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教學的感言(精選4篇)
教師教學的感言 篇1
我們的語文課光說不寫似乎成了一種時髦,學生練就了一張巧嘴,卻留下了一只笨手,要寫,就顯得非常痛苦,這是缺少鍛煉的緣故。寫順了,寫慣了,就不再覺得是一件苦事,反而有一種寫后的酣暢淋漓的快感。筆下流出的是文字,是思想,是情感,對寫的人來說,是一種物化的思維的結晶!所以,愛寫,是習慣使然,一旦寫成了一種習慣、一種思考的方式,那么,語文學習就成了生活的一部分,語文就成了一種素質。至于對現代漢語系統的把握,早已融入了自身的血液之中。
我們總是苦于無法了解學生,而最簡便、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閱讀兒童文學。讀孩子們喜歡讀的書,你就會走進那個神奇的繽紛的世界,才有可能讀懂兒童、讀懂學生。其實,無論到任何時候,文學對于我們心靈的撫慰作用都是無法泯滅的,它給予我們的溫馨和美感,以及善感和敏感,將會讓我們一生受用。
教師為了節省課堂教學的時間,為了趕自己的教學進度,在需要學生花時間去讀、去感悟的時候,往往“越俎代庖”,替代了學生自己的學習過程。這猶如農民在曬干菜時“節約了陽光”,而用烘干的辦法一樣,得到的是老得蹦掉牙的干菜而已!
一堂好課折射出的不僅是教師的學識、才智,還有他的人格和品質。
教師在學生與課文之間,應該做一個紅娘。當學生對課文沒有興趣的時候,教師應當將課文中最精彩的、最有趣的、最有魅力的地方介紹給學生,讓學生對課文產生好感,從而愿意甚至主動地閱讀文本、開掘課文的內涵;當學生及時提供指導,讓學生與廣西深入地對話下去……如此教學教師就是學生喜歡的紅娘,而不是令人討厭的“第三者”!
功利性的學習使學習本身失去了與生俱來的那種快樂、那種美妙的感覺。學習勢必成為一種附加的、外在的壓力。游戲式的學習沒有功利性,是一種由內而外的自由的活動,有利二孩子各方面和諧發展。沒有“游戲時代”的'童年,是殘缺的童年,是沒有幸福可言的童年。我們決沒有理由為了孩子的明天的幸福而剝奪他們今天的快樂。沒有快樂的今天哪有幸福的明天?
簡單意味著在課堂上需要我們放棄一切與學生的學習無關的東西。有所為,有所不為,不必將每句話、每個句子都講得那么透徹,留下點余地和空間反而更美!
我們的學生不擅長描寫,卻喜好議論,盡管他們的議論不夠成熟、不夠深刻,甚至很多是幼稚的、錯誤的,但畢竟這是他們真實的思想、真切的感受、真正的話語。我們的作文教學恰恰缺少了學生自由的、廣泛的議論!這本身就是讓我們的孩子“少思想、多復制”!議論少,想象得更少!其實,想象是孩子的專利,在孩提時代,多讓學生寫點想象的文字,就是一種創造力的培養,孩子的世界原就是一個童話般的世界!
教師應該具有一顆永遠年輕的童心,只要童心不老,他就能成為一個學生喜歡的好老師,而要成為一位優秀的語文老師,還需要具有童眼看世界的本領、看課文的能力。這樣的眼力是需要磨礪出來的。
現代信息技術再先進,也無法展現學生從語言文字描述中形成的個性化的形象。想象的,盡管是模糊的,但又是最準確的、最能憾動心靈的。與其花這么多的精力制作并不成熟的課件,還不如引領學生透過課文語言進行精神之旅。模糊的時候,學生很想看清楚些,一旦用科學的眼光讓學生看得一覽無余了,學習也就失去了應有的興趣和探究的欲望、動力。窺探語文,是保持學生學習語文欲望的極好境界。
學會有選擇地放棄,追求深刻的簡單。簡單就是快樂,簡單就是幸福。
教師教學的感言 篇2
從教多年,回首凝望,諸多感受涌上心頭。曾經有過痛苦和彷徨,有過煩惱和失落,但是更多的是感動和無悔。
選擇教師這個職業不是我的初衷,只是退而求次的無奈。如果說當初這個職業曾經讓我痛苦和彷徨,那么在多年的工作中,我發現自己已經不知不覺地愛上了教師這個職業,并且我一直都在努力地履行教師的職責,關愛每一個學生。我不光做知識的傳播者,還做美好心靈的塑造者。
有人說教師的工作不就是今天是昨天的重復,明天又是昨天的翻版嗎?這有什么難的?其實不是這么回事的!因為教師面對的是活生生的人——天真可愛的孩子,而不是工廠里單一而整齊劃一的產品!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個性,就像一片片不同的葉子,只有讓這些不同的葉子同時長在班級這一棵“大樹”上,才能使班級這棵“大樹”煥發出勃勃生機。而在擔任班主任時所感受到的那份濃濃的師生情,就像一壇陳年老酒,越飲越能體味到那芬芳的酒香,余味無窮。
