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思政培訓感言(精選3篇)
教師思政培訓感言 篇1
一、更新了教育教學理念。
時代在不斷進步,社會在不停前行。同樣,教育教學理念也應與時俱進。埋頭苦干是必須得,但抬頭望頭也是必要得。一味埋頭苦干會迷失道路,偶爾抬頭望天才能看清方向。特別是隨著高中新課程改革得縱深發展,很多教育教學中得深層次問題不斷地暴露,這時候更需要理論得指示與專家得引領。對于我個人而言,這次培訓無疑是一場“及時雨”,不僅對理清新課改中得種種關系有幫助,而且對突破新時代教育教學中一些“瓶頸”問題提供新得解決思路與方法。
又如:江西師大得孫慶民教授講得《對中國教育得批判與反思》,從德育與智育得辯證關系得角度當對下得高中教育進行解讀。指出:中國教育得現狀是教書為主,育人為輔;甚至是只教書,不育人。孫教授強調,育人比教書重要一百倍,因為教育得本質是對人得品質得塑造,而不是僅僅傳授知識與培養技能得。接著引用孔子、老子、荀子、蘇格拉底、洛克、蒙田、愛因斯坦等人得名言,最后得到結論:正確得教育理念是育人教書。此報告無疑是對當下教育弊端得一次警鐘,更是對一線教師理念得一次糾正。
總之,由于種種原因,我們現在得教育越來越偏離正常得軌道,越來越朝著急功就利與速成得方向。這些都需要在理念上糾正與更新,使我們得教育不離其本質。
二、更新了教育教學知識。
教師是一個永遠新得職業。這里講得“新”主要指知識得更新與教學藝術得更新。作為語文老師,他應始終站在時代文化前沿得號手,把住時代文化發展得脈博;他應是始終站在科學知識岸邊得擺渡人,傳承知識與文化;他應是學生靈魂得塑造師與精神垃圾得清道夫。所以,作為語文必須時時保持充電得狀態,此次培訓無疑是一次良好得機會。經過培訓,就我個人而言,不僅在學科知識方面得到一次全面得補充,而且在教學藝術方面得一次新得補充。
如江西師大熊大治教授講得《語文教學藝術》專題報告。熊老師用幽默生動語言,借很多實在得教學實例形象生動地簡述了教學過程中常用得一些方法與技巧。熊老師長期從事教學法研究,長期扎根一線研究,也常客串中學講壇,有理論有實踐。很多提法值得學習。熊老師講語文教學要講究藝術,語文教師不但要有高尚得情操,更要有高雅得格調與健康得思想。實在是太有道理了,我舉雙手贊同,因為我也是這樣認為得。
教師思政培訓感言 篇2
今天暑期的時候,我認真參與了教育局組織的新課改培訓,教育技術培訓,素質教育討論活動,專家們以鮮活的實例和豐富的知識內涵及精湛的理論闡述,給了我強烈的感染與深深的理論引領,在一次次的感悟中更進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課改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并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拓寬了學習的視野,更新了教育觀念。下面談談我對本次學習的心得。
教師素有“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之美譽。在對靈魂塑造的過程中,教師既要有比較淵博的知識,更要有高尚的道德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教師應當成為學生的表率,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成為全社會文明的楷模。為此,教師要時刻謹記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展現自身的人格魅力。那么,如何提高自身的師德修養呢?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1、熱愛學生,誨人不倦
熱愛學生,誨人不倦是教師履行教育義務的傳統美德,是衡量教師道德水平高低的主要標志。每一個學生,都希望得到教師的愛,師愛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它能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溫暖,產生愉快的情緒,從而激勵他們對學習的興趣和愛好。了解學生和關心學生,是熱愛學生的起點。教師僅僅把功課教好是不夠的,還要多關心學生的健康成長,為學生的一生著想,從思想上、學習上、生活上全面了解學生,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因勢利導地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熱愛學生還要尊重和信任學生。教師要有民主思想,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感情,允許學生獨立思考,切不可刺傷學生的自尊心。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認真評價學生的行為,和善平等地對待學生,絕不能為了樹立自己的威信而對學生采用體罰、諷刺、挖苦等侮辱人格的做法。當學生進步時,教師不要吝惜自己的贊美之辭;當學生犯錯或退步時,教師也不要任自己的批評侮辱之話泛濫。多一點微笑,多一點贊美,多一點信任,你會得到更多的回報。
