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解員個人工作總結(精選8篇)
講解員個人工作總結 篇1
時間過的真快,在泰和紀念館工作已經三年了,雖然沒有突出的成績也沒有多少經驗,但對講解工作還是有頗多的體會和感觸。過去一年的工作,我想對自己總結總結,希望能給以后工作提供更好的經驗和教訓。
首先說說我的重點工作接待,今年是建黨__周年,所以比同年相比游客的數量明顯增加,(往年長假期間游客平均每天是8000-10000人次,而今年我覺得每天的游客數都幾乎上萬人次)就我個人的接待量來說,也比之前增加將近一半還多。一個完整的講解任務要求講解員在接待講解當中,不但有工作熱情和很強的專業技能,而且要培養好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質,做到對游客熱情、大方、得體,始終以一個合格講解員的身份為廣大游客服務。但是,今年面對這么多的接待量,這樣一個基本的要求我覺得自己都很難達到。在實際講解中,由于帶的客人太多,有時候一批就有可能要帶100個人,這樣很難組織一個團隊,在解說不到三分之一的時間中,大半的游客已經掉隊,等整個講解完成后有時候只剩下四分之一的人了。看到這種情況的時候我真的很難過,在想是不是自己講的不好,太無聊,太死板,調動不起大家的興趣,擔心被人投訴等等。心里壓力真的很大,后來我慢慢分析了一下,我想應該是這樣的,游客來自地區,有著不同的職業、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年齡性別、不同的興趣愛好。我們的講解工作要區別不同的情況分別進行,不能千篇一律。有的游客其實只是慕名而來,他們認為此地名氣很大,只是簡單的來感受這邊的風土人情,更多的內容就不一定要知道了,而想了解知識的人一定會跟你到底也不會掉隊,并且他們再來之前已經讀了很多相關資料,對此地有了多方面的了解。我開始用自己的方法不管游客對此認識是深是淺,在組織他們參觀時,都對此地做一簡明扼要的說明之后,在關鍵的地方或者他們感興趣的地方作詳細的解說,解答游客的疑問,使他們乘興而來,滿意而歸。后來我覺得這種方法很適合,也就是因人而異了。
在上半年的接待中,讓我難忘的就是配合央視希望英語欄目的錄制,雖然說已經很多次配合電臺的節目錄制了,但是央視臺我還是很激動,整個錄制完成之后,我總覺得一定沒問題,很成功,但是后來看了視頻之后才知道自己在講解過程中還是存在很多問題,表情太豐富,提媚太多,雜眼太多,在平時講解中我是很難發現這樣的問題,可以說這次的錄制又給自己一次學習和鍛煉的機會。接待工作是我的重中之重,希望以后自己在講解上有新的突破。
在說說我的個人素質培養吧。這個單位真的能鍛煉一個人,我都覺得自己真的是多才多藝呢。這半年時間里我們組織同事排練文藝節目,多次都作為干部學院的教學演出活動。在整個排練和演出過程中,雖然自己并不是跳的最好,演的最好的,但是讓我真真切切的體會到笨鳥先飛的道理。唱紅歌擔任指揮,讓我感覺到一個團隊的凝聚力量。擔任主持讓我學
會應變的能力等等,都是集體的力量讓我變的更加強大。我希望自己以后能多多參加單位的各種活動,讓自己個人素質在得到一個提到。
總之,上半年工作中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在下半年里,自己能夠揚長避短,同時在業務主任賀主任的幫助下,希望自己能有個突飛猛進的飛躍,做一名優秀的講解員。
講解員個人工作總結 篇2
時光飛逝,不知不覺中做講解員已經3年了。雖然對講解工作沒有多少經驗,但對講解工作還是有頗多的體會和感觸。下面就寫下我的工作總結。
在我看來,講解工作是講解員與觀眾通過講解語言而發生的情感交流。講解是一門特殊的藝術。因此,在某種程度上,講解員既應該是一位口才良好的演說家,又應該是一位知識淵博的專家、一位造詣深厚的藝術家。所以,這就要求我們在接待講解當中,不但有工作熱情和很強的專業技能,而且要培養好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質,做到對游客熱情、大方、得體,始終以一個合格講解員的身份為廣大游客服務。
事實上,講解工作最主要的是講解過程。而講解過程實際上就是講解員與觀眾交流情感傳遞知識的過程。在講解中運用語言的交際功能架起溝通的橋梁,建立起講解員與觀眾的融洽關系,以此來增強相互間的信賴和友誼。
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是禮儀之邦,有著熱情好客的優良傳統,有著寬廣的胸懷。古人云: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使用普通話給游客講解,既能展現中華民族漢語言的精華,也能體現中華民族的整體文明。一句充滿熱情和真誠的您好,歡迎,會使游客感到格外親切,對講解員產生信任,從而為順利地進行講解創造良好的氛圍。然而,如何針對不同的游客進行講解呢?
