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關于處暑感言(精選5篇)
2024關于處暑感言 篇1
處暑,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14個節氣,在8月23日前后,太陽到達黃經150°。《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中,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表示炎熱即將過去,暑氣將于這一天結束,中國大部分地區氣溫逐漸下降。處暑既不同于小暑大暑、也不同于小寒大寒節氣,它是代表氣溫由炎熱向寒冷過渡的節氣。此后中國長江以北地區氣溫逐漸下降。此時太陽正運行到了獅子座的軒轅十四星近旁。夜晚觀北斗七星,彎彎的斗柄還是指向“申”(西南方向)。處暑的“處”是指“終止”,處暑的意義是“夏天暑熱正式終止”。所以有俗語說:爭秋奪暑,是指立秋和處暑之間的時間,雖然秋季在意義上已經來臨,但夏天的暑氣仍然未減。盡管早晚已有些濃重的涼意,但在我們這里(豫北)卻是“秋老虎”發威之時,這兩天天氣又似乎有些升溫,秋老虎不想走,又折回來了!可見暑氣之盛。不過,處暑過后,再怎么熱早晚也要涼快些。
處暑各地氣候漸趨分化。有的“處了暑,被子捂”,如“夏九九”中說的:“七九六十三,夜眠尋被單”;有的“處暑天還暑,仍有秋老虎”。南方常常是“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處暑正當暑”,“處暑十八盆”,處暑之后,依然是“汗”季,依然需要沖涼消暑。暑氣漸消,雨水漸少,故有“處暑雨如金”、“處暑里的雨,谷倉里的米”、“處暑雨不通,白露枉相逢”、“處暑若還天不雨,縱然結實也難收”之說。人們也常常以處暑是否降雨,作為后續降水多寡的一種判斷依據。“處暑不落雨,干到白露底”,“處暑不落雨,百草不結籽”,“處暑淋,秋分勻”,“處暑落雨十八鬧,處暑不落十八鬧,處暑不落十八燥”,“處暑有雨一冬淹,處暑無雨一冬干”。
處暑是反映氣溫變化的一個節氣。“處”含有躲藏、終止意思,“處暑”表示炎熱暑天結束了。我國古代將處暑分為三候:“一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此節氣中老鷹開始大量捕獵鳥類;天地間萬物開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類農作物的總稱,“登”即成熟的意思。處暑以后,除華南和西南地區外;我國大部分地區雨季即將結束,降水逐漸減少。尤其是華北、東北和西北地區必須抓緊蓄水、保墑;以防秋種期間出現干旱而延誤冬作物的播種期。
2024關于處暑感言 篇2
現在對于處暑沒有什么特別的感受了,剛還和朋友開玩笑說我的命是空調給的,每天24小時至少23小時在空調環境里,對于節氣就沒有什么敏感的了。
但以前不同,記得小時候處暑這天有許多事要做。先要收麻。爸爸在前面砍,孩子跟在后面,一捧一捧地抱到院子里,堆起來。媽媽拿著一塊鐵片,把麻一縷縷刮下來。鐵片薄薄的、彎彎的,像剖成了一半的竹筒。麻收好了,要翻地。
翻地是爺爺的事。因為老牛最聽他的話。“處暑蘿卜白露菜”。翻好地,就可以種蘿卜了。
放蘿卜種子的竹簍掛在屋梁上,要爬上梯子才夠得著。蘿卜的種子毛茸茸的,像小蟲。
種下地去,要立即用土蓋,不然就會被風吹走,或者被饞嘴的雞一粒一粒撿著吃了。
這兩件事做完,就可以“祭田神”了。孩子們抱來大捧的紙旗,喊叫著,狂奔著,在自家的田地里到處插上。大人們呢,在田間的十字路口,擺下瓜果蔬菜、雞鴨魚肉,向田神禱祝今年有個好的收成。
現在很多靠土地生活的農民,也還是過著這樣的生活,只不過我不再有這樣的經歷。
2024關于處暑感言 篇3
小雨淅淅瀝瀝的下著,窗戶被微微打濕。窗外,一切事物都是朦朧的,都被罩上了一層薄霧。陽光并不刺眼,溫和地灑落在大地上,一切都是那么的和諧,如同一幅精心繪制的油畫,掛在眼前。小區里的桂樹立在那兒,沉默著,留下一抹顏色,如記憶里的一樣,悄悄盛開……
