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行為規范心得體會(精選3篇)
員工行為規范心得體會 篇1
最近我和服務站的全體服務人員對“員工從業行為規范”進行了學習和探討,我談一下自己的一點看法,不一定正確,還望各位領導斧正。
一個企業的經營,最終經營的是人的思想,最終的落腳點是武裝人、塑造人、鼓舞人,只有良好的員工隊伍,才能創造出良好的業績。正所謂:古人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規范提出了一個明確的理論——為進一步提高公司員工的文明行為和綜合素質,塑造良好的企業形象,建設一支“懂制度、通業務、明流程、精技能、高效率、守紀律、顧大局、講團結、求進取、創一流” 的員工隊伍,這正符合了這一理論。
隨著轟隆隆的車輪聲音,把我們帶到了一個嶄新的時代,我作為一名老職工,經歷了企業由衰變強的整個過程,對我現在從事的工作有著特殊的感情,從機車車輛到鐵道車輛、軌道交通車輛的專業化變革,使我們深深體會到職工行為規范的重要性。
今年200公里動車組的安全順利運營,標志著我們公司已經全面步入正軌,鐵道車輛技術的發展也在這里得到了完美的體現。這也是我們南車四方股份人在向祖國人民進行回報。同時也是我們這些從事鐵道車輛人員業績的輝煌體現。諦聽火車通過的聲音,感覺祖國加快了建設的步伐,作為新時期的從業者,我們要為祖國增光添彩,為公司的建設添磚加瓦。我們深知企業是員工的衣食父母,而員工又是企業財富的創造者。
我們每一個員工的一言一行都是企業形象的具體體現。“員工從業行為規范”的三至五條對這一方面作出了明確的規定,我認為是我們每一個熱愛公司的員工都應該做到的。
紀律是關鍵,常言道:沒有好的紀律就不會有好的成績。“員工從業行為規范”中的六至八條正說明了這些,也是我們公司老員工幾十年如一日一直堅持的原則,我們作為企業的中堅力量就應該學習老一輩員工的紀律觀念。
勤儉節約是我們的光榮傳統,歷史和現實告訴我們: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國家是難以繁榮昌盛的;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社會是難以長治久安的;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同樣,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企業是難以持續發展的。因此,在我們南車四方股份蓬勃發展的今天,我們仍然要牢記:“勤儉節約,從我做起!”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就是要從思想上崇尚簡樸,以勤儉節約為榮,以鋪張浪費為恥,拋棄“家大業大,浪費點沒啥”的思想。“勤儉節約,從我做起!”就是要在作風上艱苦創業,要舍得吃大苦、耐大勞,把艱苦奮斗當成是持續有效發展的助推器,把勤儉節約當成是戰勝困難的傳家寶。“員工從業行為規范”作出了詳細的規定,很受我們的歡迎,本人認為,公司的錢應該花在“刀刃”上,一些另部件只要是按照技術要求對其進行日常維護保養就有可能延長它的使用壽命,就能為公司節約不必要的開支。因此我認為作為售后服務工作者,不但要完成車輛故障的及時處理,還應該積極主動配合用戶做好車輛的日常維護保養工作,只有保養工作到位了,車輛故障自然而然就下降了,這是公司與用戶雙贏的結果。
總之:通過學習“員工從業行為規范”,我作為一名基層的管理人員,不但自己要以身作則,而且要帶領身邊的每一名員工都能按照“規范”來約束自己,共同學習,共同發展,共同進步,為公司的未來,為我們自己的未來而努力。
員工行為規范心得體會篇二
一個優秀的企業,體現它的良好精神面貌是從員工的言行、舉止、衣著上來判斷的。員工是企業的主人翁,員工是企業的靈魂,員工行為規范的好壞,直接體現著一個企業的面貌。
就我們現在試行的《員工行為準則》的第一條“遵守職業道德,歷行愛崗敬業”。這對我們來說很重要!我們的職業道德就是服務與煙農,與煙農心貼心,不坑農,不害農。愛崗敬業,就是把企業的榮辱,看成自己的榮辱。企業的興衰,關乎著我們每位員工的命運。我們只要認真的“遵守職業道德,歷行愛崗敬業”,我們的企業就會有立足之地,就會有美好的發展前途。
員工的形象,來自兩個方面。外表當然來自員工的儀容儀態。它就要求我們員工著裝統一、整潔、得體;儀容自然、大方、端莊;舉止文雅、禮貌、精神。內在就是來自員工的自我素質。自我素質就是從員工不斷學習業務知識,來實現我們服務于煙農的宗旨。追求銳意創新,實現卓越高效;順應場所需要,適時轉換角色。員工的內在素質還表現在是否有文明行為。這雖然是社會普遍存在的一種道德觀念,在企業里也是不得不談的。一句“你好”!能表現出你對別人的友好和關愛;一句“對不起”!能體現出你的寬宏博大的心胸。也許它就是“增強文明意識,提升行為素養。”的最為普通的一種方式!
