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類大學生個人總結(精選3篇)
醫學類大學生個人總結 篇1
大學已接近尾聲,回首五年來的大學校園生涯及社會實踐生活,有甜有苦,有笑有淚,有成功也有失敗。我憑著超一路上不斷的努力和執著的追求,在生活中不斷地挑戰自我,充實自己,希望能為將來投身社會、實現人生價值打下夯實的基礎。
一切都是充實的大學生活給予我的,它讓我更懂得了怎樣學習,生活,做人。作為一個學生,學習是我們的主題,特別是對于我們從事臨床的學生,理論知識的學習就更彰顯了它的重要性。于是在入學時我便開始思考在大學的五年里,自己該如何確定自己的方向,該如何的努力;在日常的學習中,我都一直的堅持自己務實的個人作風,認真學習自己的每項專業課程,在自己有對學習有所松懈時提醒自己要努力,要執著的去追求自己最初的夢(做一個優秀的臨床醫生);我也積極的參加學校、學院、班里舉行的有關自己專業知識的競賽;在暑假時我也積極的到醫院見習,實習期間,我既著重臨床知識的學習,也不脫離理論知識的鞏固,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是自己對臨床的常見病、多發病都有了較好的理解。憑著自己的努力,五年來我收獲不少,如20xx年獲得校三等獎學金、20xx年獲得校解剖知識競賽二等獎、20xx年獲得優秀共青團員稱號、20xx年獲得校二等獎學金等等。
交流是一種技巧,更是一種藝術,學會與人溝通交流對于一個臨床醫生而言也舉足輕重。在大學的生活中,我學著如何與同學相處,于是結交了許多志趣相投的朋友。在見習、實習期間,我認真的學習與病人溝通、交流,學會了如何建立起良好的醫患關系得技巧。
'習慣決定命運', 我深知良好習慣的養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于是在大學的五年里我都一直的在引導自己去養成一種良好的生活習慣(今日事,今日畢;不遲到,不早退)。這也極大的讓我受益,因為就是這種習慣,讓我在臨床的實習中做到了:收一個病人,病歷幾時完善;平時遵守紀律,不遲到,不早退。
在工作上,我知道自己還稚嫩也欠缺經驗。但我也擁有自己的一份自信,我相信,應用自己現在擁有的知識,結合自己的努力和平時良好的習慣,自己會在今后的工作中慢慢的成熟。
在五年大學生涯學習中一切的一切,都是我人生中非常寶貴和難忘的經歷,我堅信不管做事抑或做人都會對我終身受用。
對于一個即將步入社會的醫學生來說,熱愛醫學事業,救死扶傷,不辭艱辛,執著追求,為人類健康事業而努力奮斗,不僅是一個偉大的理想目標,也是對自己價值的體現。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我將在以后的工作和學習中更加努力,不斷充實自我、完善自我,做一名二十一世紀的好醫生!
醫學類大學生個人總結 篇2
時光飛逝,歲月如梭,轉眼間我已經快畢業了,回顧過去,展望未來,我將幾年來的德、智、品進行如下總結:
政治素質過硬,思想道德高尚——習醫先修德,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堅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和諧社會”精神為指導,結合醫療、科研工作和自身實際,不斷努力提高自身品德修養和業務素質,并在學習及工作中自覺踐行“八榮八恥”重要思想。時刻注重自己世界觀的改造,注重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堅決抵制腐朽文化和各種錯誤思想觀點對自己的侵蝕。能嚴于律已,寬以待人,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工作勤奮,勤勉敬業,善于團結同學,具有正確的地位觀、利益觀和良好的道德風尚。努力地讓自己成為一名品格高尚、有所作為的醫務工作者。 認認真真做事,踏踏實實做人——注重在平時的工作、生活中完善自己的人格修養,提高自己的情商。將“鼓眾人之氣,集眾人之智,合眾人之力”運用于工作之中。善于團結同學,具有正確的地位觀、利益觀和良好的道德風尚。從嚴要求自己,堅持做到“在認認真真學習上要有新進步,在堂堂正正做人上要有新境界,在踏踏實實做事上要有新成效”。
專業成績優異,生產實踐突出——牢記醫學之嚴謹,醫師之責任,注重醫學基礎知識的學習與臨床生產實踐,在學習中不斷總結,在總結中不斷提高,掌握臨床各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原則及臨床基本操作,以“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作為自己醫學臨床實踐活動和醫學科學研究的指導,培養了高尚的醫德。在實習期間,深入學習專業理論知識,養成了規范的臨床工作習慣,培養了正確的臨床思維方法,為臨床工作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內外兼修,全面發展——時代的進步給新世紀的大學生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高尚的道德品質,優異的專業成績,良好的身體素質,廣泛的興趣愛好,突出的社會工作,無一不是我奮力追求的目標。在校團委曾開展美術組“第二課堂”,并在學生會紀監部、宿管部工作,還擔任班團委宣傳委員、解剖實驗室志愿者、四川汶川地震傷員看護志愿者等,實習期間擔任實習組長,協助醫務科及科教科對實習同學的管理。獲獎情況如下:20xx-20xx學年度榮獲“優秀團干部”稱號;20xx年度醫學系迎新演講比賽中獲得優勝獎;20xx-20xx年度獲得一等獎學金;20xx年的醫學系病案分析討論中榮獲二等獎。不懈的努力與自我的完善,豐盈自己展翅翱翔的羽翼!