小時候最喜歡的做的事便是在老家那棵桂樹下玩耍。春天與朋友們撿掉落的桂花樹葉,玩過家家;夏天踩著椅子,抓著樹枝看知了鳴叫;秋天則和伙伴們一起搖桂花樹,感受下桂花雨的場面;冬天在樹枝上系上絲帶,紙條,鈴鐺,讓桂花樹看起來好像依舊茂盛。
七歲那年,剛剛上一年級的我,依然還是那么愛玩。眼看桂花就要開了,我和伙伴們都特別的盼望,天天都來看。“嘿——我今天帶了鈴鐺過來,咱們給桂花樹系上吧!”“好呀好呀!不過,你這鈴鐺從哪兒弄來的呀?”“嘿嘿,我在家里翻了一圈兒沒找到,然后在我家狗的項圈兒上拽下來的。”“啊?你媽不會罵你嗎?”……依舊是打打鬧鬧,嘻嘻哈哈地笑著。
到家已經是晚飯時間了,我還沉浸在玩耍的興奮中,思緒仍然在桂花樹下流連,恍惚間耳畔映入了爸媽的話音。“聽說樓下要增加停車位了。”“嗯,連桂花樹都要砍了呢。”……聽到這些話我驚住了,問道:“什么時候啊?”“好像是后天吧。”“哦,那天正好處暑呢。”我默默地吃著飯,心中卻涌起無限波瀾。
處暑那天,我們都來到了樹下。幾天前系上去的鈴鐺依舊掛在樹上,徐徐微風吹過,發出了清脆的響聲。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僅僅幾天,桂花竟悄悄爬滿了樹梢。在層層疊疊的葉片中,盛開出一朵朵淺黃色的小花。零零碎碎,好似滿天的繁星;花瓣一小片一小片的,三個一群,五個一伙地緊緊擁在一起。花朵與葉片黃綠相間,相映成趣。你挨著我,我挨著你,這兒一堆,那兒一簇,好像在討論什么。走近細看這些花朵,橘黃色的花蕊旁均勻的分布者四片米粒大小的花瓣,在碧綠的葉片中顯得格外的可愛,格外的嬌嫩,仿佛風一吹就會輕輕掉落,楚楚動人,令人不禁心生憐愛。微風拂過,一股淡淡的桂花香隨著鈴鐺聲,彌漫開來。“嘿,小孩兒們,我們要開始干活兒了,你們回家吧。”隨即我聽到了一陣陣刺耳的電鉆聲……桂樹倒下的瞬間,我的心中似乎也有什么一起倒下了。
如今上初中的我已經搬到了園區居住,閑暇時依然會回去老家。每每途經當年的桂樹旁,我的內心就涌起無限悲涼:現代社會科技發達,經濟繁榮,但是,環境問題卻越來越嚴重。人們總是習慣把環境掛在嘴邊,也有過不少的宣傳,但是真正落實的又有多少人呢?誠然,人類成為了地球的主宰,但是如果過度的砍伐,當我們的世界再也沒有綠色,那么充斥眼球的只有那灰灰的天空了吧!人類為何認識不到,能夠使我們生存的,卻也只有地球呢?
春雨驚春驚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初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在二十四節氣中,我第一個認識的節氣便是處暑。那里有我兒時的回憶,一個充滿了桂花香的回憶。
2024關于處暑感言 篇4
小雨淅淅瀝瀝的下著,窗戶被微微打濕。窗外,一切事物都是朦朧的,都被罩上了一層薄霧。陽光并不刺眼,溫和地灑落在大地上,一切都是那么的和諧,如同一幅精心繪制的油畫,掛在眼前。小區里的桂樹立在那兒,沉默著,留下一抹顏色,如記憶里的一樣,悄悄盛開……
小時候最喜歡的做的事便是在老家那棵桂樹下玩耍。春天與朋友們撿掉落的桂花樹葉,玩過家家;夏天踩著椅子,抓著樹枝看知了鳴叫;秋天則和伙伴們一起搖桂花樹,感受下桂花雨的場面;冬天在樹枝上系上絲帶,紙條,鈴鐺,讓桂花樹看起來好像依舊茂盛。
七歲那年,剛剛上一年級的我,依然還是那么愛玩。眼看桂花就要開了,我和伙伴們都特別的盼望,天天都來看。"嘿——我今天帶了鈴鐺過來,咱們給桂花樹系上吧!好呀好呀!不過,你這鈴鐺從哪兒弄來的呀?嘿嘿,我在家里翻了一圈兒沒找到,然后在我家狗的項圈兒上拽下來的。啊?你媽不會罵你嗎?"……依舊是打打鬧鬧,嘻嘻哈哈地笑著。
到家已經是晚飯時間了,我還沉浸在玩耍的興奮中,思緒仍然在桂花樹下流連,恍惚間耳畔映入了爸媽的話音。"聽說樓下要增加停車位了。嗯,連桂花樹都要砍了呢。"……聽到這些話我驚住了,問道:"什么時候啊?好像是后天吧。哦,那天正好處暑呢。"我默默地吃著飯,心中卻涌起無限波瀾。