企業的戰斗力,就是我們員工加強團結協作,保持謙虛謹慎。發揚我們完美的團隊精神,熱愛延安煙草,維護公司形象。讓我們的事業在這塊黃土地上更加輝煌、更加壯大!“發揚延安精神,創造和諧煙草”!
員工行為規范心得體會 篇2
社交禮儀是一種無聲的人際交往語言,它不僅能體現出一個人的修養、涵養、教養和素質水平,而且有利于我們的身心健康,它是我們個人發展、事業進步的需要,是社會時代的需要,是一門必修課,每個人都應該學習社交禮儀。
其中,社交禮儀是指在人際交往、社會交往和國際交往活動中,用于表示尊重、親善和友好的首選行為規范和慣用形式。這一定義包含了以下幾層意思:第一,社交禮儀是一種道德行為規范;第二,社交禮儀的直接目的是表示對他人的尊重;第三,社交禮儀的根本目的是為了維護社會正常的生活秩序;第四,社交禮儀要求在人際交往、社會交往活動中遵守。因此,任何社會交際活動都離不開禮儀,而且人類越進步,社會生活越社會化,人們也就越需要禮儀來調節社會生活。禮儀是人際交往的前提條件,是交際生活的鑰匙。
作為一個剛剛學習過社交禮儀的大學生,我覺得受益匪淺。社交禮儀使我懂得了如何與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形成和諧的心理氛圍,促使我的身心健康。這學期的課程從內容上看有儀容、舉止、表情、服飾、談吐、待人接物等;從對象上看有個人禮儀、公共場所禮儀、待客與作客禮儀、餐桌禮儀、饋贈禮儀、文明交往等。禮儀、禮節、禮貌內容豐富多樣,但它有自身的規律性,其基本的禮儀原則:一是敬人的原則;二是自律的原則,就是在交往過程中要克己、慎重、積極主動、自覺自愿、禮貌待人、表里如一,自我對照,自我反省,自我要求,自我檢點,自我約束,不能妄自尊大,口是心非;三是適度的原則,適度得體,掌握分寸;四是真誠的原則,誠心誠意,以誠待人,不逢場作戲,言行不一。
作為一名大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生活環境的變化,自我意識有了新的發展,每個人都非常渴望獲得真正的友誼,進而更多的情感交流。現在的大學生都遠離父母,過著集體生活,與別人處在平等位置,以前那種對父母的依賴已經不存在。通過人際交往活動,并在交往中獲得友誼,是適應大學生活環境的需要,是發展成"獨立"的人的需要,也是我們成功走上社會的需要。事實上,在大學期間,能否與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對每一個人的成長和學習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渴望友誼和情感交流是大學生心理的一個重要特點。
所以,社交禮儀的基本規范和知識,幫助我掌握交際技巧,積累交流經驗,在交往過程中學會遵循相互尊重,誠信真摯,言行適度的原則,就能很快與交往對象接近,使他們覺得我是熟悉他們,理解他們,尊重他們的。因此我們之間建立真摯深厚的友情。事實表明,在日常生活中,良好的人際交往有助于提高我們的自信和自尊,降低挫折感,緩解內心的沖突和苦悶、煩惱,宣泄憤怒,壓抑和痛苦,減少孤獨,寂寞,空虛。這些都是十分有益于我們身心健康,而且也會使我們最大限度地避免不良情緒的產生,即使產生也能夠得到有效的排遣。
同時,我感覺社交禮儀本身就是一種特殊的語言,讓我們用社交禮儀的基本知識和規范,去順利地開啟交際活動的大門,讓我們建立和諧融洽的人際關系。這樣,不僅是形成良好社會心理氛圍的主要途徑,而且對我自己來說,也具有極其重要的心理保健功能。
