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個人的工作總結范文(精選14篇)
防汛個人的工作總結范文 篇1
20xx年全縣的防汛抗旱救災工作在各級領導和有關部門的關懷和支持下,緊緊圍繞“防汛保平安,救災促增收”的目標,扎扎實實做好氣象服務、防汛抗旱、地質災害防治、災民安置等搶險救災工作,認真完成了領導交辦的工作任務,確保了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確保了災區穩定,為全縣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創造了較好的外部環境,F將今年的防汛抗旱救災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災害基本情況
㈠氣象災害
1、干旱災害。今年6——7月份,我縣降雨明顯偏少,氣溫偏高。6月18日到7月4日,全縣大部分地區近30天高溫無雨,總降雨量只有歷史同期平均值的7%,為10年來同期最少,致使全縣12個鄉鎮186個村、20.2萬人不同程度受旱,影響農業生產和工業企業正常運行。全縣農作物的受旱面積達27.93萬畝,其中重旱19.95萬畝,損失糧食產量9515噸,損失油料產量588噸,損失煙葉產量18460擔,損失柑桔產量15918噸,農業直接經濟損失達3000多萬元。同時,因干旱缺水全縣有614萬千瓦水電裝機不能正常發電,比去年同期減少發電量40%以上,因缺電致全縣水泥廠、金屬硅廠等重點企業不能正常生產,造成經濟損失4300萬元以上。這次旱災損失較嚴重的是茅坪、泄灘、沙鎮溪、梅家河、周坪、楊林橋等6個鄉鎮。
2、暴風雨災害。7月上旬,全縣多次出現強降雨,先后發生了“6.30”、“7.10”、“7.15”等暴風雨災害,特別是7月8日至10日的持續強降雨最為嚴重,這次暴風雨導致全縣農作物受災15.37萬畝,絕收面積1.73萬畝,沖毀耕地1815畝,因災倒塌民房37戶、78間,其中倒光28戶、62間,同時造成九畹溪旅游公司、板橋河水庫施工現場的部分臨時設施被洪水沖垮,兩河口鎮太平河流域顏家臺段、郭家壩鎮文化村、西坡村的部分河堤被沖毀。全縣公路出現大小坍塌512處,完全中斷交通的6處,其中水田壩鄉對外交通全部中斷。這次突發性暴雨還誘發了局部地區的地質災害,楊林橋鎮和尚巖出現巖崩險情,兩河口鎮譚家河朱家坡發生滑坡險情。據統計,因暴風雨災害,全縣12個鄉鎮的14.4萬人受災,直接經濟損失近3000萬元,其中水田壩、兩河口、楊林橋受災最為嚴重。
、娴刭|災害
今年1—9月,鄉鎮上報各類地質災害(含險情)10處,總規模達600萬方,涉及屈原、水田壩、兩河口、郭家壩、周坪、楊林橋等6個鄉鎮、10個村、330戶、1362人、851間房屋,緊急轉移134戶、402人,縣政府決定實施搬遷安置105戶、316人。
上述地質災害中,按鄉鎮劃分,屈原鎮1處,水田壩鄉1處,兩河口鎮2處,郭家壩鎮3處,周坪鄉2處,楊林橋鎮1處。
按時段劃分,其中1—4月份發生2處,5月份發生1處,6月份發生2處,7月份發生3處,8月份發生2處。
按類別劃分,滑坡險情8起,涉及8個村的219戶、1016人、584間房屋;危巖體2處,涉及2個村的111戶、346人、267間房屋。
今年發生的較為嚴重的地質災害險情有:郭家壩鎮王家灣、蓮花沱滑坡險情,楊林橋鎮和尚巖巖崩險情。王家灣滑坡體位于郭家壩鎮擂鼓臺村,滑坡體前緣高程140米,后緣高程370米,分布面積約31、9萬平方米,總體積約223萬方,共危及75戶、529人、230間房屋(含王家灣小學師生298人),省政府副秘書長王國耀、省教育廳廳長路鋼等領導到現場指導救災,決定對受威脅最嚴重的22戶、62人和王家灣小學實施搬遷重建。蓮花沱滑坡體位于郭家壩鎮楚王井村,滑坡體前緣高程位于135米以下,后緣高程560米,縱長約1200米,橫寬250-460米,滑坡體總方量約1200萬立方米,該滑坡體曾于20__年7月和20__年3月發生大范圍變形,今年8月25日,滑坡體后緣局部地段出現新的變形。險情發生后,縣救災辦組織縣國土資源局、移民局、房管局到現場踏勘,并請省市地質專家到現場對滑坡體進行科學論證,目前已將受嚴重威脅的14戶、32人全部實行緊急撤離,加大對滑坡體的專業監測。和尚巖巖崩位于楊林橋鎮趙家山村,屬20__年省地勘院調查的全鎮15處重大隱患點之一,該危巖體20__年10月曾出現險情,當時已將危害嚴重的一孤巖人工剝除,在一定時期內比較穩定。自今年7月9日以來,受長期干旱和持續強降雨影響,危巖體變形加劇,該危巖體后緣形成長約60米,寬5——53厘米的裂縫,裂縫將危巖體所在的山脊切割成三面臨空的鷹嘴巖狀,危巖體與母巖有脫離跡象,共危及97戶、298人、225間房屋和兩家企業,險情發生后,省市縣領導和地質專家到現場踏勘,決定將險區內的76戶、231人先期實施搬遷安置。
二、主要工作措施
、褰⒔∪祟I導機構,領導責任制落實
全縣成立了由縣委書記任政委,縣長任指揮長,各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防汛抗旱救災指揮部,調整充實了人工影響天氣工作領導小組、防汛抗旱指揮部、抗震救災指揮部、地質災害防治領導小組等領導機構。縣救災辦、防汛辦、防雹辦“三辦”值班合并,統一辦公,負責主汛期間全縣災情的`統一指揮、綜合協調、檢查督辦等。從5月1日起,縣救災辦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辦公室內部分工明確,責任到位,專人負責值班、專班負責現場救災,同時,加強了信息傳遞工作,與縣委辦、縣政府辦保持聯系,加強了服務協調工作和檢查督辦工作,確保了各項救災措施的落實。
縣人武部、公安局、氣象局、移民局、民政局、水務局、交通局、農業局、國土資源局、衛生局等相關單位分別成立了防汛抗旱救災領導小組,實行主要領導負總責?h人武部、公安局、衛生局還分別成立了防汛救災應急分隊。
各鄉鎮都成立了以黨政一把手、單位主要負責人為領導的防汛抗旱救災機構,落實了行政首長負責制,明確了崗位職責,并以文件的形式上報給縣救災辦。水庫、電站、旅游風景區以及各廠礦企業也分別組建了防汛救災機構,落實了責任人,明確了責任,制定了防汛預案。
在縣防汛抗旱救災指揮部的領導下,縣救災辦具體負責,把全縣各級、各單位的防汛救災領導機構組成人員名單及聯系電話、全縣群測群防重點險區險段責任人及聯系電話、省市縣33處重點災害點防災預案、中小型水庫渡汛方案匯總,并編印成工作手冊,便于查閱,方便工作,確保信息暢通。
㈡規范和完善了救災預案,基礎工作扎實
一是對每處地質災害、自然災害都建立了災害基本情況登記卡,填寫了災情的基本情況、救災措施等,通過一張登記卡就可以反映災害的基本情況。
二是每處地質災害都有國土部門的應急調查報告和具體的處置意見,并督促有關鄉鎮和單位把救災處置意見落到實處。
三是所發生的災害險情都有統計表,涉及的總方量、人口、房屋、災民緊急轉移、搬遷安置人數都如實填報,便于匯總掌握全縣的基本情況。
四是按國土部門統一規范的模式和要求,對全縣33處省市縣地質災害點重新編制了科學的防災救災預案,做到了基本情況清楚,撤離路線明確,救災方案可行,操作性大大提高。
、缂訌娏朔姥纯购倒ぷ鳎龅椒姥春涂购到y籌兼顧
今年的防汛抗旱工作從早著手,提前準備,早部署早落實,并做到防汛和抗旱統籌兼顧,堅持兩手抓:
一是進一步明確了全縣所有水庫、堰塘、電站的防汛崗位職責,并以文件形式下發。
二是自5月中旬以來,組織技術人員分別到各鄉鎮對全縣的水庫、堰塘和電站進行了經常性安全防汛大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確保安全渡汛。
三是編制了水庫、堰塘和電站的防汛調度方案,山洪災害防治規劃,進一步完善了防汛抗旱預案和重點水利設施反恐怖預案。
四是始終按照“防大汛、抗大災,防大旱、救大災”的基本要求,防汛和抗旱工作兩手抓,兩不誤,編制了秭歸縣抗旱預案,強化水資源的統一管理,該留的堅決留,該棄的堅決棄,科學管理,節水抗旱。
防汛個人的工作總結范文 篇2
受近期強降雨影響,松花江上游的嫩江、第二松花江和尼爾基水庫、豐滿水庫水位持續上漲,松花江干流位于我市境內新開口水位已達124。20米,超過警戒水位1.20米,水勢仍在上漲,防汛抗洪救災形勢嚴峻。中山市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迅速行動,領導干部靠前指揮、基層群眾同心協力,堅守在防汛抗洪第一線,充分發揮了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廣大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以防汛抗洪的實際行動踐行為民務實新形象。全民動員,措施有力,各級黨組織成為防汛抗洪的“橋頭堡”。
面對汛情,中山市委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洪,扎實做好汛期的各項防范準備。迅速成立了以市委書記為總政委、市長為總指揮,常務副市長、農業副市長任前后方指揮的領導小組,由農業、財政、發改、交通、衛生等部門組成的物資保障、交通運輸、搶險救災等10個工作組,建立了24小時值班制度和汛情報告制度,開通了4部防汛應急電話。各基層黨委、黨支部迅速組織黨員干部成立了防汛搶險突擊隊,在四個沿江鄉鎮的中心區域靠近堤防處成立了前線指揮部,水務局成立四個技術指導組,在全市境內45公里的國堤上巡查情況,加強技術指導。市委組織部組織動員30位有98年抗洪
防汛經驗的退休老領導重回防汛一線,出主意、當參謀,傳授抗洪經驗。市委辦、紀委、公安局、機關工委、婦聯等市直部門黨員干部堅守在防汛一線,同群眾一起封堵缺口、筑堤護坡。各鄉鎮黨委以村黨支部為單位進行分組,每組都配備了班子成員,明確了責任段,24小時不間斷尋堤查險。在市委的統一部署下,全市各基層黨組織對抗洪防汛高度重視,組建46支萬人抗洪搶險黨員突擊隊,日出動人力20300人次,車輛1209臺次,備土方12.61萬立方米,處理險工弱段40處,鋪設彩條布13400延長米;尚存編織袋48萬條,鐵線6噸,彩條布15.4萬平方米,木桿5000根,救生衣120件。全市形成了組織有力、運轉有序的抗大洪、防大汛的基礎保障。
靠前指揮,科學調度,領導干部成為防汛抗洪的“主心骨”。領導的行動是最好的動員令,市委要求,各級領導干部要駐守在一線,指揮在一線,協調在一線,與廣大群眾一道共克難關。工作中,市級領導率先垂范,包鄉鎮、包澇區、包險工弱段,與群眾一起開展抗洪防汛工作。市委書記、市長每天深入防汛大堤進行檢查,市委副書記、組織部長負責安全轉移工作,連續二十幾天深入萬隆鄉、臨江鄉、永勝鄉和杏山鎮四個受災鄉鎮,每天行程500百余公里,組織動員群眾安全轉移。其他處級領導干部吃住在責任堤段,研究、指導、協調,與廣大群眾共同戰斗在抗洪防汛第一線,突出發揮了表率作用。各部門、各鄉鎮的主要領導按照責任分工全部上崗到段,
