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開學感言(精選3篇)
幼兒園開學感言 篇1
今年,我們小二班又是新的組合,工作一年的小張老師,我還有今年新招進的年輕的保育員史阿姨。面對新的同事,面對新的孩子,的確壓力大得不得了,開學初,我對自己暗下決心:無論如何,盡自己所能帶好這些孩子,更帶好這個全新的班集體。苦點、累點沒關系,團結協作是關鍵,還有就是阿彌陀佛,今年新進的孩子能給我們一個驚喜。
9月1日開學第一天,我們小二班三名工作人員,以飽滿的情緒,微笑著迎接每一個可愛的孩子,真沒想到老天還真是給了我一個大大的驚喜:沒上過托兒所的幼兒苦鬧個不停,使出全身的.解數,無論你采用何種轉移術,就是不給你“面子”,我也知道這些孩子第一次離開家人過集體生活難免情緒激動,哭鬧不止也屬正常但毅力真是沒法說,他們能跟你從早上來園耗到離園,關鍵是這樣的孩子還不止一個,六七個孩子,我們三個工作人員從早到晚輪流安慰,一刻不停;上過托兒所的,膽子又大的不得了,趁老師忙得團團轉的時候,站在椅子上、站在床上,愛吃的東西吃完了自己的,順便把別人的也吃了,不喜歡的,隨手地上一扔,不給,我就搶了再說。
9月2日,開學的第二天,哭鬧的孩子還是依舊和我們耗著,我們呢也不甘示弱,就是要把你們帶好,就不相信你們會不被我們打動;雖說是第二天,但調皮的孩子也不能讓你們隨心所欲吧,于是,我們不斷地規范他們的行為,提出要求,雖然我知道強化好行為,有時需要很長時間,但只要你不停地做著,就會有成功的一天,這一天或許很近或許很遠,但對孩子來說一定會受益終身,我相信成功,所以我們必須這么做著。
9月3日開學第三天,筋疲力盡地帶了兩天,一大清早,我喝了杯咖啡,我們三名工作人員早早地來到了幼兒園,迎接孩子們的到來。今天來幼兒園送孩子的爺爺、奶奶明顯多了很多,大概是長輩們心疼了,一起親自來送送、看看。一位奶奶拖住我說:“今天孩子的奶奶、外婆一起送孩子來了,看到孩子在幼兒園哭,外婆也心疼地哭了起來,孩子從小到大從沒離開過外婆,非常寶貝,你們老師要多抱抱,多陪陪,一直陪著她才行。”現在的孩子每家只生一個,都寶貝地不得了,可作為三十一名孩子的老師,我們必須對每一個孩子負責,又怎么能專寵一個呢,理雖如此,但話不能這么說,否則孩子的外婆就更不放心了。
我一方面安慰著孩子的外婆,另一方面向她們道著孩子這幾天進步的表現,請她們放寬心,放手讓孩子慢慢適應集體生活,走好離家的第一步。可剛送走了兩位老人,另一個孩子的爺爺又找到了我,“你出來,我有事找你。”我順勢走了出去,并邀請他進來面談,可孩子的爺爺態度強硬地說:“我就在這里說,為什么我們家的孩子每天早上來幼兒園要哭,你給我說出道理來。你們幼兒園我以前帶孩子也經常來玩大型玩具的她從來就沒哭過,你說出來。”工作十五年了,真還從沒碰到過這樣的家長,福氣還真“挺好”,可問題總要解決吧,我請孩子的爺爺先消消氣,(從他的話語中也能感受到他對孩子的愛)告訴他,來園哭鬧的孩子不止您家一個
有些孩子哭鬧的時間比您家的還長許多久許多。爺爺一聽,忙說:“其他孩子也會哭嗎,為什么住在我們樓下的孩子今年也上幼兒園她就不哭。”(可以聽出,這位爺爺對這些3、4歲的孩子相當不了解)于是我對孩子的爺爺說,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您家的,和他們家的脾氣、性格、習慣都一樣嗎,您平時和孩子來幼兒園玩,都是您牽著、帶著的,時間又不長,她會哭嗎,到了幼兒園就不同了,每天早上要和你們分別,要在幼兒園呆上一整天
而且每天還不能想怎么樣就怎么樣,還要遵守一定的規則,孩子每天早上只哭了一會會表現算很好了,您應該表揚她,鼓勵孩子天天來上幼兒園,您一定也希望孩子在幼兒園養成各種好習慣,三年后,順順利利上小學吧!聽了我的話,孩子的奶奶一邊點頭表示同意,一邊拉著老伴,對我說:“老師您辛苦了,我們知道了。”
幼兒園開學感言 篇2
一年里我學到了很多東西,特別是現在在進行二期課改,這對我們新教師更是一個很大的考驗,我們不僅要對一期課改有一定的了解,還要趕上二期課改的步伐,不斷用新的教育理念來武裝自己。對此,我有一點小小的感受。
