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實習期工作總結(精選3篇)
一個月實習期工作總結 篇1
1個月前的今天我榮幸的加入__公司成為公司人力資源中心招聘規劃師中的一名員工,現在實習期馬上就到過了,在這段時間里,我努力工作,虛心學習,對公司有了比較詳細的理解,對工作也得心應手,下面是實習階段的自我總結。
第一是熟悉公司各個崗位,入職后的第一項工作目標是了解公司組織架構、熟悉各個待招聘崗位的基本要求、以及公司內部的招聘流程等。通過一周的工作,我已對上述問題有了大致的了解,開始獨立工作。
第二是各中心招聘需求匯總及意見征詢。由于公司的在編人員接近飽和,為了有效的調節剩余人員編制,我在張總的扶持下,完成了各中心的招聘需求匯總及分析。并在后續的工作中,有效的控制了人員編制。
第三是《人員編制表》的分解和動態更新,根據入職、離職、人事調動及晉升的最新動態,調整《人員編制表》,并于每月5日前上報集團。另外,根據人員盤點的需求,又對報表進行了設計和分解,重新制定了以管線為單位的人員明細,給各項人員統計工作提供了便捷的參考。
第四是建立了招聘系統分析臺帳。很多人都會帶著錯誤的觀念去審視招聘工作,他們往往會以招人時間的長短去衡量招聘工作的效率。其實,招聘工作有著50%以上的浮動因素,這些因素涉及到社會政治、人才市嘗行業動態、以及重大節氣等諸多方面,其中,任何一項因素的波動,都會直接影響到招聘的效果,簡歷數量稀少、中段人才隱匿等問題就是最快、最直接的體現。建立招聘系統分析臺帳,可以全面的了解日常招聘動態,通過其中的匯總分析表,更能直觀的分析招聘效率。從而,體現出真正的工作價值和勞動成果。目前,這套系統臺帳經過多次了調整之后,已經正式的投入使用。
第五是起草《大學生培養操作規程》文稿,秉承公司優秀的企業文化,把人才作為企業發展的一大戰略。我司制定了《大學生培養操作規程》,并以挑選及培育下一代業務骨干為目標,為大學生提供一條良好的發展途徑,協助他們深入企業文化、掌握公司業務的多方面知識及技能,逐步培養出一批會做生意的優秀青年人才,為實現自從今年4月進入__學院工作以來已接近3個月,在這3個月的工作和學習中,剛剛走出學校象牙塔的我第一次踏入社會,深深體會到了從1個學生到1個社會人的不小轉變。
作為一個技術工作者,面對的挑戰是如何將自己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的工作中去。所幸的是,圖書館領導和其他老師給了我足夠的寬容和耐心,給了我很大的幫助和鼓勵。在這個月中,我熟悉了圖書館各個藏館每天日常工作;包括上書,分類以及如何處理逾期圖書、罰款。漸漸掌握了與圖書館藏書信息緊密相關的內務管理軟件的使用方法,如何給新到的圖書上館藏數據等等。
無論是思想上還是工作上我都得到了很大的鍛煉和提高,在為自己的成長歡欣鼓舞的同時,我也明白自己尚有不少缺點需要改正。圖書館工作本身就是一項團隊工作,作為其中的一分子,我與其他老師在交流與溝通上還不是很夠,這個也是我自身所缺乏的一項,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能樹立比較好的高度的責任感和團隊精神,為我們圖書館的建設盡自己的綿薄之力。
一個月實習期工作總結 篇2
在__公司的實習經歷將會成為我這一生最寶貴的回憶,現在還沒有離開公司怎么就有點懷念了呢,可能是因為在工作當中過的非常的愉快,也可能是充實的工作讓我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所以在現在這個結束的時候,我也感覺到時間的珍貴,在自己的工作當中,也慢慢地有了一定的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和職業素養,工作經驗和社會經驗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我實習的公司并不是一個很大的公司,也只是一個普通小公司,但是也正是因為公司的小,我們公司的人也才是更加的團結和有愛,我學到的東西也更多,很感謝公司的栽培和照顧,讓我有一個如此好的機會去完善自己,我也從一個什么也不懂的畢業生,到現在一個已經完全入門的人事,這其中都離不開公司的同事的配合,公司的人事也幫助了我很多,教會了我很多的道理和工作的技巧,在自己進入到公司之后,就一直跟著他一點一點的學習公司的工作內容,對于他每天給我安排的工作也都會認真的完成,對自己有做的任何的不好的地方,我也會及時的記在心里,在下一次工作的進行的時候,稍加的注意這些地方,保證自己的工作一次比一次要好,因為自己本身就是學習的人力資源的專業,所以很多的理論知識我都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在工作的時候,我也會靠著自己的實踐和理論知識的結合,更好的完成自己的工作。