既是指揮員,又是戰斗員,晝夜堅守在堤壩。切實做到每處險工弱段都有市級領導、鄉鎮領導、工程技術人員和搶險隊伍專門負責。同時,全市領導干部“五個一”活動中包扶永勝鄉、臨江鄉、萬隆鄉、杏山鎮的市級領導和市直機關主動與受災村屯受災戶聯系,并提出幫扶具體措施。臨江鄉新開口段、八仙溝子段、龍王廟段水位超過保證水位后,臨江鄉黨委書記組織160人的防汛專業突擊隊和500名群眾搶險隊伍連夜搶險,帶頭背起沙袋,帶領搶險及時碼起了堅固防汛墻,攔截住了滲透過來的江水。在防汛抗洪現場,到處是各級黨員領導干部忙碌的身影,群眾從他們疲倦的面容、嘶啞的聲音中感受到了力量,找到了“主心骨”,增強了戰勝洪澇災害的信心和決心。
沖鋒在前,率先垂范,廣大黨員成為防汛抗洪的“排頭兵”。汛情就是命令。全市廣大黨員干部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積極響應,積極投身防汛抗洪工作,把為民務實的口號轉化為實際行動,在防汛抗洪中彰顯共產黨員的純潔性、先進性。三江村59歲黨員楊彥奎,在大壩搶險護堤已連續20日夜,在抗洪搶險中,哪里最險、哪里最需要他,他就出現在哪里。下樁加固堤壩就必須得有人下到水里扶住木樁,這現在已經入秋,江水很涼,泡在江水里很傷身體,楊彥奎說:“我是黨員就應該我下水扶樁”,他在齊腰深的江水里一泡就是幾個小時,而且從不喊苦、喊累。不需要扶樁時楊彥奎
就上岸和搶險隊員們一直裝土袋、運送木樁。大家看他這樣都勸他說:“老楊歇會吧!抽支煙再干”。而他總是憨憨的一笑說:“不累,我是黨員就應該帶個好頭,多干些”;永勝鄉66歲老黨員于春學,從汛期開始到現在已連續20多天每天義務巡堤、護坡、裝沙包、悍樁,每天吃住在江堤上,護堤、悍樁始終是帶頭下到冰冷的河水中,一待就是6個小時,帶領群眾護堤抗洪魔。23日清早,于春學在巡堤時發現江堤迎水坡出現螞蟻穴,一邊通知村里、一邊主動下水堵螞蟻穴,經8個小時的奮戰,螞蟻穴終于堵住了,排除了洪水對大堤的威脅。自汛期以來義務奮戰了20多天,從不叫苦,不說累,不談報酬,體現了一個共產黨員在危機時刻的先鋒模范作用,展示了共產黨員的風采。
防汛個人的工作總結范文 篇3
關屯鄉北接潤河鎮,東接半崗鎮,西、南被淮河半包圍,全鄉有7個行政村,8126戶,33059人,總面積為59平方公里。境內有邱家湖行蓄洪區,孔、王、李三灣行洪河道,有臨淮崗洪水控制工程北副壩、潤趙保莊圩、古城保莊圩,有三里電力排灌站、王集排澇站,兩個保莊圩上有7個穿堤涵閘,是潁上縣防汛要地。
今年5月份,鄉政府就出臺了2019年防汛抗旱工作計劃[關政(2019)20號],出臺了關屯鄉自然災害應急預案,成立了關屯鄉防汛抗旱工作指揮部,指揮部下設9個指揮所,并劃段包干。
6月29日以來,淮河上中游連降暴雨,河水猛漲,遭遇了54年以來的特大洪水。我鄉從7月3日開始邱家湖指揮部上人防守,長1810米,由鄉黨委委員王文新帶隊,在凌圩村、古城村兩防段搭庵棚14個。到7月11日下午17時,邱家湖鏟堤行洪,行洪前大堤未出現任何險情。
7月5日,潤趙、古城兩個保莊圩指揮所成立,潤趙防段長5500米,由鄉黨委副書記何超宇同志負責,又劃分王集段(由副鄉長林潁負責)、關屯段(由黨委委員蔡玉貴負責)、連臺段(由副鄉長李先田負責);古城保莊圩防段長7400米,劃分古城段(由鄉黨委委員吳炳負責)、三里段(由黨委委員馬仲成負責)、凌圩段(由黨委委員卞爾璽負責)。到7月11日,潤趙保莊圩外口水位27.82米,古城保莊圩外口水位27.46米,均創歷史最高水位。在7月10日夜1時,邱家湖前線指揮所副指揮蔣靈、潘家俊、李學富到鄉政府召開全體鄉干部和村支部書記會議,要求7月11日完成兩個保莊圩堤頂加高任務。11時凌晨始,兩個保莊圩開展了一次人類智慧與洪水的大較量活動,盛堂鄉外援民工1200多人,三十鋪、六十鋪鎮調來200名青壯勞動力,本鄉上民工5000人,動用挖掘機10臺,小四輪240輛,用5天時間進行了兩圩堤頂加固除險工作,兩圩堤頂高度超過了28.5米,加固堤防15公里,完成土方1萬立方米,使用草袋2萬條、塑料紡織袋6萬條,確保了圩內近2萬人的生命財產安全。
邱家湖行洪今年是第15次,均在關屯鄉境內切口,我鄉群眾為顧全大局,保護下游利益,做出了巨大的犧牲。在接到行洪命令時,有些干部、群眾想不通,有思想情緒,甚至部分群眾有過激行為。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深入群眾,做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做到了罵不還口、打不還手,用真情化解矛盾,及時清理湖區財產,確保按時行洪和行洪時無人員傷亡。
大汛到來,帶來了大災,邱家湖境內三個村的莊稼、樹木、漁塘被洪水吞沒;兩個保莊圩涵閘關閉,形成內澇外洪的局面。全鄉低洼地內澇絕收,截止到今日,全鄉受災面積1.2萬畝,成災面積0.9萬畝,絕收面積0.69萬畝,其中邱家湖絕收0.5萬畝,受災人口2.2萬人,成災人口1.5萬人,因災倒房47戶107間,損壞房屋263戶,538間,F仍有積水村莊凌圩村的凌圩、王莊片,連臺村的油坊片,漂漁塘500畝,水毀工程8處,道路、橋梁在水面之下無法估計損失,現統計農業損失838萬元。
面對突如其來的自然災害,我鄉黨委、政府在縣委、縣政府和邱家湖前線指揮所的堅強領導下,把防汛救災作為當前壓倒一切的中心工作來抓,動員全鄉干群,眾志成城,團結拼搏,開展生產自救和災后重建。一是成立了關屯鄉生產救災領導小組,由書記、鄉長何繼武任組長,分管同志為副組長,制定生產救災方案,發揚抗洪精神,完成生產救災的目標任務;二是抓好排澇,啟動三里排灌站,王集排澇站泵機5臺,775千瓦,現已開機1195臺時,耗電28萬度,搶排積水0.355億立方米,其中三里清理開挖排排水溝1公里,排出水稻1500畝積水;三是及時發放救災款物,下撥救災資金5萬元,救災面粉5噸,救災大米2噸,救災蔬菜6.5噸,接收捐贈款4萬元,捐獻物價值1萬元的面條、瓷盆,都已分配下發。所有款物經公示、公告后發放到災民手中,主要解決了受災的五保戶、低保戶、優撫對象和特困戶的生活困難;四是成立了醫療小分隊,設立了3個醫療點,發放救災防病明白紙5000余份,接受患病群眾100余人,開展了愛國衛生運動,對鄉村環境衛生進行清理,對退水村莊逐戶消毒,發放漂白粉晶片,保證群眾飲水安全,并開展了高溫堆肥工作,把清理的雜草、淤泥糞便等堆積漚肥,保證災后無大疫;五是穩定社會秩序,安裝村村通廣播大喇叭,裝275千瓦擴音機7臺,喇叭108個,拉開廣播線路15公里。通過廣播宣傳黨和國家的扶持政策,傳播中央、國務院領導人到災區視察的聲音,了解國家對于行洪的補償政策等,穩定了人心。目前,關屯鄉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
在防汛救災工作中,我鄉涌現了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們用實際行動實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黨委書記、鄉長何繼武同志吃苦在前,從防汛開始至今,沒有睡過一天安穩覺,哪里有困難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副書記何超宇同志負責的防段,子堤加固工程得到省、市、縣領導的好評;下派干部張德是關屯村第一書記,從開始防汛那天起,沒回過家一次,中間有病不下火線。全鄉每一名鄉、村干部都盡職盡責,通過艱苦奮斗,人人爭先,不怕困難,才使得我鄉兩圩安然無恙,順利通過淮河一次次洪峰。
通過小結,我鄉目前存在一些難題:一是抗洪形勢依然嚴峻,圩外口水位仍在26點左右,處在高水位,堤防長時間浸泡,險情可能隨時發生;二是排澇效果差,受多次降雨影響,內澇水位長漲,絕收面積繼續擴大,災情將進一步加重;三是防汛經費緊張,11日用動用的挖掘機、小四輪費用無力承擔,現在催要機械費用的不斷;四是水利設施損壞嚴重,通過大小考驗,我鄉基礎水利設施薄弱,內澇排水不暢,行洪區道路、橋梁損壞無法估量;五是災后重建困難,倒房戶大部分是困難戶,我鄉人均收入低,災民無力建房;六是災后防疫任務重,災后是高溫,是疫情多發期,防疫工作難度大。
沿淮人民有自強不息的精神,我們對下一步工作也充滿信心。
一是不放松防汛工作,加強巡堤值班、查哨,不退到警戒水位以下不收兵,責任段責任人不變,確保大堤萬無一失。
二是搶排內澇,開展好生產自救,三里、王集兩站繼續開機排澇,7個涵閘科學調度,專人管守,及時搶排內澇,搞好補種改種,退一畝補一畝,把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三是加強防病防疫,開展好愛國衛生運動,做好高溫堆肥工作,保證災后無大疫。
四是想方設法籌措資金,搞好災后重建,如實報災,由工作組核實災情,爭取扶持資金,使災民盡快恢復生產、生活。
二○○七年七月二十八日
防汛個人的工作總結范文 篇4
省廳環境處:
為切實做好2019年長白山保護開發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加大防災力度,最大限度地減少和避免因地質災害給人民生命財產造成的損失,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現就今年我局有關防汛方面所做工作,做如下總結:
一、進入汛期以來我局轉發了省廳《關于加強防范強降雨引發地質災害的緊急通知》。長白山保護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根據《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吉林省2019年地質災害防治方案》,結合我區地質災害現狀,印發了《長白山保護開發區2019年地質災害防治方案》,方案中明確指出2019年全區地質災害災情預測情況、重點預防區域、防治措施、巡回檢查計劃和突發性地質災害調查等相關事宜。
二、2019年汛期我區總的天氣氣候趨勢是氣溫略高,降水略少,降水時空分布不均,降水集中在6月上旬至6月中旬、7月中旬至8月上旬,有局地性或區域性暴雨,多雷電、冰雹等強對流天氣,容易發生局地洪澇、雷擊、冰雹、泥石流、山體滑坡等災害。為高效有序地做好突發性地質災害預防搶險救助工作,最大程度地減輕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根據國務院《地質災害防治條例》2019第394號、《吉林省地質災害防治條例》2019第14號、《吉林省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長白山保護開發區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及管委會轄區地質災害分布特征及防治工作實際,長白山保護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印發了《長白山保護開發區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做到當出現地質災害險情和災情時第一時間到達現場,開展調查和應急處臵,并及時向有關部門通告。
