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教育感言(通用3篇)
體育教育感言 篇1
20xx年3月4日,順德區中小學體育教師專業技術培訓班(第一期)于勒流新球初級中學順利開班,我代表學校參加這次培訓。本次培訓主要是學習花式跳繩的技術。
培訓第一天,順德區東風小學溫克健校長主持“跳繩運動現狀及發展趨勢”講座,在講座中,我們了解到各國各地跳繩運動的特點以及技術的差異,還觀看了許多花式跳繩比賽的視頻。講座結束后,我們來到體育館進行花式跳繩學習,包括個人跳繩,雙人單繩跳繩,雙人雙繩跳繩,8字跳繩等。培訓第二天,溫校長又主持了“跳繩比賽規則”講座,講座后我們回到體育館進行分組練習,練習下午考核的內容,下午全體學員進行考核。
經過兩天的培訓,我們學會了花式跳繩的技術。這種新穎的跳繩運動將跳繩運動“玩”出新高度,豐富了體育課堂的形式和內容,既鍛煉學生的身體,又提高學生的運動興趣,同時,也啟發了我今后體育教學。
體育教育感言 篇2
我是供電車間變電班組的。今天我能當選“38紅旗手”,是大家對我的鼓勵和鞭策,我感到非常榮幸。在此我想說,這是領導關懷,是所有同事對我的鼓勵和支持,讓我今天能站在這里,在此,我要向所有幫助、支持我的領導、同事深深鞠上一躬,謝謝你們!
我是20xx年從鐵道學院畢業進入供電段工作,八月到次年的二月我在檢修車間實習,后定崗到供電車間。自從參加工作以來,“追求突出,無論何時何爭做最好”,一直是我的座右銘,所有的優秀職工都是我學習的榜樣,沿著這個目標,我不斷努力前進,學習擁有一顆奉獻的心,敢于行動,愿意付出。工作中,積極學習業務知識,向老職工請教鉆研專業,以高度的責任心、飽滿的熱情、無私奉獻的態度、認真細致的作風、過硬的專業技能,認真工作。作為變電新進人員,我深知我的知識都是書本上說的`,缺乏實踐,在工作中,我非常注意理論結合實際,在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的同時,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比對圖紙熟悉設備,向老職工請教。由于xx車間的五個所亭涉及線和線,設備各不相同,情況復雜。我仔細研究圖紙,將設備資料進行整理分類,將圖紙中與實際不符的地方進行修改,對設備資料進行細化健全,保證資料的正確性和完整性,健全設備基礎信息。與此同時,還建立了各所亭相關的缺陷和問題庫,并完善和銷號。
在供電段的培養、造就下,在領導的信任和同志們的幫助下,我才得以成長,我人生中涂下了一抹絢爛的色彩。
我會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嚴格要求自己,進一步提高自己的勞動技能,保持積極進取的態度,不斷激發自己的潛能,自覺地做好每一件事情,持續改進、不斷學習和完善自己,每天爭取一點小進步。“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我相信,武漢供電段給我們提供的平臺可以讓我們走的更遠,讓我們一起為武漢供電段的輝煌明天加油吧!
