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疫情期間在家上網課個人心得總結(通用3篇)
抗擊疫情期間在家上網課個人心得總結 篇1
本周是“居家學習”的第二周,某某小學在抓好防疫工作的同時,進一步規范了日常線上教學。教師對釘釘網絡課的操作更加熟練,學生們的學習熱情被帶動起來,從上課到完成作業,參加體育鍛煉等,已經形成規律。現將本周工作總結如下:
一、學校防疫工作始終放在首位。
1、繼續做好學生防疫的宣傳工作。根據小學生年齡特點,理論與實踐結合,圖文講解,聲情并茂給學生講解有關新冠肺炎下一步的防護和要求;通過“小手拉大手”活動,增強防范意識。
2、安排好黨員值班,做好學校防疫先鋒崗的各項工作。
3、防疫小組每日排查師生有無發燒、返沁人員,并按要求進行上報,尤其是湖北、武漢,六地市返沁人員。每天上報相關人員體溫情況反饋。
4、傳達《焦作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于不得安排教師參與校外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并撤離已參加校外防疫工作的教師,每日監測相關人員身體情況。
二、線上教學及各項工作有條不紊。
1.進一步完善《線上教學一日常規》。(1)小學一節直播課控制在30分鐘以內,盡量減少孩子看屏幕時間,作業總量也控制在30分鐘以內(直播課語數英每天各一節課,音美課屬于調節課,每節課20分鐘左右);(2)簡化提效,減少不必要的打卡,減少程序化;(3)每天安排一節閱讀課和經典誦讀,讓學生寫讀書筆記和日記,借此機會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及寫作水平;(4)晚上時間簡單的任務完成,中高年級學生可以收看新聞聯播,了解國家大事。
2. 規范“直播”教學,減時增效。將“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與現代技術有機結合,確保線上直播課堂高效。總結第一周網絡直播課的不足,將課文制作成課件,每節課都找來音頻資料,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縮短了直播課的時間,還保證了教學效果,保護了學生的視力。
3.加強教師監管學生的力度。所有教師時刻關注學生的居家學習情況,教師采用多種方式督促、檢查學生學習情況。如:每節課查聽課人數;下課10分鐘內抽查學生上課筆記;不定時開視頻會抽查完成作業情況;在班級里展示優秀作業;對后進生采用電話家訪的形式督促孩子完成當天學習任務。
4.組織學生周清測試,并召開教師周清質量分析會。周四下午,正常組織學生參加周清測試,考查學生學習情況。教師統計分數,并對試卷進行分析,召開質量分析視頻會,找出不足,制定改進措施。
5.加強學生體育鍛煉。組織學生每天堅持體育鍛煉,提高免疫能力,上午大課間30分鐘和下午課外活動時間40分鐘,確保學生每天最少一個小時的體育鍛煉時間。每次體育鍛煉之間安排學生做眼保健操,緩解眼睛疲勞,起到保護視力的作用。
6.傳承書法魅力,師生線上書法大賽。全校二千余名師生按時在家參加了書法大賽。比賽中,教師和學生個個滿懷激情,用心書寫每一個漢字,他們握筆正確,坐姿端正,一個個工整、優美的漢字呈現在紙上。最后評選出教師硬筆書法比賽一等獎6名,二等獎12名,三等獎16名;評選出各年級學生書法比賽一等獎每班2名,二等獎每班2名,三等獎每班10名。
7.評選“居家學習”好榜樣
第一周評比結果
抗擊疫情期間在家上網課個人心得總結 篇2
今天是我們開學的時間,可是這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我們不知所措,即使這樣也攔不住我們開學的心,經老師安排我們將在網上進行特別的開學儀式。
今天是我們第一次在網上上課,我早晨6.30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在釘釘上面做健康打卡,隨后媽媽做飯,吃完飯就到早讀時間了,看著謝老師的要求我一項一項規劃好,第二節課就是數學課了,在洋蔥數學上進行聽課、練習。
一天的課程就這樣結束了,上網課真的方便呀。
抗擊疫情期間在家上網課個人心得總結 篇3
時值春節臨近,人員流動頻繁,疫情防控風險增大,為貫徹落實好黨中央、國務院及省委、省政府疫情防控有關部署要求,進一步做好全市春節前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全力鞏固疫情防控成果,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現將有關事項通告如下:
一、強化監測預警
1.各級各部門應做好應急處置各項準備工作,在總結前期有效經驗做法的基礎上,落實好“早發現”、“早報告”要求,堅持人、物、環境同查,建立健全疫情多渠道監測和響應機制,做到主動發現、主動報告。
2.市民要通過微信小程序“國務院客戶端”“國務院政務服務平臺”“云南健康碼”等實時查詢國內各地區風險等級,及時掌握國內高中風險地區變動情況,如發現高中風險地區來人要及時、主動向社區報告。
二、嚴格人員管理
1.提倡全市外出就學、務工、創業人員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留在當地過節。凡返鄉回昆人員,應在出發前1周內及抵達當天向目的地社區(村組)主動報告,實行“雙報告”制度,社區(村組)同時加強對返鄉人員的排查登記管理。
對從境外到昆入境、國內高風險地區返鄉回昆人員,一律按照已有措施進行封閉管理。對從國內中風險地區返鄉回昆人員,一律嚴格實施14天社區健康管理:在抵達社區(村組)時及14天健康管理結束時分別進行1次核酸檢測;14天內個人居家不得外出,家人不參加聚集性聚餐聚會活動;由社區(村組)負責,每天對轄區內返鄉人員開展追蹤管理、健康監測。