三、為使地質災害應急工作落實到實處,我局專門成立了地質災害應急工作領導小組,由趙喜亮局長任組長,耿永卿副局長任副組長,成員由礦產科人員組成,具體負責我區域內地質災害應急工作。領導小組成員24小時開機,執行汛期24小時值班值宿制度,進行汛期“三查”(汛前檢查、汛中巡查、汛后復查)工作。各區國土資源分局上報汛期值班表,建立健全“統一管理、責任明確、分工協作”的工作機制,按照職責分工,密切配合,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嚴格落實汛期值班制度,確保應急系統信息暢通,信息報送及時準確。
四、長白山地區特別是長白山景區內地勢險峻,地質結構復雜,巖體破碎,地質環境質量差,崩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頻頻發生,我局建立制度,落實責任,按照“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建立“統一領導、分級管理、條塊結合、分工負責、協調一致、反應靈敏的應急反應機制,增強應急處臵能力有效預防突發事件。6月底我局分別對池北、池西、池南地質災害監測點進行地質災害汛前檢查,并形成地質災害檢查記錄,最大程度的減輕災害造成的損失,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
五、我局對本轄區內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和地質構造復雜的建筑物、交通線路、取土區進行一次現場實地檢查,對隱患部位提出具體防范意見和可行的防災減災措施。我區域內的重點地質災害隱患點有17個,并組織實施重點監測,發放地質災害防災工作明白卡16張和避險卡1張,明確地質災害防災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確定監測責任人及日常監測措施,落實群測群防責任制,爭取最大限度的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六、按照《關于加強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通知》(吉國土資環發„2019‟7號)及省廳《關于開展2019年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檢查的通知》(吉國土資環發„2019‟9號)的相關精神,我局于7月開展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檢查,此次自查工作不僅給減少和避免因地質災害提供了有理數據,也為下一步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奠定了基礎。
七、省氣象局8月7日發布重要氣象信息,受臺風“梅花”減弱后低氣壓影響,8月8日傍晚前后至11日,我區域有一場明顯的降雨過程,我局轉發了省廳《關于防范九號臺風“梅花”影響引發地質災害的緊急通知》,要求各區國土資源分局落實24小時值班值宿制度,明確值班值宿責任人,出現險情和
災情時,要及時上報,不得瞞報、漏報,并立即組成工作組,以最快的速度趕赴險情和災情現場,協助地方政府做好搶險救災工作。
八、2019年8月10日早6點30分左右,長白山北景區瀑布東側發生泥石流,泥石流量大約四萬立方米,已對觀光游客、聚龍泉景點造成威脅,我局立即趕往地質災害點進行處理、拍照,封鎖通往瀑布道路,以確保觀光游客的財產和生命安全。2019年8月16日7時10分左右,長白山北景區瀑布東側發生泥石流,泥石流量大約三萬立方米,已對觀光游客、聚龍泉景點造成威脅,我局立即趕往地質災害點進行處理、拍照,疏散和撤離提前進入景點游客200人左右,派人員全天監測,封閉通往瀑布道路,雨停兩小時后無災害跡象,開放。2019年我區域內共發生兩起地質災害,由于現場監測人員的高度警惕,在災害發生時及時將情況報告我局,我局能及時做好妥善處理,未發生人員傷亡。
地質災害防治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我們將按照省廳和管委會的總體部署,站在對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負責的高度,充分認識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認真踐行科學發展觀,精心組織,科學部署,全力防治,確保取得明顯成效,為全區人民創造安全、和諧的生存環境,為全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安全保障。
防汛個人的工作總結范文 篇5
20xx年防汛度汛工作,我項目部精心組織、全體項目員工全力配合,圓滿完成20xx年防汛度汛任務。為了總結20xx年防汛度汛經驗,改進不足,做好20xx年防汛、度汛工作,確保20xx年安全渡汛。現將20xx年鄭州2-4標防汛度汛主要工作總結如下:
一、建立健全防汛管理責任機制全面落實責任,是做好防汛工作的前提
1、為切實抓好20xx年防汛度汛工作,成立南水北調鄭州2-4標防汛領導小組:
防汛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技術負責人:
成員:
防汛領導小組全面部署了汛期的具體工作。
2、制定了《20xx年防汛預案》,建立《防洪度汛值班工作制度》、《預警、預案制度》等防汛制度,明確各部門的防汛任務和責任,確保在出現突發險情時可以快速的開展搶險、救援工作。
二、20xx年防汛度汛重點:
20xx年汛期我項目進行渠道土方開挖、渠坡防護、以及其它臨時工程施工。根據我項目汛期施工特點和汛期的主要情況,汛期重點防汛部位有:
、砰_挖基坑的防護、排水
⑵施工道路的排水
⑶高邊坡的防坍塌防護
、荣Z魯河的防汛處理
⑸棄渣場的防汛處理
三、提前做好度汛動員、做足防汛物資儲備工作,為度汛打下良好基礎
1、防汛會議:
20xx年5月2日召開防汛動員會議,會議要求:認真落實上級防汛、度汛精神,嚴格按照制度實行值班,要求跟部門克服麻痹、僥幸心理,充分做好各方面防汛準備工作。為完成20xx年防汛度汛工作做好思想動員工作。
20xx年6月30日、20xx年7月2日、20xx年7月18日、20xx年9月5日,天氣預報顯示將出現強降雨天氣。提前召開了防汛專項會議,會議要求:人員、物資設備做好準備,加強降雨期間的安全巡查和值班上報,減少強降水對我標段基坑、邊坡、施工道路的影響。要求搶險突擊隊做好準備,一旦出現險情能迅速到位展開搶險工作。
2、人員準備:
、彭椖坎拷M織50名身強力壯的年輕職工組建成立防汛搶險突擊隊,嚴格遵守組織紀律,隨時可進入搶險一線。一旦現險情時由經理部統一調配,為汛期的到來做好了充分的人員準備。
3、預案演練:
20xx年4月15日進行了防汛搶險應急演練
、叛萘曅Ч簩崙鹦詮姡龅街笓]有力、反應快速、處置有效,充分的展示了抗洪搶險突擊隊伍的應急救援能力,取得了良好效果,獲得圓滿成功。
、蒲菥毢笥杀O理部、建管處和項目經理部組成現場演練評審團(10人)對演練進行評審:防洪小組執行搶險任務配合不夠默契和裝載機、自卸客車協調略微有沖突2個環節比較薄弱。
針對薄弱環節進行改進,為汛期的到來做好了充分的搶險、救援準備。
4、物資儲備:
建立了專門的防汛倉庫,由專人進行管理。汛前備足防汛物資主要是編織袋、木樁、鉛絲、塊石、沙子、彩條布等,并配備性能良好的機械設備如挖掘機、裝載機、推土機、自卸汽車和水泵等。
防汛物資數量如下:
編織袋:1000條;雨布:600㎡;木樁:200根;膠鞋:50雙;鐵锨:100把;雨衣:50件;推土機:2臺;裝載機:2臺;挖掘機:4臺;抽水設備:4套;自卸汽車:10臺;發電機:1臺。
四、做好汛期檢查、值班工作,落實措施整改
項目部各部門密切配合各負其責,針對基坑開挖、施工道路、高邊坡,加強了汛期安全檢查和監管工作。
1、重視汛期安全檢查,及時落實隱患整改
20xx年7與18日至21日、7月26日至7月28日、20xx年8月18日至20日、8月24日至8月25日、9月5日至7日,出現對汛期施工影響較大的持續性降雨,安全檢查人員冒雨進行基坑、施工道路、賈魯河漫水橋、開挖高邊坡等重點防汛部位進進行巡查。發現防汛安全隱患5處,均已整改完成。
2、建立防汛值班制度,做好防汛值班記錄
20xx年5月1日至20xx年9月30日汛期期間嚴格執行24小時設專人值班,值班電話和值班人員電話晝夜不準關機,確保在5分鐘內把防汛及洪水水情全部上報到位。值班人員,第一時間內掌握險情變化情況,如天氣預報顯示強降雨或持續性降雨等影響汛期安全的氣候變化,詳細記錄在《防汛值班記錄》上。
3、進行安全生產專項整治活動
項目部對汛期安全生產工作進行專項整治。通過專項整治活動有效地消除了安全隱患,打消了施工作業人員汛期安全生產的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確保汛期施工安全生產工作順利進行。
五、針對防汛重點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度汛工作,保證度汛安全生產
、砰_挖基坑的周邊用高1米、寬1.5米的高土坎圍護,減少雨水對邊坡的沖刷;
、魄肋吰略谘雌诘絹碇皾仓潘疁希佋O砼六角框格并植草進行防護;
、怯昙拘麻_挖的渠坡,土方開挖出一定坡面后及時進行排水溝澆筑、鋪設砼六角框格并植草防護,防止雨水沖刷;
、葹闇p少施工道路積水,路面做成魚脊狀,兩側開挖排水溝,及時排除施工道路積水;
⑸賈魯河設置漫水橋,保持原河道的行洪能力;
、蕳壴鼒鲞M行整修,完善排水系統,臨空面邊坡為1:2,坡腳開挖排水溝,頂部四周堆積土坎擋水;
⑺腐殖土按照《腐殖土儲備方案》堆放。用推土機整平,挖掘機攏齊,堆高5m,邊坡控制在1:2之內,坡腳離臨時用地邊線預留2m寬空地,在坡腳四周碼放裝土編織袋擋坎,擋坎外開挖臨時排水溝,靠近村莊處的坡面覆蓋彩條布防塵,防止水土流失。
20xx年防汛度汛工作已經結束,我項目在汛前積極準備、度汛期間采取了各種有效措施,保證了汛期施工安全。但也存在不足,因為六角框格鋪設不及時,汛期2次暴雨對部分邊坡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沖刷。
總之,20xx年汛期我項目以未發生安全事故的良好成績完成了防汛度汛任務,也發現了防汛度汛工作中的不足,我們將以虛心的態度揚長避短,改進不足。20xx年的防汛度汛工作我項目部將會做的更好。
防汛個人的工作總結范文 篇6
在上級主管部門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上級防汛工作指示精神,不斷改進和完善工作方法,提高安全防范能力,將事故隱患減少到最低,最大可能的提供安全保障,確保學校發展不受影響,現將防汛工作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高度重視,積極做好防汛安全的宣傳工作
