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基培訓總結(精選3篇)
三基培訓總結 篇1
“三基”即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既是醫務人員的基本功,也是保障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的基礎要素,“三基”培訓是提高醫務人員業務技術水平及基礎醫療質量的重要舉措。為了進一步強化我院人員“三基”技能,更好地迎接醫院等級復審,醫務處經過一系列的積極籌備和布署,近日在多功能廳舉辦了多場面向全院醫、藥、技、研究系列人員的“三基”技能學習及考核活動。
急救技能以心肺復蘇(CpR)技術為培訓重點,力求全員做到熟練掌握。急危重癥醫學部李輝副主任醫師詳細解讀了**年新版《國際急救指南》CpR術的操作要點。相比以往,新指南更強調持續性心臟按壓及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心臟按壓的頻率是多少?聽過Lady gaga的Born this:中醫醫院三基培訓總結)護人員進行了扣獎處理。三基培訓,強調的是基本知識及基本技能、基本理論的掌握,通過考核進行練兵,通過考核規范標準,通過考核使大家認識到各項技術操作的不足之處,在考核的同時給予技術標準的規范,所以每位醫護人員考核后監考老師總是不厭其煩地耐心指導。充分體現了每位監考老師為提高我院醫護人員整體水平傾注了極大的熱情和信心。
2、為進一步提高醫療文書書寫水平,減少醫療差錯的發生,醫政部11月18日召開學術講座。主要內容為: 1.病歷的規范化書寫。2.目前病歷書寫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反復強調了病歷的規范化書寫在日常診療工作中的重要性。
3、11月26日至28日,急診科主任、副主任和護士長參加了區衛生局舉辦的衛生應急培訓班,培訓結束后分期分批組織各科室進行了院前、院內急救演練,提高了全院醫護人員的急救意識及急救水平,為今后的急救工作打下堅實有效的基礎。
4、11月27日,為進一步提高危急重癥的診療搶救技術,減少醫療差錯的發生,召開了全院臨床醫護人員參加的“心肺復蘇及操作示范”學術講座,并于11月28日至12月3日分批進行了心肺復蘇操作考核,確保參考人員個個過關。
5、通過對我院醫護人員三基培訓,建立了一支學習型的醫護人員隊伍,帶動并提高醫護人員標準化管理的貫徹實施。大家在三基培訓中比學趕幫,積極認真,充分展示了我院醫護人員的整體職業素質和風采,使全院醫護人員的理論技術水平得到極大提高。并提高了醫護人員整體素質及技術水平。
6、從通過三基培訓,提高了全院醫護人員的服務意識,增強了構建和諧醫患關系的信心,紛紛表示今后將繼續倡導人文關懷各項操作,在各項診療技術操作中加強人文溝通與培訓,提供人文服務。
7、進一步強化質量意識,加強基礎知識及基礎診療項目培訓,規范及提高基本技術操作水平,通過培訓,使各項操作更加標準化、流程化、規范化,達到診療操作質量的持續改進和提高。
8、通過三基培訓,也發現了許多問題,年輕醫護人員的理論及技術操作水平對適應醫院的快速發展有明顯差距,技術培訓仍要長期進行,規范化的操作標準的實施更是一項人人參與的長期而艱巨的任務,診療基本技術培訓上更需進一步加強。
在新的一年,我們將一如既往,再接再厲,以創新為標向,以提高診療服務為目標,來開展今后的醫療人員培訓。以求培訓出更為出色的醫療人員和團隊,為醫院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邁上新的臺階而努力奮斗。
三基培訓總結 篇2
20xx年護理“三基三嚴”培訓總結為進一步加強基礎質量管理,強化護理人員護理核心制度和基本技能訓練,夯實工作基礎,規范醫療行為,提高護理質量,保障護理安全,使護理規章制度和技術規范得到有效落實,護理人員操作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服務更加規范,綜合素質不斷增強,護理部于20xx年6月1日——6月26日在全院范圍內組織開展了“三基三嚴”培訓及考核。
一、培訓安排
操作安排:護理部改變以往護理操作集中培訓的模式,今年根據每一個科室的專科特點,每個科選定兩項作為訓練和考試項目,訓練和考核標準以20xx—20xx年云南省護理學會舉辦的操作培訓班教材為準,涉及康復醫學科的操作以本院制定的五項中醫護理技術操作為準。操作85分合格,不合格者有一次補考機會。考試安排:根據護士所在科室的治療護理專科范圍,確定理論考試內容,采取自學的方式,出題以衛生部“十二五”規劃本科教材為依據,手術室、供應室以本科常用知識為準,護理部和醫技科室以門診常用護理知識為準。總分為100分,題型:單選題40題,每題2分,共80分,簡答題2題,每題10分,共20分,實行閉卷考。護理專科理論考核以70分為合格。本次操作及理論嚴格按評分標準逐項進行考核,成績計入個人檔案并納入績效考核,考試給予一次補考機會。高質量、高標準、嚴要求,整個培訓與考核計劃周詳,組織有序,考勤嚴格,保證了整個培訓及考核的客觀性和有效性。
二、師資培訓
護理部于20xx年5月26日-28日組織科室具有帶教能力的護士參加院級的師資培訓考核,培訓項目:內二科:面罩吸氧技術操作、簡易呼吸器使用技術;重癥醫學科:非同步除顫技術、人工氣道內吸痰術;手術室:面罩吸氧