在講解中要清楚他們的興趣所在,掌握他們的情緒反應,善于順著他們的意愿去講解是十分重要的。每當我講解的內容是他們喜歡聽的,就會發現他們聽得很專注。如果我講的內容不合他們的胃口,就會看到他們東張西望地閑談、掉隊,這時我就轉變話題,順著他們感興趣的事物或細節進行講解,效果往往會很好。一些游客在對某個細節感興趣時,都會好奇地望著我們講解員,露出新奇、疑惑不解的神情。可能當時并沒有人發問或者只有一兩個人提出疑問,但他們中的多數人希望講解員能預以解釋,滿足他們的好奇心理,但要注意不能把預先準備的講解詞呆板地背誦給他們聽。
另外,在講解時,應當根據不同的情況,有意識地創造一些情境,主動地向游客提出問題和要求,以引導游客的注意力,這就是平常我們所說的釣胃口、造懸念的講解方法。這樣做可以使游客由被動聽講解變成主動地探索,激起他們欲知其事究竟的強烈愿望,在他們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時也可以使講解過程生動、活潑,從而融洽講解員與游客的關系。比如我們在講解148號洞窟時,就可以指著涅盤佛前面的監測器問他們這個裝置放在這兒的用途,游客馬上就會對此問題感興趣,他們走進去看,經過辨認,有的說是麥克風、有的說是燈、有的干脆說不知道,在眾說不一的紛紛議論聲中,游客都不約而同地圍到我的身邊,請我給他們說明。在眾多求知的眼光中,我給他們講這是檢測空氣溫度的……
講解員個人工作總結 篇3
時光飛逝,不知不覺中做講解員已經10年了。雖然對講解工作沒有多少經驗,但對講解工作還是有頗多的體會和感觸。
在我看來,講解工作是講解員與觀眾通過講解語言而發生的情感交流。講解是一門特殊的藝術。因此,在某種程度上,講解員既應該是一位口才良好的演說家,又應該是一位知識淵博的專家、一位造詣深厚的藝術家。所以,這就要求我們在接待講解當中,不但有工作熱情和很強的專業技能,而且要培養好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質,做到對游客熱情、大方、得體,始終以一個合格講解員的身份為廣大游客服務。
事實上,講解工作最主要的是講解過程。而講解過程實際上就是講解員與觀眾交流情感傳遞知識的過程。在講解中運用語言的交際功能架起溝通的橋梁,建立起講解員與觀眾的融洽關系,以此來增強相互間的信賴和友誼。
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是“禮儀之邦”,有著熱情好客的優良傳統,有著寬廣的胸懷。古人云:“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使用普通話給游客講解,既能展現中華民族漢語言的精華,也能體現中華民族的整體文明。一句充滿熱情和真誠的“您好,歡迎”,會使游客感到格外親切,對講解員產生信任,從而為順利地進行講解創造良好的氛圍。然而,如何針對不同的游客進行講解呢?
