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暑期政治培訓的感言(精選3篇)
教師暑期政治培訓的感言 篇1
今天暑期的時候,我認真參與了教育局組織的新課改培訓,教育技術培訓,素質教育討論活動,專家們以鮮活的實例和豐富的知識內涵及精湛的理論闡述,給了我強烈的感染與深深的理論引領,在一次次的感悟中更進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課改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并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拓寬了學習的視野,更新了教育觀念。下面談談我對本次學習的心得。
教師素有“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之美譽。在對靈魂塑造的過程中,教師既要有比較淵博的知識,更要有高尚的道德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教師應當成為學生的表率,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成為全社會文明的楷模。為此,教師要時刻謹記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展現自身的人格魅力。那么,如何提高自身的師德修養呢?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1、熱愛學生,誨人不倦
熱愛學生,誨人不倦是教師履行教育義務的傳統美德,是衡量教師道德水平高低的主要標志。每一個學生,都希望得到教師的愛,師愛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它能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溫暖,產生愉快的情緒,從而激勵他們對學習的興趣和愛好。了解學生和關心學生,是熱愛學生的起點。教師僅僅把功課教好是不夠的,還要多關心學生的健康成長,為學生的一生著想,從思想上、學習上、生活上全面了解學生,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因勢利導地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熱愛學生還要尊重和信任學生。教師要有民主思想,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感情,允許學生獨立思考,切不可刺傷學生的自尊心。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認真評價學生的行為,和善平等地對待學生,絕不能為了樹立自己的威信而對學生采用體罰、諷刺、挖苦等侮辱人格的做法。當學生進步時,教師不要吝惜自己的贊美之辭;當學生犯錯或退步時,教師也不要任自己的批評侮辱之話泛濫。多一點微笑,多一點贊美,多一點信任,你會得到更多的回報。
2、熱愛祖國,愛崗敬業
熱愛祖國,獻身教育事業,是教師道德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愛崗敬業是教師處理與教育事業之間關系的準則,是教師職業道德的基礎和前提。尤其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在教育大發展的今天,教師要正確處理好奉獻與索取的關系,不計較個人得失,發揚“紅燭”精神,甘做“人梯”,安于“粉筆生涯”,以“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高尚情懷,獻身教育,鞠躬盡瘁。相反,如果教師不熱愛自己的事業,“身在曹營心在漢”,必定不能把工作做好。
3、以身作則,為人師表
在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只有以身立教,為人師表,才能有力地說服學生,感染學生。無數經驗證明,身教重于言教,“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說明凡是教師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必須先做到,給學生樹立好榜樣;凡是要求學生不做的事情,自己本身堅決不做,以免給學生留下壞的影響。教師要以自己的良好道德言行來教育和感化學生。
誠實正直,勤奮好學,禮貌待人,是教師以身作則,為人師表的具體體現。如果教師缺乏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沒有遠大的理想,其教育必定失敗。教師要教育學生勤奮刻苦,好學進去,自己必須勤奮好學,廣學博覽,精益求精。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用文雅和親切的語言啟迪學生的心靈,陶冶學生的情操,以自己的模范行為,影響教育學生。
教師暑期政治培訓的感言 篇2
一、更新了教育教學理念。
時代在不斷進步,社會在不停前行。同樣,教育教學理念也應與時俱進。埋頭苦干是必須得,但抬頭望頭也是必要得。一味埋頭苦干會迷失道路,偶爾抬頭望天才能看清方向。特別是隨著高中新課程改革得縱深發展,很多教育教學中得深層次問題不斷地暴露,這時候更需要理論得指示與專家得引領。對于我個人而言,這次培訓無疑是一場“及時雨”,不僅對理清新課改中得種種關系有幫助,而且對突破新時代教育教學中一些“瓶頸”問題提供新得解決思路與方法。
又如:江西師大得孫慶民教授講得《對中國教育得批判與反思》,從德育與智育得辯證關系得角度當對下得高中教育進行解讀。指出:中國教育得現狀是教書為主,育人為輔;甚至是只教書,不育人。孫教授強調,育人比教書重要一百倍,因為教育得本質是對人得品質得塑造,而不是僅僅傳授知識與培養技能得。接著引用孔子、老子、荀子、蘇格拉底、洛克、蒙田、愛因斯坦等人得名言,最后得到結論:正確得教育理念是育人教書。此報告無疑是對當下教育弊端得一次警鐘,更是對一線教師理念得一次糾正。
總之,由于種種原因,我們現在得教育越來越偏離正常得軌道,越來越朝著急功就利與速成得方向。這些都需要在理念上糾正與更新,使我們得教育不離其本質。
二、更新了教育教學知識。
教師是一個永遠新得職業。這里講得“新”主要指知識得更新與教學藝術得更新。作為語文老師,他應始終站在時代文化前沿得號手,把住時代文化發展得脈博;他應是始終站在科學知識岸邊得擺渡人,傳承知識與文化;他應是學生靈魂得塑造師與精神垃圾得清道夫。所以,作為語文必須時時保持充電得狀態,此次培訓無疑是一次良好得機會。經過培訓,就我個人而言,不僅在學科知識方面得到一次全面得補充,而且在教學藝術方面得一次新得補充。
如江西師大熊大治教授講得《語文教學藝術》專題報告。熊老師用幽默生動語言,借很多實在得教學實例形象生動地簡述了教學過程中常用得一些方法與技巧。熊老師長期從事教學法研究,長期扎根一線研究,也常客串中學講壇,有理論有實踐。很多提法值得學習。熊老師講語文教學要講究藝術,語文教師不但要有高尚得情操,更要有高雅得格調與健康得思想。實在是太有道理了,我舉雙手贊同,因為我也是這樣認為得。
教師暑期政治培訓的感言 篇3
1、創業首先是去做,想多了沒用,光想不做那是烏托邦。很多時候創業者因為自己搞不清楚而不去創業,實際上等你搞清楚以后就更不會去創業了。——馬云
2、對所有創業者來說,永遠告訴自己一句話:從創業得第一天起,你每天要面對的是困難和失敗,而不是成功。我最困難的時候還沒有到,但有一天一定會到。困難不是不能躲避,不能讓別人替你去扛。九年創業的經驗告訴我,任何困難都必須你自己去面對。創業者就是面對困難。——馬云
3、什么叫做創業?創業就是讓你的人生充滿了無限的可能,創業就是讓你知道這個世界上比你優秀的人還比你努力,創業就是讓你累的半死的時候還能從床上一秒鐘爬起來,因為叫醒你的永遠都不是鬧鐘,而是你日夜追尋的夢想!
