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集訓個人總結(精選3篇)
參加集訓個人總結 篇1
軍事訓練是提高部隊戰斗力的根本途徑,也是圓滿完成執勤任務的根本保證。我們嚴格按照軍事訓練與考核大綱,圍繞提高執勤能力,突出抓了專勤專訓、哨兵反襲擊、警用防暴器材訓練和應急小分隊訓練,以體能訓練為重點,積極開展“五小練兵”活動,穿插進行骨干培訓。中隊黨支部對訓練工作非常重視,定期分析訓練形勢,認真研究和解決訓練中的傾向性問題,大力加強訓練中的思想政治工作,開展多種形式的比武、會操、競賽活動,有效地調動了官兵的訓練熱情,訓練效果比較明顯。
1、抓了條令條例的學習教育。在平時學習訓練的基礎上,按照支隊統一安排,在4月份集中開展了條令學習月活動,我們從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抓起,注重作風養成,強化官兵履行職責,遵章守紀,服從命令的意識。
2、抓好安全防事故工作。中隊建立了安全工作領導小組,組織對官兵進行安全教育,實施安全檢查,實行安全工作責任制。加強槍彈管理,嚴格落實各項規定制度,加強對閉路電視、查勤網絡的管理和保密教育,防止了各類問題的發生。
3、加大干部和班長、骨干的培訓力度,提高其管理能力。通過參加上級組織的各類集訓、培訓和在崗培訓鍛煉,干部和班長、骨干事業心、責任感不斷加強,能夠以身作則,知兵愛兵,不斷改進管理方法,增強管理工作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在經費管理上,嚴格落實財務管理制度,堅持“一支筆”簽字,做到支部當家,集體理財。在伙食管理上,認真抓好“五項制度”的落實,堅持“雙人采購,三人簽字”,實物驗收等制度,杜絕了“跑、冒、滴、漏”等不良現象的發生,在有限的經費內搞好調劑,讓官兵吃得滿意。在公用物資管理上,落實計價掛賬制度,戰備物資按“三分四定”要求存放,并實行標簽化、架子化。在營區種草養花,綠化營院。利用現有條件,養豬2頭,養鴨20只,腌制小菜5種。通過我們積極爭取,官兵用上了太陽能,解決了洗澡難的問題;安裝柴油、煤氣兩用灶,長年來生活用煤依靠官兵肩挑背杠的歷史也在今年上半年劃上了句號。
雖然我們取得了一定成績,中隊建設也呈現較好的上升勢頭,但仍然存在不少不可忽視的問題。
㈠政治教育的方法還不夠靈活。主要表現在課堂教育與實習生工作、生活、思想實際結合不是很緊密,還存在照本宣科的情況,教育的“一感三性”不強。
㈡軍事訓練、勤務訓練質量不高,與實戰結合不夠緊密。主要表現在官兵訓練中,還有個別同志思想不夠集中,有在訓練場嘻笑打鬧現象,官兵執勤中處置情況和應急反應能力也不是很強。
參加集訓個人總結 篇2
首先是7月13號,要求助教老師必須全部報到,剛去了就認識了集訓營期間比較要好的capable軍團。搞笑的高翔,真誠的劉剛,高挑的媛媛,直率的建紅,溫柔又大氣的武欣,可愛又瘋狂的中蔚,還有樂呵呵的志慧,當然還有本來就認識的美麗的小茉莉,親愛的瀟瀟······當然還有其他學校的其他的助教老師,不同的家鄉,不同的學校,不同的專業,但是都是英語的瘋狂熱愛者,都有很強的英語水平。
接下來的兩天就是助教的簡單培訓,從開始練膽量能夠大聲的喊英語,到后來學習美式音標,到后來學習怎樣帶學生以及與學生交流等問題。總的來說這兩天學到了一些東西,并且自己能夠放得開。15號晚上是考核,包括中英文的自我介紹和闡述以及才藝展示,索性能夠順利過關!
