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志愿者活動感言(精選4篇)
文化志愿者活動感言 篇1
有一種精神叫奉獻,有一種職責叫志愿。中華民族擁有五千年的悠久禮貌和燦爛文化,從“樂善好施”的千年古訓到“助人為樂”的雷鋒精神,都傳遞出一種奉獻、互助的志愿精神。把自我的“快樂”融入到服務過程中,用自我微笑和活力去感染并幫忙他人。
暑假里登入志愿者網站投發了幾份簡歷,意向有上海市兒童醫院、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第六人民醫院、第八人民醫院等。在接到徐匯區中心醫院電話預約面試的那一刻我欣喜若狂,腦中不斷揣摩著面試現場將出現的情景模擬測試及面試官的表情。經過幾輪刪選,我有幸來到徐匯區中心醫院體驗導醫生活。
一大早我穿戴整齊,嘴里默默念著晚上準備好的面試題。趕在七點出門,誰料正值早高峰擠地鐵雖然地鐵上人山人海的場面不堪入目。但是一想到能夠換一個身份去醫院當志愿者,然后內心的愉悅是難以言喻的,有種淡淡的欣喜和莊重。初來門診大廳,我們都還是一張白紙,未經任何培訓啥都不會,心里必然有些緊張。
經過了專業的崗前培訓了解到徐中心透過命名“蔣舒文團隊”,將優秀志愿者蔣舒文作為年輕一代的代表表率,倡導“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傳遞社會正能量。師長帶我們新生熟悉了醫院的整個樓道的分布,才體會到這個職位的重要性以及難度。經過半天的體驗,慢慢開始熟悉具體流程,掛號,服務臺,交費處,取藥處等都在一樓,二樓主要集中專家門診、體檢在三樓、拐彎處核磁共振。。。記熟了這些以后才能準確的為病人解答。
在徐中心這個大家庭里志愿者不時地上演著感人的故事,志愿者在那里相識、相愛、相守,志愿者在那里以自我的親生經歷鼓勵著一個又一個的病友,被大家庭中的點點滴滴所感動,也教會了我許多人生哲理。
第一天,在服務臺門診助醫,由于就診大廳是醫院的“門面”,我們還要注重細節,然后禮儀必不可少,投身志愿服務,我深刻體會到自我肩上的使命感和職責感。能主動幫忙那些需要援手的人,第一次幫忙一對老夫婦,將她們一向送到病房,臨走前將他們硬塞來的蘋果偷偷地放回去,心中充滿了喜悅。經過病房服務臺,無意中聽到來往的病人說:“這些孩子真的很好啊!”讓我感到個性親切,是一種肯定與鼓勵。社會需要這份純凈的愛。我逐漸有一種幸福感,因為有人需要我。我送給他們微笑和擁抱,他們凈化我的精神和靈魂。
我們的初衷是透過自我的努力給病人帶來更多的幫忙,方便他人,收獲快樂。門診助醫的工作只是幫忙不了解醫院分區的病人們,給他們一個明確的方向引導,讓他們能更加及時的就醫,解決自我的病癥。我們做不到像雷鋒那么高尚,但是我們在很努力地學著微笑,用微笑安撫病人焦慮的情緒,用窗明地凈為他們帶給一個舒適的就醫環境。
第二天,徐中心帶領著我們與腦卒中病友們在康復科開展了“快樂隨心,康復同行”的小組活動。活動中,我們傾聽了病友的心聲,排解病友苦悶,緩解他們的消極心理。和病友們聊得很開心,第一次這么敞開心扉的說話,感覺真的很好,其實有的時候我們學習壓力很大,去和他們聊聊天后,覺得整個人都會開朗起來。這次的活動讓我又認識到了新朋友,也看到了病友由只能坐到站立行走的回復效果,讓我感到個性興奮。與病友互動的過程,是愛的奉獻,更是一次生命教育,讓我懂得珍惜生活,享受助人的快樂。感恩在醫院里碰到的每一位患者,是他們用自我的經歷讓我們見苦知福。做志愿者很開心,個性是看到患者對你展現出他們笑容的時候。社工和志愿者存在的目的之一就是拉著病友的手慢慢走,大家一齊體會:“這天不錯,明天更好。”
在你經歷過風吹雨打之后,也許會傷痕累累,但是當雨后的第一縷陽光投射到你那蒼白、憔悴的臉龐時,你就應欣喜若狂,并不是因為陽光的溫暖,而是在苦了心智,勞了筋骨,然后餓了體膚之后,你毅力站在前進的路上,做著堅韌上進的自我,其實你此刻在哪里,并不是那么重要。只要你有一顆永遠向上的心,你終究會找到那個屬于你的方向。
朋友們,行動起來吧!讓我們走到需要幫忙與關愛的朋友身邊。讓志愿服務攜手醫療服務,張開天使之翼、幸福公益,書寫新時代醫院文化的靚麗篇章。
文化志愿者活動感言 篇2
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強社會建設,創新社會管理的安排部署,結合展開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我們人民路小學在全校少先隊員中深入展開“做好事做善事做志愿者”主題實踐活動。
一、營造學習氣氛,加深宣傳力度
活動展開一周以來,號召少先隊員積極投入到主題活動中去,同時發出了“做好事做善事做志愿者”主題活動的倡議,特做出以下要求:
