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生基層實踐個人總結(精選3篇)
醫學生基層實踐個人總結 篇1
大四即將結束,見習實習接踵而至,讓我充分認識到社會實踐的重要性。短短的幾天社會實踐也許并不能代表什么,也許不能改變什么,但我所看重的是能從這短短的幾天收獲什么,我所要學習的就是一種認真的態度,待人接物的方式,這次社會實踐對我意義非凡。
在現今社會,招聘會上的大字板都總寫著“有經驗者優先”,可是還在校園里面的我們這班學子社會經驗又會擁有多少呢?為了拓展自身的知識面,擴大與社會的接觸面,增加個人在社會競爭中的經驗,鍛煉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以后畢業后能真正的走向社會,并且能夠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處理各方面的問題記得老師曾說過學校是一個小社會,但我總覺得校園里總少不了那份純真,那份真誠,盡管是大學高校,學生還終歸保持著學生身份。而走進企業,接觸各種各樣的客戶、同事、上司等等,關系復雜,但你得去面對你從沒面對過的一切。記得在我校舉行的招聘會上所反映出來的其中一個問題是,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與在校的理論學習有一定的差距。
在這次實踐中,這一點我感受很深。在學校,理論學習的很多,而且是多方面的,幾乎是面面俱到的,而實際工作中,可能會遇到書本上沒學到的,又可能是書本上的知識一點都用不上的情況。或許工作中運用到的只是簡單的問題,只要套公式就能完成一項任務,有時候你會埋怨,實際操作這么簡單,但為什么書本上的知識讓人學的那么吃力呢?也許老師是正確的,雖然大學不像在社會,但是總算是社會的一部分。我們有了在課堂上對知識的認真消化,有平時作業的補充,我們比別人具有了更高的起點,有了更多知識去應付各種工作上的問題。
雖然在實踐中我只是負責比較簡單的部分,可以說基本不上手,但能把自己在學校學到的知識真正運用出來也使我頗感興奮!在學校上課時都是老師在教授,學生聽講,理論占主體,而我對知識也能掌握,本以為到了臨床上能夠應付得來,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并沒有想象的那么容易,平時在學校數字錯了改一改就可以交上去,但是在實際臨床中,錯了可不是這么簡單的問題。一旦犯錯,可不是追究你的責任,糾正你的錯誤這么簡單,你的一個小小的失誤,也許就是導致病人病情惡化甚至是威脅病人寶貴的生命的原因。因此,嚴謹負責任的態度是我們不可或缺的一門重要的素質。
下面我將從制度、技術、思想和個人方面闡述我的心得體會。
制度嚴格。醫院所有的醫護人員都要嚴格遵守各項規章制度。按時交接班并在8點正式上班前提前15分鐘上崗。交班完畢,各負責人員即隨主任或上級醫師查房,了解病人情況,聆聽病人主訴,對病人進行必要檢查。在言語方面,必須親和友善,不能命令不能冷淡,要與病人及其家屬如親人一般耐心詢問。查房完畢,各個醫師根據自己病人的當天情況寫病歷和醫治方案。在這期間,我發現醫護人員真的很辛苦,每天都要微笑面對每一個病人及家屬,給予他們溫暖和信心。至于紅包送禮的問題,也由于制度嚴格,從來沒有見到過。這種嚴謹,這種一切為了病人的心,真的讓人感動。
技術方面。在幾天的觀察中,對于醫護方面的常識我了解了不少。掌握了測量血壓的要領;輸液換液的基本要領;抽血的要領;病歷的寫法等。下面簡述血壓測量方法:患者坐位或者臥位,血壓計零點、肱動脈與心臟同一水平。氣囊綁在患者上臂中部,松緊以塞進一指為宜,聽診器應放在肱動脈處,緩慢充氣。放氣后出現第一音時為收縮壓(高壓),繼續放氣至聲音消失(或變調)時為舒張壓(低壓)。其他要領略。
醫德方面。醫務工作者承擔著的“救死扶傷、解除病痛、防病治病、康復保健”的使命。唐代“醫圣”孫思邈在所著《千金方》論大醫精誠有這樣的論述:“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愿普救寒靈之苦。”因此,醫生必然要掌握先進醫療技術,同時更要具有愛崗敬業、廉潔奉獻、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品格。從這幾天的實踐觀察中,每位醫護人員的真誠笑容,對病人和家屬的親切問候,都深深地打動著我。醫生治病救人的初衷一直都存在。雖然現在社會上風氣不好,甚至有很多人崇尚金錢至上,但醫生治病救人的初衷一直都在。要做一個好的醫生,首先要有好的品德,我一定會牢記于心的。
醫學生基層實踐個人總結 篇2
這學期有幸選到了李恩慶老師的《中醫藥膳食療法》課程,一方面更體會到中醫深邃的歷史文化底蘊與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另一方面,發現原來中醫無時不刻的影響著我們的生活,中醫食療更是讓中醫更加通俗、實用、真實、獨特地融入了尋常百姓家的膳食當中。由于生長在南方地區,從小就開始接觸到中醫藥膳,對于“藥補不如食補”、食藥結合等藥膳養生有一定的了解。
喜歡中醫,因為它深邃的歷史文化思想底蘊與健康的治療之道。在一個學期的學習過程中,除概括了解中醫的一些基本理論知識外,我最大的體會是明白了怎樣在日常的點滴生活中貫穿中醫食療之道,有時候看上去“貌不驚人”的一些食材竟然對一個人的身體有如此深刻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如我的家鄉特產大棗,可以健脾益氣、和胃生津。但就像李恩慶老師說的,一學期的課遠遠不夠了解到具體全面的知識,我們的課堂就是希望能夠與對中醫有興趣的同學有所教導與交流。三十多個課時的課程中,優質、實用的中醫膳食療法令我感受頗深。