體育教育感言 篇3
《音樂課程標準》強調:“義務教育階段音樂課的任務.不是為培養音樂的專門人才,而應面向全體學生使每一個學生的音樂潛能得到開發并使他們從中受益。”“為學生終身喜愛音樂、學習音樂、享受音樂奠定良好的基礎。”我們應該清醒的認識到,音樂教育對青少年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培養正確的審美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個性健康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結合實際,本人談談對農村小學音樂教育的幾點感想。
1、對音樂教育重要性認識不足。甚至認為音樂教育可有可無。由于長期受應試考試影響,一些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相關負責人對音樂教育不夠重視,對音樂教育在學校教育中的地位認識也不太清楚,甚至是模糊的。很多教師誤認為音樂教育可有可無,只要學好語文、數學就可以,其它學科教師普遍懷著可上可不上的心理,這樣讓音樂教育計劃課時很難得到落實.要想完成教學大綱規定的音樂教學更是不可能的。由于音樂考試沒有被納入升學考試之列,許多學校都只關注考試科目,而把一些非考課程擱到一邊。課程的安排只是表面,而實質課的質量、完整性卻是非常一般。這些傾向,不利于農村音樂教育的健康發展。
此外,大部分農村學生家長藝術素養普遍較低,對音樂不感興趣。他們只知道讓自己的孩子考上大學,然后跳出“農門”。在他們眼里,音樂又不能當飯吃,這給音樂教育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
2、音樂師資力量嚴重缺乏。專業音樂教師幾乎空白。農村的絕大數中小學校沒有專職的音樂教師。音樂教師大都是一些兼職老師,很難對音樂教育花足夠的時間進行備課,從而也降低課的質量。由于缺乏教師.大部分學校不能按照音樂教學大綱完成起碼的教學內容和任務。據統計.農村中小學的音樂課開課率只有2O%左右,特別是在期末,音樂課常常無端被壓縮,甚至改上語文、數學等“主課”,導致學生的音樂素質低下。
3、音樂教育設施極其落后。在許多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設施極其落后,記得我剛到校報到教書時,全校20個左右的班級只有一個音樂教室,沒辦法低段學生只能靠風琴在教室上課。教育環境既擠又沒有音樂氣氛,難免讓學生學習興趣大打折扣。許多的音樂概念對于學生來說,只是紙上談兵,完全沒有實物的演示,所以學生的理解也就很模糊。
4、學校音樂教學的改善。教育是需要投資的,音樂教育更是如此,并且音樂教育的投資遠遠超出其它學科類的教育投資。音樂教育離不開樂器和一些相關的音樂設備的輔助。我到學校的第二年,學校經政府撥款,又重新造樓,擴大教學面積,增添一架鋼琴和一間音樂教室,緩和學校的教學壓力,使全校每位學生都有機會進“音樂課堂”,目睹鋼琴。經濟發展飛速,到第三年,學校投入很大的資金,給每間教室裝上多媒體,這樣使我們的音樂課豐富、生動許多,學生們的學習勁頭也隨之高。
5、幾點建議:
首當其沖的是要提高教師和家長對音樂教育的認識。為此,學校結合假日活動,開設相關的音樂興趣小組,例如:合唱、樂器(二胡、電子琴、笛子、鋼琴)、舞蹈等。這不但豐富校園文化,而且讓學生更進一步地解音樂,對音樂有一種新的認識,從而也提高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有上面的基礎,學校利用每年的“六一兒童節”都大規模地舉行文藝匯演,學生不但有展示一技之長的地方,校園文化也因此豐富多彩許多。而最為重要的是,學校在這一天,敞開校門,歡迎所有家長進校欣賞孩子們的精彩表演。看著自己的孩子在舞臺上的表演,臉上那燦爛的笑容也隨之流露出來。這笑容意味著學生家長對學校教育的肯定,也意味著音樂教育在他們心中的認可。
農村中小學音樂教師短缺是一個共性問題.通常解決問題的途徑是引進新的師資。就目前相當一部分地區的財政狀況而言.大量引進專業人才是比較困難的。因此,加強校本培訓,培養專兼職音樂教師.不失為一種好的方法。自新課程推行以來,學校每學期組織有關教師培訓、聽課,以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技能。并結合市教研組的活動安排,積極準備、參加每年的教壇新秀選拔活動,以此來開闊教師的眼界,提高教師的進取心。
除此之外,在現在這個網絡極為便捷的時代中,我們還可以以鄉鎮、學校為單位,為教師搭建一個網上交流的平臺,既可以相互觀摩教學活動,也可以進行教學研討。在多元信息的交流中理解新的理念.撞擊出智慧的火花.得到更多的啟示。通過教師的交流與合作,使他們互相學習、互為補充,用專業教師的“多能”結合兼職教師的“一專”.用兼職教師的相對固定配合專業教師的流動教學。發展具有區域特色的音樂教育教學體系.再輔以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使農村學校的孩子也能享受較高質量的音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