1、成立防汛安全領導小組,統一領導、協調和組織學校開展防汛安全教育工作。通過會議進行安全宣傳。,分析問題討論措施布置工作。對包括學校防汛安全在內的安全問題作了詳盡的分析,并提出了許多需要注意的問題。
2、組織防汛安全知識教育活動。學校組織專門的防汛知識講座,開辦專欄,加深學生的印象。使學生掌握了基本的防汛安全知識,增強了消防防汛安全意識。學校還對全校師生進行防汛自救的培訓,提高了廣大師生防汛安全意識,從而進一步推動了學校防汛教育工作。
3、教師堅持每天上午放學前幾分鐘宣傳防汛知識,加強學生的安全教育。
三、警鐘常鳴,把工作做細做實
為避免各種不安全因素的發生,學校值日教師每天巡視校園,及時發現存在的安全隱患,并上報整改,把一切不安全因素消滅在萌芽狀態之中。
由于認識明確、措施到位,近年來,我校從未發生過溺水安全方面的意外事故。安全高于一切,防汛工作任重道遠,學校防汛安全工作是一個艱巨的長期的任務,我們在加強日常工作管理和階段情況總結的同時,樹立了防患于未然的安全意識。每名教師都能關心防汛安全,在全校教職員工的共同努力下,茶溝小學防汛安全工作會做得更好。
二、推進防汛安全責任制,充分落實管理責任與具體措施
1、確定重點防訊地段,明確重點防訊地段負責人。
2、加大檢查力度。
3、游泳必須有家長陪伴。
4、假期學生遠離溝渠、水庫等深水水源,堅持每天學生向組長匯報,組長向班主任匯報。
防汛個人的工作總結范文 篇7
為切實做好20xx年長白山保護開發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加大防災力度,限度地減少和避免因地質災害給人民生命財產造成的損失,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現就今年我局有關防汛方面所做工作,做如下總結:
一、進入汛期以來我局轉發了省廳《關于加強防范強降雨引發地質災害的緊急通知》。長白山保護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根據《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吉林省20xx年地質災害防治方案》,結合我區地質災害現狀,印發了《長白山保護開發區20xx年地質災害防治方案》,方案中明確指出20xx年全區地質災害災情預測情況、重點預防區域、防治措施、巡回檢查計劃和突發性地質災害調查等相關事宜。
二、20xx年汛期我區總的天氣氣候趨勢是氣溫略高,降水略少,降水時空分布不均,降水集中在6月上旬至6月中旬、7月中旬至8月上旬,有局地性或區域性暴雨,多雷電、冰雹等強對流天氣,容易發生局地洪澇、雷擊、冰雹、泥石流、山體滑坡等災害。為高效有序地做好突發性地質災害預防搶險救助工作,程度地減輕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根據國務院《地質災害防治條例》20xx第號、《吉林省地質災害防治條例》20xx第14號、《吉林省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長白山保護開發區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及管委會轄區地質災害分布特征及防治工作實際,長白山保護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印發了《長白山保護開發區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做到當出現地質災害險情和災情時第一時間到達現場,開展調查和應急處臵,并及時向有關部門通告。
三、為使地質災害應急工作落實到實處,我局專門成立了地質災害應急工作領導小組,由趙喜亮局長任組長,耿永卿副局長任副組長,成員由礦產科人員組成,具體負責我區域內地質災害應急工作。領導小組成員24小時開機,執行汛期24小時值班值宿制度,進行汛期“三查”(汛前檢查、汛中巡查、汛后復查)工作。各區國土資源分局上報汛期值班表,建立健全“統一管理、責任明確、分工協作”的工作機制,按照職責分工,密切配合,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嚴格落實汛期值班制度,確保應急系統信息暢通,信息報送及時準確。
四、長白山地區特別是長白山景區內地勢險峻,地質結構復雜,巖體破碎,地質環境質量差,崩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頻頻發生,我局建立制度,落實責任,按照“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建立“統一領導、分級管理、條塊結合、分工負責、協調一致、反應靈敏的應急反應機制,增強應急處臵能力有效預防突發事件。6月底我局分別對池北、池西、池南地質災害監測點進行地質災害汛前檢查,并形成地質災害檢查記錄,程度的減輕災害造成的損失,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
五、我局對本轄區內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和地質構造復雜的建筑物、交通線路、取土區進行一次現場實地檢查,對隱患部位提出具體防范意見和可行的防災減災措施。我區域內的重點地質災害隱患點有17個,并組織實施重點監測,發放地質災害防災工作明白卡16張和避險卡1張,明確地質災害防災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確定監測責任人及日常監測措施,落實群測群防責任制,爭取限度的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六、按照《關于加強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通知》(吉國土資環發20xx7號)及省廳《關于開展20xx年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檢查的通知》(吉國土資環發20xx·9號)的相關精神,我局于7月開展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檢查,此次自查工作不僅給減少和避免因地質災害提供了有理數據,也為下一步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奠定了基礎。
七、省氣象局8月7日發布重要氣象信息,受臺風“梅花”減弱后低氣壓影響,8月8日傍晚前后至11日,我區域有一場明顯的降雨過程,我局轉發了省廳《關于防范九號臺風“梅花”影響引發地質災害的緊急通知》,要求各區國土資源分局落實24小時值班值宿制度,明確值班值宿責任人,出現險情和災情時,要及時上報,不得瞞報、漏報,并立即組成工作組,以最快的速度趕赴險情和災情現場,協助地方政府做好搶險救災工作。
八、20xx年8月10日早6點30分左右,長白山北景區瀑布東側發生泥石流,泥石流量大約四萬立方米,已對觀光游客、聚龍泉景點造成威脅,我局立即趕往地質災害點進行處理、拍照,封鎖通往瀑布道路,以確保觀光游客的財產和生命安全。20xx年8月16日7時10分左右,長白山北景區瀑布東側發生泥石流,泥石流量大約三萬立方米,已對觀光游客、聚龍泉景點造成威脅,我局立即趕往地質災害點進行處理、拍照,疏散和撤離提前進入景點游客200人左右,派人員全天監測,封閉通往瀑布道路,雨停兩小時后無災害跡象,開放。20xx年我區域內共發生兩起地質災害,由于現場監測人員的高度警惕,在災害發生時及時將情況報告我局,我局能及時做好妥善處理,未發生人員傷亡。
地質災害防治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我們將按照省廳和管委會的總體部署,站在對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負責的高度,充分認識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認真踐行科學發展觀,精心組織,科學部署,全力防治,確保取得明顯成效,為全區人民創造安全、和諧的生存環境,為全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安全保障。
防汛個人的工作總結范文 篇8
省廳環境處:
為切實做好長白山保護開發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加大防災力度,最大限度地減少和避免因地質災害給人民生命財產造成的損失,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現就今年我局有關防汛方面所做工作,做如下總結:
一、進入汛期以來我局轉發了省廳《關于加強防范強降雨引發地質災害的緊急通知》。長白山保護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根據《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吉林省地質災害防治方案》,結合我區地質災害現狀,印發了《長白山保護開發區地質災害防治方案》,方案中明確指出全區地質災害災情預測情況、重點預防區域、防治措施、巡回檢查計劃和突發性地質災害調查等相關事宜。
二、汛期我區總的天氣氣候趨勢是氣溫略高,降水略少,降水時空分布不均,降水集中在6月上旬至6月中旬、7月中旬至8月上旬,有局地性或區域性暴雨,多雷電、冰雹等強對流天氣,容易發生局地洪澇、雷擊、冰雹、泥石流、山體滑坡等災害。為高效有序地做好突發性地質災害預防搶險救助工作,最大程度地減輕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根據國務院《地質災害防治條例》2019第394號、《吉林省地質災害防治條例》2019第14號、《吉林省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長白山保護開發區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及管委會轄區地質災害分布特征及防治工作實際,長白山保護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印發了《長白山保護開發區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做到當出現地質災害險情和災情時第一時間到達現場,開展調查和應急處臵,并及時向有關部門通告。
