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關于處暑感言(精選4篇)
2023關于處暑感言 篇1
小雨淅淅瀝瀝的下著,窗戶被微微打濕。窗外,一切事物都是朦朧的,都被罩上了一層薄霧。陽光并不刺眼,溫和地灑落在大地上,一切都是那么的和諧,如同一幅精心繪制的油畫,掛在眼前。小區里的桂樹立在那兒,沉默著,留下一抹顏色,如記憶里的一樣,悄悄盛開……
小時候最喜歡的做的事便是在老家那棵桂樹下玩耍。春天與朋友們撿掉落的桂花樹葉,玩過家家;夏天踩著椅子,抓著樹枝看知了鳴叫;秋天則和伙伴們一起搖桂花樹,感受下桂花雨的場面;冬天在樹枝上系上絲帶,紙條,鈴鐺,讓桂花樹看起來好像依舊茂盛。
七歲那年,剛剛上一年級的我,依然還是那么愛玩。眼看桂花就要開了,我和伙伴們都特別的盼望,天天都來看。“嘿——我今天帶了鈴鐺過來,咱們給桂花樹系上吧!”“好呀好呀!不過,你這鈴鐺從哪兒弄來的呀?”“嘿嘿,我在家里翻了一圈兒沒找到,然后在我家狗的項圈兒上拽下來的。”“啊?你媽不會罵你嗎?”……依舊是打打鬧鬧,嘻嘻哈哈地笑著。
到家已經是晚飯時間了,我還沉浸在玩耍的興奮中,思緒仍然在桂花樹下流連,恍惚間耳畔映入了爸媽的話音。“聽說樓下要增加停車位了。”“嗯,連桂花樹都要砍了呢。”……聽到這些話我驚住了,問道:“什么時候啊?”“好像是后天吧。”“哦,那天正好處暑呢。”我默默地吃著飯,心中卻涌起無限波瀾。
處暑那天,我們都來到了樹下。幾天前系上去的鈴鐺依舊掛在樹上,徐徐微風吹過,發出了清脆的響聲。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僅僅幾天,桂花竟悄悄爬滿了樹梢。在層層疊疊的葉片中,盛開出一朵朵淺黃色的小花。零零碎碎,好似滿天的繁星;花瓣一小片一小片的,三個一群,五個一伙地緊緊擁在一起。花朵與葉片黃綠相間,相映成趣。你挨著我,我挨著你,這兒一堆,那兒一簇,好像在討論什么。走近細看這些花朵,橘黃色的花蕊旁均勻的分布者四片米粒大小的花瓣,在碧綠的葉片中顯得格外的可愛,格外的嬌嫩,仿佛風一吹就會輕輕掉落,楚楚動人,令人不禁心生憐愛。微風拂過,一股淡淡的桂花香隨著鈴鐺聲,彌漫開來。“嘿,小孩兒們,我們要開始干活兒了,你們回家吧。”隨即我聽到了一陣陣刺耳的電鉆聲……桂樹倒下的瞬間,我的心中似乎也有什么一起倒下了。
如今上初中的我已經搬到了園區居住,閑暇時依然會回去老家。每每途經當年的桂樹旁,我的內心就涌起無限悲涼:現代社會科技發達,經濟繁榮,但是,環境問題卻越來越嚴重。人們總是習慣把環境掛在嘴邊,也有過不少的宣傳,但是真正落實的又有多少人呢?誠然,人類成為了地球的主宰,但是如果過度的砍伐,當我們的世界再也沒有綠色,那么充斥眼球的只有那灰灰的天空了吧!人類為何認識不到,能夠使我們生存的,卻也只有地球呢?
春雨驚春驚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初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在二十四節氣中,我第一個認識的節氣便是處暑。那里有我兒時的回憶,一個充滿了桂花香的回憶。
2023關于處暑感言 篇2
現在對于處暑沒有什么特別的感受了,剛還和朋友開玩笑說我的命是空調給的,每天24小時至少23小時在空調環境里,對于節氣就沒有什么敏感的了。
但以前不同,記得小時候處暑這天有許多事要做。先要收麻。爸爸在前面砍,孩子跟在后面,一捧一捧地抱到院子里,堆起來。媽媽拿著一塊鐵片,把麻一縷縷刮下來。鐵片薄薄的、彎彎的,像剖成了一半的竹筒。麻收好了,要翻地。
翻地是爺爺的事。因為老牛最聽他的話。“處暑蘿卜白露菜”。翻好地,就可以種蘿卜了。
放蘿卜種子的竹簍掛在屋梁上,要爬上梯子才夠得著。蘿卜的種子毛茸茸的,像小蟲。
種下地去,要立即用土蓋,不然就會被風吹走,或者被饞嘴的雞一粒一粒撿著吃了。
這兩件事做完,就可以“祭田神”了。孩子們抱來大捧的紙旗,喊叫著,狂奔著,在自家的田地里到處插上。大人們呢,在田間的十字路口,擺下瓜果蔬菜、雞鴨魚肉,向田神禱祝今年有個好的收成。
現在很多靠土地生活的農民,也還是過著這樣的生活,只不過我不再有這樣的經歷。
2023關于處暑感言 篇3
