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關于北漂感言(精選3篇)
2024關于北漂感言 篇1
那天出了北京西站已經是下午了,在沒有來到北京之前,我的同學都選擇了去上海和廣州,只有我一個人選擇了來北京工作,之前對于北京的了解就是北京是一個國際化的都市,中國的首都,具有文化氣息的古都,以前只有在電視上看到北京,對北京充滿了好奇感,這種感覺促使我一定要來北京。
在來到北京的第一天第一件事就是要找到一個住處,這是馬上要解決的第一件事,以前也聽說過很多北漂來北京工作因為租房的問題最后錢財兩空,我之前因為有實習的經驗,所以在選擇租房的問題上要找一些大的中介公司,這樣對于一個剛來北京工作的人來說是有保障的,畢竟自己剛來北京,還沒有工作,手頭上的錢也不是很多,租房占據了我很大一部分開支,這是一個對于剛來北京的人來說雖然不想支出但是這也是沒有辦法的是,畢竟選擇了來北京發展和打拼,所以這些苦也只能自己咽下去,來到北京之后沒想到北京的物價比我的家鄉要高出不少,畢竟這里的房價和地價資源緊張,這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這是一個一線城市,接下來就是要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工作,在連續投下幾十個簡歷石沉大海的這一刻,內心都要開始崩潰了,當初剛畢業的時候家里不是很支持自己來到北京工作,這是我自己一直堅持自己一定要來北京工作并要有一番作為給家里人看看我能不能能獨自生活在這個大都市,能不能在這個城市活下來。
在連續投下簡歷并收到面試邀請的那一刻自己可開心了,終于有信了,第二天自己自信滿滿來到這家公司面試,這是我在北京第一個面試機會,我一定要好好表現,畢竟要是自己找不到工作,吃飯就會成為一個問題,當面試官通知我通過面試以后,出了公司大門看著北京的天空,竟是這么好看,因為我來北京這幾天北京一直是陰天,我面試的那一天是晴天,我自己的理解是,老天這是看我老是找不到工作,這是給我一個機會嗎?
我上班的地方離我住的地方還是有一定的距離的,這也就意味著我每天要在6點就要起床,晚上6點下班,我當時出來扎到,被北京的地鐵給驚艷到了,這么多人,這是我第一天上班第一天感受到的,每天上班下班路上要用到3個小時,在地鐵上看到的每個人的面孔都是一副疲憊的感覺,估計是每天的工作壓力和睡眠時間不夠造成的,我在想我以后是不是也會變成這樣。
2024關于北漂感言 篇2
說起心中向往北京的情愫,也許緣起于是在學生時代假期來北京游玩的時候,家鄉在大連的我對于北京、西安這樣的城市有種莫名的向往,對于建市100多年的大連來說雖有大都市的現代時尚,卻缺少了厚重的歷史文化,而北京,正是這樣一座集現代化與歷史文化積淀的城市。
那時候,對北京的感覺,是十分簡單的,簡單到感覺這真是個好地方(那時候沒有趕上霧霾)。在不熟悉的地鐵站內趕上了晚高峰,繞來繞去卻也樂在其中,看著行色匆匆的上班族,那一刻我覺得我和他們很近,很近。來北京的想法在那時候就被種下了,時間是20xx年的夏天。
終于決定來北京了,時間是20xx年,我踏上了開往北京的列車。
絕大多數北漂的人到北京基本會面臨兩個問題,找房子和找工作。其實并沒有經歷多么波折、困苦甚至神奇的事情,相對于許多北漂來說可能很平淡,但對于我來說卻值得回味。
先說找房子,最能體現北漂意境的就是居住,而其中地下室可以說是早年間各路北漂前輩賴以生存之地,也成為了許多人的談資,如今愈發稀少了。而我的第一個落腳點,雖不是地下室,卻也沒高大上到哪里去。
那是在望京附近的一個村子,說是附近其實還差著幾公里的路,在村中有多處為北漂一族而建的“公寓”,不是國貿附近公寓的樣子,那里所謂的“公寓”是一些違章建筑,在平房基礎上加蓋一到兩層,以賺取更多利潤。
每天早上會在鄰居家的小孩哭鬧聲中醒來,不是人家不對,實在房間是隔音太差,樓下晾曬的衣物得多留心,稍不注意就不翼而飛了。
在那里狹窄的路面上不是車讓人而是人躲車,常年無人修整的柏油路已經破敗不堪,還有一位每天下午5點準時牽著德牧遛彎的大爺,就覺得隨時就會撒手,因為繩子總是保持繃直的狀態。這里沒有高低貴賤,看到的全是人生百態。