三、為使地質災害應急工作落實到實處,我局專門成立了地質災害應急工作領導小組,由趙喜亮局長任組長,耿永卿副局長任副組長,成員由礦產科人員組成,具體負責我區域內地質災害應急工作。領導小組成員24小時開機,執行汛期24小時值班值宿制度,進行汛期“三查”(汛前檢查、汛中巡查、汛后復查)工作。各區國土資源分局上報汛期值班表,建立健全“統一管理、責任明確、分工協作”的工作機制,按照職責分工,密切配合,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嚴格落實汛期值班制度,確保應急系統信息暢通,信息報送及時準確。
四、長白山地區特別是長白山景區內地勢險峻,地質結構復雜,巖體破碎,地質環境質量差,崩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頻頻發生,我局建立制度,落實責任,按照“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建立“統一領導、分級管理、條塊結合、分工負責、協調一致、反應靈敏的應急反應機制,增強應急處臵能力有效預防突發事件。6月底我局分別對池北、池西、池南地質災害監測點進行地質災害汛前檢查,并形成地質災害檢查記錄,最大程度的減輕災害造成的損失,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
五、我局對本轄區內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和地質構造復雜的建筑物、交通線路、取土區進行一次現場實地檢查,對隱患部位提出具體防范意見和可行的防災減災措施。我區域內的重點地質災害隱患點有17個,并組織實施重點監測,發放地質災害防災工作明白卡16張和避險卡1張,明確地質災害防災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確定監測責任人及日常監測措施,落實群測群防責任制,爭取最大限度的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六、按照《關于加強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通知》(吉國土資環發20197號)及省廳《關于開展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檢查的通知》(吉國土資環發20199號)的相關精神,我局于7月開展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檢查,此次自查工作不僅給減少和避免因地質災害提供了有理數據,也為下一步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奠定了基礎。
七、省氣象局8月7日發布重要氣象信息,受臺風“梅花”減弱后低氣壓影響,8月8日傍晚前后至11日,我區域有一場明顯的降雨過程,我局轉發了省廳《關于防范九號臺風“梅花”影響引發地質災害的緊急通知》,要求各區國土資源分局落實24小時值班值宿制度,明確值班值宿責任人,出現險情和
災情時,要及時上報,不得瞞報、漏報,并立即組成工作組,以最快的速度趕赴險情和災情現場,協助地方政府做好搶險救災工作。
八、8月10日早6點30分左右,長白山北景區瀑布東側發生泥石流,泥石流量大約四萬立方米,已對觀光游客、聚龍泉景點造成威脅,我局立即趕往地質災害點進行處理、拍照,封鎖通往瀑布道路,以確保觀光游客的財產和生命安全。8月16日7時10分左右,長白山北景區瀑布東側發生泥石流,泥石流量大約三萬立方米,已對觀光游客、聚龍泉景點造成威脅,我局立即趕往地質災害點進行處理、拍照,疏散和撤離提前進入景點游客200人左右,派人員全天監測,封閉通往瀑布道路,雨停兩小時后無災害跡象,開放。我區域內共發生兩起地質災害,由于現場監測人員的高度警惕,在災害發生時及時將情況報告我局,我局能及時做好妥善處理,未發生人員傷亡。
地質災害防治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我們將按照省廳和管委會的總體部署,站在對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負責的高度,充分認識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認真踐行科學發展觀,精心組織,科學部署,全力防治,確保取得明顯成效,為全區人民創造安全、和諧的生存環境,為全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安全保障。
防汛個人的工作總結范文 篇9
20xx年全縣的防汛抗旱救災工作在各級領導和有關部門的關懷和支持下,緊緊圍繞“防汛保平安,救災促增收”的目標,扎扎實實做好氣象服務、防汛抗旱、地質災害防治、災民安置等搶險救災工作,認真完成了領導交辦的工作任務,確保了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確保了災區穩定,為全縣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創造了較好的外部環境,F將今年的防汛抗旱救災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災害基本情況
㈠氣象災害
1、干旱災害。今年6——7月份,我縣降雨明顯偏少,氣溫偏高。6月18日到7月4日,全縣大部分地區近30天高溫無雨,總降雨量只有歷史同期平均值的7%,為10年來同期最少,致使全縣12個鄉鎮186個村、20.2萬人不同程度受旱,影響農業生產和工業企業正常運行。全縣農作物的受旱面積達27.93萬畝,其中重旱19.95萬畝,損失糧食產量9515噸,損失油料產量588噸,損失煙葉產量18460擔,損失柑桔產量15918噸,農業直接經濟損失達3000多萬元。同時,因干旱缺水全縣有614萬千瓦水電裝機不能正常發電,比去年同期減少發電量40%以上,因缺電致全縣水泥廠、金屬硅廠等重點企業不能正常生產,造成經濟損失4300萬元以上。這次旱災損失較嚴重的是茅坪、泄灘、沙鎮溪、梅家河、周坪、楊林橋等6個鄉鎮。
2、暴風雨災害。7月上旬,全縣多次出現強降雨,先后發生了“6.30”、“7.10”、“7.15”等暴風雨災害,特別是7月8日至10日的持續強降雨最為嚴重,這次暴風雨導致全縣農作物受災15.37萬畝,絕收面積1、73萬畝,沖毀耕地1815畝,因災倒塌民房37戶、78間,其中倒光28戶、62間,同時造成九畹溪旅游公司、板橋河水庫施工現場的部分臨時設施被洪水沖垮,兩河口鎮太平河流域顏家臺段、郭家壩鎮文化村、西坡村的部分河堤被沖毀。全縣公路出現大小坍塌512處,完全中斷交通的6處,其中水田壩鄉對外交通全部中斷。這次突發性暴雨還誘發了局部地區的地質災害,楊林橋鎮和尚巖出現巖崩險情,兩河口鎮譚家河朱家坡發生滑坡險情。據統計,因暴風雨災害,全縣12個鄉鎮的14.4萬人受災,直接經濟損失近3000萬元,其中水田壩、兩河口、楊林橋受災最為嚴重。
、娴刭|災害
今年1—9月,鄉鎮上報各類地質災害(含險情)10處,總規模達600萬方,涉及屈原、水田壩、兩河口、郭家壩、周坪、楊林橋等6個鄉鎮、10個村、330戶、1362人、851間房屋,緊急轉移134戶、402人,縣政府決定實施搬遷安置105戶、316人。
上述地質災害中,按鄉鎮劃分,屈原鎮1處,水田壩鄉1處,兩河口鎮2處,郭家壩鎮3處,周坪鄉2處,楊林橋鎮1處。
按時段劃分,其中1—4月份發生2處,5月份發生1處,6月份發生2處,7月份發生3處,8月份發生2處。
按類別劃分,滑坡險情8起,涉及8個村的219戶、1016人、584間房屋;危巖體2處,涉及2個村的111戶、346人、267間房屋。
今年發生的較為嚴重的地質災害險情有:郭家壩鎮王家灣、蓮花沱滑坡險情,楊林橋鎮和尚巖巖崩險情。王家灣滑坡體位于郭家壩鎮擂鼓臺村,滑坡體前緣高程140米,后緣高程370米,分布面積約31、9萬平方米,總體積約223萬方,共危及75戶、529人、230間房屋(含王家灣小學師生2101人),省政府副秘書長王國耀、省教育廳廳長路鋼等領導到現場指導救災,決定對受威脅最嚴重的22戶、62人和王家灣小學實施搬遷重建。蓮花沱滑坡體位于郭家壩鎮楚王井村,滑坡體前緣高程位于135米以下,后緣高程560米,縱長約1200米,橫寬250—460米,滑坡體總方量約1200萬立方米,該滑坡體曾于20xx年7月和20xx年3月發生大范圍變形,今年8月25日,滑坡體后緣局部地段出現新的變形。險情發生后,縣救災辦組織縣國土資源局、移民局、房管局到現場踏勘,并請省市地質專家到現場對滑坡體進行科學論證,目前已將受嚴重威脅的14戶、32人全部實行緊急撤離,加大對滑坡體的專業監測。和尚巖巖崩位于楊林橋鎮趙家山村,屬20__年省地勘院調查的全鎮15處重大隱患點之一,該危巖體20xx年10月曾出現險情,當時已將危害嚴重的一孤巖人工剝除,在一定時期內比較穩定。自今年7月9日以來,受長期干旱和持續強降雨影響,危巖體變形加劇,該危巖體后緣形成長約60米,寬5——53厘米的裂縫,裂縫將危巖體所在的山脊切割成三面臨空的鷹嘴巖狀,危巖體與母巖有脫離跡象,共危及97戶、2101人、225間房屋和兩家企業,險情發生后,省市縣領導和地質專家到現場踏勘,決定將險區內的76戶、231人先期實施搬遷安置。
二、主要工作措施
、褰⒔∪祟I導機構,領導責任制落實
全縣成立了由縣委書記任政委,縣長任指揮長,各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防汛抗旱救災指揮部,調整充實了人工影響天氣工作領導小組、防汛抗旱指揮部、抗震救災指揮部、地質災害防治領導小組等領導機構?h救災辦、防汛辦、防雹辦“三辦”值班合并,統一辦公,負責主汛期間全縣災情的統一指揮、綜合協調、檢查督辦等。從5月1日起,縣救災辦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辦公室內部分工明確,責任到位,專人負責值班、專班負責現場救災,同時,加強了信息傳遞工作,與縣委辦、縣政府辦保持聯系,加強了服務協調工作和檢查督辦工作,確保了各項救災措施的落實。
縣人武部、公安局、氣象局、移民局、民政局、水務局、交通局、農業局、國土資源局、衛生局等相關單位分別成立了防汛抗旱救災領導小組,實行主要領導負總責?h人武部、公安局、衛生局還分別成立了防汛救災應急分隊。
各鄉鎮都成立了以黨政一把手、單位主要負責人為領導的防汛抗旱救災機構,落實了行政首長負責制,明確了崗位職責,并以文件的形式上報給縣救災辦。水庫、電站、旅游風景區以及各廠礦企業也分別組建了防汛救災機構,落實了責任人,明確了責任,制定了防汛預案。
在縣防汛抗旱救災指揮部的`領導下,縣救災辦具體負責,把全縣各級、各單位的防汛救災領導機構組成人員名單及聯系電話、全縣群測群防重點險區險段責任人及聯系電話、省市縣33處重點災害點防災預案、中小型水庫渡汛方案匯總,并編印成工作手冊,便于查閱,方便工作,確保信息暢通。