不論是上大課,營課還是小課,助教老師一律得全部站著,所以一天下來并不輕松,逐漸意識到掙錢是多么的不易,況且這在很多人眼里已經是不錯的工作了。
第一次當老師,心里自會有一種前所未有的責任感,真的是時時處處都會為自己的學生著想,不管自己這一天有多累,還是會在學生之前到,比學生睡得晚,在學生面前表現的活力四射,會認真考慮自己的一言一行,會觀察學生的不同性格,盡可能的做到因材施教,從另一個角度講,通過此次助教之行,更加體會到老師的不易,更加感激原來的老師,也會更加尊重未來的老師。同時我也意識到自己需要進一步的完善,因為老師的一言一行可能會對學生產生重大的影響,并且有很多的助教老師都不是英語專業的,但是流利的口語,純正的發音,讓我有一種羞愧感和危機感,想起ellen的話“你們除了英語還會什么?”是的,除了英語真的就是沒有什么一技之長了,何況現在英語好的人遍地都是,自己離專業水平還有相當的一段距離,所以不得不感慨“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在集訓營期間,獲得的另一個財富就是“愛是點點滴滴,情是一路走過”。我們有一天晚上舉行了“感恩之夜”的活動,先是每個班發一個蛋糕,給生日的同學過生日,同學們都很懂得謙讓,因為蛋糕并不是很大,但是要30幾個人來分,好多同學都是一直讓其他的同學先拿,自己到最后要剩的。接下來就是父母給他們的一封信,好多同學都不知道父母寫信給他們了,我看得到他們剛收到信時的驚喜,讀信時眼睛里的閃閃淚光,還有好多同學讀完信后趴在桌子上抽泣,有幾個同學沖到臺上,抽噎著把自己的信讀給大家聽,然后說出自己對父母的愛,接下來我們發了瘋狂英語準備的信紙,讓他們給自己的父母回信,看到大多同學認真的,流著眼淚給自己的父母寫信,我的心里覺得無比的欣慰。轉而我想起自己的父母,我已經體會到了掙錢的不易,想想他們一直以來的含辛茹苦,覺得自己應該盡自己的責任了,到了第二天我給媽媽打電話,我告訴媽媽,這兒一點都不累,并且吃得很好······
緊接著下一天晚上,我們玩了一個“我是責任者”的游戲,要求班里的同學默寫文章,然后抽班里最差的10份,數錯誤,一個錯誤助教老師要做3個俯臥撐,我們班是倩倩做的,大約每個班都得做了100多個,尤其是女老師做的時候,到最后爬都爬不起來了,學生在下面哭成一片,做這個游戲只是要告訴學生們要勇于承擔責任。其實不管做什么,責任者是自己,這次有老師承擔了,并且只是做俯臥撐而已,其實想一下人生路上,自己要承擔自己的責任,有些事情做錯了,你做多少個俯臥撐都沒有用,所以人生路上要伴著責任與謹慎前行!
集訓營的營歌是《hand in hand》,一開始只是很純粹的學習這首歌,但后來越來越體會到這首歌的內涵,一個班的助教老師就像是戰友一樣,3個人要分工、合作。只有老師之間團結了,你這個班級才有可能凝聚。秘訣就在于真誠、尊重與溝通,正是因為這幾點,我和方方還有倩倩合作的很愉快,班里的氛圍也很好,很有向心力。
與學生之間更要真誠坦白,尊重理解。我們班是高二的學生,他們馬上就要升入高三,面臨著高考,壓力很大,這個時候助教老師就要與學生談心,安撫。所以集訓營期間,不管自己有多累,我每天晚上都會去學生宿舍和她們聊天,不一定是聊學習,五花八門,最起碼能給他們一個輕松地學習氛圍,讓他們覺得他們的老師可以信賴——”you can count on me”。因為年齡差距不是很大,所以很快就和他們融入到了一起,九天的時間里我們一起吃飯上課,一起哭、一起笑,結下了很深的感情,每次聽到他們親切的叫“婷婷姐”的時候,我會感到來這兒得到這些就足夠了。
參加集訓個人總結 篇3
今日,我就和父母去了廣州起義烈士陵園參觀。我們到了那些烈士們的墓前,剛好有一個旅游團也在參觀,有個導游正在講解。于是我也過去聽。
從導游的講解里,我明白廣州起義烈士陵園是解放后為紀念1927年12月廣州起義中英勇犧牲的烈士,于1954年修建的紀念性公園。當時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為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瘋狂迫害和屠殺,1927年12月11日凌晨,在當時的中共廣東省委書記張太雷以及葉挺、葉劍英、蘇兆征、聶榮臻、徐向前領導下,發動了廣州起義,崔鏞健等150多名朝鮮人和蘇聯駐廣州領事館人員也參加了起義。由于敵強我弱,起義最終失敗,在14日至19日的6天時間里,有5700多名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慘遭殺害。看完之后,我感受到了那些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們是多么得高大。
他們為了我們祖國的將來,不怕辛苦,不怕困難,不貪生怕死。雖然他們死了,但他們的死是光榮的。他們是為廣州的自由與和平而戰死的。他們是我們廣州起義中英勇犧牲的烈士!這些英勇犧牲的烈士們為我們付出了自我的一切,甚至是人生中僅有的一條生命。如果沒有他們,就不會我們今日這樣的太平生活。我們應當學習這些烈士們的精神,為祖國多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