雖然只在那里住了一個月,但是至今仍然對那里充滿懷念,懷念那村口的擺渡車,那家東北水餃店內熱氣騰騰的氛圍,還有那充斥著煤煙味的冬天。那是20xx年的11月,在月末由于工作地方離這兒太遠就搬走了。
下一個住處,也是北漂的聚集地之一,海淀西三旗,從這里到南鑼鼓巷地鐵還需要40分鐘左右,人們通常稱之為“進城”。住房從村子里邊搬到了一個相對高端的小區,你覺得是鳥槍換炮了?其實不是,一個4居室的合租房,我租的是最小的一間,7平米左右。下床就到了門口,進門就能上床是最真實的寫照。
合租最扎心的事就是衛生間的使用,尤其是工作日的早晨,時間上的沖突讓搶衛生間的事情經常上演,以至于當時養成了醒了就起床的習慣,不像以前還會再賴一會兒床。小區外面有一條小路是通往天通苑和回龍觀的捷徑,說是捷徑因為沒有那么多的紅綠燈以及攝像頭,所以往往夜間也會有許多車輛通過,夏天汽車喇叭的聲音會叫醒夢中的我。
當時一個同事也住在附近,他也成了我在北京的第一個朋友,一起踩過了北京好多地方,后來他獨自騎行去了,當時還邀請我同行,可惜沒能一起,如今他在已經呆了好久了,找了個女朋友安頓下來了,在這里只能祝福啦。
在這里,我開始了畢業后的第一份工作,用文鄒鄒的詞形容就是“夢開始的地方”。在這里住的時間算久的,接近2年的時間。到了20xx年10月,由于換工作再次搬家。
這次真的進城了,搬到了東三環亮馬橋附近。還是合租,情況沒什么大的變化,這里說一個租房要注意的地方就是不要租頂樓,夏天太熱了。而且北京三元橋、亮馬橋附近出租還是一老房子為主,租的時候要注意看看有沒有年久失修的情況。時間到了20xx年9月由于房租到期,再次搬家。
其實在北京工作并沒有使你的激情被消磨,但是反反復復的找房子、租房子會讓你陷入一種焦慮,這種焦慮是一種安全感的缺失。
2024關于北漂感言 篇3
一直以來在內心中仿佛有兩個人:一個人說你要實現理想,呆在中國最繁華的城市,感受大都市的生活,實現個人價值;另一個說還是回老家吧,過得安逸點,沒什么壓力,老婆孩子熱炕頭挺好的。其實這無所謂對錯,只是個人的選擇不同而已。
在北京這幾年每年都會有親戚和同學來北京找我,每次我都會幫他們規劃好游玩路線,帶他們游玩一圈后把他們送到火車站。今年送一個朋友回家的時候,我多想能換一下位置,坐車回老家的那個是我。
做學生跟做白領是兩種不同的狀態,生活狀態的差異會讓你明顯感覺到時間的流逝,我來北京四年,要是上大學的話都已經畢業了,而我現在跟剛來北京時的生活狀態差別并不大,所以這才讓我覺得時間過得好快。
每次有同學問我什么時候回家,我總是笑笑,解釋一下現在不能回家的理由,講一些在老家工作的弊端,不能做自己喜歡的互聯網之類的話。雖然理由每次都一樣,說多了自己都感覺太敷衍,但同學卻依然會時常問起,我也總想著,要是回家后就可以經常跟同學一起聚聚,玩伴多了,老家的同學好幾個都買了車,如果去比較遠的地方玩,開車也方便很多。
可這依然還只是想象而已。
人在相應的階段就應該做相應的事情,最開始自己一個人,沒有什么顧慮,年齡大了也會面臨結婚、生孩子等一系列事情,有些事說起來不輕松,做起來就更難了。長大以后,發現自己真的不能為自己而活,自己是從農村出來的,雖然這個社會已經發展的很快,但是父母的傳統思想還是很重,我不能太晚結婚,不能太晚生孩子,如果在適婚的年齡沒有做相應的事,父母心里會一直惦記,這在他們心里會是一個結,了不去的心事。
話雖這么說,但我還是不贊成為了滿足父母的心愿,而勉強自己接受一段感情的做法。好在自己比較幸運,前幾年找到了自己喜歡的女孩,父母也很滿意。現在跟家里打電話,爸媽問的問題不再是有沒有找到對象而變成了什么時候結婚。
我爸跟我說只要我健康,有一份不錯的工作(他也不盼我有多大的出息),他跟我媽就心滿意足了,我媽說只要我好好的他們就覺得有希望,干活苦點累點他們也有動力。前幾年我村里的一發小不小心因為車禍離世了,他爸媽就把自家的土地賣了很多,在我們那種地的多少意味著收入的多少,也意味著付出的多少。
父母賺錢都是為了孩子,沒有了孩子,只要錢能滿足自己的生活就夠了,所以也就沒必要種那么多地了。我知道我媽是希望等我將來成家、有了孩子后,他們也可以少種點地,跟著我到城里享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