總之,學習社交禮儀知識使我受益匪淺。以上是以個人角度來看的。從團體的角度來看,禮儀是企業文化、企業精神的重要內容,是企業形象的主要部分。凡是較大的企業,對于禮儀都有高標準的要求,都把禮儀作為企業文化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是與其他企業合作成功的關鍵,所以學習社交禮儀,不僅是時代潮流,更是提升競爭力的需要。良好的社交禮儀有益于信息交流;良好的社交禮儀有益于增進感情;良好的社交禮儀有益于建立關系。縱觀當今社會,社交禮儀無所不在, 讓我們學習社交禮儀知識,讓文明禮儀常伴左右!
員工行為規范心得體會 篇3
師愛為魂,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是對教師職業良心內涵的高度概括。然而在當今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如何修養自己的職業良心是教師必須深思的問題,在此談談個人的一點淺見:
一、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教師是文明的播種者和傳遞者,是連接著過去和未來的橋梁。所以教師不能以
市場經濟的價值規范取代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奉獻精神。要為學生服務、為社會服務、為國家服務。只有樹立了正確的人
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有了這種服務的思想,服務的意識,才能更加熱愛所有從事的教育事業,才能熱愛每一位學生,才能真正稱得上人民教師的光榮稱號。
二、加強理論學習,更新教育觀念,提高教學能力。教學工作是教師工作的核心,所以教學能力就成為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必然要求。這就要求教師具有厚實的專業知識和淵博的科學文化知識,教育科學理論以及較強的教學、科研能力。只有不斷提高自身能力,才能使教師從各種關系和聯系中來認識和改造世界的任務,認識社會和人生。才能真正給學生傳道、授業、解惑;才能將正確的知識傳授給學生,而不至于誤人子弟。
三、愛崗敬業,熱愛學生 。教師要熱愛教育事業,只有熱愛這一事業,才能激發自己為之忘我工作,無私奉獻:教師要熱
愛學生,才能為培養下一代嘔心瀝血、竭盡全力。
四、為人師表,注重身教,加強自我修養。 教師工作的"示范性"和學生所特有的“向師性”,使教師在學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一個教師的言談舉止、待人接物、工作和生活方式,甚至服飾儀表等,都回對學生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往往是“度德而師之”,教師偉大的能動作用,正是用自己的世界觀、自己的面貌來塑造新的一代。因此,作為教師必須處處以身作則,時時為人師表。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言行一致,品行端正,情操高尚,誠實謙遜,公德正派,舉止文雅。要講文明、講禮貌、講衛生、講秩序、講道德,做到心靈美、語言美、行為美、環境美。處處嚴格要求自己,不要做有損教師聲譽的事。所以每一個教師都要加強修養,堅持不懈地使自己的思想品質修養不斷提高,達到更高的境界水平,以適應教育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總之每個教師都應明確自己的光榮職責,認識自己勞動的特點和應具備的素質,在教學實踐中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業務能力,在新時代中自覺加強教師職業良心的全面修養,爭取做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