游客來自不同的國家和地區,有著不同的職業、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年齡性別、不同的興趣愛好。我們的講解工作要區別不同的情況分別進行,不能千篇一律。比如美國人性格外向、開放,崇尚自由,富有幽默感,在講解中可多使用一些風趣的語言;英國人性格內向,尊崇紳士風度,在講解中應注意言談莊重、嚴謹;對于度假性的旅游團,就應側重某個方面進行講解,使他們能輕松愉快。對職業基本相同的專業性旅游團,就要在講解中側重介紹與他們專業有關的內容。
我在幾年的工作中了解到,有的游客只是慕名而來,他們認為此地名氣很大,而更多的內容就不一定知道了;而有的游客已經讀了很多相關資料,對此地有了多方面的了解。但是不管游客對此認識是深是淺,在組織他們參觀時,都應當對此地做一簡明扼要的說明之后,再讓他們詳盡地了解其他細節;在此過程中,要在關鍵的地方或者他們感興趣的地方作詳細的解說,解答游客的疑問,使他們乘興而來,滿意而歸。
在講解過程中,我發現大部分游客都有強烈的好奇心理,很容易被新奇事物所吸引,因此,在講解中要清楚他們的興趣所在,掌握他們的情緒反應,善于順著他們的意愿去講解是十分重要的。每當我講解的內容是他們喜歡聽的,就會發現他們聽得很專注。如果我講的內容不合他們的胃口,就會看到他們東張西望地閑談、掉隊,這時我就轉變話題,順著他們感興趣的事物或細節進行講解,效果往往會很好。一些游客在對某個細節感興趣時,都會好奇地望著我們講解員,露出新奇、疑惑不解的神情。可能當時并沒有人發問或者只有一兩個人提出疑問,但他們中的多數人希望講解員能預以解釋,滿足他們的好奇心理,但要注意不能把預先準備的講解詞呆板地背誦給他們聽。
另外,在講解時,應當根據不同的情況,有意識地創造一些情境,主動地向游客提出問題和要求,以引導游客的注意力,這就是平常我們所說的“釣胃口”、“造懸念”的講解方法。這樣做可以使游客由被動聽講解變成主動地探索,激起他們欲知其事究竟的強烈愿望,在他們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時也可以使講解過程生動、活潑,從而融洽講解員與游客的關系。比如我們在講解148號洞窟時,就可以指著涅盤佛前面的監測器問他們這個裝置放在這兒的用途,游客馬上就會對此問題感興趣,他們走進去看,經過辨認,有的說是麥克風、有的說是燈、有的干脆說不知道,在眾說不一的紛紛議論聲中,游客都不約而同地圍到我的身邊,請我給他們說明。在眾多求知的眼光中,我給他們講這是檢測空氣溫度的……
游客通常對畫面都感覺比較生疏,所以在講解中要借助他們過去的知識和經驗來引導他們去理解。特別是外國游客來到中國,身處異國他鄉,一切都感到陌生,如果能把眼前的景物畫面同他們熟悉的事物聯系起來,他們就會易于理解,而且倍感親切。例如我們帶領歐美游客參觀大佛時,就可以將它與他們曾經看過的大佛聯系起來,從佛像的高度、用材以及藝術風格和造型手法進行對比說明,從而襯托出眼前這身大佛的特色。又如,對很多從蘭州沿河西走廊過來的游客,講解就可以聯系他們參觀過的張掖臥佛寺的大睡佛等進行對比介紹,使他們對中國的雕塑藝術造詣有更深的了解。許多歐美游客,對中國的古老文明比較陌生,講解時就要聯系他們熟悉的事物來幫助他們理解。在講解上還可利用國內外游客對大人物的行蹤的好奇心理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比如參觀講解莫高窟時,可以給游客介紹我國的領導人都來此參觀、視察過。這樣將莫高窟和游客熟悉的名人相聯系,由于名人效應,游客便覺得游覽莫高窟很有價值,也增加了他們的游覽興趣。我們在講解中還可聯系一些與游客所在國家有直接關系的動物、植物來增加他們的親切感,同時也增進了中國人民與世界人民的友誼等等。