其實在幼兒園開展創新教育,培養幼兒教師的創新意識是可能性最大的。人們都說幼兒教師是多才多藝的,確實藝術能升華人的精神,改變人的行為,特別是他對右腦功能地提升與開發,使人獲得了創造的思路與靈氣。所以幼兒教師在師范中接受的藝術教育、藝術熏陶對實際工作有著解凍思維僵化、拓展思維方式、激發創造靈感的作用。而且幼兒園是離高考指揮棒最遠的地方,這就不會產生應試教學。幼兒園的課程設置、教材使用又沒有固定的模式,這就使教師可根據班級的實際情況,結合季節、主題、幼兒的興趣來選擇教學內容,創造性的設計教學活動。 我認為,二期課改最重要的要培養幼兒教師的創新意識,首先,要創設民主氛圍,讓教師敢于創新。創設民主氛圍是指創設營造民主、寬松、和諧的心理氛圍,運用有效的措施與方法建立一個平等、尊重、友好、與積極的心境狀態,使教師的創造性思維進入一個馳騁的心理空間。這時他們的思想是開放的,思維是活躍的,會自由表達自己的想法,因為她有足夠的安全感,即使說錯也沒關系。因此教師容易產生特別流暢的獨特的思維,容易產生靈感。創造’需要無拘無束的氣氛;創造,要求每個人都能"自由的呼吸"。讓園長與老師之間的關系少一些嚴厲,多一些微笑:少一些指責,多一些寬容;少一些約束,多一些尊重。這樣教師的人格得到尊重,情感受到感染后容易對創造性的教育產生興趣,處處以主人翁的精神投入到工作中去。其次,要組織安排,讓教師善于創新。
創新意味著打破舊的規則,所以創新要求組織指定的計劃必須具有一定的彈性,給教師留有創造的時間和空間。如果教師的每個工作安排的非常緊湊,那么就沒有時間進行思考、探索,創新的構想也無條件產生。要認可每一位教師的才能并充分挖掘潛在才能,使教師之間優勢互補,形成合力,發揮其最大的積極性和效益,使她們自身價值得到較好實現,個性得到充分發揮。注重學習讓教師具有自我更新、自我超越的能力。即不斷獲取百科知識和專業技能的自學能力以及不斷吸收教育學科的新知識、新技能,并在教育中積極運用的能力。這是因為幼兒強烈的好奇心是否得到滿足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知識是否淵博,另一方面因為現實中幼兒園教師多數是中師畢業,文化層次相對較低,這一狀況與當代幼兒園因信息渠道增多而智力發展加快,知識面增寬的現狀形成突出矛盾。因此園長要激活教師的創造性思維,必須為教師創設學習的條件。如;開設講座、專家指導、看書活動、學歷進修、教學練兵、外出學習觀摩等等。幼兒教學理論的發展與其他科學一樣日新月異,幼兒園教師要跟上時代發展步伐,事實創新教學,必須不斷學習、不斷自我更新和自我超越。最后,要科學合理的評價,讓教師樂于創新。激發教師創造的情感,必須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標準。創造力是人皆有之,我國教育家陶行之曾說過:"處處是創造知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由于個人先天和后天條件不同,其創造開發的早遲水平的高低則有所差異。要善于發現教師的閃光點,不輕視教師的點滴創造。要運用形式多樣的的激勵機制,培養教師的創造意志。還要經常向教師提出中等程度的成就目標,經常對教師的教學工作情況作詳細具體而及時的反饋,不斷加以鼓勵、強化、糾偏,形成對工作穩定的熱情,從而激勵教師的創造意志。要引導教師自我欣賞、自我激勵,增強創造的動力。因為自我欣賞、自我激勵是創造動力的源泉,也是情感智商的主要因素。二十一世紀是人才競爭的世紀,是創造的世紀。創造是艱難的,創造也是快樂的,創造更是無止境的。培養一支有創新意識的、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時代的需要,是教改的需要。只有領導不斷更新管理經驗,才能培養教師的創新意識,激發創新潛能。
二期課改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系,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別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生需要,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激發不同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
1、教師應成為孩子的傾聽者、觀察者。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師,不僅要傳播知識,更要觀察。注重一日活動中的觀察,捕捉著孩子一瞬即逝的現象和變化過程,了解孩子的個體差異,獲得第一手材料。教師應該是一位細心的觀察者,去傾聽幼兒談論的熱點話題,及時捕捉幼兒的興趣熱點,分析幼兒的探索需要,從而確立起幼兒感興趣的主題。傾聽、觀察孩子還體現在教師要關注孩子的已有經驗,即孩子現有的認知能力和生活經驗。我想:正是由于教師的留心觀察、傾聽才發現了來自幼兒的活動主題,當活動的內容是他們所喜歡和感興趣的時候,幼兒所表現出來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是我們難以想象的,幼兒的潛能得到了真正的發揮。
