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感言(精選3篇)
暑假感言 篇1
暑假生活已經圓滿結束,在這幾將近一個半月的時間內,我在社會上看到了很多的形式的生活。而就我而言,我做家教做了將近一個月,通過這個月的實踐,我知道了這個社會真的是競爭激烈。我從網上了解到,現在的中國教育所說是素質教育,但是,事實似乎并非真如人們所說的那樣,現在的學生及其家長對現在的教育似乎存有傳統意義上的敵視。他們認為,中國的這種教育并不能夠很好的培養他們的孩子,而為了讓他們的孩子有好的高考成績,家長們就開始為他們的孩子找家教。據我所知,現在請家教的孩子大都是高中的高二或者高三的學習不太好的學生。而人們之所以這么做,只是他們覺得現在的教育方式比以前的應試教育存在弊端。他們普遍認為,現在的教育真正用于學習的時間實在是太少了,這就必然引起了孩子的學習成績的急劇下降。隨之而來的就是孩子不會有好的大學來上。也就是說,孩子們的將來就是未知數。他們將會輸在高校這種象牙塔內,在之后找工作也將十分困難。
而就我來看,我們現在的素質教育勢在必行,如果我們還是停留在應試教育。那么,沒有人會真正的成為我銘家的棟梁之才。再說,高考不是面子工程,孩子們上的大學并不能決定他們的將來會是怎樣,我們舉個例子,現在的中國,有哪幾位著名的企業家是名校出身的啊?當然,我并不是說只有企業家能夠說明這個問題,也并不是說只有企業家才是最好的,但是,我們不應該把我們的未來寄托于所謂的名校效應。真正起作用是我們的真才實學,這是十分重要的。 在當今的社會中,這種無謂的爭奪戰中,實在是屢見不鮮,幾乎滲透于各個方面。呵呵,我本人也在這個戰爭中是一個工具(因為是名校重點大學中國海洋大學的學生嘛)。
以上是我對我們社會現狀的個人認識,僅僅是我個人的見識,希望我能夠多多少少的對這個社會有所了解。
暑假感言 篇2
星期天,我和爸爸一起去科技館參觀。
我先去玩了虛擬足球,我把足球踢來又踢去,踢的可真爽! 我又去玩了手控賽車,我一把手放進去,賽車就跑了。 我又去看了海市蜃樓,里面出現了一個草莓,我不由用手一抓,卻沒抓到,果然 是假的。這是空氣折射的原理,本來是真的東西,通過空氣折射以后在空中形成的景象。 我又去玩了沙漏,又看了龍卷風……我一邊玩,一邊看原理介紹,這些看上奇怪的現象在背后都有一個科學的 道理,真神奇!
我最想的是4D電影,買過電影票后,我先在門口玩了一會拔河,玩著玩著,終于到了看電影的時間了。電影開始了,先演的是《宇宙的誕生》,講的是宇宙的由來,原來是一場大產生了這個無 邊無際的宇宙,以及我們的地球、太陽系,慢慢的產生了生命,和我們人類,真是不可思義!然后是《瘋狂的農場》,一只小豬被一只狗瘋狂的追趕,好笑極了。我也終于知道什么是4D電影,它不僅看 著是立體的圖象,象真的一樣,而且還有配合的水氣,椅子還會跟著動,真象是身臨其境,既驚險又刺激!