在這段時間的實習期里面,我不僅僅在工作上有了一定的能力,也提高了自己思想上的想法,感覺自己的想法也漸漸的變得成熟,當初,自己每天只想著什么時候可以休息,可以玩耍,每天的工作也像是完成任務一樣,但是慢慢的,我也愛上了自己的工作,在工作的時候也會想要更好的完善自己,每天都會有自己的目標和方向,并且愿意為了自己所期待的方向去努力,去付出自己的心血,去讓自己取得一定的勝利。
實習的工作并不是很累,但是自己卻感覺過的非常的充實,我也希望自己可以在以后的工作當中更加的努力和上進,保持自己的這股勁頭,一直往前沖,不斷的朝著自己的目標而奮斗,畢竟自己現在還年輕,正是拼搏的年紀,所以自己也更加的需要去奮斗和付出,不怕苦不怕累的一直向前走,相信美好的未來是會在自己努力的盡頭的,自己的付出也會得到一定的收獲的。
一個月實習期工作總結 篇3
20____年將畫上句號,距離我取得實習律師身份也逾半年。在這過去的一年中,生活和工作的變化自不必說,最主要的是隨著身份的轉變而帶來的許多不同。古人云:“一日三省吾身”。我沒有那么高的境界,只能在年關將至時回顧一下過往,以求不忘初心,方能始終。
一、畢業前的焦慮
畢業前半年歷來是一段難熬的時期,已經定下工作的恨不能提早答辯,沒有找到工作的則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久久不能平靜,我就屬于后者。二月的時候,我仍然在某top所實習,期望著能夠留下來,但是其實已經知道希望不大,每年想進頂尖律所的人那么多,哪會輪得到我?于是我一方面小心翼翼的完成著主辦律師交代的事務,在保證不犯低級錯誤的前提下爭取有一點出彩的地方,希望能夠打動他們,為我能夠留下增加一點可能性。同時,我與同樣處于焦慮狀態的其他人一樣,日日徘徊于legalboats等專業論壇,看到別人發的某某頂尖所筆試面試經驗猶如看到救命稻草,看了無數遍,以至于后來的所謂“top5律所”的筆試我都覺得soeasy。我每日除了實習工作外就是泡在網絡上,希望能夠捕捉到什么好的就業機會。最喪心病狂的時候見到招人的律所就投遞簡歷,根本來不及去了解對方的底細。似乎有點“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挫敗感。那時候看到手機上響起021開頭的座機號碼是我最開心的時候,因為大多數律所給通知筆試或者面試都喜歡用座機,其實大部分的來電都是推銷房產或者保險,但我仍然滿懷希望地期待著。后來,得到一個去另一家top所筆試的機會,我做了充分的準備,也得知只要能通過筆試我就能留下,所以我發揮得很好,筆試成績遠高于這家所的及格線。但是,由于某些意外事件,我并沒有進入這家律所,這是我一直耿耿于懷的。
在畢業前的將近半年時間里,我參加過十幾家律所的筆試面試,基本上都倒在面試這一關,直到臨近畢業我仍然沒有找到工作。我的心態到這個時點已經完全壞掉了,我內心一直比較傲嬌的在中國最頂級的幾家律所的實習經歷,這時候反倒成為我的一個笑柄,找不到工作,曾經在那實習過頂個球用。
現在回想一下那時候找不到工作的原因多半是源于自己過高的期望值和自身能力不相匹配,能夠進入頂尖所實習的經歷使得我對自己高看了一眼,一直著眼于如何進入頂尖律所,殊不知不是每個人都能夠進去的,也不是每家頂尖所都適合所有人。更主要的是源于一種內心的虛榮心,每個行業都有一些知名的企業,就像做軟件的都覺得在微軟、甲骨文等工作是一種榮譽,做IT的都希望進入百度、騰訊一樣,做律師這行的大家都盯著那些頂尖所,我正是由于這樣一種心態,放棄了挺多機會,以至于斷了自己的后路,差點賦閑在家。從我找工作的教訓可以看到,現在的法學院學生其實浮躁的比較多,對自己的定位不清,要么眼高手低,要么不切實際。不是每個人都適合那些頂尖的律所,找工作跟找對象其實很像,雙方彼此喜歡并且合得來才是最重要的,希望各位師弟、師妹引以為戒,切忌像我一樣“心比天高、命比紙薄”。
二、開始北漂、正式入職