2、教師要成為幼兒的促進者,支持者。教師即促進者是新課程下教師角色的根本變化,是教師轉變過程中的一個飛躍與突變。在幼兒園的一日活動中,幼兒隨時都會產生許多問題,但由于年齡的特點和經驗有限,他們往往還不會歸納事物的特點這時就需要老師及時的介入和引導,使探索深入下去,從而促進孩子的主動學習,如有一次我帶領小朋友們在草地上自由的玩耍,我發現許多幼兒都在做"踩影子"的游戲,他們對影子非常感興趣。于是我充分抓住這一契機,組織幼兒去找影子,找找自己身邊各種不同的影子,它們有什么不一樣?孩子們發現:有的影子在前面,有的影子在后面,有的在左面,有的在右面,有的長,有的短,有的大,有的'小,當幼兒回答各種不同的答案后,小朋友們都用期待的目光看著我,并問:"老師,這是怎么回事呀,怎么會這樣呢?",在我的引導下,孩子們通過觀察、比較找到了答案。為了激發幼兒繼續探索的興趣,我又提出了疑問:"是不是一天中,我們的影子總是這樣不變的呢?",這激起了孩子進一步探索影子的興趣。
3、教師應成為合作者。我覺得新課程實施中的教師,應該善于把自我完善和集體和諧統一起來。在這個集體中,到處有你可學習和幫助的人,應樹立"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思想,相互學習和合作是為了共同提高。我能積極鼓勵教師進行各種學習和培訓,要求教師關注課改信息,教育雜志上的、網絡里的,把平時有關看到的、想到的、讀到的等等文章,在教研活動中進行交流,在讀書筆記中進行摘記和撰寫體會,這不僅是一種學習的積累,更是個人素養的一種提高。二期課改的學習與實踐之中。無論是管理者還是被管理者,大家都是一個共同體,一起想辦法,解決實際中碰到的具體問題。
新課程實施中的問題是多種多樣的,新課程在改變學生學習生活的同時,也改變了教師的教學生活,新課程中的教師將煥發出新的生命。作為新教師的我必須不斷的進行專業的學習,對自己的教學過程進行反思,能夠獲得理論與實踐的高層整合,突破普遍存在的教師彼此孤立與封閉的現象,積極地與團體進行合作與協商,為自身教師角色的適應和發展奠定基礎。不斷完善自己在教育教學中的創造性和專業發展的能動性,滿腔熱情地自主提升專業化的水平。為自己創造輝煌的舞臺,走向成功
幼兒園開學感言 篇3
生活如酒,或醉人,或辛辣,因為感恩她變得醇香;生活如歌,或高亢,或低沉,因為感恩,他變得動聽。生活人畫,或明麗,或素雅,因為感恩,他變得美麗。
父母愛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父母對我們的愛無微不至,從他們的一個動作,一句話,一個神態,都能看得出來。小時候,父母的愛是大手牽小手,雖然感覺不到父母在抓緊我們的手,但其實早已牢不可破,猶如萬里長城一般堅固。成長后,父母的`愛的滔滔不絕的“嘮叨”,雖然聽起來讓人心煩意亂,但包含了忠言逆耳的愛!長大后父母的愛是“犀利”的目光,雖然令人感到恐懼,但從滿了父母對于我們恨鐵不成鋼的愛。
恩師愛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白天的課堂上,老師們,奮筆疾書,深情講解。青絲被染成白發,聲音震碎喉嚨,雙手磨出老繭。黑夜下的燈光下,他仍然在奮筆疾書,認真批改作業,或憂愁,或快樂。憂愁學生們的錯誤,快樂學生們的成功。他放下筆,靜靜的思考著:如何教學生呢!第二天以嶄新的姿態,帶領我們迎接新的挑戰,走向成功。
祖國愛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祖國的愛的和平,然我們過上和平寧靜的生活;祖國的愛是政策,讓我們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國家的愛是關心,讓我們感覺到我們與國家血脈相連。當我們再升國旗的時候,望著五星紅旗,我們不由的感慨到:祖國啊!感謝你給我們的一切!我們會早日成才的,報答你!
父母的愛也好,恩師的愛也好,國家的愛也好,當我們感覺到自己的幸福了嗎?我想根本沒有,多的只是更多的的埋怨和怨恨。絲毫沒有感恩之意。感覺本來就是他們的,沒有什么需要感謝的。但我只能說不懂的感恩的人是一個不完整的人!因為做人就是從感恩開始的。感恩曾今,感恩現在,感恩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