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儀表禮儀教案(通用6篇)
幼兒園儀表禮儀教案 篇1
教學方法:
活動競賽法 行為辨析法
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著裝的基本禮儀。
2、培養(yǎng)幼兒的儀表和良好的著裝習慣。
核心要素:
穿衣服 稍稍大 鈕必扣 鏈要拉
常換衣 勤清洗 干凈裝 更神氣
活動準備:
圖片兩幅:一幅是服裝、鞋帽都穿戴整齊的幼兒圖片;一幅是服裝、鞋帽穿戴不整齊的幼兒圖片。
基本過程:
(一)導入活動
1、教師:“老師帶來了兩幅圖,我想請校朋友們先仔細看,然后再告訴我:圖片上的這兩個小朋友誰做得好,誰做得不好!
2、教師出示兩幅圖片引發(fā)幼兒對活動的興趣。兩張圖片:一張圖上是一個帽子和鞋子都穿戴不整齊的小朋友,另一張是穿戴都非常整齊的小朋友。
(二)關鍵步驟
1、讓孩子觀察和比較圖片,判斷對錯。使孩子知道穿干凈的衣服是著裝的要求之一。
2、給幼兒提供各種衣物,讓孩子進行穿衣服比賽,讓其他幼兒當小評委,要求能說出哪個小朋友做得好,并說出他做得好的理由。
(1)請四名幼兒到前面來,參加穿衣服比賽。
(2)教師提供相同的包括襪子和鞋子在內的衣物四套,把幼兒分成每四人一組,讓每一組的四名幼兒在相同的時間內進行穿衣服比賽。
3、與幼兒討論:
(1)怎樣才能把衣服穿得又快又好?
(2)看不到自己的衣服是否整潔時,有什么好的辦法?
幼兒園儀表禮儀教案 篇2
教學形式:團體或小組教學
教學方法:行為辨析法、演示示范法、童謠游戲法
活動目標:
1、 知道頭發(fā)要勤洗、常梳理。
2、 培養(yǎng)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個人衛(wèi)生習慣。
核心要素:男童發(fā)、女童發(fā)、要得體、勤梳洗、及時理、既漂亮、又神氣
活動準備:小梳子、小鏡子、圖片
圖片:早晨起床后,曉曉主動讓媽媽給她梳頭發(fā)。
甜甜的媽媽給她梳頭發(fā)時,她大哭大鬧,不肯梳頭。
基本過程:
(一) 導入活動
通過出示圖片引導出活動主題。
(二) 關鍵步驟:
1、 看看他們誰做得對呢?
(1) 老師出示一張圖片(早晨起床后,曉曉主動讓媽媽給她梳頭發(fā)),然后對幼兒提問:“曉曉在做什么事情?她做得對不對?”
(2) 老師再出示一張圖片(甜甜的媽媽給她梳頭發(fā)時,她大器大鬧),然后對幼兒提問:“曉曉為什么哭?她做得對嗎?”
(3) 與幼兒共同討論:我們應該向誰學習?為什么?
2、 學說兒歌:《洗頭發(fā)》
洗頭發(fā)
溫熱水 嘩啦啦 我洗頭 不害怕
香波搓 清水沖 干干凈 人人夸
教師一邊引導幼兒學說兒歌,一邊用小梳子正確梳理自己的頭發(fā),給幼兒做示范
活動延伸:
1、 在教室門口適宜的位置上掛一面大鏡子,以便幼兒每天來園后整理自己的儀容儀表;
2、 在教室中創(chuàng)設梳妝角,設“梳妝臺”——在小桌子上鋪上漂亮的桌布,桌子上放一面鏡子,梳妝盒(盒中盛有梳子、皮筋、面霜、擦手油等物品),供幼兒起床后裝扮使用。
家園互動:
1、 家長每天清晨應主動給孩子梳理頭發(fā),讓孩子知道梳理頭發(fā)的必要性;
2、 定期為幼兒洗頭發(fā)、剪頭發(fā),讓幼兒保持良好的個人衛(wèi)生習慣。
注意事項:頭發(fā)要勤洗,勤剪,勤梳理。
幼兒園儀表禮儀教案 篇3
孩子的奇思妙想
美術活動又開始了,我?guī)椭⒆觽儨蕚浜靡磺虚_始畫畫了,過了一會兒,我在巡視指導中看見俞成軒正在聚精會神的畫雨傘,雨傘畫的很漂亮,五顏六色,。可是再過了一會我去看時發(fā)現(xiàn)雨傘上面涂滿了黑乎乎的顏色,使整個畫面看上去很糊,我剛想去批評他,但我看見他一雙天真的大眼睛正看著我。
于是,我耐下心來,輕輕地問他:“軒軒,你剛才畫的那么好看的雨傘怎么不見了?
他笑著說:“哈哈哈„„,老師,你不知道了吧!因為剛才打雷刮風了,下起了大雨,把小花傘都吹的東到西歪了,小花傘在雨中了。”
聽了他的話,我恍然大悟。瞧!孩子是多么的天真無邪呀!孩子會把畫面想象成這樣,也是有他的道理的。在成人眼里孩子的畫面要干凈,顏色豐富才會覺得畫面好,對于黑乎乎的畫面總覺得孩子的繪畫水平差,我真慶幸自己當時能多了一份耐心,是小心去尋問孩子,而不是沖動的去責備他。同是,我也慶幸孩子沒有死板的去模仿老師的作品,而是在生活中仔細的觀察,大膽的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想法,而感到由衷的高興!
