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后的總結報告范文(精選5篇)
參觀后的總結報告范文 篇1
隨隊進入電子有限公司,感覺很舒服。工作人員很客氣,很親切。這就是我的第一感受。以往我一直以為,進入一個這么大的公司,自己肯定會有一種卑微的感覺,行為舉止一定會唯唯諾諾的。可是,進入電子,這種感覺卻消失的無影無蹤了。或許是這里的人、事、物,這里的布局擺設使我改變吧。
參觀展覽廳,為看到這么多尖端技術產品而折服;參觀生產線,為第一次近距離觀察這些產品生產而嘆服。聽著工作人員耐心的講解,原來懵懂的頭腦頓悟了不少。終于知道了什么叫“激光視盤機”了。終于了解到電源保護系統對我們手機的保護。終于“開竅”了不少。此外,作為國家520戶重點企業,中國500強,電子信息百強企業,這家公司不僅注重技術研發,產品生產,還很注重員工素質的培養。在參觀生產線時,我們會時不時的看到一些溫馨的標語,如“今天工作不安全,明天生活無保障”;“請保持車間整潔,還你我舒適環境”在參觀過程中,和一位工人阿姨閑聊了兩句,從她親切的話語中,不難發現,在這里工作,挺舒服的。從走廊往車間里看,很多工人都是笑著干活的,給人感覺工作很自在,沒有壓力。記得在一塊寫字板上,這樣寫著:“10:30-12:00,計劃生產:330;實際生產:456。”這不就證明了,讓員工舒服的工作,他們才會更加投入。“科學管理,高效服務,不斷創新,持續發展”,“勤,誠,學,勇,和”“追求卓越,挑戰極限”這是電子公司在用實際向我們展示他們自己的企業文化。我想,正是因為這良好的企業文化造就企業的成功。
在電子,印象最深刻的,莫過于劉文勇主任那生動風趣的講座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是在告誡我們:有了目標就要付諸行動。我自己對這場講座的理解是:確定夢想-將夢想分解-行動。“職業理想具體化,隔熱設計科學化,人生夢想現實化。”,“pdca”循環模式。對于我們這些大一新生,如何定位自己,為自己做一個科學現實的職業規劃,不就是很好的指導嗎?再者,正如劉主任所說,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們不可能什么都做。我們應該把自己有限的,最好的精力投入到自己最鐘情的事情中去。要讓自己開心的工作。
學習企業文化,何嘗不是一個在學習做人做事的過程?
此次企業文化之旅,我還看到了我們企協人那種高素質的體現。比如,一下車,工作人員就溫馨提示大家“不要踩到草坪上”。整個參觀過程,大家都沒有喧嘩,沒有造成各種擁擠。這是身為企協人的驕傲,也正是我應該向大家學習的。
我是學理科的,文筆一直不好,不會用華麗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與其說是心得體會,不如說是茶余飯后的閑談。
感謝電子,感謝各位工作人員,感謝我們企協。謝謝大家,讓我學到了很多。
參觀后的總結報告范文 篇2
潔凈的環境,精細化的管理、規范化的工作流程,嚴謹、細致的工作態度,忙中有序、一絲不茍的工作精神,“只為成功想辦法,不為困難找理由”的工作理念,這些就是黔西電廠留給我的深刻印象。
隨著接待人員的邊說邊行,不經意間就來到了鉗工比賽現場,電氣二次比賽現場等,看到的是師傅們認真的做著自己的題目,隨即進入資料室、廠房、總控室、工具室參觀,處處無不給人耳目一新。通過與工作人員進行細致的溝通與交流,深知了他們工作標準之高、管理制度之嚴、基礎工作之實。隨著接待人員的引導,我們來到了會議室,聽取電廠領導對該廠的介紹,從中對他們的創新理念,發展之路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短短的幾小時參觀學習,卻讓我大腦思索了幾天,同是發電行業,自然條件、員工文化層次大同小異,而現實差異卻不得不讓人膛目結舌,也許有人會說:他們資金雄厚,硬件建設投入大,這固然是一方面,標準化建設、一流創建離不開資金作后盾,但資金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支撐他們的是一種精神,“爭創一流”的精神,把這種精神溶化在企業文化建設、安全生產管理、經營管理、設備維護管理等各個方面,要靠科學管理來實現,他們的經驗和做法很值得我站去研究和學習。
