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閱讀孩子感言(通用4篇)
親子閱讀孩子感言 篇1
記得有位作家曾說過:“一個家庭沒有書籍,就像一座房子沒有窗戶。我們小時候沒有精美的圖書,但課文中丑小鴨、賣火柴的小女孩等栩栩如生的形象卻深深印在我的心里,從此閱讀也就成了我最大的興趣愛好。
上班后整天忙,要抽出時間讀書還真是難,不得不把各類書籍、雜志擺在床頭。如今工作.家庭、生活都十分穩定,孩子都上四年級了,閑暇時陪她讀讀書,還真讓我受益匪淺,女兒在閱讀的過程中,也學會了許多道理,懂得了世間的真、善、美。
在親子讀書過程中,讓我深深認識到作為一名家長要照亮孩子,首先自己身上要發光,要點燃孩子,首先自己心中要有火種。作為一個媽媽對孩子的教育是潛移默化的、深遠的,甚至是受益終生的。我們是孩子的榜樣,而在許多時候書籍又是我們的老師!在一起讀書時,我們共同感受著書籍帶來的喜怒哀樂,同樣的心情讓我們貼的更近了,彼此間沒有隔閡,可以像朋友一樣親密無間,而我可以零距離感受到她內心的變化,以便及時為她調整生活方式及學習方法,創造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環境。在與女兒一起閱讀的過程中,我都會耐心回答她提出的各種問題,有時我也會反問她,讓她來思考并說出她自己的想法。當我們的答案不統一時,我們會一起討論,彼此用自己的觀點去說服。在更多的情況下我們一起查閱資料,再結合書的內容,找出最佳答案!這樣不僅孩子接受了新的知識,我也增長了以前所不感興趣的問題。我和孩子在閱讀過程中一起成長著,并積累著知識!我們應該給孩子一個“愛和自由、規則與平等”的環境。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是一種享受、是一種樂趣,我和周雨會一如既往的熱愛讀書!
親子閱讀孩子感言 篇2
好久沒跟兒子一起讀書了,記得那是他上幼兒園時,我們在一起看過卡通書,我讀他聽。一晃,兒子都四年級了。因為工作原因或以各種理由推托,始終沒有在一起讀過書。說來真是慚愧。
這次老師布置了“親子共讀”這道作業,我們父子又可以在一起讀書了。我們首先挑了一本兒子喜歡讀的書,書名叫《百科大探險》。兒子對科學探索類的書籍和電視節目很感興趣,我就有針對性地加以引導。俗話說的好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這樣能提高孩子的知識面且記憶深刻。比如在此書中講到了臺風和颶風,兒子不解,問有什么區別?我就對他說臺風和颶風都是產生于熱帶洋面上的一種強烈的熱帶氣旋,只是發生地點不同,叫法不同,等你上了初中會詳細講到,兒子會意地點了點頭,我們接著往下讀。當讀到世界上最小的海時,兒子突然提問,我想了很久都沒猜對,我們迫不及待地找答案,原來是馬爾馬拉海,很陌生。它位于歐亞大陸之間,在土耳其西部。馬爾馬拉海東西長270千米,南北最寬70千米,面積1、1萬平方米,馬爾馬拉海面積雖小,但戰略位置極為重要,歷來是兵家比爭之地。因為它是通往黑海的必經之路。看來多讀書還能增長知識的。
通過這次與兒子一起讀書,不僅更加融洽了我們父子關系,而且還了解到很多知識,今后要多抽出點時間陪兒子讀書,創造家庭讀書氣氛,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