講解員個人工作總結 篇4
我們隊員日常的值班情況也得到了博物館的表揚,特別是新隊員的熱情帶給參觀者很多知識與感動。
20--年8月,我分隊隊員相約參觀《守護遺產愛我羊城——何世德捐贈鋼筆水彩畫特展》的臨展。這是市內首個以普及廣州物質文化遺產為主題的鋼筆水彩畫展。20--年10月,隊員報名參與“迎中秋賀國慶”親子同樂會,和小朋友們一起尋寶、玩游戲、制作花燈籠,一同度過了一個有意義的國慶節。20--年5月,《千載家國情——廣州文物瑰寶》特展開幕暨20--年廣州市“5·18”國際博物館日系列活動啟動儀式在廣博舉行。隊員積極參與,在特別展覽講解、現場擺攤活動以及后勤支援等方面貢獻自己的一份力。
除了在廣博的周末、假期講解,博物館也會組織我們到市內的其他博物館進行交流,例如位于越秀山旁的西漢南越王博物館。南博那邊的活動形式、講解員的素質等方面,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在接下來的6月份,博物館將帶領我們參觀廣東省博物館,希望在這次外出培訓中感受不一樣的歷史世界。
在義務講解隊工作,認識了富有管理能力的工作人員,見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志愿者,更深入地了解廣州的過去與現在。館方工作人員是良師,會給予我們很多幫助,同時也會指出我們的不足,讓我們及時改正。他們是益友,會給我們一些小提示,讓我們學會靈活變通。
博物館是一個多元的窗口,大學生在這里提前認識和了解社會。講解服務不只是單方面的付出,更多的是雙方的收獲。來自各地的游客在講解過程中投以我們贊許的目光,我們為其帶來愉悅與知識。不同的背景、不同的語言、不同的經歷,我們在工作中慢慢學會與不同的人交流、分享。這是一種在書本上學習不到的知識,這是社會實踐中必不可少的一項能力。
兩年的志愿者經歷,還是有一點小遺憾:除了新隊員的見面會,我們小分隊,乃至整個人文講解隊的聚會都是屈指可數。雖然我們“形散而神不散”,但還是想和大家多聚聚,多面對面地交流一下各自的心得。
希望人文講解隊在將來的工作中能夠繼承以往的優良傳統,更好地發揮團隊精神,一切順利!
講解員個人工作總結 篇5
時光飛逝,不知不覺中做講解員已經20xx年了。雖然對講解工作沒有多少經驗,但對講解工作還是有頗多的體會和感觸。
在我看來,講解工作是講解員與觀眾通過講解語言而發生的情感交流。講解是一門特殊的藝術。因此,在某種程度上,講解員既應該是一位口才良好的演說家,又應該是一位知識淵博的專家、一位造詣深厚的藝術家。所以,這就要求我們在接待講解當中,不但有工作熱情和很強的專業技能,而且要培養好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質,做到對游客熱情、大方、得體,始終以一個合格講解員的身份為廣大游客服務。
事實上,講解工作最主要的是講解過程。而講解過程實際上就是講解員與觀眾交流情感傳遞知識的過程。在講解中運用語言的交際功能架起溝通的橋梁,建立起講解員與觀眾的融洽關系,以此來增強相互間的信賴和友誼。
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是“禮儀之邦”,有著熱情好客的優良傳統,有著寬廣的胸懷。古人云:“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使用普通話給游客講解,既能展現中華民族漢語言的精華,也能體現中華民族的整體文明。一句充滿熱情和真誠的“您好,歡迎”,會使游客感到格外親切,對講解員產生信任,從而為順利地進行講解創造良好的氛圍。然而,如何針對不同的游客進行講解呢?