教育是人的教育。茫茫沙漠,找不到相同的兩粒沙子。而百樣米養出百樣人,面對性格迥異的學生唯有用愛去感化,用情去暖化,用心去培植。才能夠讓學生認為老師是可以傾訴心聲的朋友,是懂得欣賞自己的伯樂,是愿意與自己分享快樂的伙伴。
師生是一種緣分,也是一種真情。我希望自己就是那一根根火柴,可以去點燃學生的希望之火、智慧之火,讓他們明白:自己就是未來社會的主人,只要有陽光,我就會燦爛。
我很感嘆陶行知老先生說過的話:“我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我帶著一顆赤誠的心在甘苦相伴中體味一個教師的價值,只有懂得付出才會擁有收獲,心中才會蕩起幸福的漣漪。
我將繼續這一份愛的教育,播撒愛的種子,至此我無怨無悔!
教師教學的感言 篇3
一:平淡無味,潤物細無聲。老師就是從上好每一節課,改好每一本作業,寫好每一次板書中,時時處處給學生啟蒙。水至柔至弱,滴水能穿石。老師就是從一次談話,一個眼神,一個微笑中,點點滴滴教學生做人。
一:平淡無味,潤物細無聲。老師就是從上好每一節課,改好每一本作業,寫好每一次板書中,時時處處給學生啟蒙。水至柔至弱,滴水能穿石。老師就是從一次談話,一個眼神,一個微笑中,點點滴滴教學生做人。
二:寬容體現一個人的修養和氣度。咱們常說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廣的是天空,而比天空更寬廣的是人的心懷。可咱們有時候,又為什么容不下一小點沙粒和微塵!一個人的胸襟能容多少物,每個人的表現是不一樣的。心理學者研究證明:學養+見識+氣質+品質=容量。寬容,能使人與人的關聯如沐春風如飲甘露;狹隘足以讓人的心靈流血兩敗俱傷。心不容物會失去英才,海納百川沃野嬌秀,大肚能容天高地闊。
三:原蘇聯教育家贊科夫認為:當教師必不可少的,甚至幾乎是最主要的品質就是鐘愛學生。鐘愛學生,務必了解學生,尊重學生,時刻把學生放在心上,體察學生的內心世界,關注他們在領悟生活等方面的健康發展,同情學生的痛苦與不幸,與學生建立起和諧友愛的師生關聯。
四:教育是關乎人的靈魂的教育。它不應是對理想分數的過分追求,對學業成功的過度奢望,而應是對教師自身和學生的性命給予的無限關注。教育本身是有靈魂的,教育的靈魂應是引領,一種精神上的引領。這種引領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有靈魂的教育追求無限廣闊的精神生活,追求人類永恒的終極價值……
五:一節好課留給咱們的不僅僅僅僅是“余音繞梁”般的不盡回味,更是一種深層次的思考。咱們期盼每一位教師擁有過硬的基本功,巧妙的教學設計,精湛的授課藝術。這需要咱們的品生和品社課堂要帶領學生走進生活,走進社會,走進那些洗滌心靈的人和事。咱們就應深刻的認識到,自我是學生的引路人,發奮幫忙他們構成用心向上的人生觀世界觀,是咱們每一位老師義不容辭的職責。在完善咱們的教學方法提高
六:作為教師,就應經營好兩個事業,即教育與感情。教育是一個內涵豐富系統龐大的工程,它時而像號角像樂章,有時又像如歌的長卷如畫的長詩,她既需要激昂奮進的情感,又需要娓娓道來的表述,既需要徐徐清風,又需要古典文化的積淀,這種微妙美妙有時無法名狀,但只要傾心投入,潛心研究便可盡享其樂。而感情則是夫妻雙方性命的事業,走到一齊本身就是求同存異的過程,她需要用心去經營去維護去滋潤去澆灌,任憑紅塵如潮如云,無論滄海桑田變遷,咱們都要珍惜完美把握瞬間在喧囂中依然……
七:人的性命中會遇到不順心的事,會碰到不順眼的'人,如果你不領悟并領悟原諒,就會活得痛苦,活得累。原諒是一種風度,是一種情懷,原諒是一種溶劑,一種相互明白的潤滑油。原諒像一把傘,它會幫忙你在雨季里行路。
八:讓咱們以平靜安逸的心態研究教育,讓咱們的一言一行都為孩子示范,每時每刻都讓孩子有收獲,才不枉太陽底下最神圣的職業這一盛譽,讓咱們與家長共同陪伴孩子走過他們不成熟的性命歷程。
九:教育是一方期望的田野,最忌諱根浮葉衰,揠苗助長。只要耕耘不輟,加以絲絲甘霖,就會有:春之繁華,秋之收獲。