技術操作、簡易人工呼吸器的使用;外二科:創傷急救—包扎技術操作、創傷急救—止血技術操作;婦科:大量不保留灌腸技術操作、夜視條件下穿刺加壓輸液技術;急診科:夜視條件下穿刺加壓輸液技術操作、成人呼吸道異物阻塞處理操作;內一科:簡易人工呼吸器的使用、經口鼻腔吸痰;兒科:夜視條件下穿刺加壓輸液技術操作、新生兒復蘇技術;眼耳鼻咽喉科:簡易人工呼吸器的使用、夜視條件下穿刺加壓輸液技術操作;康復醫學科:艾條灸法技術、簡易人工呼吸器的使用;新生兒科:新生兒橈動脈穿刺采血、新生兒復蘇技術;產科:新生兒復蘇技術、女性導尿;外一科:創傷急救—止血技術操作、成人呼吸道異物阻塞處理;護理部(導醫)、醫技、供應室:簡易呼吸器成人呼吸道異物阻塞處理。并于20xx年5月28日上午08:00—11:30下午14:30—17:30組織科室帶教老師進行技能操作考核,參加考試的護士28人,合格率達100%,達到我院帶教老師考核要求。
三、護士操作培訓
護理部制定科室技能操作培訓的具體安排表,于20xx年6月1日至6月11日期間,每天上午08:00—11:30下午14:30—17:30,科室自行組織培訓。并于20xx年6月16日—18日組織全院護理人員以抽簽的形式進行技能操作考核。全院應參加考試的護士211人,除產假、事假、進修、45歲以上共計人26外,其余185名護理人員均參加了操作培訓及考試,其中163人考試合格,22人考試不合格,合格率為88%,經過補考全部合格,合格率達100%,達到我院護士考核要求。
四、全員培訓
20xx年6月14—17日由醫務科、護理部統一組織心肺復蘇及穿脫隔離衣的全員培訓,全院共有護理人員211人,除產假、事假、進修、50歲以上38人外,其余173名護理人員均參加培訓及考試,并全部通過技術操作考試,考試合格率為100%。
五、護理理論知識考試
為使我院的護理人員得到規范化管理,拓寬護士的知識范圍,提高護士的臨床護理能力及專科理論水平,護理部決定于20xx年6月25日—26日,晚上19:00—20:30對全院護理人員進行專科護理理論知識考試,全院共有護理人員211人,除產假、進修、45歲以上、科室值班人員共40人外,其余171名護理人員均參加考試,其中149人考試合格,22人考試不合格,經過補考后,全部合格,考試合格率為100%。
通過此次培訓、考核、比武,再次規范了臨床護理技術操作,拓展了護士的知識面,特別是提高了年輕護士的執業能力及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對全面提高我院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推動了我院護理人員的護士職業行為規范向標準化發展。為臨床護理工作打下夯實的基礎,達到了培訓的.預期目的。
三基培訓總結 篇3
第一次接受課改新理念,感受課改新思維,使用課改新教材,我覺得課改給人一種煥然一新的感覺,它恰似一把邁向成功教育的鑰匙。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教學過程突出多樣性和選擇性,讓每位充滿個性的學生都得到充分的選擇自由,從而得到充分的發展。即構建以人為本、百花齊放的新型教學體系;它變沉悶、閉塞的課堂為歡聲笑語,使課堂充滿自由、民主、和諧的氛圍;它更注重的是師生的交流、學習過程以及學習過程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情感體驗,它還注重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習和做人的品性。
第一,課改需要加強老師與學生的心靈對話。教學只有建立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才能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而創設民主和諧的對話氛圍,正是這種雙邊活動的有力體現,它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它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意識和創新精神,它能使學生置身于快樂之中。當然, 教師在對話中要以一個參與者、研究者的身份出現在學生的探索、研究、討論之中。與學生一起發表自己的觀點,交換自己的看法。教師用商量的、研討的口吻與學生對話,鼓勵學生相互補充,展開討論。比如"我想這樣做,大家看行不行?這位同學是這么想的,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如果學生向教師提問題。教師要熱情對待,積極回答。在對話中,要有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把話說完。
第二,課改需要加強各市、縣、校之間的對話。"路漫漫其修遠兮",課改途中困惑多,疑難多,教具少,信息少。面對共同的處境,各校紛紛群策群力,進行一場場多形式的課改對話,例如:開學初的新課研討及現場的聽課、評課和送教下鄉等活動,這些使得課改理念真正體現在課堂教學,扎根于課堂教學中,作用于每一個學生。群眾的智慧是無止境的。對話中大家思維的火花得到碰撞,思路被打開了,思路又指引著出路,出路又決定課改教育的前途。正因為這樣對話,我們的課改出現了"百花齊放"教學新局面。有了這樣的對話,一線老師深感同行路上不孤單。