、嬉幏逗屯晟屏司葹念A案,基礎工作扎實
一是對每處地質災害、自然災害都建立了災害基本情況登記卡,填寫了災情的基本情況、救災措施等,通過一張登記卡就可以反映災害的基本情況。
二是每處地質災害都有國土部門的應急調查報告和具體的處置意見,并督促有關鄉鎮和單位把救災處置意見落到實處。
三是所發生的災害險情都有統計表,涉及的總方量、人口、房屋、災民緊急轉移、搬遷安置人數都如實填報,便于匯總掌握全縣的基本情況。
四是按國土部門統一規范的模式和要求,對全縣33處省市縣地質災害點重新編制了科學的防災救災預案,做到了基本情況清楚,撤離路線明確,救災方案可行,操作性大大提高。
、缂訌娏朔姥纯购倒ぷ,做到防汛和抗旱統籌兼顧
今年的防汛抗旱工作從早著手,提前準備,早部署早落實,并做到防汛和抗旱統籌兼顧,堅持兩手抓:
一是進一步明確了全縣所有水庫、堰塘、電站的防汛崗位職責,并以文件形式下發。
二是自5月中旬以來,組織技術人員分別到各鄉鎮對全縣的水庫、堰塘和電站進行了經常性安全防汛大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確保安全渡汛。
三是編制了水庫、堰塘和電站的防汛調度方案,山洪災害防治規劃,進一步完善了防汛抗旱預案和重點水利設施反恐怖預案。
四是始終按照“防大汛、抗大災,防大旱、救大災”的基本要求,防汛和抗旱工作兩手抓,兩不誤,編制了秭歸縣抗旱預案,強化水資源的統一管理,該留的堅決留,該棄的堅決棄,科學管理,節水抗旱。
防汛個人的工作總結范文 篇10
工作總結是人們對自己某一階段的工作學習進行總結和分析,從中找出經驗和不足,為自己今后的工作找到方法。以下關于半年工作總結內容由第一范文網小編為您整理提供,歡迎閱讀與借鑒。
2019年,在縣防汛抗旱指揮部的具體指導下,我鎮以防洪保安為主,認真做好防汛抗旱工作,落實組織機構建設,各類防汛抗旱預案的編制,防汛應急搶險隊伍的組織和演練,防汛抗旱物資儲備,強化落實防汛抗旱值班、各類險情的應急處置等具體工作,通過精心組織,周密部署,確保安全度汛.現將我鎮2019年防汛抗旱工作總結如下:
一、基本情況
本鎮轄區內56個行政村,451個村民小組,總人口51147人,是典型的地質災害大鎮。鎮內有蛤蟆溪、大堰塘、楊柳3座水庫。楊家壩、白磷巖兩個在建工程和宜巴高速的等大型建設項目。
二、具體工作情況
(一)精心安排,全面部署
3月5日,我鎮召開了今年第一次防汛指揮部全體成員會議,對我鎮境內的在建工程和涉水項目進行了全面的安全隱患大檢查, 4月15日召開了全鎮防汛工作會議。會議對我鎮的防汛工作作了動員、安排和部署。傳達了中央、省、州、縣黨委政府及上級防汛指揮部對防汛工作的要求,安排部署了全鎮的防汛抗旱工作。對全鎮防汛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鎮直各有關部門也按照上級部門和領導的要求,及時對組織機構、人員調整、預案完善、防汛檢查、水毀修復、清淤排澇、物資儲備、搶險演練、船舶管理、信息報送、警報發布等一系列工作進行了周密、全面安排布置。
(二)嚴格執行防汛責任制,確保防汛工作落實
做好防汛工作,落實責任是關鍵。今年,我鎮防汛指揮部以落實行政首長防汛減災責任制作為工作重點,進一步建立鍵全了防汛責任制,確保責任落實到位,工作執行到位。
(三)扎實做好防汛的各項準備工作
1、抓好汛前大檢查
從3月初至5月初,鎮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在全鎮開展了一次拉網式汛前大檢查。檢查工作采取自查與抽查相結合,領導檢查和技術人員檢查相結合,定期與不定期相結合的方式,并加大了突擊檢查力度。在各相關單位自查的基礎上,縣防汛辦還增派力量,配合國土、交通城建、水利、安監等部門分別對全鎮的水庫、塘埝、溝渠、山地災害、排水管網、涉水企業、宜巴高速工地、交通要道、船舶、險工地段和在建工程等做了一次全面的安全度汛檢查,對檢查情況形成了專題檢查報告。
2、抓好隱患整治
對存在安全隱患的企業和單位下達了整改通知書,限期整改到位,并不定期督促整改到位。整改的重點是著力解決宜巴高速工地防洪情況、病險水庫、河道泄洪道通暢情況、山地災害危險區等突出問題。對因受條件限制一時難以整改的隱患,制定了預案,落實了行之有效的應急措施,并將責任落實到人。開展了沿渡電業防洪擋墻和河道清淤工作;規范全鎮河道采砂作業;另外,派出干部深入防汛重要區域,走村串戶,廣泛宣傳,以增強群眾的防災避險意識。
3、抓好防汛預案的修訂和完善
為了進一步完善防汛指揮體系和工作程序,不斷強化各級、各部門的防汛責任,按照上級要求,結合我鎮的實際情況,鎮防汛辦對防汛預案進行了全面的修訂和完善,并上報縣防汛辦。并針對羅溪河流域的實際情況進一步細化應急預案,并成立了羅溪壩防汛搶險臨時指揮點,配備了相應的人員和物資,積極有效的應對沿羅路受阻后羅溪河的防汛搶險救災工作。對可能受山洪災害影響的村進行了普查和分析,并針對不同實際情況制定了山洪避險預案。
4、抓好防汛物資儲備
鎮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努力克服困難,千方百計籌集資金,儲備必要的搶險救災物資、器材,特別是重災時群眾生活必須品的儲備。糧貿、供銷、供電、供水、通訊保障、醫療衛生、物資供應等部門都制定了各種應急安排措施。搞好鎮防汛辦和羅溪壩臨時指揮點的物資儲備,安排專柜專人保管。
5、抓好防汛值班
為了更好的搞好防汛值班工作,今年鎮黨委政府把防汛值班室從水務中心搬到鎮政府,花5萬多元購買相關設備和防汛救災物資,請縣氣象局安裝自動雨量計,大大改善了防汛值班的工作環境,增添了防汛物資儲備和相關硬件設施。汛期各級各部門嚴格執行了24小時防汛值班制,落實了防汛值班責任制和領導帶班責任制?h上有關領導、縣防汛辦和有關部門多次進行突擊檢查和電話抽查值班情況,全鎮防汛值班狀況良好,沒有發現值班人員脫崗、帶班領導無法聯系的現象,相關信息都能在第一時間得到反饋和迅速的處理。
(四)切實做好了防汛救災工作。
今年7月15日22時40分至7月16日凌晨3時12分,我鎮遭受了三十年一遇的暴雨襲擊,是1987年以來最嚴重的一次,其中15日晚11時至16日凌晨1時兩小時間降水量達到129毫米。突如其來的暴雨導致山洪肆虐,使全鎮56個村不同程度受災,重災村有37個,經濟損失近8000萬元巴巫線、雙神線、沿羅線及大部分村組公路全部中斷。全鎮公路受損里程近200公里,大面積塌方達500余處,其中巴巫路毀壞近30公里,最為嚴重的是姚家灘路段,塌方40余處,最大塌方量達到500余方;雙神線塌方2處,塌方1000余方;鎮內公路(村級公路)全部受到影響,不同程度的毀壞路段近170公里,沿羅路損壞10多公里,已完全癱瘓不能通行,樟樹、金斗、界河、馬桑等村公路損失十分嚴重。羅溪通往蛤蟆溪的鋼混結構人行橋被沖走,在建的羅溪河吳家院子鋼混橋被毀。直接經濟損失1100萬余元。沖走機動車13臺,全鎮倒房戶186戶472間,其中倒光戶69戶215間,倒間戶130戶257間;危房戶191戶1116間,其中嚴重危房戶41戶104間。羅溪壩集鎮部分房屋內積水達到3米以上,房屋內冰箱等生產生活用品被山洪沖走,西邊淌12組、14組、16組共10戶農戶房屋被淹。直接損失1800余萬元。農業畜牧業企業及電力通訊等基礎設施也損毀嚴重。
7月15日晚12時鎮防汛辦值班人員和全體在家黨政領導及鎮直單位干部在鎮政府集結待命。16日0時39分,沿渡河鎮黨委政府啟動防汛應急救援預案,鎮主要領導帶領救災人員分赴各受災現場,全力指揮救援。因沿羅路中斷,無法到達羅溪河現場,鎮黨委政府委托羅溪村書記錢坤賢代表鎮黨委政府進行搶險救災。同時通知全鎮56個村主職干部負責各村的搶險救災工作,通知宜巴高速做好防汛搶險工作。要求他們全力轉移受災人員,確保生命財產安全。
災情之嚴重,前所未有,但在鎮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積極科學救援,為災民的安全轉移贏得了寶貴的時間,沒有造成人員傷亡和重大安全損失。災后全體干部積極有效的開展抗災救災工作,組織群眾開展生產自救,降低災害損失,確保災后社會穩定和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
三、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1、缺乏資金投入,在應急搶險物資儲備,人員培訓方面還存在較大欠缺。
2、大型工程項目損毀和堵塞排洪設施嚴重,棄渣棄土的堆放易影響行洪安全,部分防汛預案還有待進一步細化和完善。
3、水庫整修資金短缺。近年來雖然陸續爭取了一些資金對轄區內的水庫進行了整修,由于資金少,整修都不徹底,至今還是空庫運行。因此,請求上級加大對本鎮水庫整修資金的投入,排除隱患,排除憂心,讓水庫正常蓄水,早日發揮水庫的效益。
4、防汛信息發布和情況收集系統還需進一步完善。
雖然今年防汛信息的報送發布工作得到了加強和規范,重大災害天氣在鎮廣播電視臺播出,但有線電視覆蓋面有限。同時,防汛信息的監測和采集、報送、發布手段仍然十分落后。
防汛個人的工作總結范文 篇11
6月12日下午,我鄉根據縣防汛指揮部有關防汛通知精神,以及縣氣象局天氣預報,我鄉領導高度重視,分析汛情,啟動防洪防汛應急預案,書記、鄉長、人大主席鄉黨政主要領導實行到崗帶班,加強防汛值班,并密切聯系縣防汛辦和蒼梧縣京南電站,隨時做好汛情監測工作,防汛救災工作總結。
6月13日中午1點,桂江洪水就涌上了木格街,洪水一直上漲,到6月14日下午3:30是木格鄉最高洪峰期,水位高達36.2米,超出警戒水位5.9米,街道水深達2.7米。由于我鄉廣大干部群眾的思想認識高、行動迅速,成功安全轉移安置低洼的群眾和物資,使全鄉人民順利渡過了洪汛,F將有關防汛救災工作匯報如下:
一、迅速轉移
于今天(后注:6月13日)凌晨4:35分,我鄉水位超過了警戒水位1.1米,鄉黨政主要領導鑒于當前的汛情,立即召開班子成員、鄉干部職工緊急會議,對當前的防洪防汛工作進行布置:
一、分析了縣、鄉兩鄉的汛情。縣目前水位60.2米,上漲的水勢較快,我鄉已超過了警戒水位1.1米,以每小時25厘米以上的漲勢上漲,汛情形勢嚴峻。
二、分兩個大組下去宣傳發動群眾物資轉移工作。第一大組街道組,到街道作宣傳發動工作,劃分了兩個工作小組,一個小組負責河東區,一個小組負責河西區;第二大組,下村工作組,分三個小組,以駐村領導干部為主,分村包片分赴沿江沿河村寨做好宣傳發動群眾作物資轉移工作。
三、通知街道及沿河鄉直所有單位部門做好本單位的防汛各項工作,并需大力支持鄉防汛指揮部的各項防汛工作。
會后,我鄉派出了27名干部職工,到街道、村寨作宣傳發動群眾轉移底洼物資工作,切實保護好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同時加強值班及汛情監測工作。
一、緊急部署,切實做好群眾轉安置工作