十:對于一個優秀的教師而言,教育不是犧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復,而是創造;教育不僅僅僅僅是謀生的手段,而是豐富精彩的生活本身!教師的性命也許終不成什么驚天動地的偉業,但他應像山間的小溪,以樂觀的心態一路歡歌,奔向海洋;當如馨香的百合,輕展帶雨的花瓣兒,聚合搖曳的身影;當如燦爛的星辰,甘于在靜寂里守望天空。只有這樣,他才會在付出青春韶華,付出苦汗心血的同時,收獲桃李芬芳,實現人生自我。
十一: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是有價值的人,咱們的職責就是確保每一個孩子都能夠在其固有的基礎上獲得充分的發展,使他們成為既具有公民一般素養,又具有鮮明獨立個性和才能的人,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十二:作為教育工作者,就應樹立為學生服務的意識,鐘愛教育事業,鐘愛學生,把學生當成自我的子女一樣來愛護,愿意與學生成為兄弟姐妹,遇事冷靜,不隨便發怒,不以威壓人,處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見,對學生一視同仁,建立起平等和諧的師生關聯。相互明白和尊重是師生關聯的潤滑劑。
十三:對大多數老師來說,工作就是這樣瑣屑而平淡,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既不會有可歌可泣的閃光事跡,也不會有悲壯輝煌的精彩瞬間。師德,就融入在平平淡淡的工作中,體此刻點點滴滴的小事中。平平淡淡才是真,點點滴滴皆育人。“學無常師,惟德所在”,師德不就平淡如水嗎?如果有人想詮釋師德的內涵,我會說:師德如水,而真水無香。
十四:教育需要關注,教育需要陪伴,教育追求寧靜致遠的境界,讓教育擁有寧靜的天空純凈的沃土。
十五:教育不是夸夸其談浮光掠影,教育是一種良知的守望。要堅持一種操守,只有甘于寧靜,方能以致遠,正所謂:性天澄澈,何必談禪。
十六:為孩子的這天負責,為孩子的性命負責已不再是對教師的高要求,而是咱們應守的職責和規則。
十七:家長是一支蘊藏著巨大教育潛力的隊伍,他們中間很多人的素質并不低于教師,教師只有放下架子,經常虛心地聽取家長的批評和推薦,才能調動家長參與學校教育教學的用心性,不斷改善自我的工作。
十八:古人云:“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林;終身之計,莫如樹人”,塑造靈魂這一神圣的使命是金錢所無法衡量的,教師——這個陽光底下最光輝的職業。雖然咱們很清貧,但是咱們也是最富有的,正因,咱們是春天播撒種子的人,咱們心中有著秋收的期盼;咱們也是清晨的一縷陽光,咱們有著勇往無懼的精神,是任何烏云也擋不住的;咱們還是夜空中的啟明星,咱們有著奔向光明的執著!勇往直前吧兄弟姐妹!!!
十九:教育的真諦在于鐘愛學生,校長最重要的品德就是對學生負責。要求教師鐘愛學生,這是校長的職責;校長作為師者之師,本人就應是愛生的楷模和典范。鐘愛學生需要有感情基礎,更需要理智,在辦學思想上,校長務必明確學生是什么樣的人以及要使學校教育把學生培養成什么樣的人,因此對學生的終身發展負責將是學校教育質量的追求。
二十:用包容的心態對待孩子們的每一個過失;用期盼的目光去等待孩子們的每一點進步;用欣賞的眼光去關注孩子們的每一個閃光點;用喜悅的情緒去贊許孩子們的每一個成功,用不老的童心去參與孩子們的每一次嬉戲。
二十一:勤業,就是勤奮地從事自我的工作,這是盡職盡責的態度在日常工作中的具體展現,也是人的性命價值在平凡的點滴的具體事務中實現的惟一途徑。學校無小事,教育無小事。每一個教案,每一堂課,每一次作業,都需要去認真對待;學生上學放學,課間活動,午間休息,都需要去密切關注;思想心理領悟身體個性發展,都需要去全面關心。
二十二:教育是偉大而艱巨的,它關聯著國家與民族,甚至全人類的發展。教育又是平凡而細小的,它無處不在,生活中的點滴,行為上的微細,思想里的瞬間,都是教育資源。因此說,做教育就是要從大處著眼,從小處做起。
二十三:要讓語文課堂給人以啟迪,給人以智慧,給人以引領,給人以陶冶,給人以享受……這一切都源于真心誠心愛心,更源于良心!