游客來自不同的國家和地區,有著不同的職業、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年齡性別、不同的興趣愛好。我們的講解工作要區別不同的情況分別進行,不能千篇一律。比如美國人性格外向、開放,崇尚自由,富有幽默感,在講解中可多使用一些風趣的語言;英國人性格內向,尊崇紳士風度,在講解中應注意言談莊重、嚴謹;對于度假性的旅游團,就應側重某個方面進行講解,使他們能輕松愉快。對職業基本相同的專業性旅游團,就要在講解中側重介紹與他們專業有關的內容。
我在幾年的工作中了解到,有的游客只是慕名而來,他們認為此地名氣很大,而更多的內容就不一定知道了;而有的游客已經讀了很多相關資料,對此地有了多方面的了解。但是不管游客對此認識是深是淺,在組織他們參觀時,都應當對此地做一簡明扼要的說明之后,再讓他們詳盡地了解其他細節;在此過程中,要在關鍵的地方或者他們感興趣的地方作詳細的解說,解答游客的疑問,使他們乘興而來,滿意而歸。
在講解過程中,我發現大部分游客都有強烈的好奇心理,很容易被新奇事物所吸引,因此,在講解中要清楚他們的興趣所在,掌握他們的情緒反應,善于順著他們的意愿去講解是十分重要的。每當我講解的內容是他們喜歡聽的,就會發現他們聽得很專注。如果我講的內容不合他們的胃口,就會看到他們東張西望地閑談、掉隊,這時我就轉變話題,順著他們感興趣的事物或細節進行講解,效果往往會很好。
一些游客在對某個細節感興趣時,都會好奇地望著我們講解員,露出新奇、疑惑不解的神情。可能當時并沒有人發問或者只有一兩個人提出疑問,但他們中的多數人希望講解員能預以解釋,滿足他們的好奇心理,但要注意不能把預先準備的講解詞呆板地背誦給他們聽。
另外,在講解時,應當根據不同的情況,有意識地創造一些情境,主動地向游客提出問題和要求,以引導游客的注意力,這就是平常我們所說的“釣胃口”、“造懸念”的講解方法。這樣做可以使游客由被動聽講解變成主動地探索,激起他們欲知其事究竟的強烈愿望,在他們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時也可以使講解過程生動、活潑,從而融洽講解員與游客的關系。
比如我們在講解148號洞窟時,就可以指著涅佛前面的監測器問他們這個裝置放在這兒的用途,游客馬上就會對此問題感興趣,他們走進去看,經過辨認,有的說是麥克風、有的說是燈、有的干脆說不知道,在眾說不一的紛紛議論聲中,游客都不約而同地圍到我的身邊,請我給他們說明。在眾多求知的眼光中,我給他們講這是檢測空氣溫度的……
游客通常對畫面都感覺比較生疏,所以在講解中要借助他們過去的知識和經驗來引導他們去理解。特別是外國游客來到中國,身處異國他鄉,一切都感到陌生,如果能把眼前的景物畫面同他們熟悉的事物聯系起來,他們就會易于理解,而且倍感親切。
例如我們帶領歐美游客參觀大佛時,就可以將它與他們曾經看過的大佛聯系起來,從佛像的高度、用材以及藝術風格和造型手法進行對比說明,從而襯托出眼前這身大佛的特色。又如,對很多從蘭州沿河西走廊過來的游客,講解就可以聯系他們參觀過的張掖臥佛寺的大睡佛等進行對比介紹,使他們對中國的雕塑藝術造詣有更深的了解。
許多歐美游客,對中國的古老文明比較陌生,講解時就要聯系他們熟悉的事物來幫助他們理解。在講解上還可利用國內外游客對大人物的行蹤的好奇心理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比如參觀講解莫高窟時,可以給游客介紹我國的領導人都來此參觀、視察過。
這樣將莫高窟和游客熟悉的名人相聯系,由于名人效應,游客便覺得游覽莫高窟很有價值,也增加了他們的游覽興趣。我們在講解中還可聯系一些與游客所在國家有直接關系的動物、植物來增加他們的親切感,同時也增進了中國人民與世界人民的友誼等等。
講解員個人工作總結 篇6
從我到"四川博物院"擔任講解員志愿者以來,不知不覺已經過去半年了。回首這段日子,真是經歷了不少令人難忘的事情:選拔賽、第一次講解……
我怎么也不會忘記那天的選拔賽。那天,我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跟著媽媽來到四川博物院,當時的一樓大廳已經是人山人海。看著舞臺上一位又一位小朋友被評委"請"了下來,我的心里無比緊張,問媽媽:"媽媽,要不我們回去吧?"媽媽回答:"別緊張,要相信自己。"眼看馬上要輪到我了,我越發地害怕,小聲地說:"媽媽,要不我們撤了?"媽媽終于忍不住發火了:"可以啊,不過今后你可別再參加其他類似的活動了。"沒辦法,我只好等待…
終于輪到我上場了。一踏上舞臺,剛才的緊張蕩然無存,我流利地背著我早已準備好了的應聘詞,百忙中偷看了一眼評委老師的臉色,哇!評委老師竟在微笑。一下子,我又輕松了許多…接下來就是漫長的等待,過了幾個星期,媽媽告訴我我被錄取了。我非常高興,慶幸自己當時沒有放棄,"相信自己,堅持到底。"這句話肯定沒錯的!