處暑,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14個節氣,在8月23日前后,太陽到達黃經150°。《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中,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表示炎熱即將過去,暑氣將于這一天結束,中國大部分地區氣溫逐漸下降。處暑既不同于小暑大暑、也不同于小寒大寒節氣,它是代表氣溫由炎熱向寒冷過渡的節氣。此后中國長江以北地區氣溫逐漸下降。此時太陽正運行到了獅子座的軒轅十四星近旁。夜晚觀北斗七星,彎彎的斗柄還是指向“申”(西南方向)。處暑的“處”是指“終止”,處暑的意義是“夏天暑熱正式終止”。所以有俗語說:爭秋奪暑,是指立秋和處暑之間的時間,雖然秋季在意義上已經來臨,但夏天的暑氣仍然未減。盡管早晚已有些濃重的涼意,但在我們這里(豫北)卻是“秋老虎”發威之時,這兩天天氣又似乎有些升溫,秋老虎不想走,又折回來了!可見暑氣之盛。不過,處暑過后,再怎么熱早晚也要涼快些。
處暑各地氣候漸趨分化。有的“處了暑,被子捂”,如“夏九九”中說的:“七九六十三,夜眠尋被單”;有的“處暑天還暑,仍有秋老虎”。南方常常是“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處暑正當暑”,“處暑十八盆”,處暑之后,依然是“汗”季,依然需要沖涼消暑。暑氣漸消,雨水漸少,故有“處暑雨如金”、“處暑里的雨,谷倉里的米”、“處暑雨不通,白露枉相逢”、“處暑若還天不雨,縱然結實也難收”之說。人們也常常以處暑是否降雨,作為后續降水多寡的一種判斷依據。“處暑不落雨,干到白露底”,“處暑不落雨,百草不結籽”,“處暑淋,秋分勻”,“處暑落雨十八鬧,處暑不落十八鬧,處暑不落十八燥”,“處暑有雨一冬淹,處暑無雨一冬干”。
處暑是反映氣溫變化的一個節氣。“處”含有躲藏、終止意思,“處暑”表示炎熱暑天結束了。我國古代將處暑分為三候:“一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此節氣中老鷹開始大量捕獵鳥類;天地間萬物開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類農作物的總稱,“登”即成熟的意思。處暑以后,除華南和西南地區外;我國大部分地區雨季即將結束,降水逐漸減少。尤其是華北、東北和西北地區必須抓緊蓄水、保墑;以防秋種期間出現干旱而延誤冬作物的播種期。
2023關于處暑感言 篇4
天,出奇地熱。窗外,知了的叫聲漫延到了每一個角落,在大街上行走的人偶爾還捂緊了耳朵。
我來到了鄉下外婆家。記憶中,外婆是很慈祥的,也很能干。她總是佝僂著背,赤著腳緊張而麻利地忙活著。小時候,我總是在外婆的歌謠中入睡,又在一片聽嘈雜的忙碌聲中醒來。記得,我最喜歡在濃綠的竹林中,搬著小凳子跑來跑去。但是老摔跤,可憐的小凳子不知被我摔壞了多少次。每當這個時候,外婆就放下手中的活兒,顫巍巍地小跑過來輕輕抱起傻愣傻愣的我,瞇縫著她那雙眼睛,很仔細地檢查渾身是泥的我。我每次都會磕破皮,外婆就抱著我進屋抹藥。每次,我都哇哇大叫。外婆會抓起一把花花綠綠的糖果糊住我的哭聲。
夕陽西下,外婆抱著我走到橋頭的一家小店買東西。我總是趁她買東西的空當,像一條小魚兒鉆進柜臺,扶著玻璃把手抓糖。先剝一顆糖塞進嘴里,再慢慢填滿原本空蕩的口袋……
司機踩住剎車,我拖著一個大大的方形家伙下了車。
我和外婆見面的次數不多,小時候在外婆這兒從不超過三天。和外婆在一起的時光是如此深刻。
小路從泥濘變得寬闊整潔,變成了大路。
我拖著它慢慢尋找外婆家。可是,記憶中矮矮小小、一排排建在田邊的小房子都不在了,取而代之的是兩三層樓的小洋房。更多的,是城市里常見的水泥鋼筋建成的高樓。
我找不到外婆家,只好給媽媽打電話。媽媽告訴我,外婆搬新家了,她住在……
路邊沒有了田地,一行小樹筆直地站立著。
熱浪翻滾。
按響了外婆家的門鈴后,門被打開了。迎面撲來一陣清涼。
外婆瘦小的身子在門口出現了。她沒有改變,依舊慈祥。但是,白發已悄然出現在她的頭上。
“外婆,外婆。”我輕輕喚著,看到外婆熟練地接過手中的箱子,還攥著我的手進了門。外公背著手走出房間,嘴上叼著個舊煙斗。客廳里的電視機播放著節目。我樂了,以前在這兒,我可是看不到電視的。
外婆開口了,她說這幾年來啊,鎮里發展了許多。“真得像歌里唱的一樣,紅紅火火地過日子。”外婆臉上的皺紋舒展開來。臉上有抑制不住的笑意。
一輛遙控小車從腳邊爬過。一轉頭,我看見表弟手拿著遙控器從這個房間跑到那個房間,再從那個房間跑回這個房間。腳上踩著雙拖鞋,像兩個風火輪。
窗外,那鮮艷的五星紅旗遙遙無飄揚在另一處的水泥鋼筋上。
高樓在國旗下,緩慢而有節奏地日益增多。
表弟跑過來問這問那,高興地告訴我:“姐姐,今晚有演出哎!”我有點驚喜:“真的嗎?”他用力點點頭:“嗯!”
夜幕降臨,華燈璀璨。我知道自己將度過一段難忘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