于今天凌晨4:35分,我鄉水位超過了警戒水位1.1米,鄉黨政主要領導立即召開班子成員、鄉干部職工緊急會議,分析縣、鄉兩級的汛情,立即派出兩個大組下去宣傳發動群眾物資轉移工作,一組街道組,到街道作宣傳發動工作,負責河東區,河西區;二組,下村工作組,分三個小組,以駐村領導干部為主,分村包片分赴沿江沿河村寨做好宣傳發動群眾作物資轉移工作。同時,通知街道及沿河鄉直所有單位部門做好本單位的防汛各項工作,并需大力支持鄉防汛指揮部的各項防汛工作。
今天早上8:00,我鄉再次召集全體鄉干部職工、鄉直單位主要領導緊急會議,會議對當前的防汛救災工作作出詳細部署:
1、再次明確各工作組職責。我鄉設有宣傳動員組、搶險組、轉移安置組、安全保衛組、鄉直組、后勤組、指揮組,明確了各組職責。
2、立即對低洼地帶的人員、物資進行緊急轉移,搶險組、轉移安置組、鄉直組人員全部支援物資、人員轉移與安置,對特殊情況可強制執行,把物資、人員全部安置到較高的地理位置。
3、通知中小學校切實注意學校的師生安全,切實加強低洼地帶的安全隱患的排查與監控。
4、加強汛情監測,辦公室每半個小時監測一次汛情,加強與縣防汛辦、京南電站密切聯系。同時,每一小時詢問各村災情進行統計。
我鄉已對水位再上漲3米作好了轉移安置等工作。
二、防汛救災情況
到目前為止,我鄉共出動干部職工150多人次,發動群眾3200多人,共安全轉移物資累計金額達1500多萬元,安全轉移群眾1500多人。同時對低洼地帶、危房、地質災害隱患處落實專人監控。我鄉行動及時,轉移及時,現已經把損失降至到最低程度。
三、受災情況
受災情況,全鄉受災人口9600多人,受災戶數3100多戶,受災房屋2700多戶,受洪澇影響形成危房91戶,造成全倒戶10戶,受災水田2250畝,水果650多畝,其他農作物1100畝,魚塘350畝;路橋受災23處、水利設施受災27處,對此農戶人員已撤離,同時我鄉已經落實人員監控。
6月14日21:30,木格鄉黨委政府連夜組織廣大干部群眾上街清理淤泥,切實做好災后街道的環境衛生清潔工作。
洪汛之前,木格鄉黨政領導思想到位、認識到位、行動到位,迅速組織廣大干部群眾安全轉移安置低洼的群眾1500多人,安全轉移物資1500多萬元,使全鄉人民順利渡過了洪汛。
為切實做好災后環境衛生工作,木格鄉黨委政府做到早部暑、早組織,召開了會議,對木格街道劃分衛生清潔責任區,下分四個淤泥清理工作組,從6月14日21:30開始,組織廣大干部群眾連夜上街清理淤泥。此次清理活動共有1700多名干部群眾參與,組織了2臺抽水設備,對街道、市場、巷口、水溝等地方實行不留死角的清理。通過廣大干部群眾連夜奮戰4個多小時,到6月15日凌晨1:30,共清理了淤泥約5.5噸,切底做好木格街道及居民區的災后環境衛生清潔工作。同時,該鄉還安排衛生院要切實做好災后的衛生消毒工作。
防汛個人的工作總結范文 篇12
伴隨著涼涼秋意,20xx年開發區安全度過了汛期。20xx年,經濟開發區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區國資委、區安委辦的支持和幫助下,堅持“安全第一、常備不懈、以防為主、全力搶險”的防汛工作方針,認真貫徹市、區有關防汛工作部署和要求,立足防大汛、保安全,扎實抓好各項安全度汛措施的落實,認真組織防汛安全檢查及缺陷整改。經過開發區全體職工的共同努力,抗洪搶險和汛后工作有序進行,使得開發區順利度過了汛期,做到了防汛期間零安全事故。
一、基本情況
截至9月11日8時,房山區累計平均降水量510.4毫米,比去年同期(545.3毫米)偏少6%,比常年(取1980至20xx年的多年平均值,下同)同期(482.3毫米)增加6%。汛期累計平均降雨475.2毫米,比去年同期(482.2毫米)略微偏少,比常年同期(408毫米)增加25%。降雨日是7月6日,全區平均降雨量達65.3毫米;降雨站點為長陽站,8月2日降雨量達183毫米。
二、主要做法
今年開發區繼續貫徹執行“安全第一,常備不懈,以防為主,全力搶險”的方針,按照“準備早、措施實、應急快”的原則和防大汛、抗大旱、搶大災的要求,扎扎實實做好各項防汛工作。
(一)提前謀劃,未雨綢繆,扎實做好度汛準備工作
1、及早開展汛前檢查,落實防汛除險措施。為扎實應對今年汛期,切實抓好防汛安全工作,開發區結合開展“安全生產月”活動,在汛期來臨前對開發區一期、二期及海聚基地進行了一次全方位、交叉式安全檢查,對排水管道等防汛重點區域進行逐一排查。辦公室緊密配合安全科對開發區內重點企業、重點領域、重點工程進行逐一檢查,努力消除安全隱患,為確保今年度汛安全打下堅實基礎。
2、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狠抓防汛責任落實。為確保防汛工作組織有力、應對有序,開發區專門成立了以黨委書記、總經理齊彥軍為組長,黨委副書記、副總經理劉濤為副組長,辦公室、安全科、工程部、物業中心全體干部員工為組員的安全度汛工作領導小組,堅決貫徹落實市領導“陰天就是預警,雨聲就是命令”的指示,嚴格執行24小時值班,領導帶班制度。堅決落實防汛工作“在崗、在職、在責”要求,密切關注雨水情變化,定期對值班電話、傳真,視頻會議系統等進行檢查維護,確保暢通無阻。并與各部室負責人簽訂了防汛責任書,層層落實責任,確保守土有責。開發區在接到市區關于安全度汛的相關文件后,立即組織入區企業相關負責人召開專題會議,認真傳達了各級防汛工作會議精神,結合開發區實際進行再組織、再動員、再部署,立足于防大汛、防長汛、保平安,要求克服一切麻痹僥幸心理,未雨綢繆,提高警惕,從思想認識上切實認識到防汛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3、落實物資儲備,做好防汛物質保障。防汛物資是抗洪搶險的重要物質條件,是取得抗洪搶險的勝利重要保障。為抓好防汛物資儲備,開發區對已耗用及過期的物資及時增儲補足,確保物資及時到位。汛前,辦公室積極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為公司及物業中心儲備防汛編織袋、雨具、鐵鍬、防毒面具等防汛設備若干,以確保防洪搶險的需要。此外,辦公室還對視頻監控系統及通訊設備進行了維護和保養,確保各類設施系統汛期的正常運行,為科學、合理地調度防汛工作提供了物質保障。
(二)精心組織,科學調度,安全度汛工作有條不紊
1、突出宣傳,加強引導。開發區扎實做好宣傳引導工作,在開發區顯眼部位懸掛安全橫幅,及時更新汛情變化,發送安全提示訊息。通過一系列的防汛安全宣傳,增強了企業及員工的安全意識,有效減少了安全事故的發生。
2、反復動員,及時部署。根據汛情變化和特點,開發區按照相關文件精神,有序部署防汛工作,定期召開汛期安全工作專題會議,及時傳達了安全度汛的會議和文件精神,并結開發區實際進行再動員、再部署,與各入區企業簽訂《安全度汛責任書》,明確當前防汛形勢,牢記“水情就是命令,責任重于泰山”,統一認識,查險除險,確保思想認識、宣傳力度、安全措施、責任落實、物資保障到位。
3、科學調度,有效應對。入汛后的北京天氣多變,我區由于地理位置的因素,存在更大險情,暴雨時水位迅猛上漲,防汛進入關鍵實戰階段,開發區按照防汛工作部署,迅速組織人力、物力、財力,科學指揮調度,防汛應對工作緊張有序。8月2日18時至23時,房山遭遇短時局地極端強降雨,長陽站降雨量達183毫米,且81個雨量監測站中有8個站超過100毫米,其中長陽軍留莊站1小時雨強達111.9毫米。強降雨造成多處路段積水,應對形勢異常復雜嚴峻。黨委書記、總經理齊彥軍同志緊急組織安全科、辦公室及物業中心相關人員,對二期泵站進行排水作業,并實地查看入區企業,確保了開發區能安全度汛。
4、嚴肅紀律,加強值守。汛期,在堅持抓好日常值班制度的同時,開發區還實行防汛值班制度,嚴格落實“一崗雙責”,值班人員堅持做好巡查工作,密切關注雨情水情情況,做好及時報送工作。此外,安全科、辦公室所有員工汛期期間應急值守,隨時準備應對一切險情。切實做到了“守土有責”,確保防汛值班嚴肅性、紀律性。
5、合理調配,全力保障。為保障防汛工作順利開展,辦公室全面落實好防汛物資調運和儲備工作,積極配合安全科做好防汛后勤保障工作,購買、儲備了編織袋、鐵鍬、雨衣雨鞋等物資,除此外,還深入防汛一線,將方便面、面包、礦泉水等物資送到防汛一線員工手中,為奪取防汛工作全面勝利提供了堅實保障。
三、基本經驗
(一)各級領導重視,是取得防汛工作勝利的根本保證。
今年汛期,市、區領導高度重視防汛工作。在市領導“一竿子插到底”高度負責的工作精神感召下,房山區從區委書記、區長到鎮、村干部都警惕起來,曾贊榮書記、陳清區長遇強降雨必親自坐鎮指揮,主管防汛副區長有降雨預報必提前指揮調度并多次親臨一線檢查督導防汛工作,大大鼓舞了防汛抗災的士氣,促進了防汛工作的有力開展。在市、區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和親切關懷下,開發區把防汛工作放在第一位,班子成員多次帶隊深入開發區的防汛重點部位進行實地檢查,現場解決實際問題。各級領導的重視極大地帶動了企業及員工做好防汛工作的積極性,對各項指令和部署都能迅速的貫徹落實和及時反饋,保證了防汛工作的萬無一失。
(二)提高防災救災意識,是做好防汛工作的基礎
讓各入區企業及廣大干部員工了解防汛知識、掌握避險常識,提高防汛意識,才能減少生命財產損失。今年汛期,開發區為了加大防汛工作宣傳力度,向各入區企業發放了防汛抗災知識手冊,制作了防汛安全橫幅,通過微信、飛信等多媒體平臺發送相關信息,提高了企業的安全意識。
(三)認真落實防汛工作責任,是做好防汛工作的關鍵
防汛工作責任重于泰山,只有把責任夯實,才能保證防汛工作萬無一失,也才能保證各企業及廣大干部員工的生命財產安全。今年,開發區把落實防汛責任貫穿于防汛工作的始終,從上到下,層層落實責任,通過文件、簽定責任書等形式,把防汛責任人落實到人頭,加強督察,確保了防汛責任的有效落實。
20xx年汛期,開發區全體干部員的工共同努力,打贏了一場刻骨銘心的硬仗。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繼續團結一致,在開發區班子成員的正確領導下,努力踐行“科學發展觀”,遇險情早動員,早部署,層層檢查,狠抓落實,不松手不停步,常抓不懈,不折不扣地把防汛工作作為一項長期工作來抓,為公司良性發展作出我們的貢獻。
防汛個人的工作總結范文 篇13
6月12日下午,我鄉根據縣防汛指揮部有關防汛通知精神,以及縣氣象局天氣預報,我鄉領導高度重視,分析汛情,啟動防洪防汛應急預案,書記、鄉長、人大主席鄉黨政主要領導實行到崗帶班,加強防汛值班,并密切聯系縣防汛辦和蒼梧縣京南電站,隨時做好汛情監測工作,防汛救災工作總結。
6月13日中午1點,桂江洪水就涌上了木格街,洪水一直上漲,到6月14日下午3:30是木格鄉最高洪峰期,水位高達36.2米,超出警戒水位5.9米,街道水深達2.7米。由于我鄉廣大干部群眾的思想認識高、行動迅速,成功安全轉移安置低洼的群眾和物資,使全鄉人民順利渡過了洪汛,F將有關防汛救災工作匯報如下:
一、迅速轉移
于今天(后注:6月13日)凌晨4:35分,我鄉水位超過了警戒水位1.1米,鄉黨政主要領導鑒于當前的汛情,立即召開班子成員、鄉干部職工緊急會議,對當前的防洪防汛工作進行布置:
