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開學家長會家長感言范文(精選3篇)
幼兒園大班開學家長會家長感言范文 篇1
尊敬的各位家長:
下午好!
今天,長沙晚報校園記者俱樂部在我校召開校園記者家長匯報會,借此機會,我代表學校向各位家長表示熱烈歡迎,也向一直以來為我校學生付出辛勞、傾注心血的晚報老師表示衷心的感謝!
xx年xx月xx日,長沙晚報在我校成立校園記者站。在過去一年時間里,我校有181名學生成為校園記者,他們在晚報大記者帶領下,共開展外出采訪、新聞培訓、專場電影和演出等各類活動48場,這些活動分別是:
參加《小記者精英論壇》,鍛煉口才與膽量;赴望城開心農場挖紅薯,體驗農村生活;走進銅官古鎮體驗陶藝制作,采訪陶藝大師;觀摩科技秀,分享同齡人的發明創造歷程;參觀采訪比亞迪汽車基地,見證“一塊鋼板”到“一輛汽車”的神奇等。
在這些活動中,我校涌現了一大批品學兼優、愛好、全面發展的好學生。經過對每一位校園記者的活動參加次數、發表數、采訪時表現和情況進行綜合打分,三(1)班的陳、三(2)班的陳等26位同學被評選為“長沙晚報優秀校園記者”。
今天來參加這個活動的各位家長,都是通過班主任選拔推薦出來的品學兼優、愛好的優秀學生的家長,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各位家長一定會支持孩子能力的培養,我們也相信,長沙晚報校園記者活動會開展得更好,服務更周到。
謝謝大家!
幼兒園大班開學家長會家長感言范文 篇2
尊敬的各位老師,家長朋友們:
大家晚上好!
我是x同學的家長,很高興在這里與大家交流子女教育話題。
有句老話“望子成龍,盼女成鳳”,相信我們大家也都有這樣的心愿。當然,單靠“樹大自直”是遠遠不夠,必須靠科學的教育才行,“百年大計,教育為本”。亞洲首富李嘉誠曾說“知識改變命運”,只有會學習,才會有發展。我們都懷著共同的心愿把孩子送到學校,期盼著他們在這個充滿智慧的搖籃里茁壯成長。
毫無疑問,學校是孩子們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主要場所。這里有專業的老師、科學的教育教學方法、完善的教學設備,可以讓孩子得到全面系統的發展。同時,學校的集體生活是個相對安全的社會縮影,能夠培養孩子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行為習慣,培養尊重師長、熱愛勞動、團結同學的良好道德品質,這是我們單個家庭難以做到的。有些家長可能認為學校教育作用這么大,把孩子送來就萬事大吉。我認為這種想法有些不妥。
我們孩子每天在校的時間也不過6個多小時,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家里。在這段時間里,對孩子的教育不可能單靠老師來完成。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提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很有深意。孩子許多好的道德品質、行為習慣的養成,或多或少受到家庭環境的影響,如尊敬父母、勤儉節約、愛惜糧食等。
再說,學校每個班都有60多個孩子,老師的工作量都很大。尤其是班主任,管理這些孩子,還帶那么多課,挺辛苦的。老師們要在四十分鐘的課堂上完成大量的教學任務,而對孩子知識的理解掌握情況,主要是通過測試來檢查,由于時間關系,測試就無法每天進行。所以,孩子當天的學習情況要由家長幫助檢查。我們做家長的要經常積極主動地和老師溝通,及時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有針對性地要求孩子進行復習,同時也可了解孩子行為習慣,對一些不良行為,配合老師及時糾正。