為了使學生適應當今社會形勢的發展,教材改革勢在必行。20xx年8月31日,國家教育部新課程標準研制組公布了《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征求意見稿)》。
“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是《課程標準》的宗旨和核心理念。新課程,新教案,當然需要新的教法,新的觀念。這給我們經歷了舊教材的老師,尤其是經歷了教材改編數次的教師來說,提出了很大的挑戰,使我們倍感教學壓力之大。但我堅信,機遇與挑戰并存,壓力與動力同在。在這種喜逢教改的機遇中,壓力能轉化為動力,并更好地服務于我們的教育對象,使他們能成為適應社會發展的新型人才。本人針對高中英語新教材,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些體會。
1、教師要提高自身素質。作為一名合格的英語教師,他(她)不僅需要具有精深的專業知識,并能熟練地用英語去分析課文,根據英語課程的發展新趨勢,將新知識,新方法介紹給學生,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而且需要廣博的其它學科知識,如歷史、地理、文學、科技,現代教育學和心理學等。我們只有努力開拓自己的知識視野,不斷地吸取他人經驗,不斷地給自己“充電”、“加壓”,不斷地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才能夠盡可能多地滿足學生的需求,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使師生在教學過程中實現教學相長。
2、教師必須潛心鉆研教材。新課程對于教師來說,是一種新型產品。它的特性,功能
需要教師在教與學中體會,去探索適合自己學生的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法,一切得從“新”開始,也得從“心”開始。所以我們需要為每一個“45分鐘”的教學作出數個“45分鐘”的準備,要用心備課,鉆研教材,才能實現教學目標。教師必須通過教學活動來實現對學生的教育,構建新課程教學觀,以學生為主體去設計教學步驟和方法。教師要廣泛獵取多方面的知識,選取重點對學生因材施教,能對學生的質疑做到有問必答,對答如流,得心應手。
3、課堂教學要“基”、“實”、“樂”、“新”四結合。“基”就是教師應注重學生基礎,運用基本技能教學,注重學生的聽、說、讀、寫等技能的培養,讓學生通過動耳、動口、動手等“動身”活動來達到動腦的“動心”學習效果,使教學目標落到“實處”,讓學生得到“實惠”。而且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注重學生實際,從學生的學習、生活實際出發,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樂趣著手,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寓樂與教。這樣課堂才會“信其師,善其道,樂其學”,才會發揮自己的主動性,主動在去動“身”,動“心”。這樣才能夠產生“新”的教學和學習靈感,創造性地去思考分析,使創新能力得以實現,這樣學生就能把自己“樂”的事情放在“實”事感到學有所用。
4、教師教學要有藝術性。在新課程標準下,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更重要的是學生身心發展的促進者。教師的言談舉止,音容笑貌對學生都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力,故教師在教學習過程中應充滿激情和情趣,優化自己的教學模式,展示自己的教學魅力,在學生中樹立良好的`形象。教師應積極開展互相學習的教學活動,適時地實現角色的轉變,讓課堂成為一幕戲。傳授知識時,教師是演員,學生是觀眾;讓學生唱主角時,教師是導演,發揮集體智慧,培養合作精神。
5、教師教學手段應靈活,以創新為主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或課外活動中所運用的教學手段應靈活多樣,如讓學生進行單詞接龍,句子接龍,英語諺語、名言警句等接力賽,玩文字游戲,猜字謎、猜人物、戲劇表演、故事改編、討論等表演式活動,又如課后或周末等利用學校外教資源來開展英語角,英語辯論賽等課外活動,設置不同的表演環境,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主動性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英語思維和表達能力。除此之外,教師應運用多媒體將現代信息技術用于教學,如運用powerpoint制作圖片,或下載flash動畫等,使要講的知識內容具體化,使枯燥的語言和語法形象化,讓學生邊享受邊學習。教師應樹立起教師、學生、多媒體之間的“新三角關系”,這樣一來,教學成果才會事半功倍。
總而言之,仿如一把鑰匙打開一把堅鎖。課改恰如一陣春風,我們沐浴著課改的春風,定會邁向成功教育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