通過課堂上李老師的講解我明白了,中醫學的基本特點在于它的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兩個方面,比如,人體是有機的整體,它是由若干臟器和組織、器官所組成的.,它們在生理上相互聯系,在病理上相互影響;而且,人類生活在自然界中,其生理、病理無不受自然環境的影響;“證”與“癥”的概念不同的,在中醫治療的過程中會“同病異治”或“異病同治”。
在課堂學習上,給我印象最深的,應該是“藥膳食療應用”這一塊。因為這些藥膳食療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處處都能得到體現。記得當初剛剛來到珠海的時候,不是很適應這邊的食物和氣候,經常容易上火或者濕熱。現在通過對《中醫藥膳食療法》這門課程的學習,對于日常生活中的食物和常用的藥物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能夠較好地跟隨氣候的變化來調節自己的飲食習慣,使得自己的身心都處于健康的狀態,也能夠為家人日常生活的健康飲食提供一些很有用的建議。中醫藥膳食保健是中醫中的重要部分,在將來也必將為更多的人所了解,影響著我們的日常生活,在輔助治療和調養中發揮出巨大的作用,并且會一代代的發展和流傳下去。
醫學生基層實踐個人總結 篇3
今年是忙碌的一年,同樣也是充實、成熟的一年,對我們xx級同學而言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因為就在這一年里,我們完成了臨床學科的實習,并向自己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如果說一年前的我還只是個懵懵懂懂的醫學生,埋頭于書本知識,對臨床應用卻知之甚少,那么經過這一年的臨床實習,真切得感受到自己的變化。回顧這段時間的點點滴滴,雖然說不上澎湃,但是畢竟我們為此付出了諸多的心血,心里難免有著激動。現在要離開帶領我們踏入醫生行列的老師們,心中的確有萬分的不舍,但天下無不散之筵席,此次的分別是為了下次更好的相聚。第一次作為醫生的經歷會讓我們銘記一生。在此,我就我們小組的四位組員對這一年來的工作和學習做一個小小的總結,希望從中發現一些優點和缺點,為我們以后的學習和工作增加經驗。
具體而言,這一年,自己的主要收獲如下:
1、將理論與臨床實踐相結合。學醫已經四年了,可是前面三年我們學的純粹就是書本上的理論知識,紛繁復雜的專業術語,著實令我們迷惑。通過實習,在科室的親身經歷,看到了很多疾病的具體臨床表現,進一步得到了感性認識,再結合書本,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2、提高醫學技能。在臨床科室,通過每日的查房、開醫囑等,靈活掌握疾病在不同病患、不同情況下的具體診療方案,明白了疾病的個體性、特異性、可變性差異,不再拘泥于書本上的理論大綱。
3、增強動手能力。臨床實習的一大特點就是有許多動手操作的機會,如婦產科的婦科檢查,內科的骨穿、胸穿,兒科的腰穿,外科的清創縫合及換藥等,都可以通過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積極爭取以獲得親身體驗。
4、學會愛護患者。當我剛步入醫學院的時候,就曾學習過《醫學生誓言》,相信那也將是我今后一生所信奉的誓言,在臨床上,看到那么多的病患痛苦的表情,以及病愈后的歡欣愉悅,相信你必會覺得自己再苦再累也值得。在醫院里,醫生是病患可以完全信賴的人,你的一舉一動都得到極大關注,所以,請不要吝惜你的一顰一笑,甚至有時一句簡單的問候都有助于患者的康復,至于平時的保護患者隱私更是通過實習所學到的。
5、學會尊重帶教。我們每個同學到一個新的科室實習時都會有一個帶教老師,在各科室實習期間是帶教老師認真細心的教會了我們如何處理各種各樣的病,不管老師是怎樣的嚴格。但無論如何,他們都是你的老師,都是他們在給與你幫助與指導,所以請尊重他們。
臨床的實習是對理論學習階段的鞏固與加強,也是對臨床技能操作的培養和鍛煉,同時也是我們就業崗前的最佳訓練。盡管這段時間很短,但對我們每個人都很重要。我們倍償珍惜這段時間,珍惜每一天的鍛煉和自我提高的機會,珍惜與老師們這段難得的師徒之情。
剛進入病房,總有一種茫然的感覺,對于臨床的工作處于比較陌生的狀態,也對于自己在這樣的新環境中能夠做的事還是沒有一種成型的概念。慶幸的是,我們有老師為我們介紹各科室的情況,介紹一些規章制度、各級醫師的職責等,帶教老師們的豐富經驗,讓我們可以較快地適應醫院各科臨床工作。能夠盡快地適應醫院環境,為在醫院實習和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這應該算的上是實習階段的一個收獲:學會適應,學會在新的環境中成長和生存。
到病房實習,接觸最多的是病人,了解甚深的是各種疾病,掌握透徹的是各項基礎技能操作。實習的最大及最終目的是培養良好的各項操作技能及提高各種診療技能。所以在帶教老師“放手不放眼,放眼不放心”的帶教原則下,我們積極努力的爭取每一次的鍛煉機會,同時還不斷豐富臨床理論知識,積極主動地思考各類問題,對于不懂的問題虛心的向帶教老師或其它老師請教,做好知識筆記。遇到老師沒空解答時,我們會在工作之余查找書籍,或向老師及更多的人請教,以更好的加強理論知識與臨床的結合。按照學校和醫院的要求我們積極主動地完成了病歷的書寫,教學查房,病例討論,這些培養了我們書寫、組織、表達等各方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