逆風起航,破風斬浪——面對生活的困苦,沒有哀怨,只有抗爭,沒有氣餒,反更堅強:做暑期短工,做社會實踐調查,宣傳春季流行疾病的防治、小區義務測血壓、福利院看望孤寡老人、F2摩托艇大賽志愿者、奧運火炬萬州傳遞志愿者……一路艱辛,一路精彩。生活成就了堅強的我,因為支撐著我的是親人的寄托,師長的關愛和社會的期望。
存在的不足:
作為即將畢業的醫學生,我們存在的不足是閱歷較淺,工作經驗不足,但我相信作為年輕的工作者,我們所擁有的是輝煌的將來,相信我能在新的工作崗位上能彩繪自己的人生藍圖。
醫學類大學生個人總結 篇3
20x年暑假參加大學三下鄉“星星點燈”服務隊,和班里的同學來到了市縣中學進行了為期十天的下鄉支教活動。
7月15號下午四點鐘左右,經過三個鐘頭的顛簸,來到這所四周都是水稻地的中學。校長的熱情接待,略顯簡陋的宿舍,相對齊備的教學設施,這是第一天的模糊印象。晚上在校方安排的教師辦公室里,全隊的同學都在為第二天的正式開課精心準備。此后的每一個晚上,辦公室的燈從來是這所學校最晚熄滅的。
7月16號正式開始了我的教師生涯。通過六節課和一次班會課,我對自己的表現共有一下幾點的總結。第一,與學生的交流更多地還是停留在學生的層面,或者說是更像大姐姐,而不是老師。這樣雖然拉近了和學生的距離,增加了個人的親和力,但是對于現實中真正老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掌握尺度不好。第二,備課不充分。上課之后才知道有很多的變數是完全意想不到的。比如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究竟如何,課程難易重點等問題都造成了上課中思路卡殼情況。第三,能夠很好地調配課堂氣氛,引起學生的注意。在釋疑上也能運用新穎方法巧妙地解釋詞語。
而通過這整個三下鄉活動,從真正地為需要幫助的人做些事情的初衷到結束,我收獲了很多:一群可愛天真的孩子,一伙志同道合的朋友,一段難忘的經歷。在這段日子里,我也學會了很多,比如獨立堅強。一直以來自己都是生活在父母的庇佑下,最遠也只是去了個鄰近城市讀書。這次真正地去條件較為艱苦的地區,體驗生活。和那些孩子一起,我只能說自己是去體驗生活。他們的生活在我看來是簡單的近乎于純粹,沒有太多的要求。我也學會了簡單。在那個一眼可以望盡的中學,每天都是三點一線、特別單純的生活,我卻很充實。充實,因為自己是被需要的;充實,因為學生的渴望的眼神;充實,因為我和我的伙伴一起共進步。
結束之后,我想得更多的是那些學生是否在這次活動學到了什么,我是否真的給他們帶來了些許不一樣的知識的光芒,他們以后會怎么樣。初為人師,我想自己已經盡了自己的努力去引導他們。感恩是我給他們講過的一課,也是我想啟迪他們的。令我感動的是在臨別贈送的班級卡片上,他們寫著“感恩”。我想他們已經領悟了我的感恩真諦:giving`is`receiveing.謝謝你們,我的學生。
感謝這次三下鄉,給了我一次鍛煉的機會,了解自身,了解他人的機會,給了我一次奉獻也是獲得的機會……
三下鄉,的確是讓我認清楚自己還存在著很多的不足,我將會努力地去改進。
生活繼續著,收獲也將繼續。感謝三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