我更忘不了第一次進行的講解。那天,我先去豆豆老師處報到,然后走向了"民族文化展廳"。一進去,我看見了幾位年輕的哥哥。我多么想像黃清怡、劉一輝一樣為他們講解,剛剛鼓足了勇氣向他們走去,可是他們卻轉身走了。我只好抱著遺憾的心情繼續等待第二批游客。只見一對老夫婦走來,我咬咬牙,壯壯膽,走了過去,小聲問:"爺爺奶奶,你們好,請問你們需要講解嗎?""當然,需要!"兩位老人微笑著說。剛開始,聽我講解的人只有他們兩人,但講著講著觀眾就有十幾個了呢!我想一定是我講解得好吧。講完后,我感到無比的自豪,因為我不僅邁出了講解的第一步,還向大家傳播了四川少數民族的知識,介紹了四川豐富燦爛的少數民族文化,成就感真不小!
通過半年的"講解員志愿者"工作,我收獲了許多:如何講解、如何與人交流、如何和團隊成員合作…讓我從一個膽小的男孩變得大方自信。更重要的是我收獲了作為志愿者的快樂與自豪。但我還有不少不足:講解時語速太快、工作中有時會偷點懶…我希望在今后的講解中能克服這些缺點,做得更好。
講解員個人工作總結 篇7
當時間的坐標走近12月,20xx年也將走近尾聲。不知不覺中,在博物院擔任講解員已經9個月的時間了。
想想去年的這個時候,我還是一名大學三年級的學生和很多同事一樣,第一次走進還未完工但氣勢恢宏的博物館,參加了層層殘酷的面試、筆試。最后,我非常幸運的和很多同事一起參加了在郫縣鹿野苑舉行的講解員培訓活動,這一次培訓令我受益匪淺。在遠離塵囂、空氣清新的優雅環境當中,我站在講臺上完成了自己生平第一次講解……雖然培訓是辛苦的。但從那一刻起,我仿佛能夠感受到“講解員”這個職業與我緊密的聯系在一起,盡管我從沒有想過自己會從事這樣的一個職業。當然,它給與我的是淡泊、博學和平靜的生活理念。
20xx年3月,我正式在博物工作了!身體力行的參與到晝夜奮戰180天,我感覺到作為博物館的一員要具備的素質:家園意識。在這個大家庭里,大家彼此關心,彼此照顧。我也學會了感激,感謝博物館的領導給了我一個機會,讓我在大學還沒畢業就擁有了這樣一份高尚的職業,讓我在工作的同時,能夠汲取更多的知識。自從5月9號,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后,我接待過省委統戰部部長、美國國會議員一行、國務院參事室等等,從活潑可愛的小朋友,到步履蹣跚的長者……觀眾來自不同的國家和地區,我們也學會了慢慢的調整自己的講解方式,講解內容,漸漸的掌握了應人施講的講解技巧。
作為宣教部當中的一員,我也積極投身到各項社會教育活動中,真正的讓博物館成為廣大市民的大課堂。其中我參與并主持了龍江路小學、草堂小學暑期博物館夏令營活動,得到了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并被華西都市報、成都電視臺的報道……同時,在暑期我也參與主辦了“四川博物院第一屆小小講解員”的選拔和培訓。作為培訓志愿者培訓老師,面對可愛的孩子們我傾其所有把自己所知的講解技巧、文物知識教給孩子們,讓他們更加了解中國千年的文化,培養他們的民族自豪感。目前,我已經培養出能夠獨立講解展廳的小小講解員十余名,他們作為志愿者已累計為博物館志愿講解130余小時。在剛剛落下帷幕的第二屆小小講解員選拔的活動當中,參與選拔的人數達到了109人,與上次參選的30多人人數翻了三倍。
這說明,我們的活動是成功的,已經得到了廣大市民的認可,也是對我們付出努力的肯定和鼓勵。
在博物館工作這段日子里,我不僅在講解員的崗位上盡心盡力的完成講解員的工作任務。同時,在參與社會教育活動中的時候,我鍛煉了自己的溝通能力、綜合素質也磨練了我的意志。希望在即將到來的新的一年的當中我能夠更加出色的完成各項工作,為博物館的明天出自己的一份力。