學什么、如何學?總的來說要結合正在開展的“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轉變思想,更新觀念,理清我站的發展思路,振奮員工精神,正視差距,在目前電站未完工程及設備缺陷較多的情況下。一是常抓不懈地把牢安全生產關,扎實開展反違章、事故預想和反事故工作,杜絕一切安全事故的發生。二是針對當前運行中存在的困難,努力尋找突破口,不等不靠地做好設備消缺工作,做到有水就能發電,確保全年目標任務的完成。三是狠抓作風建設,建設一支有思想、技術過硬、作風優良、進取心強的高素質員工隊伍。
只要我們振奮精神,凝聚全站職工的力量,虛心學習和借鑒他人的先進管理經驗,一股作氣謀發展,一定能縮小差距,創造美好的團坡明天。
參觀后的總結報告范文 篇3
XX年xx月23日xx年xx月24日,我們參觀了x有限公司。經過對工廠、車間的親身走訪,我對所學的專業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使我初步了解印染廠加工的常見紡織品;同時,我們的領隊老師也給我們講解了許多染整加工中的工藝流程及特定過程中所需的工藝條件、基本設備。通過這次使我不但增強了理論水平,還要提高了我運用理論知識去解決實際的生產的問題的能力。
實習完畢后,我又搜索和查閱了相關的資料,加深了對專業知識的了解,并具體了解了幾類紡織品的染整工藝加工過程,初步理解了軋染的基本工藝流程。下面我就舉棉織物的軋染和絲綢的印花加工兩例進行分析。
織物染色基本工藝
織物的染色方法主要分浸染和軋染。浸染是將織物浸漬于染液中,而使染料逐漸上染織物的方法,它適用于小批量多品種染色。繩狀染色、卷染都屬于此范疇。軋染是先把織物浸漬于染液中,然后使織物通過軋輥,把染液均勻軋入織物內部,再經汽蒸或熱熔等處理的染色方法,它適用于大批量織物的染色。染色是在一定溫度、時間、ph值和所需染色助劑等條件下進行的。用于棉織物染色的染料主要有直接染料、活性染料,還原染料、可溶性還原染料、不溶性偶氨染料、硫化染料等。
紹興志仁印染廠主要是對棉麻、粘膠織物的染色以軋染為主,而杭州華泰絲綢印染集團主要是對真絲織物的印花為主。
棉織物的軋染加工和絲綢的印花加工
連續軋染一般分為練漂、染色、印花、整裝四個,主要生產車間。
一、基本設備:
練漂設備(前處理):燒毛機(氣體燒毛機、銅板燒毛機)、煮練機(平幅、繩狀)、氧漂機、氯漂機、絲光機。
染色設備:熱熔染色機、卷染機、紅外打底機、顯色皂洗機。
印花設備:平網印花、圓網印花、滾筒印花、轉移印花、數碼印花。
整裝設備:定型機、拉幅機、磨毛機、壓光機、預縮機、碼剪機。
二、工藝流程:
1、棉織物原布檢驗——翻布打印——縫頭——燒毛——(退漿——)煮練——漂白——絲光——烘干)。
燒毛:燒毛的目的在于燒去布面上的絨毛,使布面光潔美觀,并防止在染色、印花時因絨毛存在而產生染色不勻及印花疵病。織物燒毛是將織物平幅快速通過高溫火焰,或擦過赤熱的金屬表面,這時布面上存在的絨毛很快升溫,并發生燃燒,而布身比較緊密,升溫較慢,在未升到著火點時,即已離開了火焰或赤熱的金屬表面,從而達到燒去絨毛,又不操作織物的目的。
退漿:紡織廠為了順利的織布,往往對經紗上漿以提高強力和耐磨性。棉織物上的漿料可采用堿退漿、酶退漿、酸退漿和氧化劑退漿等方法,將其從織物上退除。
煮練:棉織物經退漿后,大部分漿料及部分天然雜質已被去除,但還有少量的漿料以及大部分天然雜質還殘留在織物上。煮練是利用燒堿和其他煮練助劑與果膠質、蠟狀物質、含氮物質、棉籽殼發生化學降解反應或乳化作用、膨化作用等,經水洗后使雜質從織物上退除。
漂白:棉織物經煮練后,由于纖維上還有天然色素存在,其外觀不夠潔白,用以染色或印花,會影響色澤的鮮艷度。漂白的目的就在于去除色素,賦于織物必要的和穩定的白度,而纖維本身則不受顯著的損傷。棉織物常用的漂白方法有次氮酸鈉法、雙氧水法和亞氯酸鈉法。
絲光:絲光是指棉織物在室溫或低溫下,在經緯方向上都受到張力的情況下,用濃的燒堿溶液處理,以改善織物性能的加工過程。棉織物經過絲光后,由于纖維膨化,纖維縱向天然扭轉消失,橫截面成橢圓形,對光的反向更有規律,因而增進了光澤。
染色:染色是借染料與纖維發生物理或化學的結合,或用化學方法在纖維上生成顏料,使整個紡織品具有一定色澤的加工過程。染色是在一定溫度、時間、ph值和所需染色助劑等條件下進行的。染色產品應色澤均勻,還需要具有良好的染色牢度。
