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師教育感言(通用3篇)
小學教師教育感言 篇1
教師是一座橋,架設在童年與成年之間,學生從這座橋上路過,跨過人生幼稚無知的江河,使彼岸不再遙遠,讓理想變為現實。教師職業說到底就是良心職業。有了良心,才有對學生的愛;有了良心,才有對家長的負責;有了良心,才有對教育事業的無私奉獻。教師應是學生成才道路上的一塊青石板,是教育事業大廈中的一方紅墻。關愛每一位學生是身在博愛之都的老師應有的風范。少一點指責,多一點鼓勵;少一點嘆息,多一點關心;少一點抱怨,多一點苦干;少一點隨意,多一點認真。你會覺得孩子多了一份可愛,生活多了一份陽光。寧改變自己的習慣,不改變學生的個性。
我有一個蘋果,你有一個蘋果,交換以后,我們還是擁有一個蘋果,但是,我有一種思想,你有一種思想,交換以后,我們就會擁有兩種思想。愛心教育重于知識教育。用指南針的意志和剛鋪上路面的瀝青的熱情去堅持自己的理想——教書育人。教育的目的,使每一位學生成人成才。付出是收獲的沃土,關愛是動力的源泉,微笑是學生心目中的一縷溫暖的陽光,更是孩子走向成功希望的階梯。汗水鑄就品牌。我們在平凡的日子走來,托起明天的太陽,我們已經習慣淡泊,坦然面對無言,但我們可以自豪地說:青春會在此閃光,生命會為此燦爛。無論是對立,還是調和都要有變化,在變化中見出多樣、統一的美,這才有生動的氣韻,深遠的意味,平板、呆滯、單調的東西是不會討人喜愛的。贊揚與鼓勵是一種投資,投入的越多,回報就越豐厚。誠摯的心靈是學生情感的鑰匙,高尚的師德是學生心靈的明鏡。
把自己的心血、才智、溫柔和激情凝聚在對學生的關愛中,點亮一雙雙呼喚未來的眼睛,塑造一個個美好、健康的心靈。愛孩子有時會是母雞也會做的事,而正確地引導和幫助孩子,卻是一件需要付出心血和智慧的事。教師需要一種心態,但求耕耘,不問收獲;教師更需要一種心境:甘于寂寞,無私奉獻。教師就是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業的人。看著那一張張幼稚的小臉蛋,我真的希望成為他們的大朋友,教育他們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生活,我深知自己的責任,假設把小學生活比作一個完美的圓圈,我愿意給他們一個美好的開始。如果我們能把每一個學生都當做自己的孩子來對待,那我們就是成功的教師。苦中求樂,失中求得,鬧中求靜,閑中求忙。教師應是學生的偶像,師長、專家、朋友、讓學生成為教師的FENSI(粉絲)。
學生需要不斷地自我提高,更需要不斷地得到關愛,關愛學生就是在創造美好的明天,塑造幸福的未來,教師要用更多的方式,更合適的方法去關愛每一個學生,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工作,而是在為社會貢獻教育的價值。一句溫馨的贊美、鼓勵、祝福、問候,可以讓人一整天都保持愉快的心情。生活中,每人都喜歡聽到這樣的話,每人也都會說這樣的話。何不從我做起,讓別人快樂起來,也讓自己高興?當然,這樣做的唯一前提是:你必須具備一顆充滿愛的心。把自己當作泥土,讓學生踏上通向成功的道路。讓自己變成彩絲,為學生提供紡織成才的彩線。
平實、順美是最美教態,是奉獻給學生的最佳禮物。愛心鑄就信心!——讓孩子在玩、笑中不知不覺鍛煉了身體,學會了技能。我想對我的學生說:自己就是自己的“上帝”;我想對家長說:不要輕言放棄,孩子是我們的未來;我想對社會說:中要給孩子一縷陽光,他們必定還你一片燦爛。我要對自己說:選擇教育,我今無悔。教師心中愛的天平應該是傾斜的,它傾向那些學習有困難,需要幫助的孩子。用愛心撐起孩子理想的翅膀。認認真真做人,踏踏實實做事,不求個人得失,只求問心無愧!讓學習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教學來不得半點虛偽、浮燥,必須實實在在,一步一個腳印!