“可憐天下父母心”,有時我們做家長的心有余力不足。我們想配合學校更好地教育孩子,好多時候苦于沒有方法。今天,借助這個機會談談和孩子之間的故事。
我個人認為,對子女將來該做什么樣的人,家長該有個預設才行。這樣,就可以針對性地去引導、幫助他。我們都知道,現在社會不再是單純的知識型,更注重的是能力,所以,培養孩子具備較強的自主能力尤為重要。為了這次話題,我歸納出“說、聽、看”能力“三多”式培養,僅供各位。
一、多說
“燈不撥不亮,話不說不明”,能夠開口說話,敢說話,是一個人立足社會的最基本能力。我在這方面費了不少心思,加上本人也多言語,所以,認識兒子的朋友都覺得他好說,話多。從胎教時期給他多聽音樂、講故事、陪他說悄悄話,到學話時不厭其煩地陪說,我都十分在意。記得劉楚寒說出比較清楚的詞語時不到十個月,一歲左右已經能和大人交流了。我那時經常帶著他東走西看,摸什么說什么,看什么教什么。同時,為了正規點,我還用《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這些國學經典教他學字。不管什么意思,只要把音認準,記住就行。后來大了一些就教他《唐詩三百首》,確實收獲不少。
也正因為孩子知道的多,所以話也就多了。能說話不是壞事,怕就怕有話都不說。有些性格內向的孩子,怎么折騰都不吐一個字,憋死你。這一點,好多老師深有體會。上課提問,好多明明會做的就是不愿回答,叫你單唱獨角戲,根本無法把知識延伸。
當然,話太多也煩死人啊。不怕大家笑話,劉楚寒經常話多得讓我頭疼。沒上小學時還好,上學了肯定有些小麻煩。我曾經了解到他上課亂的事情。怎么辦?這也急不得,慢慢引導。這就需要我們家長耐心的多聽。
二、多聽
怎么多聽?聽什么?其實很簡單,就是多聽孩子的,做他的忠實聽眾,就像《窗邊的小豆豆》里的那位校長一樣。我們家里人口不少,可兒子遇到忍不住要講的話時,大部分是找我或者他爺爺,因為只有我們兩人能耐心地聽他嘮叨。相信我們好多家長不容易做到這點,迫于各種原因,聽著聽著就煩了。而我在聽孩子時,都會放下手頭正在做的事,為了防止被打斷,還時常悄悄地把手機關掉。為了讓他知道我聽得很仔細,還時不時的插上幾句,在恰當的時機中幫他結束這次演講。假如我們家長不在意,不把孩子的話當回事,這樣就會打擊他暢所欲言的積極性。想想看,你一次次地把他的話題堵了回去,或者置之不理,他的腦子里想著什么你怎么可能知道呢,以后想溝通也就困難了。
學會傾聽并不簡單,你要聽懂他的意思才對。“身教勝于言教”,當你耐心做孩子聽眾時,其實在教他怎樣去傾聽。會聽,才能獲取眾多信息,才能進步。老師經常督促學生,上課要注意聽講,積極回答問題。能有較強的傾聽能力,才會有發展,有進步。我們生活中需要傾聽的時候太多了,會聽,一聽就明白;不會,越聽越糊涂。所以,我個人認為,家長要多與孩子溝通,多聽他講學校的事情,講同學的故事,講看過的圖書,講突發奇想的疑問。只要他愿意說,你就忠實地聽,做個合格的聽眾。
記得剛上小學那會,劉楚寒跟同齡人在一起玩時,我曾逗過他們,給他們出謎語和腦筋急轉彎之類的題目,大部分是劉楚寒搶先答對。我注意觀察過,不會回答的孩子其實沒聽懂,沒聽清,思維也就跟不上。當然,這和孩子的知識面有關。如何擴大他們的知識面,開闊視野呢?那得多看。
三、多看