1、每個人至少做一件好事;
2、通過活動向同學們宣傳有關好事、做志愿者的細節。
3、以“做好事做善事做志愿者”為題展開多種形式的主題班會。
在這一周活動中,嚴格按照要求,創新性地去展開學雷鋒活動,內容不斷豐富、范圍不斷擴大、形式不斷創新,從綠化美化校園到清潔綠化社區活動,從幫助同學、作好本職到幫助孤寡老人,從簡單的做一件好事到成為傳播精神文明、宏揚先進文化的有效形式。
二、展開了豐富多彩的“做好事做善事做志愿者”的主題班會。
我校各班在10月25日下午,展開了以“做好事、做善事、做志愿者”的主題班會。班會上,學生們踴躍講述身邊的好人好事。接著請學生講我們開遠好人好事的故事。朗誦小詩,在小詩中體會詩中的少先隊員們是怎樣幫助別人的。玩游戲,通過游戲感悟到游戲的快樂,同時也感受到怎樣做志愿者、做好志愿者的不容易等,引導學生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熱愛社會主義,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和革命傳統,加強孝敬父母、尊敬長輩以及愛身邊的人的教育等,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做好事、做善事、做志愿者、活動持續進行中
我校的活動還沒有完全結束,學做好事、做善事、做志愿者行動也還沒有停止,志愿精神還在孩子們心中繼續發揚中。在今后的學習、生活、工作中我們處處以此為榜樣,嚴格我們每一位少先隊員,讓我們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一直延續下去!
文化志愿者活動感言 篇3
“尊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為新世紀的大學生,更有責任感和義務去發揚這一美德。為了提高和培養大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和感恩意識,了解老人生活的同時帶給他們歡樂,為他們晚年孤寂的精神世界獻上一份關愛。我們班于20xx年3月2日前往蓮花莊的夕陽紅托老所參加志愿者活動。這是我們班這學期第一次去托老所,心里激動的同時也想著該怎樣去和老人交流,該為他們做些什么。
來到托老所,托老所的阿姨很熱情地招呼我們進屋。在一旁折紙元寶的奶奶看到我們的到來,臉上洋溢著笑容,瞬間我們心里感到暖暖的。
我們班的幾個女生很主動,上前和奶奶們交流著,在奶奶們的指導下,幫助奶奶們折紙元寶。雖然折的不是很專業,但奶奶們還是微笑著夸獎我們。另外幾個同學拿著抹布,把全部的窗戶都擦了一遍。雖然天非常冷,拿著濕抹布的手被凍得麻麻的,但是看到奶奶們那燦爛的笑容,心里就覺得很滿足。
忙完活后,我們陪著奶奶們看電視,聊天。奶奶們跟我們聊她們年輕時候的事,我們也很認真地聽著她們訴說著。走的時候,奶奶們還親自來送我們。
這次活動感慨許多。奶奶們很健談,看不出她們是將邁九十歲的老人。在這個不大但溫馨的家,她們享受到了無與倫比的幸福。這次我們也并沒有為她們做許多事,但奶奶們說她們因為我們的來到感到很開心。其實老人們并不需要許多,她們要的只是一句溫暖的問候,一個溫暖的擁抱,這樣對她們來說就已經很滿足了。我們通過自己的一份努力給老人們帶去關愛,歡樂和溫暖,我們希望有更多的人去傳遞這根愛的接力棒。
文化志愿者活動感言 篇4
本次預備黨員的團體活動,我有幸參與到了做地鐵志愿者的工作當中。平常看著地鐵工作人員們的工作并沒有什么特殊,覺得很輕松,但只有自己也親身經歷一遍,才感覺做一名地鐵志愿者也是需要很多努力和服務精神的。志愿的經歷雖然不到兩個小時,但服務的過程卻很有意思,讓我親身感受到了做一名地鐵志愿服務的辛苦,鍛煉了自己的實踐能力,重拾了奉獻意識。
志愿工作開始,我被分到了地鐵軋機出口處,主要工作是疏導無法正常出站的旅客和維持秩序。身旁的地鐵工作人員給我講了一遍怎么分辨旅客的進出站狀況,對一些跳票,漏票現象應該怎么應對等等。隨著一波又一波乘客出站,面對的問題還是多種多樣的,比如車卡金額不足,要分析軋機的反饋數據然后做出判斷,引導乘客及時補錢;有的乘客插卡方式不對,同樣要細心指導;還有的乘客故意套票漏票鉆空子,同樣要向他們委婉地指出來。雖然平時覺得沒什么,但是身體力行,便覺得要做好一名地鐵志愿者,要能及時應對各種突發情況,要有足夠的耐心、敏銳的觀察能力和足夠的奉獻精神。
我相信經過這次志愿經歷,我會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奉獻精神和實踐能力,更好地發揮一名黨員的帶頭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