讓學生喜歡你,你得首先喜歡學生;讓學生充滿智慧,你得首先做個智者;讓學生具有創新品質,你得首先不墨守成規;……凡事首先從自我開始做起,學生會給予相應的回報。辛勤的勞動,細心的呵護,培育出的將是美麗的花朵,而如果在培育的過程中再加入高尚的品質,相信培育出的將是心靈和外表都美麗的花朵。我改變不了這個世界,但可以改變我的課堂。教學的樓,無電梯可乘,必須從
樓梯一個臺階一個臺階地攀登。生命的旅程是變化的,心靈的歷程也是變化的,哪個教師名下不都曾經擁有很多的榮譽,教學能手,優秀教師,可學生對我們的認可不是一張更輝煌的證書嗎?在課程改革下學生探究,學生的生活在變得豐富,我們邊在探究邊在成長,我用這樣的思想指導我們的行為,給學生動手操作的機會,給學生犯錯誤去認識錯誤,改正錯誤的機會,給學生暢所欲言的機會,愿與所有朋友共勉:培養一個優秀的舵手需要二十幾年
小學教師教育感言 篇2
教師的工作是清苦的。想想吧,教師一天的工作又怎能用八小時來衡量?從備課到上課到作業批改,從常事務到班隊活動,從補習功課到家訪談心,哪一處不讓你流幾身汗水操幾分心,哪一天不讓你口干舌燥筋疲力竭呢?然而,我的臉上總是洋溢著年輕的神采,笑著說,每天,我面對的是一個個鮮活的孩子,駕馭的是變化多端、生動活潑的課堂,孩子們一次精彩的發言,一段感情真摯的朗讀,一份娟美工整的作業,一篇充滿童趣的作文,都會使我怦然心動,樂從中來。
有人說,教師的生活,往往今天是昨天的重復,明天又是昨天的翻版,單調而平凡。而我說,不!在擔任班主任時所感受到的那份濃濃的師生情,就像一壇陳年老酒,越飲越能體味到那芬芳的`酒香,余味無窮。
班級就像一棵大樹,每個學生就是樹上的一片葉子,只有讓每一片葉子匯聚在一起,這棵大樹才能煥發出勃勃生機。
黃沙如海,找不到絕對相同的兩顆沙粒,教海無邊,也找不到適用與每一節課的途徑與方法。這就是語文教學的魅力所在。在孩子的心里,老師是可傾訴心聲的朋友,是懂得欣賞自己的家人,是愿意與自己分享快樂的伙伴。于是,教師與學生就不再只是教育者與被教育者,他們將在平等與和諧中,在心靈與心靈的交融同提升彼此的生命質量。
生活的清淡也是一種滿足,每個孩子的心口都有一把鎖,如果我有開啟這把鎖的鑰匙,我就打開了一個美麗的世界。我愿意在城市的喧噪中守住一份寂寞鉆研教學,也愿意在夜深人靜時借著一絲寧靜的燈光用心揣摩學生的心靈。
教師是山,學生是水。山光水色,相互映照。師生是一種緣分,也是一種真情。我知道成長的路途中沒有一步登天的魔氈,你的雙腳必須堅實地踏在土地上一步一個腳印地走。我將在甘苦相伴中體味語文教師的價值,只有懂得付出才會擁有收獲,心中才會蕩起幸福的漣漪。但愿這樣的幸福不斷充盈著我的教育生活。新課程關注學生。關注學生的表現,欣賞學生的想法,重視學生的問題,接納學生的意見,寬容學生的失誤,滿足學生的需要。
作為一名教師,只教學生讀書,而不教學生思維,書是無法教好的;作為一名學生,只會讀書,不會思維,書也是無法讀好的。
教師像蠟燭”作為一種教育精神,值得提倡;作為一種教育思想,卻不值得稱道。教師應該是火柴、打火機,主要職能不是自己燃燒,而是點燃學生的希望之火、智慧之火,激發學生的激情。
小學教師教育感言 篇3
一、培養學生專心傾聽的習慣。
專心傾聽是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積極思考的基礎,也是提高課堂學習效率的前提。因此,教師要培養學生上課專心傾聽的習慣,上課專心傾聽包括看、聽、想、做等四個方面
看:就是看老師演示、板書和動作。
聽:就是注意傾聽老師的講解和同學的回答。
想:就是想所學的內容,自己學會了什么,還有什么與別人不同的見解。
做:就是動手操作學具和做練習。
為了培養學生上課專心聽講的習慣,首先要求學生聽課時,思想不開小差或做小動作,注意力要集中;其次,要求認真傾聽其他同學回答,仔細研究他們回答得是否正確,有沒有需要補充的。有沒有更好的建議;再次,要仔細觀察老師的演示和板書,并按要求認真地操作學具,作好練習。
二、培養學生認真書寫的習慣。
認真書寫不僅能提高作業的準確率,而且對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養成認真負責的習慣有積極的意義。
書寫美觀,工整是學生的基本功,做數學作業一般要求學生書寫格式規范,阿拉伯數字和符號的書寫也要規范。對作業餓書寫情況,教師要經常講評,要以典型示范,以表揚為主。
雖然小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但由于二年級小學生的思維活躍,接受新事快。因此,只要教師引導得法,就可以使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的速度加快,并使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學習中扎根、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