親子閱讀孩子感言 篇3
常有人把閱讀寫作“悅讀”,這是在閱讀基礎上更好的詮釋了閱讀所帶來的身心的愉悅。對于孩子的閱讀呢?我個人理解就是寶寶和爸爸媽媽在一起共同閱讀美好的故事,看美好的圖畫。對于6歲之前的幼兒來說,繪本很好的詮釋了這一過程。
作為家長來說,最初我的想法很簡單,就是從小培養孩子一個習慣,閱讀的習慣,但是走過這幾年,我發現,繪本帶給我和一諾的除了這個閱讀習慣之外,還有很多意外的收獲,我比較喜歡花婆婆方素珍說的:繪本就像一帖中藥一樣,在慢慢地改變孩子的體質。在孩子的情商提高方面,不是教科書能完全給的
在一諾七個月的時候,我們就開始親子閱讀,一開始,我也走了很多彎路,買了很多不合時宜的繪本,但是,當初有一套叫小熊寶寶的繪本,一直是一諾的最愛,雖然她還只是會咿咿呀呀的不能表達,但是每次看這套繪本上的小動物的時候,都會手舞足蹈,1歲半的時候,剛開始教一諾各種規矩,都是小熊寶寶里的 排好隊,一個接一個”對一諾每次出去玩的秩序性有很大的幫助,“你好”,通過各個動物之間的打招呼,一諾也學會了和長輩,小朋友打招呼,遇到陌生人也敢主動的去打招呼,還有一本“小熊尿床了”,對于那會經常尿褲子的一諾,真是符合她當時的心理,所以一諾在一歲半的時候能成功的穿封襠褲,不尿床,這本書真是起了很大的幫助
2歲的時候,一諾遇到她人生的第一個叛逆期,針對這個時期,相對說教,我更多的是通過繪本來和她共情,一諾性子急,愛發脾氣,生氣起來,自己拍自己的頭,我們就一起看《菲菲生氣了》、《我變成了一只噴火龍》《我的感覺系列》,讓她知道,每個人都有情緒,只要能正確的表達自己的情緒,發泄自己的情緒,生氣的感覺是什么樣的,也可以通過跺腳,看書,安靜的呆一會方式來發泄情緒,
3歲了,因為我和一諾都找到了繪本的樂趣,3歲要入園前,我們提前做準備,看看分離焦慮的繪本,比如《幼兒園的一天》、《魔法親親》、《一口袋的吻》和小朋友有爭執了,我們就看看交朋友的的繪本,比如《做朋友吧》《你愿意做我的朋友么》《古力和古拉》,喜歡畫畫,我們就看看顏色方面的繪本,比如《小藍和小黃》《杜魯嘟嘟》《蠟筆小黑》,被媽媽批評了,心里難過,,我們也會在晚上睡覺的時候看看《大嗓門媽媽》《忘了說我愛你》《逃家小兔》……比如害怕黑暗,我們就看《討厭黑夜的席奶奶》《吃掉黑暗的怪獸》。3歲的時候,動手能力增強,也有很多繪本類的手工書,我們看《努力生長的種子》玩顏料,看《玩美系列》做手工;看《一顆神奇的大樹》玩橡皮泥,
4歲了,孩子對自我的認同,信心,勇氣等方面比如沒有自信,缺乏勇氣,我們就看《大黑狗》《凱,能行》《我喜歡我自己》;孩子學會觀察細小事物,喜歡花花草草,開始好奇宇宙,自然界,我們就看《揭秘系列》《親親自然》《DK小眼睛,大發現》……很多很多這樣的繪本,所以,我也瘋狂的開始買書,大多的時候是從電商購買,每次買回來的書,我都會分類型的放起來,定期拿出來看,因為現在孩子小,看繪本的重復率很高,所以買的比較多,中班之后,伊寧市也開了兩家繪本館,孩子的繪本閱讀量提升了,我們就買和租結合,并且繪本館的孩子多,更有看書,聽故事的氛圍,
