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生著裝禮儀
中小學生是指在中小學接受九年義務教育的的學生,著裝一般多以校服為主,校服是中小學生在校期間的統一著裝,是一種具有特定文化藝術內涵,蘊含文化教育理念,具有中小學生身份標識性的制服。下面是第一范文網為大家準備的中小學生著裝禮儀,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中小學生著裝禮儀
校服有哪幾種類型?
按學生穿著的場合分:禮服、常服、運動服
按季節分:春秋裝、夏裝、冬裝
按性別分:男裝、女裝
校服設計制作基本原則是什么?
安全舒適
安全是設計制作校服的首要原則,校服的質量應符合國家有關現行標準,有條件的地區可適當提高相關指標和要求。校服的設計制作應適應不同季節氣候,材質柔軟,耐磨耐拉,吸汗透氣,松緊適度,穿著舒服。經濟實用
校服的設計制作應充分考慮不同地區學生家長的經濟承受能力,強調實用價值、避免奢侈浪費。不同種類的校服要適應相應活動要求。
美觀簡潔
校服的設計制作應符合傳統風俗習慣,體現青春氣息和時代特征。校服的用料不能過于透明,校服的造型結構和圖案色彩搭配應簡潔明了,避免繁雜。安全舒適。
校服的設計不得違反國家法律法規,不得妨礙民族團結。
學生在校期間是否都要穿著校服嗎?
學生要塑造文明形象,以優雅的儀態展現青春、健康、陽光、活力的學生風采。學生在校期間以及課外集體活動時,應穿著校服。學生著裝要整潔,不得涂鴉或更改款式。購買常服和運動服應酌情考慮便于換洗。
學生如何選擇不同的校服類型?
重要活動升國旗、慶典盛會等莊重的場合,原則上統一穿著禮服或常服。課堂學習原則上統一穿著常服,體育課統一穿著運動服。
學生穿著校服有哪些具體要求?
校服長褲褲腳長在鞋幫上與跗骨(踝骨)之間。裙下擺應貼近膝蓋上下,不得高于膝蓋10cm以上;可以低于膝蓋以下,裙形以A型款。
遇天氣寒冷,學生可在校服常服內自行添加非校服制式的毛衣或加穿厚外套等防寒衣物。
學生不按要求穿著校服怎么辦?
學生著裝不符合學校規定,如無特殊原因,老師可以按學校相關規定,通知家長到校替學生更換符合規定的校服,或要求學生次日上學時規范著裝。
中小學生文明禮儀
1、衣著整潔、得體、協調、樸素、大方,不得穿奇裝異服,不得穿不符合通中學生身份的時裝,提倡平時穿衣服,參加升旗儀式和重要集體活動,一律穿校服。一律佩戴校徽。
2、男生理學生式、西裝式頭發,不留長發(頭發不遮住耳朵)和胡子,女生扎辮子或剪童花頭、短發,不留披肩發。男女同學都不許燙發、染發,不得化妝。
3、到校穿皮鞋或運動鞋,不得穿拖鞋、高跟鞋(一般不超過2厘米)、冰鞋等不適合在校穿著的其他鞋子。
4、帽子要戴端正,不得把帽舌戴歪。上課、參加集會一律脫帽。
5、雨衣雨傘要裝入塑料袋中,以免雨水滲出淋濕地板、地面。購物、作客、乘坐公共汽車要脫下雨衣,以防沾濕他人和座位。要注意拿傘姿勢,以免戳傷他人。
6、男女同學都不得騎高檔車,不得穿名牌服裝和名牌鞋,不得戴名牌手表,不得戴墨鏡。
7、每天佩戴校徽,團員還要佩戴團徽、校徽,團徽佩戴于左胸前校徽下。
8、男女同學一律不得佩戴任何飾件,不佩帶手機。
9、進校門主動下車,接受門衛和值勤同學的迎接和檢查,不在校園騎車。
10、進出校門或進出其他單位應主動出示出門證,受到門衛檢查時,不得作出粗暴的反應或其他不良表現。
11、在路上和老師相遇時,應主動向老師問好;進出門口、上下樓梯,遇到老師,要讓老師先走;在校外遇到老師時,應主動和老師打招呼,不得故意回避。
12、預備鈴響后,坐在位置上作好課前準備,靜候老師上課。遲到了要喊報告,經老師允許后,才能進教室。
13、老師示意上課后,班長號令“起立、立正”,老師喊“同學們好!”同學們喊“老師好!”待老師示意坐下后方可坐下。老師示意下課后,班長號令“起立、立正”,老師喊“同學們再見!”同學們喊“老師再見!”待老師示意解散后方可休息。有老師聽課,讓老師先離開教室。
14、舉手發言,起立回答,表情要大方,不得故作松垮姿勢或引人發笑的舉止。
15、對老師在課堂上的提醒和批評,不得頂撞。如有意見,可在課后與老師交換。
16、校園內禁食口香糖,提倡勤儉節約,用好一日三餐,嚴禁在食堂以外的地方吃零食喝飲料(教室內飲用純凈水除外)。
17、要適時理發,經常梳洗,勤剪指甲,勤換衣服。
18、認真打掃環境衛生,不亂扔紙屑雜物,不隨地吐痰,不在教室里打球打撲克等其他體育活動。
19、遵守用膳制度,排隊購買飯菜,注意用膳衛生,不浪費糧食。用膳時不講話,用膳完畢及時離座并將餐盒擺放到指定位置。
20、文明用廁,愛護衛生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