對從國內低風險地區返鄉回昆人員,避免經過或在高中風險地區停留,全程做好自我防護,到昆時需提供7天內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陰性報告,不能提供的,第一時間就近到有核酸檢測能力的醫療機構進行核酸檢測,結果陰性后方可有序流動,由社區(村組)負責開展追蹤監測。社區(村組)要將網格內所有返鄉人員納入網格管理,對返鄉后不主動報告人員,嚴肅依法處理,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交由公安機關依法立案查處。
2.對于“三非”人員、中國籍偷渡回國人員,社區(村組)經群眾舉報或自行排查中發現的,應立即向轄區公安部門報告,由公安部門牽頭嚴格按現行規定進行管控及處置。
3.確診病例、無癥狀感染者治愈出院后,應主動報告屬地,社區按規范要求加強排查及跟蹤監測。
4.一線醫務人員及從事進口冷鏈食品、交通運輸、快遞行業、交通卡口值勤、集中隔離點等高風險行業人員,要嚴格落實個人防護、核酸檢測、健康監測等工作;醫療機構發熱門診患者、新住院患者及其陪護人員、養老機構在住人員及其陪護人員應按規定定期進行核酸檢測。
三、嚴控人員流動
1.倡導全市各級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及國有企業干部職工在昆過節;提倡市民就地過節,不參加規模性聚會、聚餐及聚集性活動,出入公共場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廂式電梯,或與他人有1米以內近距離接觸時,必須科學正確佩戴口罩;盡量減少探親訪友和外出旅游,尤其不要前往中高風險地區。
2.倡導市內中小學師生假期不離開市內,在高中風險地區就讀學生原則上假期不回昆,各類學校做好假期留校學生及教職員工各類生活保障并落實疫情防控相關措施要求,充分發揮疫情防控指導員、衛生健康副校長、學校衛生專業人員(校醫)的作用,協助指導學校開展日常防控工作。
四、嚴控會議活動
1.全市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要帶頭嚴控大型會議、活動的數量規模,50人以上活動應當制定疫情防控專項方案,需科學佩戴口罩,嚴格落實有關防控措施,除必要會議外,原則上不應舉辦大規模聚集性會議活動,一律取消集體團拜、大型慰問、聯歡、聚餐、年會等活動,暫停宗教場所聚集性活動。
2.大力倡導節慶文明新風,各地要加強對農村集市、農村自辦酒席、集中宴請等聚集性活動的管控,嚴禁舉辦各類廟會,提倡“紅事緩辦、白事簡辦、宴請不辦”,一切喜事、客事宴席須按規定向社區(村組)報備,嚴格控制就餐人數,嚴禁邀請高中風險地區人員參加。所有家庭私人聚會、聚餐須控制在10人以內,做好個人防護,有感冒、咳嗽、發熱等癥狀者不得參加。
五、嚴管重點區域
1.各地要建立縣鄉村三級指揮體系,落實疫情防控責任制,提高疫情監測能力,加強農村地區疫情防控,鄉鎮(街道)、社區(村組)要統籌力量,全面排查掌握責任網格內的國外入境到昆人員、國內高中風險地區來昆人員、返鄉人員情況并全部進行追蹤管理;
加強宣傳,增強村民疫情防控及個人防護意識,如出現感冒、咳嗽、發熱等不適癥狀,村民要及時向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診所)報告,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診所)接報后應立即向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報告,由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向屬地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報告;結合冬春季愛國衛生“七個專項行動”全面推進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引導公眾養成良好衛生習慣。
2.農貿市場、商場超市、酒店旅館、機場、高鐵、火車站、公共汽車站、宗教場所、景區景點、影院、劇院、KTV、酒吧、網吧、殯儀館、教育培訓、托幼養老機構等公共場所業主單位要履行主體責任,行業部門要履行監管責任,嚴格落實“亮(掃)碼+測溫+戴口罩”和日常通風、消毒、衛生清潔等防控措施。
3.未設置發熱門診、發熱哨點診室的醫療機構,特別是民辦醫院、社區醫院、村衛生室、個體診所、藥店等要落實首診報告制度,不得接診不明原因發熱或超出機構診療能力的患者,發現不明原因發熱等疑似病例,2小時內必須報告,并負責轉診至就近的規范發熱門診和有相應救治能力的醫療機構診斷治療,不得擅自允許其自行轉院或離院。
所有藥房一律憑處方出售退燒、止咳、止瀉等藥物,并實名登記、上傳信息。醫療機構住院病區、養老機構等場所一律實行封閉管理,落實非必要不探視制度,確需探視的,必須憑3日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進行探視。
4.加強冷鏈管理,對進入我市的進口冷鏈食品必須到集中監管倉進行消殺和核酸檢測,特別是對冷凍食品加工場所及交易市場嚴格監督檢查,在進口冷鏈食品首次與我市人員接觸前實施預防性全面消毒處理,同時避免消毒對食品產生污染。
5.壓緊壓實“四方”責任,堅決克服麻痹思想、厭戰情緒、僥幸心理,做到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確保各級疫情防控指揮體系有效運轉,疫情防控工作人員要做好24小時值班、備班工作,一旦疫情發生,立即啟動預案,做到指揮有力、系統有序、條塊暢達、執行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