4、什么是創業?如果你敢向自己承諾,愿意拿出人生最黃金的十年、十五年,甚至更長時間,決定玩這個游戲,愿意損失生活樂趣,甚至可能付出健康,這就是創業。藝術、文學、經濟、政治,都是創業的舞臺,它適合于任何不甘平庸、愿意承擔風險的人,愿意為他人創造價值的人。對,奧巴馬也是創業者。——周鴻祎
5、創業不是一個人的事情,要用你的智商去選擇一個合適的項目,要用情商去建立一個核實的團隊,用膽商去體味一個叫做創業家的精神。創業的成功是偶然的,創業的失敗是必然的,無論你做了多少的準備,一個微小的事情就能夠毀掉你的一切努力。
6、創業,一開始會很難,很苦澀,只是任何一個創業者都必須經歷這個階段。我們一定要學會苦中作樂,受多大的苦就會享多大的福。創業就是不成瘋不成魔,要承受比打工更多的痛苦,唯一不同就是打工的痛苦會持續加劇,但是創業的痛苦經過沉淀最終會積累成幸福。
7、我希望朋友們如果有創業的沖動,還是要大膽去創業,即使是頭破血流,也要給自己機會。因為,所有的創業成功都沒有經驗可遵循,只有不斷地失敗,你才能夠找到成功的燈塔,你才能夠改造自己的成功基因。
8、創業就是干別人沒有干過的事情,干別人干過了但沒有干成的事情。一個非常優秀的創業者往往都是離經叛道的、那種很夸張的人。他有挑戰一切的勇氣,這是需要鼓勵的品質。所以我鼓勵創業者要能夠挑戰權威,顛覆現有規則,這才是成功的經驗。——雷軍
9、上班很簡單,就是生活很困難。創業很困難,就是生活比較簡單。很多人有體面的工作,并沒過上體面的生活!創業不體面,但生活很體面。——李嘉誠
10、我總結的創業十條:1、能洞察用戶需求對市場極其敏感。2、志存高遠并腳踏實地。3、最好是兩三個優勢互補的人一起創業。4、一定要有技術過硬并能帶隊伍的技術帶頭人。5、低成本情況下的快速擴張能力。6、有創業成功經驗的人加分。7、做最肥的市場。8、選擇最佳的時間點。9、專注、專注再專注。10、業務在小規模被驗證。——雷軍
11、創業者沒有退路,最大的失敗就是放棄。——馬云
12、記住,因為創業者都是靠自己的毅力走下去,你如果覺得有人送你,你基本上就不會成功了。——馬云
13、創業,如果不去徹底追求,徹底研究的話,就無法嘗到成功的果實。——孫正義
14、創業初期,不要把人脈看得太重要。人脈始終都是有限的,商機才是無窮無盡的。再說,剛創業,我們本身就不值錢,怎么又會吸引有錢人的眼光?先練好內功,有錢了,自然有人來依附我們。如果沒有錢,到處燒錢磕頭,也沒人搭理我們。神仙也勢利呀,誰有錢,他會讓誰更有錢;誰窮,就讓誰更窮。當你自身足夠強大,人脈、錢脈自然就來了.......
15、創業要大成,一定要找到能讓豬飛上天的臺風口。勤奮、努力加堅持等等,這些只是成功的必要條件,最關鍵的是在對的時候做對的事情。——雷軍
16、創業,最關鍵的是選擇什么樣的行業。一旦選定了,今后幾十年里要為此而戰斗。為了選好這個行業,花上一年或者兩年的時間都是值得的。——孫正義
17、創業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恒心和毅力堅持不懈的發展過程。這其中并沒有什么秘密,但真正做到中國古老的格言所說的‘勤’和‘儉’也不太容易。而且,從創業開始,還要不斷地學習,把握時間。——李嘉誠
18、我在最初創業的時候,幾乎百分之百不靠運氣,是靠勤奮,靠辛苦,靠努力工作而賺錢。——李嘉誠
19、對創業者來說,最大的價值其實是在趨勢、產品方面,其次是人才、人脈,最后才是場地、法務、財務。——李開復
20、一個創業者請我給他五句話:1)判斷未來趨勢,順勢者昌,逆勢者亡,2)最重要的成本是機會成本,3)關鍵在執行,魔鬼在細節,4)專注你的用戶,一切都會接踵而來,5)簡約聚焦,學會說不。——李開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