一、分析了縣、鄉兩鄉的汛情?h目前水位60.2米,上漲的水勢較快,我鄉已超過了警戒水位1.1米,以每小時25厘米以上的漲勢上漲,汛情形勢嚴峻。
二、分兩個大組下去宣傳發動群眾物資轉移工作。第一大組街道組,到街道作宣傳發動工作,劃分了兩個工作小組,一個小組負責河東區,一個小組負責河西區;第二大組,下村工作組,分三個小組,以駐村領導干部為主,分村包片分赴沿江沿河村寨做好宣傳發動群眾作物資轉移工作。
三、通知街道及沿河鄉直所有單位部門做好本單位的防汛各項工作,并需大力支持鄉防汛指揮部的各項防汛工作。
會后,我鄉派出了27名干部職工,到街道、村寨作宣傳發動群眾轉移底洼物資工作,切實保護好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同時加強值班及汛情監測工作。
一、緊急部署,切實做好群眾轉安置工作
于今天凌晨4:35分,我鄉水位超過了警戒水位1.1米,鄉黨政主要領導立即召開班子成員、鄉干部職工緊急會議,分析縣、鄉兩級的汛情,立即派出兩個大組下去宣傳發動群眾物資轉移工作,一組街道組,到街道作宣傳發動工作,負責河東區,河西區;二組,下村工作組,分三個小組,以駐村領導干部為主,分村包片分赴沿江沿河村寨做好宣傳發動群眾作物資轉移工作。同時,通知街道及沿河鄉直所有單位部門做好本單位的防汛各項工作,并需大力支持鄉防汛指揮部的各項防汛工作。
今天早上8:00,我鄉再次召集全體鄉干部職工、鄉直單位主要領導緊急會議,會議對當前的防汛救災工作作出詳細部署:
1、再次明確各工作組職責。我鄉設有宣傳動員組、搶險組、轉移安置組、安全保衛組、鄉直組、后勤組、指揮組,明確了各組職責。
2、立即對低洼地帶的人員、物資進行緊急轉移,搶險組、轉移安置組、鄉直組人員全部支援物資、人員轉移與安置,對特殊情況可強制執行,把物資、人員全部安置到較高的地理位置。
3、通知中小學校切實注意學校的師生安全,切實加強低洼地帶的安全隱患的排查與監控。
4、加強汛情監測,辦公室每半個小時監測一次汛情,加強與縣防汛辦、京南電站密切聯系。同時,每一小時詢問各村災情進行統計。
我鄉已對水位再上漲3米作好了轉移安置等工作。
二、防汛救災情況
到目前為止,我鄉共出動干部職工150多人次,發動群眾3200多人,共安全轉移物資累計金額達1500多萬元,安全轉移群眾1500多人。同時對低洼地帶、危房、地質災害隱患處落實專人監控。我鄉行動及時,轉移及時,現已經把損失降至到最低程度。
三、受災情況
受災情況,全鄉受災人口9600多人,受災戶數3100多戶,受災房屋2700多戶,受洪澇影響形成危房91戶,造成全倒戶10戶,受災水田2250畝,水果650多畝,其他農作物1100畝,魚塘350畝;路橋受災23處、水利設施受災27處,對此農戶人員已撤離,同時我鄉已經落實人員監控。
6月14日21:30,木格鄉黨委政府連夜組織廣大干部群眾上街清理淤泥,切實做好災后街道的環境衛生清潔工作。
洪汛之前,木格鄉黨政領導思想到位、認識到位、行動到位,迅速組織廣大干部群眾安全轉移安置低洼的群眾1500多人,安全轉移物資1500多萬元,使全鄉人民順利渡過了洪汛。
為切實做好災后環境衛生工作,木格鄉黨委政府做到早部暑、早組織,召開了會議,對木格街道劃分衛生清潔責任區,下分四個淤泥清理工作組,從6月14日21:30開始,組織廣大干部群眾連夜上街清理淤泥。此次清理活動共有1700多名干部群眾參與,組織了2臺抽水設備,對街道、市場、巷口、水溝等地方實行不留死角的清理。通過廣大干部群眾連夜奮戰4個多小時,到6月15日凌晨1:30,共清理了淤泥約5.5噸,切底做好木格街道及居民區的災后環境衛生清潔工作。同時,該鄉還安排衛生院要切實做好災后的衛生消毒工作。
二OO八年六月十三日
防汛個人的工作總結范文 篇14
,在縣防汛抗旱指揮部的具體指導下,我鎮以防洪保安為主,認真做好防汛抗旱工作,落實組織機構建設,各類防汛抗旱預案的編制,防汛應急搶險隊伍的組織和演練,防汛抗旱物資儲備,強化落實防汛抗旱值班、各類險情的應急處置等具體工作,通過精心組織,周密部署,確保安全度汛.現將我鎮防汛抗旱工作總結如下:
一、基本情況
本鎮轄區內56個行政村,451個村民小組,總人口51147人,是典型的地質災害大鎮。鎮內有蛤蟆溪、大堰塘、楊柳3座水庫。楊家壩、白磷巖兩個在建工程和宜巴高速的等大型建設項目。
二、具體工作情況
(一)精心安排,全面部署
3月5日,我鎮召開了今年第一次防汛指揮部全體成員會議,對我鎮境內的在建工程和涉水項目進行了全面的安全隱患大檢查, 4月15日召開了全鎮防汛工作會議。會議對我鎮的防汛工作作了動員、安排和部署。傳達了中央、省、州、縣黨委政府及上級防汛指揮部對防汛工作的要求,安排部署了全鎮的防汛抗旱工作。對全鎮防汛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鎮直各有關部門也按照上級部門和領導的要求,及時對組織機構、人員調整、預案完善、防汛檢查、水毀修復、清淤排澇、物資儲備、搶險演練、船舶管理、信息報送、警報發布等一系列工作進行了周密、全面安排布置。
(二)嚴格執行防汛責任制,確保防汛工作落實
做好防汛工作,落實責任是關鍵。今年,我鎮防汛指揮部以落實行政首長防汛減災責任制作為工作重點,進一步建立鍵全了防汛責任制,確保責任落實到位,工作執行到位。
(三)扎實做好防汛的各項準備工作
1、抓好汛前大檢查
從3月初至5月初,鎮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在全鎮開展了一次拉網式汛前大檢查。檢查工作采取自查與抽查相結合,領導檢查和技術人員檢查相結合,定期與不定期相結合的方式,并加大了突擊檢查力度。在各相關單位自查的基礎上,縣防汛辦還增派力量,配合國土、交通城建、水利、安監等部門分別對全鎮的水庫、塘埝、溝渠、山地災害、排水管網、涉水企業、宜巴高速工地、交通要道、船舶、險工地段和在建工程等做了一次全面的安全度汛檢查,對檢查情況形成了專題檢查報告。
2、抓好隱患整治
對存在安全隱患的企業和單位下達了整改通知書,限期整改到位,并不定期督促整改到位。整改的重點是著力解決宜巴高速工地防洪情況、病險水庫、河道泄洪道通暢情況、山地災害危險區等突出問題。對因受條件限制一時難以整改的隱患,制定了預案,落實了行之有效的應急措施,并將責任落實到人。開展了沿渡電業防洪擋墻和河道清淤工作;規范全鎮河道采砂作業;另外,派出干部深入防汛重要區域,走村串戶,廣泛宣傳,以增強群眾的防災避險意識。
3、抓好防汛預案的修訂和完善
為了進一步完善防汛指揮體系和工作程序,不斷強化各級、各部門的防汛責任,按照上級要求,結合我鎮的實際情況,鎮防汛辦對防汛預案進行了全面的修訂和完善,并上報縣防汛辦。并針對羅溪河流域的實際情況進一步細化應急預案,并成立了羅溪壩防汛搶險臨時指揮點,配備了相應的人員和物資,積極有效的應對沿羅路受阻后羅溪河的防汛搶險救災工作。對可能受山洪災害影響的村進行了普查和分析,并針對不同實際情況制定了山洪避險預案。
4、抓好防汛物資儲備
鎮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努力克服困難,千方百計籌集資金,儲備必要的搶險救災物資、器材,特別是重災時群眾生活必須品的儲備。糧貿、供銷、供電、供水、通訊保障、醫療衛生、物資供應等部門都制定了各種應急安排措施。搞好鎮防汛辦和羅溪壩臨時指揮點的物資儲備,安排專柜專人保管。
5、抓好防汛值班
為了更好的搞好防汛值班工作,今年鎮黨委政府把防汛值班室從水務中心搬到鎮政府,花5萬多元購買相關設備和防汛救災物資,請縣氣象局安裝自動雨量計,大大改善了防汛值班的工作環境,增添了防汛物資儲備和相關硬件設施。汛期各級各部門嚴格執行了24小時防汛值班制,落實了防汛值班責任制和領導帶班責任制。縣上有關領導、縣防汛辦和有關部門多次進行突擊檢查和電話抽查值班情況,全鎮防汛值班狀況良好,沒有發現值班人員脫崗、帶班領導無法聯系的現象,相關信息都能在第一時間得到反饋和迅速的處理。
(四)切實做好了防汛救災工作。
今年7月15日22時40分至7月16日凌晨3時12分,我鎮遭受了三十年一遇的暴雨襲擊,是1987年以來最嚴重的一次,其中15日晚11時至16日凌晨1時兩小時間降水量達到129毫米。突如其來的暴雨導致山洪肆虐,使全鎮56個村不同程度受災,重災村有37個,經濟損失近8000萬元巴巫線、雙神線、沿羅線及大部分村組公路全部中斷。全鎮公路受損里程近200公里,大面積塌方達500余處,其中巴巫路毀壞近30公里,最為嚴重的是姚家灘路段,塌方40余處,最大塌方量達到500余方;雙神線塌方2處,塌方1000余方;鎮內公路(村級公路)全部受到影響,不同程度的毀壞路段近170公里,沿羅路損壞10多公里,已完全癱瘓不能通行,樟樹、金斗、界河、馬桑等村公路損失十分嚴重。羅溪通往蛤蟆溪的鋼混結構人行橋被沖走,在建的羅溪河吳家院子鋼混橋被毀。直接經濟損失1100萬余元。沖走機動車13臺,全鎮倒房戶186戶472間,其中倒光戶69戶215間,倒間戶130戶257間;危房戶191戶1116間,其中嚴重危房戶41戶104間。羅溪壩集鎮部分房屋內積水達到3米以上,房屋內冰箱等生產生活用品被山洪沖走,西邊淌12組、14組、16組共10戶農戶房屋被淹。直接損失1800余萬元。農業畜牧業企業及電力通訊等基礎設施也損毀嚴重。
7月15日晚12時鎮防汛辦值班人員和全體在家黨政領導及鎮直單位干部在鎮政府集結待命。16日0時39分,沿渡河鎮黨委政府啟動防汛應急救援預案,鎮主要領導帶領救災人員分赴各受災現場,全力指揮救援。因沿羅路中斷,無法到達羅溪河現場,鎮黨委政府委托羅溪村書記錢坤賢代表鎮黨委政府進行搶險救災。同時通知全鎮56個村主職干部負責各村的搶險救災工作,通知宜巴高速做好防汛搶險工作。要求他們全力轉移受災人員,確保生命財產安全。
災情之嚴重,前所未有,但在鎮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積極科學救援,為災民的安全轉移贏得了寶貴的時間,沒有造成人員傷亡和重大安全損失。災后全體干部積極有效的開展抗災救災工作,組織群眾開展生產自救,降低災害損失,確保災后社會穩定和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
三、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1、缺乏資金投入,在應急搶險物資儲備,人員培訓方面還存在較大欠缺。
2、大型工程項目損毀和堵塞排洪設施嚴重,棄渣棄土的堆放易影響行洪安全,部分防汛預案還有待進一步細化和完善。
3、水庫整修資金短缺。近年來雖然陸續爭取了一些資金對轄區內的水庫進行了整修,由于資金少,整修都不徹底,至今還是空庫運行。因此,請求上級加大對本鎮水庫整修資金的投入,排除隱患,排除憂心,讓水庫正常蓄水,早日發揮水庫的效益。
4、防汛信息發布和情況收集系統還需進一步完善。
雖然今年防汛信息的報送發布工作得到了加強和規范,重大災害天氣在鎮廣播電視臺播出,但有線電視覆蓋面有限。同時,防汛信息的監測和采集、報送、發布手段仍然十分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