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行舉止之笑容程度
一個簡單的笑容通常能夠消除人與人之間的陌生感,使人產生心理上的安全感、親切感和愉悅感。例如:初次見面,笑容是問候語;逢年過節,笑容是祝賀歌;交往有誤解,笑容是道歉語;送別友人,笑容是歡送詞。總之,笑容是人們相互交融、相互感染的過程,能夠創造出融洽、和諧、互尊、互愛的氣氛,能夠減輕人們身體上和心理上的壓力。
輕笑
輕笑是指嘴唇輕啟,露出牙齒,眼神中笑意更深的笑容。在表示熱情的歡迎、愉快的會談、高興與某人相識等情境下會使用輕笑。
大笑
大笑時眼睛變小,嘴巴張開。人們往往比較欣賞男士的開懷大笑,而女士在大笑時應用手略遮掩一下嘴部。
笑容程度
笑有微笑、輕笑、大笑以及羞怯的笑、尷尬的笑、嘲諷的笑等許多種,其中最美的是微笑。
在禮儀交往中,經常要使用到以下幾種不同程度的笑:
微笑
微笑是對人的尊重和理解,微笑是一種禮節,見面時點頭微笑,人們會意識到這是尊重和歡喜的表示。微笑是最富魅力的體態語言之一。發自內心的微笑是滲透情感的微笑,包含著對人的關懷、熱忱和愛心。情是微笑的一種重要內力,它賦予微笑以色彩、能量而形成強烈的感染力。
微笑是指不露牙齒,嘴角的兩端略向上翹起,眼神中有笑意。人際交往中為了表示尊重,相互友好,微笑是必要的。微笑是一種健康的、文明的舉止,一張甜蜜的帶著微笑的臉總是受人喜愛的。
古語云“沒有笑顏不開店。”一個微笑能贏得高朋滿座,產生最大的經濟效益。
笑容異常
●苦笑 常見于破傷風病人。由于破傷風病人張口困難,明嚼肌抽搐,牙關緊閉,面部肌肉痙攣,從而表現為典型的苦笑面容:此癥還會同時伴有四肢強直與角弓反張等表觀。
●傻笑 表現為特殊的憨里憨氣的笑。多見于大腦發育不全和老年性癡呆等患者。有一位精神病專家指出:“傻笑是早發性癡呆的一個顯著而具有特征性的癥狀。它是不能自制的。無需任何刺激就會在任何情況下出現,且不伴情緒特色。”所以,病人雖然經常樂哈哈的,但由于智能障礙的影響,面部表情卻給人以呆傻的感覺。這種特殊的憨里憨氣的笑,難以引起正常人的共鳴。
●癡笑 見于精神分裂癥病人。這類患者,由于大腦功能不全,笑時不分場合、地點、人員多寡,可以獨自偷笑,亦可以是狂笑。對于青春型精神分裂癥來說,癡笑是一項重要特征,仿佛有感染性,往往可以引起整個精神病病房在突然之間出現熱鬧的笑聲。但是,這種情感并不穩定,有時可突然收斂笑容,表情嚴肅,有時又可變笑為涕,反復無常。
●怪笑 多見于面部神經麻痹、癱瘓的病人。由于神經支配作用減弱或喪失,造成患側面部肌肉松弛,鼻唇溝變淺,笑時嘴角向健側牽拉,口眼歪斜,表情怪樣。
●假笑 多見于隱匿性憂郁癥的病人。本來他們內心的感情是憂郁的,卻常對人報以假笑。有經驗的醫生往往會注意到,這種病人僅僅是用嘴角在笑,眼睛毫無快樂的閃光。
●狂笑 多見于大量酗酒后大發酒瘋,或癔病患者呈現的歇斯底里大笑時。
●強笑 就是強制性笑。它是一種無法克制的笑,多見于老年性彌漫性大腦動脈硬化和大腦變性等腦部器質性病變的患者。
●陣發性笑 表現為陣發性不由自主的笑。多則每天發作幾次或幾十次,少則數天或數周發作一次,每次發作歷時幾十秒或數分鐘。笑時,就是癲癇發作,笑后即正常。這是發笑性癲癇的特征。該癥除發笑外,在臨床上還伴有形形色色的自動癥、腦電圖改變、持續時間不定和程度不同的意識障礙等。
當然.引起非正常發笑的疾病遠不止上述這些。顱外傷、第三腦室和腦干的腫瘤等,也可能引起強制發笑。由疾病引起的發笑,雖形態各異,但他們的共同特征是,笑的發生及情緒刺激不協調,成為情不自禁、無法控制的笑。這與正常人的笑是感情的反映,是完全能夠控制的,情形正好相反。
總之,我們一旦發現由疾病引起發笑的苗子時,不能掉以輕心,應該及時請醫生檢查,以便及早清除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