可以說是陰差陽錯也可以說是命中注定,從未想過會離開上海的我竟然在一個電話后收拾行李、退了住房來了北京。這是我第一次來北京,第一印象并不好,覺得北京的樓沒有上海的高,北京的空氣沒有上海的好,雖然各種不如意,但是有了一份律師助理的工作,讓我心里的石頭落了地,也就沒有什么可抱怨的了。第一天來到地平線(我現在工作的律所)我整個人都不好了,我一直不明白一棟小樓一二層都是餐廳,三層竟然是個律所。還未坐定就被告知要開始筆試,沒過多久師兄搬來一臺電腦,題目已經保存在桌面上,我當時在想,我經歷過那么多大所的筆試,根本沒把筆試當回事。當我打開試卷時,傻眼了。一份最高院的判決書,除了篇幅有點長以外,我已經記不清它的其他特點。記得當時答題的要求是評析該份判決書,我憑借我淺薄的民商法知識亂答一氣,草草收場。緊接著通知我旁聽一個案件分析會,我傻呵呵的去了會議室,也沒有主動端茶倒水的覺悟,發現會議室坐著各大高校的著名學者,連____老師也來了,與會內容就是剛才考我的那個案例,這個案子不僅是真實的,而且還是律所正在辦理的,會議還沒開完我就已經知道我的筆試肯定掛了。當晚師兄就給我打電話,說老板看了我的答卷非常的生氣,覺得我簡直非常差勁。好在師兄替我說了很多的好話,老板才決定給我一次補考的機會。現在想想,老板能夠收留我真是我的幸運。
后來我就這樣莫名其妙的留下來了,經過一段時間的實習就轉正了,正式成為一名實習律師。在我成為實習律師這半年里,我犯了很多錯誤,我把它們寫出來,一方面是為了反省,另一方面也是讓其他的像我一樣剛出道的實習律師引以為戒。我這半年中所犯錯誤主要有下面幾項:
錯誤一:不喜歡動筆。
每次開會我都干巴巴的坐在那兒聽著,從來不帶記錄的,都指望著事后看看其他同事的記錄就好。老板多次就這一問題批評過我,他強調:“動手能力是一個律師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素質,你不喜歡動筆就寫不好法律意見書,寫不好法律意見書你也就不用出庭了。”經過老板三次教誨之后,我開始著手改正,逢開會必記錄,逢討論案例必記下各家觀點,后來團隊辦了“法治地平線”的微信公眾號后,我就通過寫文章來鍛煉自己的動筆能力,現在據老板說,我有一些提高了。
錯誤二:做案子不上心。
在我剛入職不到一個月的時候,老板就帶著我去談一個很大的案子,我第一次直面當事人,準備各種材料,但是我并不上心,在出差的過程中一有空就跑到當地去“入鄉隨俗”,將案子的事拋之腦后,導致老板召喚我回酒店寫文書的時候我還在距離酒店一個多小時車程的地方歡快的吃著火鍋唱著歌。做案子不上心,經常文件找不到或者不知道放哪里去,是很嚴重的問題。我一位曾經做過法官的師兄告訴我,在法院,如果把案卷(特別是刑事案子)弄丟了是要被開除的,我才意識到這個問題有多嚴重。
錯誤三:粗心大意。
作為律師,粗心大意的毛病是絕對不能有的,有的法律意見書動輒有一堆錯別字,發到客戶那邊肯定會留下很壞的印象,而我就是一個粗心大意的典型。有次跟老板一起出差,客戶開車送我們去機場,隨行的還有一起乘機的老板的幾位朋友,快到機場的時候,司機問我是T2航站樓還是T1航站樓,我憑借之前多次往返的經驗和印象,斬釘截鐵的說T2航站樓,老板又跟我確認了一遍,我過于自信自己的記憶仍然給出T2航站樓的肯定答復,于是司機就送我們去了T2航站樓,此時離辦理取票結束只剩不到20分鐘。我立馬沖進去辦票,結果被告知我們全部是在T1航站樓,我才意識到我犯了大錯。我悻悻地出了航站樓,去跟老板講了這個“晴天霹靂”,老板把我臭罵了一頓,還好兩個航站樓距離不算太遠,否則因為我的粗心大意會耽誤大家的行程。
以上我簡要的列舉了這半年我犯的比較典型的錯誤,希望各位同行引以為戒。
三、改變與展望
經過這一年,特別是來北京的這半年,我改變了很多,從學生轉變為律師既是一種社會角色的改變,也意味著行事風格的轉變。從原來的“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法學院學生到需要“面面俱到,殫精竭慮”的律師身份的過度,過程是艱難的也是有挑戰性的,在這個轉變的過程中你收獲的不只是知識和技能的積累,更重要的是學會培養成為一名職業法律人應具備的基本素質。經過半年的轉變,我已經慢慢適應了我的新身份,也開始展望我的后續工作前景。我相信,在不久的某一天,我能夠很驕傲而非傲嬌地說一句“我是一名很專業的法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