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運動員感言4篇
在XX年cctv體壇風云人物頒獎中,林丹獲得最佳男子運動員的稱號,但是他并沒有出現在頒獎現場。今日林丹對于獲獎給予了正式回應,對央視、評委和球迷給予了感謝,不過他依然沒有解釋自己為何會缺席頒獎。
林丹在XX年盡管長時間遠離賽場,但是在這一年他依然拿下了世錦賽和全運會兩枚非常具有含金量的金牌,在本次評選中力壓鄭智、丁俊暉等人獲得最佳男子運動員稱號。但是林丹并沒有出現在頒獎現場,頒獎儀式上也沒有進行現場連線。
頒獎儀式進行完一天之后,林丹終于給予了回應,他感謝了組委會和球迷對于自己的認可和支持:“感謝央視、評委、家人、教練組,還有一直支持林丹的球迷,我會繼續努力!”
最近,《乒乓世界》的公眾微信平臺上有段現場視頻,標題為:"張繼科,你英文怎么這么好?"原來,在阿聯酋迪拜舉行的國際乒聯年度頒獎禮上,獲得最佳男運動員獎的張繼科用英語發表了一段獲獎感言。
話有點調侃,但可見張繼科大膽講英語的勇氣。
最近幾年,中國乒乓球隊的英語學習氛圍越來越濃。訓練館的墻上貼有乒乓球英語術語,隊員們有時間就跟著英語老師練口語。因為以前無法跟外國教練員和運動員交流的尷尬時有發生,張繼科把提高英語水平列入個人計劃。賽場上有"藏獒"般猛勁的張繼科,在英語學習上也有股狠勁。XX年倫敦奧運會后,實現"大滿貫"的他開始下功夫攻英語,還特意買了復讀機。
中國乒乓球的水平世界領先,運動員的英語水平卻限制了他們在國際上的交流。不會說英語,就無法讓世界了解你,這也是國乒注重培養運動員說英語的原因。薩姆索諾夫曾經說:"中國運動員球打得那么好,但不會和我們用英語交流。我覺得張繼科首先要學會說英語,與其他國家運動員交流,就是對他們最大的幫助。"
從這段說英語的視頻中可以發現,張繼科的聽力還有待提高,但流利的表達和標準的發音,都證明他的付出有了回報。張繼科是中國男乒的領軍人物,對于他的發展,中國乒乓球隊總教練劉國梁有著更高的期待,"領軍人物不僅體現在成績和做人,不僅涉及到乒乓球、體育這個圈子,他要從乒乓明星到體育明星,再從體育明星成為跨界明星,這是我內心最大的愿望。"
英語是一門技能,引出的是中國運動員如何提升自身素養的問題。因為交流有障礙,在外國人眼中,中國運動員大多是只會拼競技成績的臉譜化形象。直到李娜、姚明、徐莉佳的出現,他們是中國運動員國際化的代表,向世界展示了中國運動員的多元化魅力。然而,僅僅有這幾個代表是遠遠不夠的。我們的運動員能吃苦耐勞,當然也可以有不畏難的學習精神。期待有一天,中國運動員說流利英語不再是新聞。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作為一名運動員,有機會參加比賽并獲獎,我很高興,也非常激動。此時次刻,我想用三個詞來表達我的心情。
第一個詞是感謝。我要感謝學校領導和教練們對我的信任、支持和鼓勵,我由衷地感謝你們!(鞠躬)
第二個詞是自豪。人們常說,一粒種子,只有深深地植根于沃土,才能生機無限;而一名員工,只有置身拼搏創業的氛圍,才能蓬勃向上!在領導的信任和教練們的幫助下,小小的我才得以成長,我人生的畫屏上才涂下了一抹最絢爛的色彩。
第三個詞是行動。為了感謝領導和老師們對我的信和培養,我將把這份感謝與感恩化作行動,將自己的全部智慧與力量奉獻給光明支行,勤奮敬業,激情逐夢,在做大做強企業的道路上執著前行,努力做到更好!
