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檢組紀檢監察工作總結(通用3篇)
紀檢組紀檢監察工作總結 篇1
從事紀檢監察信息工作兩年來,我的總體感受是:信息工作為我提供了學習進步的橋梁、努力拼搏的平臺、展現成績的機遇;從事信息工作付出了更多艱辛,但個人得到了鍛煉提高,感悟自然也更深刻;工作中,曾經有過懊悔,有過辛酸,有過失落,但更多的是興奮,是激動。用一句話概括就是:“痛并快樂著”。下面我將個人一些膚淺的體會向各位領導作個匯報,希望予以斧正。
一、多管齊下,筑牢信息寫作素質基礎
1、培養興趣,在寂寞中堅守陣地。一位領導曾經用三句話概括信息工作的特點:蘊含著智慧,飽含著艱辛,凝結著心血。面對信息工作這件苦差事,要有寬廣的胸懷,淡泊名利,甘坐冷板凳,做“幕后英雄”;要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忍耐,特別能戰斗;要耐得住寂寞,學會自我調節,不能急于求成,心浮氣躁,更不能得過且過,應付敷衍。
2、注重學習,在理論中尋找真諦。有人說,學習是信息工作的活水源頭,從事信息工作,學習是一項硬任務。這點我有深刻體會,記得剛從事信息工作時,想得比較簡單,不就是寫幾段小“豆腐塊”嘛,把工作講明白、說清楚就行了。后來才發現,還真不是這么回事,沒有深厚的理論知識積累,就把握不住政策導向,有些話憑著感覺說,有時只是幾個字的差別,結果就不一樣,一不小心就會出現錯誤,馬虎不得。
3、關注熱點,在動態中把握主題。信息工作被形象的比作領導決策的“情報部”、掌握工作的“顯示屏”、把握大局的“晴雨表”、發現問題的“預警器”。比如形象生動,客觀準確反映了信息的重要作用。信息的價值就在于問題把握準不準、理解認識深不深、建議措施可不可行。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圍繞反腐倡廉工作大局和領導關注的重點、熱點問題,深入調查研究,站在全局的角度,用領導的眼光觀察、思考問題,抓住本質,提出思路和方法,發揮信息工作的決策作用。
4、善于借力,在溝通中整合資源。“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從事信息工作必須善于借力,合理調配使用資源。紀檢監察信息涉及工作的方方面面,必須協調好各種力量,有效整合資源,形成合力。一方面,加強與委局各室的配合,充分發揮其業務優勢,圍繞重點課題,配合搞好調研,聯合攻關,共同撰寫信息。另一方面,注重依托外部資源,加強與縣委辦、組織部等單位的溝通交流,善于尋找和發現信息點,做到資源共享。
5、正視問題,在創新中實現提升。創新是信息的生命,要用創新推動信息工作。要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探索新理念,研究新方法,超前研究、超前思考、超前謀劃,善于發現和研究新情況、新問題,提出新辦法,推動亮點工作。要敢于提建議,敢于正視問題,敢于指出新事物、新運行機制過程中的缺點和不足,敢于質疑不適當的做法,提出新思路。
二、千錘百煉,打造信息寫作精品工程
1、提煉主旨,凸顯信息的“魂”。一篇好的信息,必須主旨明確,意義深遠,能凸顯信息的“靈魂”。一是要突出特色,只有具有特色和亮點的信息才會有賣點。二是要抓住重點,只有抓住當前重點工作和領導關注點的信息才能夠引起領導重視,才會有價值。三是要找準結合點,只有反映出當前工作中出現的新問題,并且有分析,有措施的信息才能“適銷對路”。
2、語言生動,傳遞信息的“神”。語言生動,才有可讀性,才能傳神,所以,提煉信息的語言十分重要。一是語言要樸實,紀檢監察信息的內容要樸實無華,恰當的運用群眾的語言將更有說服力。二是語言要精煉,信息語言要通俗易懂、言簡意賅、開門見山。三是要有豐富的事例。盡量用事例和數據說話,使人心服口服。
3、選好標題,抓住信息的“眼”。俗話說“無題不成文,題好文一半”,一個好的標題,能吸引讀者眼球,引起讀者注意。一是信息標題要貼切地概括信息主題和思想,要結構完整、概括全面,使人看了標題,就明白全文的內容。
二是信息標題要突出新意。信息標題要千錘百煉,提煉出特點,使人眼前一亮,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三是信息標題要言簡意賅。用最少的文字表達最大的信息量。總之,擬題時要善于比較、分析、挖掘、錘煉,把握事物的新特征,給人以新鮮感。
