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帶徒個人總結(精選3篇)
師帶徒個人總結 篇1
在一年的師帶徒過程中,作為師父,感受頗多。雖然有過帶徒弟的經驗,但每年每一次都有不同的認識和感受。現總結如下:
1.工作態度問題:作為師父,我認為首先要教給徒弟的一個很重的品質就是工作態度。態度決定一切,這是一切的開始。所以,作為師父應當以身作則,在工作時首先端正自己的工作態度,讓徒弟感受除了具體的工作之外,其他方面也很重要。
2.工作方式問題: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帶徒弟時,我非常注重徒弟獨立思考處理工作中出現的問題能力的培養。當出現問題時,我經常會問及徒弟的想法,不管徒弟想法是否正確,至少這樣能激勵徒弟在出現問題時能進行思考。然后對徒弟自己的想法進行補充和修改。并在處理各種問題時,和徒弟一起分享自己多年工作中的經驗方式。
3.理論與實際問題:徒弟一般都是剛從學校畢業的學生,對專業的知識基本都是理論上的了解,這個時候,作為師父應該也時刻注重對徒弟知識的轉變,經常和徒弟分析實際工作中的知識與他們所學過的理論知識的聯系。在現在這個信息發達的時代,我也經常給你徒弟說,工作中碰到的問題都可以在發達的網絡信息中找到答案,只要是實際的,就會有網絡中理論的。
4.互動問題:在師帶徒過程中,我們應該抱著亦師亦友的態度互相學習互相進步。徒弟也有自己對問題的獨特看法,他們保持著時
代的俱進性,信息的時代性,所以作為師父也可以從他們身上感受和學習到很多新鮮的東西。
5.生活問題:作為師父,對徒弟的生活也應該時刻關心,畢竟生活是工作的基礎,雖不能決定徒弟自己的生活,但能己所能及的幫助徒弟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難。
以上也就是這一年來作為一名師父的心得體會,雖然和徒弟一年的師帶徒協議結束了,可這并沒意味什么,不管徒弟以后怎樣的發展,心中總有著作為師父應有的一份責任。其實,作為師父的我們,應該很清晰的認識到自己責任的重大,因為徒弟在以后的工作中,很大程度的處理方式是受師父們的影響的,也可以這樣說,師父是一個企業新鮮血液們的一個形象代言,徒弟首先也是通過師父對一個企業以及他的文化有所了解的,所以師父面對的不僅僅是徒弟的工作學習,更是一個人生和一個企業的發展。
師帶徒個人總結 篇2
20xx年x月,透過“青藍工程”中“師帶徒”這個平臺,我有幸結識了孫秀芝老師,并拜其為師。為此,我感到很高興,也感到很幸運。孫老師在生活中的為人處事,工作中的教學態度,以及扎實的專業知識、豐富的教學經驗、深厚的教學理論,對我產生了很大影響,也讓我的教學素養得到了更快的提升。
一、在理論學習中成長
記得狄德羅曾說過:“不讀書的人,思想就會停止”。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我深知,只有不斷學習,才能使自己時刻跟上新課標的步伐,才能不斷以新的思想、方法指導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因此,我在業余時間,主動關心語文教育信息和專業理論,透過多種途徑吸取教育學科的新知識、新技能。
孫老師不僅僅自己積極參加新課程的學習,還經常把自己的心得及時與我交流,并督促鼓勵我閱讀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極大地促進了我的專業成長。
二、在實踐運用中成長
剛開始,我很害怕有領導及其他老師來聽我的課,怕自己上課時緊張出錯,讓別人指出不足,會讓自己很難堪。孫老師教導我,多讓別人聽自己的課以及多聽別人的課,都有利于發現自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也更利于自身教師素質的成長。
一學期下來,本人積極參與語文群眾備課活動,積極聽取學校一些優秀老師的公開課,以及積極邀請孫老師等人來聽我的課,給予超多意見指導,這樣我的課堂也逐漸更富有激情,上課效率也明顯提高了。
在教學中,孫老師對我的.影響很大:她教我課前要備好課,認真鉆研教材,對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話、每個字都要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結構,重難點,以及明白應補充哪些資料。她教我課堂上要組織好學生,關注全體學生,注意信息反饋,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時,激發他們的情感,創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她還告訴我,課堂要講練結合,布置好作業,且要少而精,減輕學生負擔。在她的細心指導下,我的課堂語言逐漸簡潔明了,在克服了以前重復的毛病時,課堂教學也更加精彩了。
最讓我受益匪淺的,就是聽孫老師的課。在課堂上,她總是那么激情澎湃,思路清晰,能夠說,每節課都真正做到了讓學生在快樂的學習氛圍中感受語言文字所帶來的樂趣。學生喜歡她上課,我也愛聽她上課。