我的獲獎感言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獲獎感言·70后運動員
“我在這里要謝謝領導的關懷,不會辜負領導的希望,會在今后的工作當中,發揚當運動員時的拼搏精神,取得好成績。”
——前短道速滑運動員楊揚(1976年出生)
這是楊揚在退役儀式上發表的感言,我們有理由相信這是她的真情實感。事實上,對于那一代運動員來說,可能在還不滿10歲時已經進入到了專業訓練隊,日常生活中也是由領導和教練來負責安排他們的一切。因此當這些運動員取得成績之后,自然會首先發表感謝領導和教練的言論。即便在退役之后,他們也未必能擺脫這種對于組織和領導的依賴性。
獲獎感言·80后運動員
“亞洲有我,中國有我。”
——110米欄運動員劉翔(1983年出生)
在XX年雅典奧運會上奪金之后,劉翔沖著鏡頭喊出了上述豪言壯語。這樣一種看似有悖于傳統的表達方式,反映出新一代運動員所具有的鮮明個性。以劉翔、姚明、丁俊暉等人為代表的這批運動員,對于舉國體制的依賴性明顯低于以往的前輩。當然,這并不代表他們就沒有感恩之心,比如姚明已經回國投資上海籃球,劉翔也是一直把師傅孫海平掛在嘴邊。由此看來,我們并不能因此指責這些運動員的道德出現了問題,只能說他們在表達過程中更強調對于自我個性的展現。
獲獎感言·90后運動員
“奧運獎金最起碼我會拿出一半給家里人。”
——男子舉重運動員龍清泉(1990年出生)
作為北京奧運會男子舉重56公斤級的金牌得主,當龍清泉被問及如何分配獎金的問題時,隨即表示至少會將其中的一半交給父母。事實上,這也是很多90后運動員所具有的共同特點,那就是更關注家人,而且可以更為坦然地提及物質待遇的問題。一旦夢想成真,他們往往顧不上感謝方方面面,而是首先想到此舉對于家庭的意義。無論龍清泉還是周洋的有關言論,都是這種心態下的產物,或許與是否愛國之類的話題扯不上多少關系。
案例一
馬琳:“領證不辦席不算結婚”
關鍵詞:愚蠢
回放 在“運動員雷人語錄”中,馬琳離婚案中的表現被眾多網友評為“最雷人”———去年9月,乒乓球世界冠軍馬琳正在和結婚5年的演員張寧益鬧離婚。接受記者采訪時,馬琳不知道是頭腦發熱還是語無倫次,竟然找了一個堪稱荒謬的理由:“在我們老家,光扯證不辦席是不算結婚的……”
此言一出,網友戲言:“真是很傻很天真”、“這就是奧運冠軍的智商?”最終,在一片鬧騰聲中,本來以“受害者”角色出現的馬琳,反而成為被批評最多的對象。
點評
作為明星運動員,可以忘記自己的智商,但是千萬不要忽視全國人民的智商。在這個明星一舉一動都被放到顯微鏡下的社會里,就算自己沒文化,也不要輕易表現出來。
案例二
周洋無心被批
關鍵詞:善良
回放 溫哥華冬奧會,中國選手周洋勇奪女子短道速滑1500米冠軍。賽后接受采訪時,周洋說了一番大實話:“拿了金牌以后會改變很多,可以讓我爸我媽生活得更好一點。”這個充滿人性的獲獎感言,頓時感動了很多人。之后大家才知道,周洋出生在一個清貧的家庭,父母有殘疾,全家僅靠一個彩票站和媽媽給人織毛衣在維持生計。周洋的感言被網友評為“史上最感人”的獲獎感言。
讓周洋和所有人沒想到的是,她那樸實的獲獎感言遭到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于再清的批評。在一次全國政協會議體育界小組討論會時,于再清指名道姓地表示:“感謝你爹你媽沒問題,首先還是要感謝國家。運動員說孝敬父母感謝父母都對,但別光說父母就完了,要把國家放在前面。”
結果,雖然媒體普遍為周洋鳴冤,并呼吁“運動員獲獎感言不能太公式化”,但不久之后在接受采訪時,周洋明顯受到了影響,“感謝國家給我們提供了這么好的條件感謝支持我的人,感謝教練,感謝工作人員,感謝父母……”網友戲言:“爹媽的順序從第1變到5,領導教育立竿見影。”
點評
周洋的感言確實比那些空話、套話更能打動觀眾。作為一個貧窮家庭出身的孩子,周洋的心目中,生育、撫養自己的父母,當然是最應該感謝的。不過這樣折射內心的善良感言,竟然因為過于善良而被批,難怪網友一邊倒的批評于再清。
案例三
劉翔豪言竟被批
關鍵詞:黃種人
回放 XX年雅典奧運會,劉翔在男子110米欄強勢奪冠,賽后在接受采訪時,劉翔豪氣干云地表示:“我證明了我們黃種人也能飛,亞洲人也能跑得快!”霸氣的表現和兇悍的感言,頓時征服了體育迷和媒體。然而,劉翔的奪冠感言,卻招致著名文學家、全國政協委員王蒙的批評。在一個政協會議上,王蒙點名批評了劉翔的“不文明舉動”:“劉翔的話可能引發爭議,非洲黑人兄弟姐妹比我們更加苦大仇深,那他們得了那么多田徑金牌,應該怎么和受壓迫的歷史聯系起來呢?如果在歐洲,劉翔的說法肯定會被起訴。”
點評
王蒙還為運動員設計了一個得獎感言的范本:“本來實力不錯,有條件奪冠,我為他的失誤感到惋惜。不過以后我們會有更多切磋的機會。至于奪冠,任何人只憑運氣和他們失誤是得不到金牌的。”不過這個范本出來后,反而被網友們痛批為“空而無物”、“全是套話廢話”。總之一句話,運動員的感言要想出彩又不出格,難度的確不小。
核心提示
馬琳:我到底該怎么說?!
劉翔:你管我怎么說?!
周洋:難道我說錯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