整理:棉織物整理包括機械和化學兩個方面。前者有拉幅、軋光、電光、軋紋以及機械預縮整理等。后者有柔軟整理,硬挺整理、增白整理以主防縮防縮整理等。
感想和體會
當我參觀完紹興志仁印染廠、杭州華泰絲綢印染有限公司,不但深化了課堂知識,還得到了許多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在學習了染整工藝過程后,參觀了工廠的染整的整個過程,熟悉了基本工藝過程和染整設備,對今后的學習和工作肯定會有很大的幫助。心理感覺壓力很的,離找工作的日子越來越近,雖然那些公司的環境不是很好,但體驗到了工作的生活,發現自己今后要學習的東西還很多,我會在以后的學習中更加努力,學到更多的知識,然后努力工作,展開自己新的生活旅程!
參觀后的總結報告范文 篇4
XX年是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馬江海戰爆發120周年。以成立于1866年福州船政局為代表的“馬江海戰——中國船政文化”在中國近代占有重要的歷史地位。西工科福州服裝學院團委在20xx年初就精心制定“愛祖國、愛福建”學習討論活動計劃,特別是寒假社會實踐活動。
一、 活動的意義
按照省委領導的指示精神,“愛祖國、愛福建”學習討論活動要立足于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以愛國主義為教育為重點,以思想到的建設為基礎,以大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堅持三個“貼近”,努力創新思想政治教育的載體、方法和形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船政文化”是全國唯一的愛國主義歷史文化教育資源,其主要內涵是“愛國創業、開拓開放、科技創新”。在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歷史進程中必須進一步弘揚“愛國創業、開拓開放、科技創新”的船政文化精神,同時讓大學生自覺了解家鄉社會的歷史與現實,更有利于激發當代大學生的愛國創業的熱情。
二、 活動的情況
市委、市政府近年十分重視對外宣傳“馬江海戰——中國船政文化”,準備投資1.6億元用于修復、重建相關歷史遺跡。今年春節前,耗資5100萬元的一期工程已經竣工。春節一過,農歷正月十四,在輔導員鄭誠德、鄢宜老師的帶領下20名在榕學生(包括春節留校學生)一同赴福州市馬尾區的參觀“馬江海戰——中國船政文化”遺跡。時值一年一度的“兩馬”元宵燈會即將舉行之際,馬尾街頭到處張燈結彩,一片喜慶祥和。
1、 福州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原馬尾造船廠)。據了解,福州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當年沈葆楨創辦的福州船政的重要組成部分,被譽為“近代中國造船工業、海軍建設、飛機制造、科技教育、產業工人的重要發祥地”,我國第一艘蒸汽輪船、第一艘木殼巡洋艦、第一架水上飛機都誕生于這個廠。現在,廠區內還留存了許多文物建筑,其中船政建筑群躋身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列。XX年船廠改制為股份制有限公司,成為由多元投資主體組建的股份制企業,取得了iso9001認證證書,資本總額2億多, 占地面積28萬平方米,具有開發研究、設計制造3.5萬噸級(靈便型5萬噸級)以下各類船舶和修理2萬噸級船舶的能力,產品主要出口歐洲和東南亞,是中國南方重要的船舶生產基地。
2、 參觀馬江海戰紀念館——昭忠祠。該館是專門紀念1884年中法馬江海戰死難烈士的,內有烈士的衣冠冢。特別是增設了船政精英館。展廳內展示了多組蠟像和豐富的實物,向參觀者再現了嚴復、詹天佑、魏瀚、王壽昌、羅豐祿、薩鎮冰、陳兆鏘等為代表的船政兒女的生平事跡。
3、 中坡炮臺。建于1868年,在中法馬江海戰中曾起到阻擊法軍登陸的作用,后被毀。1888年重建,占地3800平方米,安放210毫米克虜伯后膛炮1尊和120毫米克虜伯大炮2尊。這是當時德國產的最先進的大炮。但抗戰中再次被日寇炸毀。現在完全按照當年格局修復了中坡炮臺,并仿制了當年兩尊克虜伯炮。