三、在反思總結中成長
孫老師說,作為教師,上完一節課簡單,但上完后必須要及時反思,想想自己什么地方做的好了,下次再接再厲,看看哪個地方,是不是換個角度更有利于表達和讓學生理解。因此,在孫老師的指導下,我每次上完課都會及時反思,取長補短,透過比較來指導自己下一次教學實踐,提高個人授課潛力和水平。
當我把自己的反思一次次說與孫老師聽時,她總是熱心的指導我,并督促鼓勵我更好地反思,這也極大地促進了我的成長。
此刻回想起來,孫老師不論在準備上課器材上,還是在修改教案、課堂聽課、課后反思等,方方面面都親自對我作了細致的指導,她的這種工作認真的態度也為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作為徒弟,我必須會勇挑重擔,嚴格要求自己,在事業上有所突破。
以上,只是我在“師帶徒”活動中列舉的幾個方面的進步,在以后的教學生涯中,我會更加努力,不斷地充實自己、完善自己,更加虛心地向師傅請教學習,努力向骨干教師隊伍邁進。
師帶徒個人總結 篇3
本月我項目施工的內容為主要為護理職業學院門診樓主體階段的電線、電纜導管敷設,因此本月主要教學內容為電氣配管時要注意的幾點。電氣配管施工是建筑工程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其施工質量直接關系建筑工程總體質量水平。如何將電氣設備更好的巧妙布置安裝,既能實現設計功能要求,又不影響美觀,成為廣大電氣施工人員經常面對的難題。針對這些難點通過結合現場實際情況這次我帶領著他們對現場頂板配管進行質量把關同時讓他們了解有關于配管時需注意的問題。
主要要做好以下幾點;施工時除按圖施工不得任意改變管線走向,暗管還應以最短距離敷設,盡量減少彎頭、管子交叉。應注意預埋在地板上的管線轉入進墻時,如果不注意控制尺寸,很易造成線管露出板面,偏離墻體位置,造成損失。不應當完全依賴結構上的梁或柱等來確定配管位置,尤其不應根據墻體的加強筋確定墻的位置。配好的線管要及時的做好成品保護防止二次被破壞,澆筑混凝土時要派有責任心的人進行看護。
一、以下為針對配管中常出現的質量通病進行了系統的學習和總結:
(1)電線管多層重疊,有些地方高出鋼筋到面筋。
(2)多根電線管并排,不緊貼,亂放。
(3)電線管埋入太深或太淺。管子出現死彎、壓扁,凹痕等現象。
(4)進入箱合的電線管不順直,管口不平,無保護圈,鎖緊螺帽未固定牢,埋PVC管時不堵管口,絲口長短不異等現象。
(5)多股導線連接不壓接。
(6)沒有區分零線及三相相向顏色,一個接口接多條導線。
(7)線頭松動、裸露、不整齊、未綁扎等現象問題。
二、原因分析:
(1)沒有對工人進行針對性培訓工作,管理人員不熟悉規范或不嚴把質量關。
(2)施工人員未熟練掌握導線連接工藝,管理人員未按要求做材料計劃或采購人員沒按要求采購。
(3)建筑設計布置和電氣專業配合不夠,造成多條線管通過同一狹窄的平面。
(4)材料采購員沒有按照要求備足施工所需的各種導線顏色及數量,或者施工管理人員為了節省材料而混用。
三、預防措施:
(1)加強管理人員質量控制關,對施工人員進行針對性培訓及技術交底。
(2)電線管多層重疊一般出現在高層建筑的公共通道中,也可以采用加厚公共走道樓板的方式,使眾多的電線管得以隱蔽。電氣專業施工人員布管時應盡量減少同一點處線管的重疊層數。
(3)電線層不能并排緊貼,如施工中很難明顯分開,可用小水泥塊將其隔開。
(4)電線管的彎曲半徑(暗埋)不應小于管子外徑的10倍,管子彎曲要用彎管機或拗棒使彎曲處平整光滑,不出現扁折、凹痕等現象。
(5)電線管埋入磚墻內,離其表面的距離不應小于15mm,管道敷設要“橫平豎直”。
(6)電線管進入配電箱要平整,露出長度為3—5mm,管口要用護套并聯鎖緊箱殼。進入落地式配電箱的電線管,管口宜高出配電箱基礎面50—80mm。
(7)預埋PVC電線管時,禁止用鉗將管口夾扁、拗彎,應用符合管徑的PVC塞頭封蓋管口,并用膠布綁扎牢固。
(8)多股導線的連接,應用鍍鋅銅接頭壓接,盡量不要做“羊眼圈”狀,如作,則應均勻搪錫。
(9)在拉線柱和接線端子上的導線連接只宜1根,如需接兩根,中間需加平墊片,不允許3根以上的連接。
(10)導線編排要橫平豎直,剝線頭時應保持各線頭長度一致,導致插入接線端子后不應有導體裸露,銅接頭與導線連接處要用與導線相同顏色的絕緣膠布包扎。
(11)材料采購人員一定要按現場需要配足各種顏色的導線。
(12)施工人員應清楚分清相線、零線(N線)、接地保護線(PE線)的作用與色標的區分,即PA相—黃色、B相—綠色、C相—紅色,單相是一般宜用紅色;零一(N線)應用淺藍色或藍色;接地保護線(PC級)必須用黃綠雙色導線。
自參加公司“師帶徒”的近幾個月里,我深刻地體會到作為一名合格的師傅需要盡心盡力帶領每一位初出茅廬的員工勤到現場觀察,培養他們要勤動手、多思考、多提問的好習慣,剛剛來參加工作的新生他們接觸到新鮮事物有種好奇,和想象,我們應該這時對他們要多加支持和鼓勵,時不時的坐下來和他們促膝相談了解他們內心所想,揣摩他們的性格、發揮他們的長處做到揚長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