局領導高度重視,制定了專項整治方案、應急預案和工作計劃,成立了食品安全專項整治領導小組,由局黨委書記、局長楊水源任領導小組組長,明確了責任人和責任科室,層層落實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我局與市政府簽訂了食品安全責任書,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按計劃、按部署穩步推進,生豬屠宰管理、酒類專賣管理及商務執法,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建立了工作制度,對外公布了舉報電話,健全了案件查處抄報制,進一步規范和完善我局的行政執法工作。
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情況
今年來,我局按照食品安全工作要求,采取日常監管、專項整治、部門聯合執法等多種形式規范了食品經營環境,以節日市場整治為重點,開展了“元旦、春節、五.一、國慶”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并制定了方案,落實了措施。以農村和城市結合部、旅游沿線為重點區域,以生豬、酒類食品為重點內容,嚴厲打擊了注水豬肉、病害豬肉和假冒偽劣酒類商品的違法經營活動,出動執法人員480人次,車輛100臺次,共出動行政執法檢查90次,收繳假冒國家名優白酒680余瓶,下達整改通知書40份。通過日常監管和專項整治,生豬屠宰市場、酒類流通秩序明顯好轉,確保了肉品和酒類食品安全。
三、強化監管,推進生豬產品質量溯源體系
(一) 加強對定點屠宰廠(場)的監管,督促屠宰企業完善和落實生豬購銷臺賬、屠宰加工、檢疫檢驗、消毒及安全等項制度。嚴厲打擊屠宰注水生豬、病死生豬以及出廠未經檢疫檢驗、未捆綁電子芯片的違法行為,為防止關閉屠宰點死灰復燃,在加強日常監管的同時,建立舉報投訴機制,受理舉報投訴2起,辦結率100%。
(二)按照《都江堰市生豬產品質量可追溯體系實施方案》的要求,我局高度重視,制定了屠宰企業可追溯體系實施方案,協助企業購買了電腦、讀卡器、識別卡等設備,到企業進行指導培訓,七家屠宰企業全面開展了生豬產品溯源工作。
(三)完善屠宰企業制度,安排工作人員深入屠宰企業檢查指導,督促企業規范運營,完善企業購銷臺賬;芯片登記情況;無害化處理登記記錄;屠宰廢水處理情況等各項制度。
(四)全面推進生豬屠宰企業整合重組。按照《生豬屠宰管理條例》和《成都市生豬定點屠宰廠(場)整合重組工作方案》(成辦發〔〕80號)文件要求,制定了《都江堰市生豬屠宰企業整合重組工作方案》,對我市現有的7家定點屠宰廠(場)進行整合重組并重新規劃布局,在20xx年底前整合重組至3家定點屠宰廠(場),全面提升我市生豬屠宰行業的標準化、規;、產業化發展水平。
四、加強酒類流通管理
根據《酒類流通管理辦法》、《四川省酒類管理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有效提高行政效能,行政審批科,把酒類許可審批移交市政務中心,實行一站式服務,滿足了廣大經營戶快捷方便的x需求,今年辦理酒類產銷許可證300余件。九月份啟動全市x信息統計、發放宣傳資料800余份。在酒類流通市場的監管工作中,為保證批發、零售交易信息的真實、完整和可追溯性,規范了經營行為,全面實施了酒類流通隨附單制度。隨附單制度實施率達98%以上。嚴厲查處了不符合國家質量標準、以假充真、仿冒知名品牌等違法經營行為,共查處非法進口酒和假冒酒680余瓶。加強了社區、城鄉結合部、旅游沿線的酒類食品監督管理,酒類流通市場健康有序發展。
五、加大宣傳,提高全民食品安全消費意識。
我局圍繞食品安全的總體部署,結合安全生產宣傳月活動積極開展了《生豬屠宰管理條例》、《酒類流通管理辦法》、《四川省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的宣傳,提高人民群眾食品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形成了全民關注、人人參與食品安全的社會氛圍,提高了我市的食品安全保障水平。“3.15”期間,我局精心組織人員在市區水文化廣場設立宣傳點,展出真、假名優酒和圖文并茂的知識宣傳欄,接待前來咨詢消費者300多人次,受理投訴案件2起,散發宣傳資料300余份,切實維護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按照《都江堰市關于加強食品安全宣傳的工作方案》文件要求,以食品安全法實施主題,加強了食品安全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進一步普及了食品安全科學知識,通過廣泛深入的宣傳、教育,提高了人民群眾食品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營造了災后重建期間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圍。
六、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繼續打擊私屠濫宰、屠宰注水豬、病害豬等違法行為;
。ǘ├^續貫徹落實酒類流通隨附單制度,開展酒類市場專項整治,確保市民飲酒安全;
食品監管個人工作總結 篇4
20xx年,市工商局工商所高度重視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堅持將食品安全監管作為重點工作和常態工作來抓,由所長親自抓,分管副所長具體抓,全所職工履職盡責,常抓不懈,力求實效。
首先從統一職工思想認識著手,全所上下牢固樹立起“食品安全監管是工商第一要務”觀念,并將作風建設融入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中。
其次是實行食品網格化監管,干部分鄉鎮包干,做到定員、定崗、定職、定責。每個鄉鎮或鄉場確定一名工商干部全面、專職負責該區域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分片包干,從食品經營戶證照辦理、日常經營、票證索娶臺帳建立、食品質量等情況對該局域所有食品經營戶進行全方位監管,將職責落實到人,做到登記、監管、規范、清理、負責一體化。
第三是堅決落實“六查六看”和四制兩查工作機制。一是落實和完善工商食品監管臺帳,做到監管有記錄、有專人、有專職;二是發放特別印制的和,進一步宣傳建立食品進銷貨臺帳的要求、法律法規和政策依據,檢查和督促經營戶嚴格執行食品進貨查驗記錄制度,如實填寫粘貼式臺帳,并裝訂成冊;三是逐戶簽訂,明確食品經營者責任和義務;四是對綜合市場食品經營攤點逐戶登記造冊,監管和督促并行,做到監管有痕跡;五是普查和快速檢測重點抽查相結合,重點檢查飲料、兒童食品、豆干和腌臘制品等食品有無過期、變質、三無和含吊白塊、亞硝酸鹽、瘦肉精等問題,要求經營戶確保食品質量安全;六是查驗經營戶衛生許可證到期情況,敦促經營戶在期限內及時辦理,并做到亮證亮照經營;七是認真開展打擊違法添加食品添加劑和非食用物質專項工作,要求蛋糕店、鹵肉店等涉及使用食品添加劑的經營戶嚴格按照規定使用各類添加劑,不得違法違規亂添加。
第四是因地制宜,五個統一,標準化打造“食品安全示范店”。目前,工商所已按照市局要求標準化、規范化打造了2戶監管欄、店招墻柱、亮證亮照、經營者承諾書、監督投訴電話等“五統一”的`食品安全示范店。
20xx年,工商所食品安全監管模式運行良好,轄區內未出現食品安全事故和明顯的管理漏洞,得到了當地各鄉鎮黨委政府的認可和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