4、 馬限山公園——英國分領事館和梅園監獄。英國領事館這是一座西洋式單層豪華建筑,建于1870年,至今建筑保存完好。在建船政文化公園馬限山園時,政府出資做了全面修復,并四處收集舊照和文獻,了解當年分領事館里的陳設,而后出巨資收購了大量英國維多利亞時期的家具和文物。現在游人走進這座西式豪宅,出現在眼前的是只有在反映英國維多利亞女王時期電影里才能出現的場景。梅園監獄原來僅留主體及地下部分,此次做了全面修復。福州是《南京條約》劃定的五口之一,殖民主義勢力很早就滲透進來。這些遺跡是近代中國屈辱歷史的活證據,讓游人能夠借此再一次領悟“落后就要挨打”。
5、 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原名“中國近代海軍博物館”。經重新定位,改為現名。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是船政文化主題公園一期工程的重要組成,其內容分為四大部分,包括船政概覽、科教夙興、產業先驅和海軍根基,涉及中國近代海軍的建設、船政文化的形成和船舶產業的興起等,展覽全面展示了“船政文化”的歷史和內涵。此外,還有 馬限山下的船政文化廣場,修建了百米浮雕、水上飛機、大型噴霧泉三大景觀。
參觀后的總結報告范文 篇5
隨隊進入電子有限公司,感覺很舒服。工作人員很客氣,很親切。這就是我的第一感受。以往我一直以為,進入一個這么大的公司,自己肯定會有一種卑微的感覺,行為舉止一定會唯唯諾諾的。可是,進入電子,這種感覺卻消失的無影無蹤了。或許是這里的人、事、物,這里的布局擺設使我改變吧。
參觀展覽廳,為看到這么多尖端技術產品而折服;參觀生產線,為第一次近距離觀察這些產品生產而嘆服。聽著工作人員耐心的講解,原來懵懂的頭腦頓悟了不少。終于知道了什么叫“激光視盤機”了。終于了解到電源保護系統對我們手機的保護。終于“開竅”了不少。此外,作為國家520戶重點企業,中國500強,電子信息百強企業,這家公司不僅注重技術研發,產品生產,還很注重員工素質的培養。在參觀生產線時,我們會時不時的看到一些溫馨的標語,如“今天工作不安全,明天生活無保障”;“請保持車間整潔,還你我舒適環境”在參觀過程中,和一位工人阿姨閑聊了兩句,從她親切的話語中,不難發現,在這里工作,挺舒服的。從走廊往車間里看,很多工人都是笑著干活的,給人感覺工作很自在,沒有壓力。記得在一塊寫字板上,這樣寫著:“10:30-12:00,計劃生產:330;實際生產:456。”這不就證明了,讓員工舒服的工作,他們才會更加投入。“科學管理,高效服務,不斷創新,持續發展”,“勤,誠,學,勇,和”“追求卓越,挑戰極限”這是電子公司在用實際向我們展示他們自己的企業文化。我想,正是因為這良好的企業文化造就企業的成功。
在電子,印象最深刻的,莫過于劉文勇主任那生動風趣的講座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是在告誡我們:有了目標就要付諸行動。我自己對這場講座的理解是:確定夢想-將夢想分解-行動。“職業理想具體化,隔熱設計科學化,人生夢想現實化。”,“pdca”循環模式。對于我們這些大一新生,如何定位自己,為自己做一個科學現實的職業規劃,不就是很好的指導嗎?再者,正如劉主任所說,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們不可能什么都做。我們應該把自己有限的,最好的精力投入到自己最鐘情的事情中去。要讓自己開心的工作。
學習企業文化,何嘗不是一個在學習做人做事的過程?
此次企業文化之旅,我還看到了我們企協人那種高素質的體現。比如,一下車,工作人員就溫馨提示大家“不要踩到草坪上”。整個參觀過程,大家都沒有喧嘩,沒有造成各種擁擠。這是身為企協人的驕傲,也正是我應該向大家學習的。
我是學理科的,文筆一直不好,不會用華麗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與其說是心得體會,不如說是茶余飯后的閑談。
感謝電子,感謝各位工作人員,感謝我們企協。謝謝大家,讓我學到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