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訪感言(精選7篇)
家訪感言 篇1
我的兒子楊宗軍是富水鎮初級中學七1班的學生。20xx年5月26日,他的班主任李倩老師、語文老師徐富華,還有學校支部副書記黃斌一行三人驅車到我們家進行家訪。我們談了很久,我收獲很多。
我們的孩子楊宗軍的情況是這樣的.:由于孩子的父親常年在山東煤礦打工,母親一人在家照顧孩子,家庭經濟條件差,目前又在蓋房子,從小教育失當,教育方法不妥,從小學起就開始厭學,導致三天兩頭不到學校去,他的父親為此甚至把他吊在房梁上打,可是,這樣做的結果是惡性循環,越來越多次數地不上學。等到去年9月份,他上了初中,由于一個周才回來一次,學業負擔加重,這種情況越來越嚴重。這學期開學后幾乎沒有到學校里去幾次。為此,作為家長,我們也非常頭疼。
這次老師進行家訪,一方面交流了孩子的心理狀況、厭學原因、在學校表現情況,另一方面詢問了孩子在家里的學習和生活情況。作為家長,我對學校組織這次“家訪”的活動表示熱烈的歡迎,對老師們的辛勤付出表示由衷的感謝! 一直以來,學校老師對楊宗軍這樣的問題學生并沒有一點點的歧視,反而給他親切的關懷和諄諄的教誨。
通過和老師的交流,這些讓我們意識到平時疏忽了對孩子的教育,要求不妥。生活方面比較溺愛的問題比較突出。
黃書記也詳細的向我們詢問了,我們家對學校的教育有何意見和建議,而且針對我們孩子的特殊情況,特許我們孩子在家反思,到時到校參加考試。
這次互訪有校長參加讓我們感到了學校領導對孩子教育的重視,老師關心學生不辭辛勞、樂于奉獻不受回報的精神令我們十分感動。
家訪感言 篇2
“課外訪萬家”的活動報道在電視上、報紙上和網絡上層出不窮,一個個感人的故事,一篇篇精彩的手記,一張張難得的照片,在大街小巷傳遍了。這次活動,在所有的學校如火如荼地開展著。我是一位雙重身份的家長,既是一位小學教師,也是一位高中生的家長,屆時也接受了兒子老師們的來訪。
那天是一個星期六,本該是老師們休息的日子,沒想到是校長領隊,帶著班主任和幾位科任老師來了。作為家長,我非常感謝老師的到來,除了感謝,更是感動。一個班四十幾個孩子,每個孩子住房不集中,情況不一樣,老師要一個個地訪,一家家地跑,該是多么辛苦呀!
我們坐下后,班主任老師把孩子在校的學習、生活、思想動態和做人的行為做了詳細的匯報,其他科任老師也做了相應的補充,校長做總結性的發言。家長也向老師們反映了孩子在家的學習、生活和其它情況。這樣,家校雙方互通信息,全面了解,交換意見,統一認識,既可以幫助老師在后期工作中不斷改進教育教學,拓寬教學思路,又能夠幫助家長不斷改進家庭教育方式,從而形成教育合力,讓孩子得到更好的發展,逐漸走向良性化的快車道,為高考奠定堅實的基礎。作為家長,我深深地感受到學校領導和老師們對這次活動的重視,而且每一個老師都是深深愛著自己的學生的。這次家訪活動,讓老師和家長近距離的親切地交談,目的只有一個: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
家庭對孩子身體的發育,知識的獲得,能力的培養,品德的陶冶,個性的形成,都有至關重要的影響。但家庭教育不夠系統,學校整合了教育資源,將教育資源充分利用。學校是一個有著豐富教育經驗的地方,這里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成功人士。學校是一個有著教育氣息的地方,學校里有優秀的老師,他們是專業的,可以為學生們的教育有著更深淵的影響。因此,家庭教育應和學校教育相統一,共同努力教育好受教育對象。
通過這次的家訪,我們家長進一步感受到了老師們的敬業精神和高度的責任心;我們家長也進一步了解了學校科學的辦學理念與育人理念,我們也更進一步認同了孩子選擇四中這所學校讀書是明智的選擇。通過這次家訪,我們家長也更詳細地了解了孩子在學校的各種表現,便于我們家長更好的教育孩子。
我們也相信,老師們通過這次家訪,了解了學生家庭背景、生活和學習環境,就可以有針對性地采取有效手段和方法因材施教,促進孩子的健康發展。
我們還相信學校的領導和老師們一定會齊心協力,精心培育我們的孩子,我們也特別希望學校領導一直關注學生的全面成長。孩子能飛多高,能飛多遠,取決于翅膀的堅韌和力量。我們相信:孩子的左翅膀是父母給予的力量,孩子的右翅膀是老師給予的力量,要想孩子飛得更高飛得更遠,家校結合尤其重要。
4月29日,班主任陳老師和數學席老師專程到我家進行了家訪,我們談了很久,我收獲很多。陳老師一方面介紹了孩子在學校里的學習情況,另一方面詢問了孩子在家里的學習和生活情況。作為家長,我對學校的活動表示熱烈的歡迎,對老師們的辛勤付出表示由衷的感謝!