4、內容真實,體現信息的“質”。質量是信息的生命線。縣委常委、紀委書記吳瓊要求我們要在“敏、快、新、準”方面下功夫,提高信息的質量。“敏”就是信息工作要有高度的敏感性,要站在大局的高度,善于用超前的思維和敏感的意識,研究新情況,捕捉新信息,超前預測和研判可能出現的情況和問題;“快”就是信息工作要注重時效性,要快速捕捉信息,迅速上報信息。重大信息和突發工作信息必須12小時內寫作完畢,并按照規定程序上報;“新”就是信息宣傳要創新思維,創新寫作形式,用獨特的視角,獨到的見解,挖掘信息的內涵,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要善于抓住工作的亮點。“準”就是信息工作要做到內容準確,事實客觀真實,表達方式準確無誤,文體格式正確。
三、苦中作樂,在信息寫作中提升境界
回顧從事紀檢監察信息工作的這兩年,我曾因找不準自己的定位而猶豫,因演不好自己的角色而失落,因得到認可而滿足,因取得成績而喜悅。在從事信息工作的過程中,我收獲了很多,值得我用心去體味。
1、體味厚與薄的關系。剛從事信息工作時,由于情況不熟,腦袋空空,每寫一篇信息總要查閱大量的資料,慢慢地,辦公桌上的書籍材料就積成了厚厚的一摞。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和積累,我對紀檢監察工作了解得越來越全面,掌握的基礎材料越來越豐富,腦子里裝的東西也越來越多,再去寫信息就可以“拿來主義”,直接從自己的大腦里獲取素材、提煉觀點,寫信息用的參考資料也漸漸變“薄”了。我覺得,從事信息工作,就是一個“厚積薄發”的過程,就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積累,使自己厚實起來。如果每天都能夠堅持學習政策法規、剖析典型信息、研究寫作技巧,那么時間越長,功底就會越厚,寫起信息來自然就會駕輕就熟、得心應手。
2、體味退與進的關系。信息工作說到底就是服務工作,為中心和大局服務,為領導決策服務,為工作順利開展服務。當領導在臺前部署指導時,我們退居幕后,收集信息,出謀劃策;當別的同志在一線沖鋒陷陣時,我們退到后方,總結經驗,查找不足,為更好地開展工作提出意見、建議。在別人看來,信息工作往往“退”在二線多,“進”在一線少,但我認為這種“退”退得坦然、退得有價值,是“以退為進”。當然,我們也有主動出擊、銳意進取的一面。對工作的未知領域,我們總是提前介入,最先研讀上級政策、本地實際、外地經驗這“三本書”,作出理性的分析和科學的論斷,找準工作方向;對工作的重點、難點和群眾關心的焦點、熱點,我們都及時深入調研,跟蹤了解情況,掌握最真實的第一手資料,拿出具有指導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見、方案,推動工作的順利開展。
3、體味苦與樂的關系。信息工作是個“苦差事”,每天的工作不是下基層了解情況,就是坐在辦公室里“爬格子”,每天對著電腦“說話”,把自己的思想、觀點,通過鍵盤來表達。在別人看來,我們大多默默無聞,但我們的思想卻總是在不斷地迸發新的火花,用筆桿子表達著對事業的無悔追求。我們每天都在思考、創作,最后能被別人看到的往往只是薄薄的幾頁紙。但這里面卻凝聚著我們的心血和汗水,我們也在苦干中享受著快樂。當編寫的信息引起領導關注時,我們在忙碌中笑了;當編寫的信息被上級采用時,我們在閱讀中笑了。只要我們的幾頁紙能夠為領導決策提供服務,能夠對工作有所幫助,再苦再累我們心里也甜。
4、體味失與得的關系。干好信息工作必須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文字工作本身就要求有一個相對清靜的環境,以便能夠沉下心來進行思考和創作。工作中我們拋頭露面等“風光”的事不多,大部分時間是在讀書看報、學習文件、研討文章。所以,有人形容信息工作者是“沙漠中的駱駝”,只知道負重前行。但從另一個角度講,我們在前行中所收獲的,是別人所難以擁有的。信息工作有著全面接觸紀檢監察業務的機會,有效利用這個平臺可以得到快速成長。信息工作者既是紀檢監察戰線上的“苦行僧”又是“彌勒佛”,坐著冷板凳,唱著豐收歌。我們可以在信息、文字的海洋里暢游,在探索、研究的過程中收獲,用工作豐富自己,用思想推動工作。在這個崗位上,可作可為的太多太多,要想有所收獲,只有上下求索,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去唱響一曲曲贊歌。