處暑那天,我們都來到了樹下。幾天前系上去的鈴鐺依舊掛在樹上,徐徐微風吹過,發出了清脆的響聲。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僅僅幾天,桂花竟悄悄爬滿了樹梢。在層層疊疊的葉片中,盛開出一朵朵淺黃色的小花。零零碎碎,好似滿天的繁星;花瓣一小片一小片的,三個一群,五個一伙地緊緊擁在一起。花朵與葉片黃綠相間,相映成趣。你挨著我,我挨著你,這兒一堆,那兒一簇,好像在討論什么。走近細看這些花朵,橘黃色的花蕊旁均勻的分布者四片米粒大小的花瓣,在碧綠的葉片中顯得格外的可愛,格外的嬌嫩,仿佛風一吹就會輕輕掉落,楚楚動人,令人不禁心生憐愛。微風拂過,一股淡淡的桂花香隨著鈴鐺聲,彌漫開來。"嘿,小孩兒們,我們要開始干活兒了,你們回家吧。"隨即我聽到了一陣陣刺耳的電鉆聲……桂樹倒下的瞬間,我的心中似乎也有什么一起倒下了。
如今上初中的我已經搬到了園區居住,閑暇時依然會回去老家。每每途經當年的桂樹旁,我的內心就涌起無限悲涼:現代社會科技發達,經濟繁榮,但是,環境問題卻越來越嚴重。人們總是習慣把環境掛在嘴邊,也有過不少的宣傳,但是真正落實的又有多少人呢?誠然,人類成為了地球的主宰,但是如果過度的砍伐,當我們的世界再也沒有綠色,那么充斥眼球的只有那灰灰的天空了吧!人類為何認識不到,能夠使我們生存的,卻也只有地球呢?
春雨驚春驚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初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在二十四節氣中,我第一個認識的節氣便是處暑。那里有我兒時的回憶,一個充滿了桂花香的回憶。
2024關于處暑感言 篇5
祭祖、迎秋,處暑節氣前后的民俗多與祭祖及迎秋有關。處暑前后民間會有慶贊中元的民俗活動,俗稱“作七月半”或“中元節”。舊時民間從七月初一起,就有開鬼門的儀式,直到月底關鬼門止,都會舉行普渡布施活動。據說普度活動由開鬼門開始,然后豎燈篙,放河燈招致孤魂;而主體則在搭建普度壇,架設孤棚,穿插搶孤等行事,最后以關鬼門結束。時至今日,已成為祭祖的重大活動時段。
此外,處暑之后,秋意漸濃,正是人們暢游郊野迎秋賞景的好時節。處暑過,暑氣止,就連天上的那些云彩也顯得疏散而自如,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時濃云成塊。民間向來就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說,其間就有“出游迎秋”之意。
放河燈河燈也叫“荷花燈”,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燈是為了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肖紅《呼蘭河傳》中的一段文字,是這種習俗的注腳:“七月十五是個鬼節;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纏綿在地獄里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著路。這一天若是有個死鬼托著一盞河燈,就得托生。”
開漁節對于沿海漁民來說,處暑以后漁業收獲的時節,每年處暑期間,在浙江省沿海都要舉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開漁節,決定在東海休漁結束的那一天,舉行盛大的開漁儀式,歡送漁民開船出海。20xx年第九屆中國開漁節,在9月6日浙江省象山縣舉行。
因為,這時海域水溫依然偏高,魚群還是會停留在海域周圍,魚蝦貝類發育成熟。因此,從這一時間開始,人們往往可以享受到種類繁多的海鮮。
處暑吃鴨子老鴨味甘性涼,因此民間有處暑吃鴨子的傳統,做法也五花八門,有白切鴨、檸檬鴨、子姜鴨、烤鴨、荷葉鴨、核桃鴨等。北京至今還保留著這一傳統,一般處暑這天,北京人都會到店里去買處暑百合鴨等。
潑水習俗在日本,從大暑到處暑的一個月時間內,日本各地有組織潑水降溫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