2、熱愛祖國,愛崗敬業
熱愛祖國,獻身教育事業,是教師道德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愛崗敬業是教師處理與教育事業之間關系的準則,是教師職業道德的基礎和前提。尤其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在教育大發展的今天,教師要正確處理好奉獻與索取的關系,不計較個人得失,發揚“紅燭”精神,甘做“人梯”,安于“粉筆生涯”,以“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高尚情懷,獻身教育,鞠躬盡瘁。相反,如果教師不熱愛自己的事業,“身在曹營心在漢”,必定不能把工作做好。
3、以身作則,為人師表
在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只有以身立教,為人師表,才能有力地說服學生,感染學生。無數經驗證明,身教重于言教,“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說明凡是教師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必須先做到,給學生樹立好榜樣;凡是要求學生不做的事情,自己本身堅決不做,以免給學生留下壞的影響。教師要以自己的良好道德言行來教育和感化學生。
誠實正直,勤奮好學,禮貌待人,是教師以身作則,為人師表的具體體現。如果教師缺乏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沒有遠大的理想,其教育必定失敗。教師要教育學生勤奮刻苦,好學進去,自己必須勤奮好學,廣學博覽,精益求精。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用文雅和親切的語言啟迪學生的心靈,陶冶學生的情操,以自己的模范行為,影響教育學生。
教師思政培訓感言 篇3
在聲勢較大的“課堂大比武”活動中我看到了一群勤鉆苦研,敬業樂業、與時俱進的同行們。尤其是課件的制作與展示、教學中精品的呈現,更是體現出了教師的綜合素養和極其扎實的工作作風。聆聽不同年級、不同學科老師的課,置身于不同教師的課堂教學中,讓我受益匪淺。
一、教師的語言魅力。
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學語言更是一門藝術,誰能將它演繹得好,就能抓住學生的心。特別是我校語文教師吳丹、邵華平,他們那抑揚頓挫、聲情并茂、快慢適宜的語言,時時感染著、牽動著每一位學生的心,讓學生的回答也變得那么深情,富有詩意,激起了學生的最大興趣。
二、巧妙使用多媒體。
多媒體教學不僅給人一種賞心悅目的感覺,而且創造了輕松愉快地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這次“比教學”活動中,我校大多數教師都精心設計、自制了精美、實用的課件,使課堂變得更輕松。特別是胡老師設計的《秋天的雨》課件更是令人賞心悅目。和學生一起欣賞著精美的圖片,聆聽著動聽的音樂,我們仿佛和學生都隨著老師那點擊畫面的手指走進了火紅的楓林、金色的稻田,感受到了秋天的魅力。
三、教師深厚的基本功,扎實的教學態度。
我校教師們無論在教學目標的確定、教學環節的優化、教學問題的設計、教學方法的安排、教學語言的組織等方面均呈現出一片百花齊放、各具匠心的景象,更體現了新時代教師的綜合素養和極其過硬的教學基本功。特別是劉大雄老師,雖然已年過五十,卻依然寶刀未老,以自己穩重踏實的教學風格,讓學生輕輕松松就掌握了知識要點。郭老師在上一年級語文“植樹”時,他那生動質樸的語言、各種各樣的手勢、和學生一起“參加植樹”的勁頭,緊緊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
四、課后熱烈、中肯的教學評價,使授課教師和聽課教師共同進步、共同成長。
每一次聽課罷了,老師都能在一起進行積極的評課。課堂上新的教法很值得其它老師借鑒學習的,特別老師集體商討,尋找更好的解決辦法的,及教師們客觀、公正、科學地評價課堂教學。對探討課堂教學規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深化課程改革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達到了共同進步、共同成長的效果。
這次“課堂大比武”活動也讓我們認識到:教學有法,但教無定法。我們只要勤于學習,大膽實踐,不斷總結經驗教訓,就會探索出適合新課改要求、適合學生特點及教學內容的最好方法。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我會逐漸克服,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收獲新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