紀檢組紀檢監察工作總結 篇2
今年是非常充實的一年,在思想政治方面與時俱進,有新的提高,在工作方面做出了一定成績,現簡要總結如下:
一、在思范想政治和理論方面與時俱進
1、認真學習《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并結合高校實際加深理解,體會到干部制度改革中科學化、民主化、制度化的重要意義,
2、組織部門的業務學習活動,堅持每周一上午的業務學習制度,協助做好總支理論學習中心組的有關工作。
二、認真完成紀檢監察有關工作,為我校黨風廉政建設上臺階作出努力
1、做好全校紀檢監察工作會議的籌備和會務工作,起草了會議的主報告,著力推動我校各負其責地抓黨風廉政建設的良好運行機制的建立。
2、協助做好省紀委、省委教育工委來我校巡視我校黨委落實黨風廉政建設情況的準備工作,起草了我校的匯報總結材料。
3、分管的黨風廉政教育工作,組織干部參加省教育紀工委的知識測試,黨風廉政教育網頁不斷更新,教育功能逐步擴大。
4、分管的檔案工作被評為校先進單位。
5、以招生監察為主,做好行政監察工作。先后參加了烹飪專業單招考試、普招專業加試和成教專業加試、高考錄取等工作的監察,在參與中監察,在監察中服務,無責任事故的發生。
三、認真做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試點辦公室有關工作,為試點取得成功作出應有的貢獻。
1、先后赴張家港、南通、宿遷等地調研,解放了思想,明確了思路。
2、起草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動員大會的講話稿。
3、負責干部測評系統研制的組織協調工作,設計測評表,協助做好測評組織工作,負責測評系統的演示課件制作的有關工作。
4、起草了《揚州大學處級領導干部“能管能教”暫行規定》、《揚州大學不稱職處級干部認定標準和調整辦法(試行)》、《關于實行任期目標責任制的意見》、《揚州大學學院、部門、單位考核評估辦法(試行)》、《揚州大學關于實行處級干部誡勉制度的規定》、《揚州大學關于實行處級干部談話制度的規定》、《揚州大學關于處級干部報告個人重大事項的規定》、《揚州大學關于實行干部選拔任用工作責任制的規定》、《揚州大學關于建立組織部與紀檢、監察等部門聯系會議制度的規定》等9個制度。
5、完成了《論高校干部考核評估機制的建構》的論文,并在我校學報上發表。
四、做好黨群總支的有關工作
1、完成年度和學期工作要點和小結的起草工作,并對每學期的組織生活、政治學習作出安排。
2、協助書記做好總支大會和集中學習活動的安排和組織工作。
3、完成了支部目標管理終期評估的有關工作。
4、做好職工考核、職稱晉升測評等有關工作。
五、廉潔自律情況和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情況
在紀委工作4年半來,廉潔自律的意識不斷增強,用紀檢干部素質的要求來規范自己的言行,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別人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不接受任何與工作有關的吃請和禮品,堅決拒收禮金、有價證券,并經常向自責任人匯報自己廉潔自律的情況,對責任對象開展教育。
六、存在不足
1、理論學習的面不廣,也不夠深入,往往因為寫文章和完成相關任務,才進行深入學習,自覺性不高。
2、工作作風不夠深入,到學院很少,對基層情況不了解,或了解不全面。
紀檢組紀檢監察工作總結 篇3
新年伊始,全縣上下扎實開展干部思想紀律作風學習教育活動。通過集中學習與個人自學,我深刻認識到了加強思想紀律作風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作為一名黨員干部,特別是作為一名紀檢監察干部,更要認清肩負的職責和使命,學會珍惜,鍛造良好工作作風,以實際行動來檢驗工作。