講解員個人工作總結 篇8
不經意間我到棗園革命舊址從事講解工作已經五年多了。時間過的真快,這五年里,雖然沒有太突出的成績也沒有多少經驗,但對講解工作還是有頗多的體會和感觸。就近半年的工作,我想對自己總結總結,希望能給以后工作提供更好的經驗和教訓。
首先說說我的重點工作接待 ,今年是建黨90周年,所以比同年相比游客的數量明顯增加,(往年長假期間游客平均每天是8000-10000人次,而今年我覺得每天的游客數都幾乎上萬人次)就我個人的接待量來說,也比之前增加將近一半還多。一個完整的講解任務要求講解員在接待講解當中,不但有工作熱情和很強的專業技能,而且要培養好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質,做到對游客熱情、大方、得體,始終以一個合格講解員的身份為廣大游客服務。但是,今年面對這么多的接待量,這樣一個基本的要求我覺得自己都很難達到。在實際講解中,由于帶的客人太多,有時候一批就有可能要帶100個人,這樣很難組織一個團隊,在解說不到三分之一的時間中,大半的游客已經掉隊,等整個講解完成后有時候只剩下四分之一的人了。看到這種情況的時候我真的很難過,在想是不是自己講的不好,太無聊,太死板,調動不起大家的興趣,擔心被人投訴等等。心里壓力真的很大,后來我慢慢分析了一下,我想應該是這樣的,游客來自地區,有著不同的職業、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年齡性別、不同的興趣愛好。我們的講解工作要區別不同的情況分別進行,不能千篇一律。有的游客其實只是慕名而來,他們認為此地名氣很大,只是簡單的來感受這邊的風土人情,更多的內容就不一定要知道了,而想了解知識的人一定會跟你到底也不會掉隊,并且他們再來之前已經讀了很多相關資料,對此地有了多方面的了解。我開始用自己的方法不管游客對此認識是深是淺,在組織他們參觀時,都對此地做一簡明扼要的說明之后,在關鍵的地方或者他們感興趣的地方作詳細的解說,解答游客的疑問,使他們乘興而來,滿意而歸。后來我覺得這種方法很適合,也就是因人而異了。
在上半年的接待中,讓我難忘的就是配合央視希望英語欄目的錄制,雖然說已經很多次配合電臺的節目錄制了,但是央視臺我還是很激動,整個錄制完成之后,我總覺得一定沒問題,很成功,但是后來看了視頻之后才知道自己在講解過程中還是存在很多問題,表情太豐富,提媚太多,雜眼太多,在平時講解中我是很難發現這樣的問題,可以說這次的錄制又給自己一次學習和鍛煉的機會。接待工作是我的重中之重,希望以后自己在講解上有新的突破。
在說說我的個人素質培養吧。這個單位真的能鍛煉一個人,我都覺得自己真的是多才多藝呢。這半年時間里我們組織同事排練文藝節目,多次都作為干部學院的教學演出活動。在整個排練和演出過程中,雖然自己并不是跳的最好,演的最好的,但是讓我真真切切的體會到笨鳥先飛的道理。唱紅歌擔任指揮,讓我感覺到一個團隊的凝聚力量。擔任主持讓我學會應變的能力等等,都是集體的力量讓我變的更加強大。我希望自己以后能多多參加單位的各種活動,讓自己個人素質在得到一個提到。
總之,上半年工作中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在下半年里,自己能夠揚長避短,同時在業務主任賀主任的幫助下,希望自己能有個突飛猛進的飛躍,做一名優秀的講解員,革命傳統教育,延安精神的宣傳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