多看,包括看書和旅游。前蘇聯作家高爾基曾說“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多讀書是有必要的。我自己也愛看書,盡管讀書的時間少,為了給兒子做個好榜樣,也經常擠出時間讀一讀。那個時候,劉楚寒會讀得更認真,更專注。該讀什么樣的書呢?除了有針對性的給孩子推薦圖書外,先要提醒他讀好課文,因為每課文都是挑選的優秀文學作品。西漢文學家劉向提出“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人只要多讀書,就能變得聰明,才可以博古通今。與人交談起來,常常自信滿滿。
也許帶劉楚寒課的老師可能知道,他知道的東西蠻多的,不管課內還是課外。確實,因為我和兒子所讀的書目不同,他比較喜歡科普類,所以交流時他講的很多關于動物的特點、動物的進化之類,我都無法應答,很多內容我沒看過。記得以前他剛讀完《探索宇宙的奧秘》時,他的宇宙論就讓我驚訝,為此他還去讀連我們成人都不愿讀的英國著名科學家霍金的《時間簡史》。為了能與他對上話,我也逼迫自己看了一些,證明他說的有根有據。
再如讀了《史前哺乳動物》那本書,他對恐龍的生活細節了如指掌。因為喜歡,他反復讀了好幾遍。有次我帶他去常州中華恐龍園玩時,他竟然把各種恐龍介紹得頭頭是道,儼然一個專業的小導游。那次旅游回來,我留意到他又去翻看著那本書。
當然,有很多東西也不能只靠書本。“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走出家門,聯系生活,學到的會更實際。為此,我經常帶兒子出門旅游。雖然他才十歲,卻已經到過不少地方。從他會走路時起,只要有時間,我都會帶他游玩。從大城市到小山崗,我都會設計好路線,有時征求他的意見,讓他有所收獲。所以,劉楚寒從小就會看地圖,能看懂路標,還會主動跟陌生人溝通。在外時,除了行程中的時時交流外,之后一段時間,我還利用景點的留影幫他回顧,促他多思。一些有意義的事件,我會記錄在中,作為他的積累。
有段時間,我發現劉楚寒在家里經常畫各種海魚,才想起前不久的青島之行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尤其是神奇的海底世界,讓我們流連忘返。各種各樣的海魚,讓人眼花繚亂。劉楚寒當時看得很仔細,很投入,所以后來畫魚時才能畫得那么像。不管是上海的東方明珠,還是人間天堂的杭州西湖;不論是六朝古都南京,還是無錫的影視城,每次游覽之后,我都會引導孩子在多看的基礎上多說,形成更深刻的記憶。
話說到這里,有點大言不慚了。孩子還小,路很長,我的教育也沒取得什么成功,但我相信,有預設,想著讓兒子以后變得強大,并為這個目標努力著,至少可以心安。
幼兒園大班開學家長會家長感言范文 篇3
尊敬的老師,各位家長朋友們:
本次家長課,使我們全體家長增長了知識,最少對我來說受到了一次心靈的震憾,因為我們家長明白,小學升入初中是孩子一個重要轉型期,無論生理還是心理,他們渴望成熟,追求個性張揚,彰顯表現欲,有叛逆精神,但他們在生活中自理能力不強,現實缺少最基本的是非判斷能力和鑒別能力。因此,如何教育孩子,成為初中生家長最困惑和迷茫的事,如果憑著自身經歷或經驗,往往容易產生錯誤觀點,操作上可能產生事與愿違結果。從這個角度上看,上這樣的課,接受這樣的教育,顯得多么重要!
如果說老師與學生家長是同一戰壕戰友,那么在孩子—老師—家長的三位一體實踐中,無疑老師是其中的總設計師。家長與學生共同成長,離不開老師的正確教導和幫助,只有這樣才有可能不偏離方向,才不會違背教育的本意。今天的家長課,我最大的收獲是,從校長到班主任師都向我們家長傳達了這樣一個理念:成人比成才重要、成長比成功重要、情商培養比智商開發重要。教室的標語“注重每一個細節,養成良好習慣,做最好的自己!”讓我很是振奮。一個小學生如何成為一個健康向上的中學生,將來成為一個好學生,在最短時間改掉壞毛病,培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是當務之急!