電影看完后,我才和爸爸戀戀不舍的回家了。
暑假感言 篇3
時光如梭、歲月蹉跎、又是一路風塵仆仆、又是一夜銹燦爛、又是一味苦樂酸甜、又是一曲人生凱歌,問世間志愿為何物,只叫人百感交集。
七月中旬我們來到了位于甘肅省積石山縣馬家咀得馬家咀清真大寺。轉眼間短短得已經結束了,回顧這十幾天里的工作生活學習狀況,心中充滿喜悅,因為支教工作鍛煉了我,馬家咀清真大寺的人的熱情感動了我,與寺里的其他教員的交流提升了我。支教工作是充實的,帶給我的是沉甸甸的收獲。以前在學校就聽過很多人下鄉支農支教的故事,我常常被他們感動,同時也十分得羨慕。他們為了幫忙貧困的孩子,從城市來到了農村,遠離了舒適的生活,響應伊斯蘭得號召,僅僅是為了心中那份完美的舉意—‘乜也’。如今我最后再一次成為他們中的一員,參加了此次新綠支教的支教活動,與我們學校包括我在內得四名志愿者和一位來自西安大學大二得大學生志愿者一齊前往馬家咀清真大寺,參加為期短短十幾天的義務支教活動。我們馬家咀的成員前往馬家咀清真大寺,然后乘車從臨夏市出發一向到達目的地———馬家咀清真大寺,沿途的山區景色盡收眼底,群山懷抱,讓我感覺自我離大自然又近了一步。支教期間,我們會把自我所明白得知識傳授給孩子,把愛和歡樂留在山區。一批志愿者走了,另一批志愿者又會來,我們用青春和汗水維護那充滿愛的旗幟;用無悔和實踐完成愛的交接;用語言和心靈來書寫愛的故事。馬家咀清真大寺的地理環境很
不錯,不足的就是交通不方便,水也比較困難,但相對外面的學校來說,還是很落后,的確很需要我們這些志愿者給那里的孩子帶點他們平常學不到的知識去,能夠從小培養他們對伊斯蘭的興趣愛好。小孩子們活潑,可愛、十分歡迎我們的到來,我們五人熟悉了周圍的環境之后,我們整理好各自的床位,我們的住所就是這所清真寺給得一間給平時出‘者麻提’人住得宿舍,只有四張床,和一張桌子。洗澡更是不方便,簡陋的一張桌子,四張床,組成了我們臨時的宿舍兼辦公室。
由于第二天就要開課,所以當天晚上我們就投入分班,管理制度,選組長,備課等一系列準備工作。寺里總共有七個班,分別是《古蘭(大)班》、《古蘭(小)班》、《安麥(大)班》、《安麥(小)班》、《字母(大)班》、《字母(中)班》、《字母(小)班》、由于我和大學生兩個人負責帶得是這七個班故事課,我們倆就分工,大學生帶、而我帶、《字母(小)班》由于年齡都太小了、所以我們決定不設故事這門課、其他三個老師分別帶三個字母班得字母兼班主任,組長由大學生擔任,一天上八節課,早上四節,下午四節、住宿得晚上還要上晚自習,我得課安排在早上第三節,和下午第三和第四節,安排好這些之后我們就各自進入備課狀態,正如那句話所說的:‘你明白不必須能講出來,能講出來不必須能講清楚,能講清楚不必須能夠講好。’在真正即將踏上講臺的這一瞬間我才感覺到了這一句話的準確性。或許那天晚上大家都有和我一樣的感受,我們備課一向備到晚上十二點。俗話說:‘是騾子是馬你得拉出去溜溜’。第二天就看我們的了。平生第二次以教師的身份站在三尺講臺上,望著臺下數十雙充滿渴望的眼睛,還真是有些許緊張,幸好事先熟悉了所要經過的程序,內心便漸漸平靜下來。自我介紹十分簡略,因為我們得知寺管學
會早已把狀況通知給了同學們。于是我們很快進入了第一版塊‘讓大家認識你’,我讓班里的同學做自我介紹,資料要包括:姓名、經名、年齡、愛好,所在年級等資料。經過所謂得“第一關”,課堂的氣氛更加活躍,更加融洽了,同學們都爭先恐后的發言。
下課的時候,與小朋友們聊聊天,一群孩子圍在你周圍的時候,他們不停地與你交談著,你會融入進去,很開心,當時的感受真的無法形容,喜歡與他貌處的每時每刻,雖然他們很調皮,甚至讓你喊破了喉嚨,每次上完課,都會感覺到喉嚨的不舒服,但看到他們這么開心地上完你的課,你都會把這些忘乎所以。在以后每一天的教學過程中,我每節課講完故事都要附加一個生活常用祈禱詞、像進廁所、進出清真寺、吃飯前后時所念得念詞等等、當然這些是按照他們程度所加得、《古蘭(小)班》程度比另外兩個班都要好,所以總共教了九個,相對多一點、《安麥(小)班》中等,所以教了八個、《字母(大)班》程度相對前兩個班稍微差些,所以教了七個,相對少一點、我會當天要求他們念會、第二天在一個一個考、基本上全部都會背了,當然也有極少部分人不會背。我引用各種教學方法像課堂討論、當堂課讓同學大概重復我所講資料、在跟他們講些和本課有關得現代化知識等、來盡量使課堂氣氛活躍,由于我所擔任的適事課,因此我確保使學生在當堂就掌握當天所學習的知識資料,并在第二天復習之后在上新資料。經過測試我發現這一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雖然自我的專業知識還不是很扎實,并且知識面還有待加強,但在這次支教任務中
我還是認真完成了自我所擔任的教學任務,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可謂墅實累累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