一直以來,學校老師給了胡銳親切的關懷和諄諄的教誨。這次陳老師稱贊了她的一些優點,讓我為孩子的優秀表現而倍感欣慰。當然,席老師也說了她的一些不足:比如上課發言不積極,考試時容易犯錯誤,等等。這些讓我意識到平時疏忽了對孩子的教育,放松了要求。今后要配合老師,發揮家長應有的作用。
陳老師還詳細地詢問了在家的作息時間,看她是否在家及時做家庭作業、自學、閱讀課外有益書籍,是否幫助做家務等等,我都如實相告。我一定配合老師,做好家長應該做的督促和教育工作,保證孩子有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保持家校聯系,全面提高她的成績和能力。經過這次面對面的溝通與交流,我更全面地了解了孩子的學習和思想情況。陳老師、席老師關心學生不辭辛勞、樂于奉獻不受回報的精神令我十分感動。孩子就像一棵棵稚嫩的小苗,老師們每一次愛的`付出,都象春雨一樣滋養著他們的心田。
家訪感言 篇3
自從走上工作崗位,我擔任班主任工作,已有五個年頭。五年的不斷探索,讓我深深地認識到,家訪工作是班主任協調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班主任經常性的工作。
家訪目的在于與家長交流情況,交換意見,共同研究教育學生的內容和方法。家庭是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對孩子身體的發育,知識的獲得,能力的培養,品德的陶冶,個性的形成,都有至關重要的影響。教育引導學生一定要與家長聯系,雙方只有同心協力,才能事半功倍,達到教育目的。
家訪不是向家長告狀,也不是讓學生難堪,而是要與家長、學生在家庭這個特殊的環境中真心交流和溝通。家訪工作長“報喜”,可以為后進生的轉化創造良好的環境。美國心理學家查絲雷爾說:“稱贊對鼓勵人類靈魂而言,就像陽光一樣,沒有它就無法成長開花。”家訪的目的是關心、愛護、轉化、教育學生,而不是因教師管教不了才去向家長“告狀”,因為這無異于給家長送去一根“棍子”,學生回家不免要受皮肉之苦。這樣做不但解決不了任何問題,而且學生還會遷怒于教師,不忘這一“棍”之仇,給下一步的工作制造了障礙。
家訪過程:
1、學生信息:小胡,天資聰穎,但有時不能控制自己,不夠勤奮。湯佳宇,勤奮好學,但有偏科現象。
2、目的:了解父母對他們的教育方法,改進學習習慣,增強學習興趣和信心。
3、解決方案:跟家長分析小毛病的大危害,并在適當時候要家長對我們或學生的意見表態,讓學生盡快的進入學習生活,發揮自己的潛力,取得好的成績。
家訪時間:1月16日上午9:00—10:00下午4:00—5:00
家訪情況:經過上一天的家訪,我們了解到,這兩位同學家中的主要由媽媽負責學習生活。但據了解,小胡同學是一個好動的學生,在家里經常不能自控,在沒有完成作業的時候就想著玩。他其實也很想進步,就是覺得總是管不住自己。該同學在老師和家長面前表態,以后做到:遵守校規班規;上課認真聽講,不影響老師講課;課后認真完成作業,字寫寫端正。
小李平時在家作業很認真完成,但對于數學上的一些知識很混淆,在家長的點撥下,效果甚微,有時碰到難題就退縮了。該生表示,以后會改正自己的缺點,知難而上,主動向老師同學請教。
家訪感言 篇4
4月29日,班主任陳老師和數學席老師專程到我家進行了家訪,我們談了很久,我收獲很多。陳老師一方面介紹了孩子在學校里的學習情況,另一方面詢問了孩子在家里的學習和生活情況。作為家長,我對學校的活動表示熱烈的歡迎,對老師們的辛勤付出表示由衷的感謝!