班主任老師,還給我們講了可能每天每個家長都在重復犯著和實踐著的錯誤,家長描述孩子的兩個特征和誤區,一是“我家孩子聰明就是不干”,言下之意就是他的孩子智商不低,因為每個家長從內心來說也不愿意也不會承認自己的智商低,道理很簡單,如果我們的家長自己的經歷是曾經學習成績好,他有理由相信孩子理所當然成績好;如果自己成績不好,他也會找出很好諸如生不逢時、遇到不好的老師等理由,為自己過去沒有取得好成績合理化。二是誤把“聰明、漂亮說成孩子優點”,其實聰明、漂亮是孩子的`特點而不是優點,勤勞、善良、可愛、正義和樂于助人等才是孩子的優點。有的家長總是抱怨自己的孩子就是粗心、反應慢、有點笨,粗心其實是知識沒有真正理解和掌握,肯定有其盲點,或者說是訓練強化不夠。反應慢和笨,絕大部分與智商沒有關系,主要原因是學習方法不正確,如果家長或老師反復這樣說孩子,久而久之,孩子也會成為一種心理暗示,這種心理暗示,反復刺激和強化,就會成為孩子內心的一種自覺,總以為他不如別人,最重要的是對自己失去信心。從我個人經歷來說,這些對孩子成長將有終身影響,我以為自卑、自尊、自信,從人性的弱點和優點來說,是生來自有,從教育來說,又是一個學習實踐過程,是一個成長和積累的過程,如果一個人反復得到自信的信息,他就會變得更自信,實現著自己的自信,享受著自己的自信,甚至會傳染給他人,與別人快樂地分享著自己的自信和成功,反之亦然。老師按學生段考成績把學生分為優秀生、單科狀元、進步生進行獎勵,特別是讓孩子給家長戴上紅花,還鼓勵沒有得獎的同學下次一定能取得進步。
更讓人意外的是,她讓不同的學生代表發言,用學生去感化學生,用學生去引導學生。我的孩子當時就對我說,“下次,我一定成功!”適當的激勵會伴隨孩子的成長,成為他們不斷取得進步的動力,也印證了人們常說的一句話:老師的一句話也許能改變一個人的一生!
通過今天的家長課,很慶幸自己的孩子選擇了實驗中學。班主任帶教方法很有創意和創新,新學年磨合期,特別關注孩子的壞毛病,賞識孩子的每次改進和進步,反復強調近二個月是孩子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關鍵期。我們也為班主任的敬業精神所感動,理解你為什么剛開學就要求學生早上六點50分到校,靜下心情早讀,晚上5點40分左右放學,為什么要孩子天天寫“三個一”,與其說是在給孩子傳授知識,不如更準確無誤說是在培養教育孩子的好習慣,使他們把學習和用功培訓成為一種自覺!老師的起早貪黑與學生在一起,本身就是一種垂范作用,一方面使他們體會到老師的用心良苦,另一方面也會使他們獲得了一種心理平衡,老師豈不比我們更辛苦。再苦和累,當它成為一種自覺時也許就會享受到其中的快樂!周三的家長接待日和每月一次的家長會,也會給“教師—家長—學生”提供了一個互動、溝通和交流的平臺。
第一次參加孩子的家長會,看到了孩子的進步,也看到了欠缺的地方,橫向比較之后可以得出這么一個結論,大家接受的都是同樣的教育,而結果出現了差別,除了孩子的勤奮努力以外,家校的及時溝通交流,家長的教育觀念,家長花在孩子身上的時間,精力和技巧都是一個很重要的外因。都說人與人的差別就在業余時間的利用,孩子的精力是旺盛的,在學校之外,家長如果沒有合理的安排,要么好好學習查漏補缺,要么就是放任自流學業荒廢。
開會之后,我知道自己的孩子很有上進心,缺點是書寫,積極發言方面,在課外識字方面也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只要我們秉持著牽著蝸牛去散步的精神來教育孩子,不急不躁,就一定可以教育出來優秀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