很多家長都說,繪本就那么薄薄的一本,二十多頁,還沒幾個字,太貴了,其實,這真是家長以大人的角度來看待繪本了,繪本不同于電腦畫,最主要的就是繪本是手繪下來,通過彩鉛,水粉,水彩,甚至是黑白鉛筆畫的方式,來描述各個動物的不同神態,這完全是電腦制圖不能達到的效果;其次,繪本是世界各國大師的作品,是非常經典的,不要說孩子,大人也愛。比如《安的種子》《禪的故事》《猜猜我有多愛你》等繪本,這些繪本家長看了都會有很多感悟和想法,繪本不是生硬的給孩子講道理,是通過故事來讓孩子感受美,懂得道理,更是家長和孩子之間共情的一個紐帶,是促進家長和孩子親子關系的最好的一個方式。
通過幾年的親子閱讀,一諾已經養成了很好的閱讀習慣,雖然目前還不能自主閱讀,雖然我內心有一點小期盼她的自主閱讀,但是我更珍惜和孩子一起閱讀的美好時光。或許用不了多久,孩子就不再需要我們給她講故事了。親子閱讀是件很快樂的事情,當我們老了后回憶起小時侯給他親子閱讀的時候該是什么一幅美麗的圖景啊。
我和一諾在一起讀繪本,沒有什么規矩,我們家里的各個房間都有她的繪本,她隨時可以找個墊子就能坐下來讀,我也很少讓孩子整理個中心思想什么的,也不問她看完之后懂得了什么,提問也只是偶爾為之,我不想破壞和她共讀的美好感覺。我不奉行任何專家的說法,我只做我認為最適合自己,用讓我和孩子覺得最愉快,最舒服的方式去進行閱讀。不需要堅持,只需要習慣;不需要糾結于對錯,只需要感受快樂;不需要成果,只需要體會。親子閱讀,享受它就好了。不需要那么多條條框框,是是非非,遵從自己內心的需要即可。
也許有人說你家讀了那么多的書,也沒有看到你家孩子比班上其它的孩子孩子強多少?一諾還是性子急,脾氣來得快,去的快。我想說的是即使孩子讀過一些繪本,短時間也不要期望她有什么改變,閱讀不是立竿見影的,讀過的東西什么時候能用上,閱讀到底能有多大作用?這些都很難說,但如果不讀,就一定體會不到閱讀的精妙之處。 親子閱讀我是一定會堅持的,閱讀的效果不一定體現在學習上,能建立良好的關子關系不是也很好嗎?這是媽媽和孩子萬千游戲中的一種。
親子閱讀孩子感言 篇4
晚飯后,我一放下碗就回房間去做作業,因為每天晚上完成作業后的時間是我們一家人最快樂的時光——閱讀。
我看看鐘,已經是八點多了,我收拾好書包跑到書房拉著爸爸的手說:“爸爸,今天我們是不是讀新書《弟子規》。”媽媽聽見了應到:“是,《弟子規》是依據至圣先師孔子的教誨編寫而成,教導我們為人處世的規范,這是一本好書。”爸爸接著說:“我們今天就從《總序》開始吧。”我高興地牽著爸爸、媽媽的手來到在沙發上,爸爸一把摟我進懷里,和媽媽一起讀著:“弟子規圣人訓首孝弟次謹信 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
爸爸說:“小然,首孝弟的‘弟’不讀是讀是嗎?”我不明白的問“這明明是‘弟弟’的‘弟’啊?”媽媽笑著說:“那是古時候的通假字。‘弟’通‘孝悌’的‘悌’,是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姐妹的意思。”“哦!我明白了,就是告訴我們要孝敬父母,友愛兄弟是嗎?”“真聰明,你能做到嗎?”爸爸說。“能!”說著我跳下沙發為爸爸媽媽端上一杯茶,爸爸高興地說:“嗯,小然倒的茶比蜜糖還要甜!”媽媽說:“看來我們的小然真的長大了。”爸爸媽媽會心地笑了,我也笑了。
每天晚上我們一家都沉浸在書的世界里,享受閱讀帶給我們的快樂。我愛閱讀,更愛與爸爸媽媽一起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