一、要珍惜崗位
對與黨員干部來講,崗位就意味著責任,意味著更高的要求,更高的素質。為此,要著力強化三種意識:
一是強化進取意識。就是要保持昂揚向上、積極進取的精神狀態。只有這樣,才會有開拓創新、干事創業的工作作風。與基層黨員干部相比,我們的生活環境、工作環境都較好,就要有一種“事業無止境,奮斗無窮期”的進去意識,不懈怠,不糊弄,不滑坡,始終保持奮發有為的拼搏精神。
二是強化學習意識。充分利用在機關工作的有利條件,刻苦學習。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視學習為安身立命之本,成就事業之基,克服懶惰畏難情緒,力戒浮躁,減少應酬,精心學習,苦讀不輟。不僅要把學習作為一種要求、一種追求、一種責任,更要把學習作為一種修養、一種情操、一種境界,使工作學習化,學習工作化,學出樂趣,學出本領,學出進步,不斷提高思想認識水平和辨別是非的能力,提高駕馭本職工作的能力。
三是強化有為意識。在機關工作,作為怎樣體現?我認為有三名話:既要敬業,又要精業;既要講奉獻,又要做貢獻。在機關,領導給工作就是給機會,給任務就是給地位,多干事才能快提高,干大事才能有大作為。苦熬沒有頭,苦干有奔頭。苦熬,只會天天有煩惱;苦干,才能永遠不寂寞。要想有所作為,除了甘于吃苦、樂于奉獻外,還有很重要的一條,就是給領導當好參謀,出好主意,建言獻策。這就要求機關干部有扎實的基本功,做到能寫、善講、會幫、快辦。
二、要珍惜聲譽
一個人的聲譽并不是取決于職務的高低,它是靠人格的魅力、扎實的作風、創新的工作逐步培養積累起來的。
一是誠實守信。實事求是是我們黨的思想路線,也是一個人確立科學世界觀的基礎。要把對上負責與對下負責統一起來,所做的每一項工作既要經得起領導的檢查,更要經得起實踐的檢驗。想問題、辦事情、抓工作,要少琢磨上面掛號不掛號,多考慮基層需要不需要;少琢磨對自己有沒有好處,多考慮對整體有沒有益處。要真心實意、真抓實干,唯有真實,才能樹立良好的形象,這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二是放下架子。機關大,不能口氣大、架子大、脾氣大,更不能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讓下面的同志反感。基層的同志到機關來辦事,機關的同志站起來握個手、倒杯水,走的時候送一送,對方會感到很溫暖。對這些看起來不起眼的小事,下面的同志看得很重。總之,要多做一些讓基層同志滿意的事,多幫基層解決一些實際困難。
三是勇于創新。創新是工作發展進步的不竭動力。機關黨員干部要在更新觀念、創新理念上下功夫、做表率,決不能站在領路的位置上而在創新上落后于人。那么,怎樣評價一個人的創新能力呢?從實踐看,主要應從五個層面上進行比較:一是看干與不干,二是看干得多與少,三是看成果多與少,四是看成果被上級和群眾認可的程度,五是看工作成果是否對全局性工作有推動作用。
三、要珍惜政治生命
對于廣大黨員干部來說,能不能在種種考驗面前管好自己,始終做到一身正氣、兩袖清風,是對自身人格、品質、意志、情操的一種考驗。
一是要頂住誘惑。老子說得好:“見欲而止為德。”能夠頂住誘惑是一種清醒,善于頂住誘惑是一種智慧。要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場堅定,站穩腳跟,以高度的自覺性、極大的勇氣和堅韌不拔的意志,去克制自己欲望的沖動,同各種消極腐朽思想進行抗爭,從而達到“出淤泥而不染”的境界。
二是要秉公用權。黨員領導干部是人民的公仆,這是權力屬性的本質所在。權力是把雙刃劍,用得好,利黨利國利民;用不好,誤黨誤國誤已。黨員干部只有始終牢記黨的宗旨,在思想深處樹立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理念,才能祛除特權觀念和“官本位”意識,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
三是要慎獨慎微。古人云:“禍患常積于忽微。”講的就是忽視小惡終會鑄成大錯的道理。如果平時疏于拂拭思想行為的塵埃,日積月累,積少成多,待到走向歧途時再去拂拭,必然積重難返。做到了慎獨慎微,在各種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蝕影響面前,就不會喪失共產黨人的浩然正氣,就能做到不該去的地方堅決不去,不該要的東西堅決不要,不該做的事情堅決不做。