二十四:一個愛崗敬業的教師,不會滿足于僅僅依靠經驗教育人,他會著力教育,發現并按教育規律的要求科學施教。教師不應拘泥于前人,無論是備課上課,還是批改作業,管理班級,都應將自我的教育行為置于科學認識的洞察之中,在教育規律限定的范圍內科學地規劃組織實施,因材施教。
二十五:從教三十載,我不斷地感受著教育事業的酸甜苦辣,體悟著這份事業的神圣與崇高!“備課上課批作業……領班子帶隊伍研究辦學特色……”看似簡單而乏味的工作,讓我充實,讓我愉悅,使我心靈清澈……領悟并領悟有選取的放下,追求深刻的簡單,這就是我,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深刻感悟!
二十六:教會是愉悅的事,會教是愉悅的事!
二十七:科學領悟要以探究為核心。科學探究是以孩子們的求知欲為動力,因此科學教師要呵護孩子們的好奇心,引領孩子們在生活中學科學做科學。
二十八:每一位為人師者,放下了一個學生,可能會減少你的工作壓力,可能會提高你的教育質量,可能會給你贏得榮譽,但你放下的卻是一個孩子的完美前程,放下的是一個家庭的期望,留給自我的也將是一個永遠的遺憾!!不論此刻或是將來,咱們都有為人父母的一天,如果換做你的孩子由于某些原因受到他(她)老師不公平的對待或是被老師放下了,你又做何感想呢???
二十九:教育是愛的共鳴,是心和心的呼應。教師只有鐘愛學生,才能教育好學生,才能使教育發揮最大限度的作用。能夠說,鐘愛學生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根本。對學生冷漠,缺乏熱情,決不是一個有良好師德的好教師。教師愛學生體此刻“嚴”和“慈”上。常言道:“嚴師出高徒。”又說:“嚴是愛,寬是害。”對學生不嚴格要求,不嚴格訓練,是難以培育出跨世紀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設者。
三十:平平凡凡,注定了我不會是人流中最亮麗的風景;普普通通,決定了我不會擁有太多的精彩;太多的轟轟烈烈,但我有一個響亮的名字,我是光榮的小學教師。
是我,使課堂上那一張張專注的小臉露出了甜蜜的微笑;是我,使孩子們渴盼的目光齊刷刷地射向自我;是我,改掉了孩子們一個小小的毛病;是我,使雛鷹向著藍天飛翔……
我愛教師這一職業,我也深知肩上的重任,我愿終身為學生筑起一道道河堤,我愿用我的雙手托起祖國明天的太陽。
教師教學的感言 篇4
1) 愛崗、敬業、肯于奉獻是職業道德觀的三個層位,愛崗是敬業、奉獻的根本。
2) 教師與畫家個同的是他要創造真善美的活人。
3) 嚴師出高徒。
4) 把愛帶給每位學生。
5) 在教育的百花園中,百花吐艷離不開園丁愛的奉獻;
6) 感人肺腑的談話,能醫治學生心靈的創傷。
7) 幼苗需要土壤的滋養,學生需要教師的愛護。
8) 教師是學生的鏡子。
9) 要散步陽光到別人心里,必須自己心里有陽光。
10) 差生身上應更多體現著老師的愛。
11) 誠摯的心靈,是學生情感的鑰匙;高尚的師德,是學生心靈的明鏡。
12) 為他人的幸福而工作,才能達到自身的完善。
13) 教師的加法是增加橋梁,教師的減法是減少荒涼。
14)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15) 用教師的智慧點燃學生的智慧火花,努力使學生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
16) 道而弗則和,強而弗抑則易。開而弗達則思。
17) 慈父+慈母=教師
18) 想讓生命輝煌,就別浪費青春。
19) 人應該永遠擁有兩樣東西,一盞永不熄滅的燈——希望之燈;一扇長開的窗——接納之窗。
20)授 課——是點燃求知欲和道德信念火把的第一顆火星,我愿執著地“眾里尋他千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