一直以來,學校老師給了胡銳親切的關懷和諄諄的教誨。這次陳老師稱贊了她的一些優點,讓我為孩子的優秀表現而倍感欣慰。當然,席老師也說了她的一些不足:比如上課發言不積極,考試時容易犯錯誤,等等。這些讓我意識到平時疏忽了對孩子的教育,放松了要求。今后要配合老師,發揮家長應有的作用。
陳老師還詳細地詢問了在家的作息時間,看她是否在家及時做家庭作業、自學、閱讀課外有益書籍,是否幫助做家務等等,我都如實相告。我一定配合老師,做好家長應該做的督促和教育工作,保證孩子有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保持家校聯系,全面提高她的成績和能力。 經過這次面對面的溝通與交流,我更全面地了解了孩子的學習和思想情況。陳老師、席老師關心學生不辭辛勞、樂于奉獻不受回報的精神令我十分感動。孩子就像一棵棵稚嫩的小苗,老師們每一次愛的付出,都象春雨一樣滋養著他們的心田。
家訪感言 篇5
我是八四班虎海濤的家長,20xx年5月27日星期五下午六點多,兒子的班主任歐老師到我家進行家訪,他就海濤星期二中午逃學情況向我進行了說明并反饋了兒子平時在校的學習生活情況,同時詳細了解了兒子平時在家的情況,并耐心與我就孩子的教育進行了深入地交流,讓我深受感動。
班主任老師的這次家訪,讓我的感受頗多,這是我第三次見到班主任歐老師了。前兩次都是在開家長會見到老師,因為家長很多,我也沒有太多的時間和老師做過多的交流。我們談了很多,包括孩子平時的學習生活情況,孩子在學校的學習狀況以及孩子的家庭教育問題。我經常忙于在外打工,平時孩子多由我妻子教育,而我對孩子的教育過問的很少,和老師的交流也比較少。這次孩子犯錯和我平時的疏于對孩子的教育有很大的關系。通過和老師的交流溝通我認識到,孩子的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家長的言傳身教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我以后一定要多和孩子交流溝通,關心孩子的成長。同時,我在這里要對教育我孩子的老師們說一聲:孩子讓您費心了,老師您辛苦啦,謝謝你們!
作為孩子的家長,我一定會積極配合班主任老師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多和老師溝通交流,讓孩子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
家訪感言 篇6
2月19日下午,富水鎮初級中學“關愛留守兒童”為期一周的活動,在吳校長的帶領下與班主任走進我家。
吳校長很平和的對我奶奶說:“富水鎮初級中學109名留守兒童我們一個都不會放棄。我們是孩子在學校中的監護人,把孩子交給學校你們放心!”憨厚的奶奶,用顫抖的雙手握著校長,激動的說:“好、好,我放心。”這對我爸媽來說是多么欣慰的事情啊。
班主任和奶奶一起從我的點滴的進步談起,奶奶一定想不到“因為留守”我在學校表現各方面突出,身為班長我的努力是為了證明自己的優秀,面對學習的壓力和管理班級問題,我表現出了班長應有的冷靜和沉穩。是班主任和科任老師的得力助手。但談及在家中的表現,奶奶深深的嘆了口氣,我也緊張的捏緊了衣角。緊緊的盯著奶奶的眼睛,使勁的用眼睛暗示。班主任看了我一眼及時把握情況,靈活調節,在輕松融洽的氣氛中總結出我在家中驕縱、不懂事,不能體貼父母和老人的處境等態度問題。我們三人促膝深談,從學習態度、生活習慣、感恩父母三個方面進行了全面深入的商量、討論教育措施,使我心服口服,奶奶也連聲說“好,好!”
送別吳校長和班主任,我對學校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認識。我想零距離的溝通對我是一種激勵,對奶奶也是一個觸動。
家訪感言 篇7
星期日下午,天氣比較冷,老師來家訪。張榮從鄰居家下完象棋回來,在家門口聽到傳來班主任王老師熟悉的聲音。這時,他想:遭了,王老師準是向爸爸“告狀”來了!唉,只怪自己上課時偷偷看那本吸引人的連環畫,被老師發現了,又為爭搶打乒乓球同吳林吵了一架。過去的班主任碰到這種事上門一“告狀”,自己就得挨爸爸一頓打。如今新班主任王老師又上門了!
只見爸爸笑容滿面地迎接著,拉著王老師忙坐下說:“王老師,太過意不去了,這么冷的天,為了我家的孩子,你不辭勞累趕來家訪,我真感動。我家的孩子真不懂事,他有什么表現不好的你盡管直說。”老師邊擦額前的雨水,邊笑著說:“你孩子真好,老師每次交代的各項工作都能較好的完成,對待同學也比較熱情,樂于幫助他們,唯一不好的就是就是膽子太小了點,上課很少發言,班級工作不敢獨立完成,應該……”
門后邊的我這時跳在喉嚨口的心終于歸位了,心里感激地想:老師,真是謝謝你,小學生作文《老師來家訪》。還沒想完,突然聽見王老師問我爸:“今天,你的兒子哪兒去啦?”我爸吃驚地說:“那孩子剛才還在呢!這會兒到哪兒了?”
聽了他們倆的對話,我只得低著頭從房間里走出來。王老師拉著我,摸著我的頭和藹可親地說:“張榮,不要怕成這樣,膽子放大些,今后多培養自己的自信和勇氣,你會成為一名好學生的!”
我如釋重負,暗暗下決心:為自己的自信和勇氣奮斗吧!
老師的家訪結束了,我抬起頭,挺起胸,看到窗外一道美麗的彩虹,高懸在天空,我親愛的王老師騎車消失在絢麗的晚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