四是自律自省。人生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選擇與割舍、不斷“拿起”與“放下”的過程。每個黨員既要有拿得起的勇氣,更要有放得下的豁達。面對囊中羞澀要昂首做人,面對物欲誘惑要等閑觀之,面對美色陷阱要不越雷池一步。要堅持按照自重、自省、自警、自勵的要求,“吾日三省吾身”。要常駐機構思貪欲之害,常除非分之欲,常戒享樂之念,常懷律已之心,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能把握自己,自覺遵守黨章黨紀和法律法規,做到“驚濤拍岸息巋然。”
四、要珍惜和諧局面
和諧是穩定和發展的基礎。實踐證明,一個單位團結和諧,這個單位就發展,就進步,就有凝聚力。作為機關的黨員干部,能在一起共事,應該說是一種緣分,要搞“五湖四海”,講團結和諧。
一是要學會包容。就是說要寬容大度、虛懷若谷,要容得下人、容得下事,不能把自己的好惡強加給別人。既要聽得進不同意見。要允許別人進步,允許別人比自己強,把別人的成功看做是自己的成功,從中吸取經驗教訓,取長補短。在處理與他人關系、部門之間關系時,不要光說自己的工作重要,別人的工作不重要不要光說自己忙得不得了,別人閑得不得了;不要光說自己工作難,別人工作容易;不要認為少了自己不行,少了別人可以;不要感到自己吃子虧,別人占了便宜。
二是要學會忍讓。同在一起共事,難免磕磕碰碰。要做到能方能圓,能進能退,能屈能伸。所謂“方、圓”,就是行事要圓活,能隨機應變,但內心要放正,有自己的目的和原則;所謂“進、退”,就是該進則進,該退則退,退一步海闊天空,懂得后退才能更好地前進;所謂“屈、伸”,就是該放下架子時要放下架子,善于讓步和妥協,該維護自己的尊嚴和權益時要表現出一種舍我其誰、當仁不讓的氣概,從而為自己創造一個和諧的工作空間。
三是要學會善良。同事之間要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多交流思想,多溝通感情。俗話講:“好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說話辦事要照顧到他人的感受、他人的情緒,不能傷了感情、傷了和氣。每個人都不是完人,有長處要互相學習,有短處要互相提醒,有難處要互相關心,有錯處要互相幫助。只要每個同志都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就能無所不能,戰無不勝。
五、要珍惜家庭
人是從家庭走上社會舞臺的。家庭是細胞,是我們的“后院”。只有家庭基礎穩固,個人的事業才能有發展,我們的工作才有堅強的后盾,社會才有安定團結的局面。從這個意義上講,珍惜家庭的團結和諧,既是義務,也是責任。古人把“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作為人生最大的追求,就是因為“國”和“家”密不可分。所以,處理好“小家”與“大家”的關系非常重要。機關黨員干部要努力做到:既要管家又不能戀家,不為家庭瑣事所累;既要管家事又要管好家人,不能把家務與政務攪和在一起;既要管好家人與政務攪和在一起;既要管好家人又要管好自己,做一個好丈夫(好妻子)、好父親(好母親)。一方面,要經常用“防微杜漸”四個字來提醒自己,時刻想著黨紀國法,為自己設一道人生警戒線,不能因為自己的地位變了、環境變了、思想就變了。另一方面,要培養良好的家庭美德。正所謂“家門不正,多出倒逆”,“妻賢夫禍少”。光管住宅區自己還不行,管不好家屬子女同樣會影響事業和前程。這方面前車之鑒不少,一定要引以為戒。再者,要保持健康的身心。健康的身心是家庭美滿的的標志,也是成就事業的無形財富。機關黨員干部一定要倍加珍惜自己的身體,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保持一個健康的體魄。有一個好的身體既是家庭之福,也是事業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