作為幼兒園里的老師,每天都有孩子們圍繞在身邊,孩子的天真 無邪、孩子的童言童語、孩子的奇思妙想,每天都伴隨著我們,通過這件事件的發(fā)生,讓我懂得身為孩子的啟蒙老師,要學會與孩子溝通,開發(fā)孩子的潛力,讓孩子有機會表達出來,將天分發(fā)揮到極致!
幼兒園儀表禮儀教案 篇4
愛心的培養(yǎng)
本月的主題是“花開花落”,當主題進行當“小籽籽”這一課時我們集體在植物角種了一棵花的小種子,在活動中小朋友們的積極性很高。當小朋友們種完后,我就此讓他們討論:“我們該如何來照顧小種子?”小朋友們頓時積極的舉手發(fā)言,有的說:“我要每天去看看它。”有的說:“我會和它說話。”還有的說:“我要給它澆好多好多的水。”聽到小朋友們的發(fā)言,我感到他們真的長大了,懂得了關心愛護小植物了。于是,我講解了應該怎樣照顧小種子以及注意事項。比如:澆水時,水不能太多?葱》N子的時候,不要用手去弄它等。我發(fā)現(xiàn),他們都聽得很認真。
接下來的幾天,通過我的觀察,發(fā)現(xiàn)小朋友們會在吃飯后或區(qū)域活動的時候,圍在小種子旁一起觀察交流,發(fā)現(xiàn)問題還會及時的提出來,并且當由小朋友提出問題時,別的小朋友會為他解答或找老師幫助。
由此,我覺得通過這個活動,幼兒們的語言表達能力與觀察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并且他們還能相互交流討論,增強了幼兒之間的友誼,提高了幼兒愛護植物的意識。
幼兒園儀表禮儀教案 篇5
活動名稱:大家來排隊
活動目標
1. 通過游戲使幼兒理解和感受集體活動中秩序的重要性。
2. 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養(yǎng)成自覺排隊的好習慣。
3. 讓幼兒知道每月的11日是自覺排隊日,并了解數字11在排隊日中的含義。
活動過程
一、分組游戲《瓶中的小球》初步感受秩序的重要性。
預測結果A.所有小組都失敗 B.有的成功、有的失敗
1.針對預測A.引導幼兒討論發(fā)生什么情況?為什么小球不能順利的拉出來?
B.鼓勵幼兒說出失敗的原因和成功的經驗,歸納好辦法。
2.再次進行游戲,體會秩序的重要性。
二、出示排隊幻燈片。
引導幼兒說出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排隊?為什么要排隊?說一說不遵守秩序不排隊會出現(xiàn)什么后果?
三、觀看flash《汽車站的故事》
1. 觀看flash動畫(上)說一說flash寶寶怎么了?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引導幼兒一起想出好辦法來幫助flash寶寶。
2. 觀看flash動畫(下)通過成功幫助flash寶寶使幼兒感受排隊的重要性。
四、知道11日是自覺排隊日
1.提問幼兒為什么11日定為排隊日,鼓勵幼兒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2.觀看課件了解數字11在排隊日中的含義和排隊日標志。
五、游戲《找錯改錯》
指出并改正圖中小朋友的錯誤做法,激發(fā)幼兒興趣的同時深化排隊的重要性。
六、爭當排隊日小志愿者。
情景體驗在領取排隊日徽章的過程中引導幼兒自覺的去進行排隊,內化自己的認識和理解。
幼兒園儀表禮儀教案 篇6
“小水管哭了”——培養(yǎng)幼兒節(jié)約用水的意識
在孩子的一日活動中,每次餐前便后洗手,都是孩子們必須進行的生活活動和衛(wèi)生習慣之一。但每一次洗手都成為我頭疼的一個問題。這是因為:很多孩子洗手時都喜歡玩水,把水灑在同伴身上,根本就沒有節(jié)約用水的意識。因此,每一次洗手,我都是重三遍四的催促:“快點,后面還有很多小朋友等著洗手呢,別浪費水了,要節(jié)約用水。”還在一旁監(jiān)督和提醒,孩子們卻從不當這是回事兒。有一天中午餐前洗手時,我把孩子們全部帶到水槽邊,我并沒馬上叫他們洗手,而是故意把水龍頭開著,讓水就這樣滴答滴答的流著,并問:“這滴答滴答的聲音像什么呀?”孩子們七嘴八舌的議論開了,有的說像鬧鐘、有的說像下雨。。。。。。突然一個聲音傳出來:“老師,小水管哭了”我尋聲望去,原來是王藝錚小朋友說的,我就請他給小朋友說說為什么。他說,是因為小朋友不節(jié)約用水,不愛護它,所以小水管哭了。我就問:“那我們應該怎樣做,小水管才不會哭呢?”頓時整個水槽邊一下子安靜了,孩子們都明白啦。這時我開始讓孩子們洗手,這次比任何一起都快,再也沒有玩水的現(xiàn)象啦!
所以,有時候,與其反反復復的說服和告誡,還不如讓孩子身臨其境,而這樣的教育契機也會使教育收到一個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