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生給大學母校的感謝信(通用3篇)
畢業生給大學母校的感謝信 篇1
我最摯愛的.學院:
一直以來,都很想寫封感謝信。時光飛逝,轉眼間我們的大學生活即將結束,而我們也將開啟人生新的一頁。畢業是首傷感、分別的詩歌,它是一個終點,又是一個起點。不知不覺中,我們已經在這片校園里度過了五個春夏秋冬。此時此刻,校園內鮮花四射,而我們將默默起程。
五年前,我們從五湖四海相聚在這里。人生!夢想!我們在這五年的時間里尋找、追求、奮斗!學校的周到關懷,老師的諄諄教導,同學們的互敬互愛都是我們青春記憶里永不抹滅的亮點。
希望以后有機會能回到天一給我的學弟學妹們分享,我在天一的成長經歷。我永遠不會忘記可愛的天一對我們多年的培育之恩,并用實際行動中為天一爭光、爭氣。
回首五年匆匆,我們哭過、笑過、吵過、鬧過。感謝那些教育我們的領導、 老師,是你們讓我們明白知識的重量;感謝那些幫助我們的師長、朋友,是你們讓我們明白友情的存在;感謝那些關心我們的同窗、知己,是你們讓我們明白歲月的珍貴。感謝授課老師們的辛勤耕耘,你們的努力使得我們收獲到了知識的果實。感謝學院各職能部門老師的努力,你們的辛勤汗水換來的是大家美滿的學習、生活環境。感謝所有學工的老師們,是你們的付出,保障了學校教學秩序的正常運轉,才能有了我們豐富的業余文化生活。
還記得軍訓開始那晚,嘈雜的操場還回響著教官嘹亮的口號,烈日炎炎的晌午,整齊的隊列前是滴滴未干的汗水。還記得實習離校的早晨,寧靜的校園還沒有上課鈴聲的打擾,校車也只能在晨霧的遠處若隱若現;還記得第一次看到滿實驗室標本時的驚嘆;還記得第一次寫病歷時的忐忑;還記得第一次期考時的緊張;還記得軍訓的口號聲和整齊的步伐聲;球場上的英姿颯爽,宿舍里的風雅諧趣……
還記得嗎?軍訓場上的一頂頂紅帽,閱兵場上嘹亮的口號,是的,從那時起,我們共同踏進了這片令人神往的天地……
太多太多的回憶,我們用了五年去沉淀。當厚厚的書本已經變成知識儲存在我們腦海,當滿身的稚氣已經被歲月悄悄磨光,當五載青春只剩下回憶,此刻,我們只想說,大學生活的精彩燦爛讓我們不忍離別,六月的校園仿佛格外的迷人多姿。凝望一草一木,凝望這一片曾屬于我們的天空,心底充滿了不舍。但是,我們不想有太多的憂傷,因為這五年不斷的超越、成長,正是為了今日的揚帆起航!
親愛的同學們,此時此刻,我們臉上顯露出來的是驕傲與自信,我們要以昂揚的姿態投身社會、服務社會。不管未來有多少坎坷在等待我們,請堅信,我們會用我們自己的努力去創造和譜寫屬于我們自己的精彩篇章。
最后,我們要告訴學弟、學妹們珍惜大學生活,不要虛度年華,要學好專業知識,也要培養自己的特長,尊敬師長,學會做人。
再一次感謝師大,感謝醫學院,感謝老師們,感謝所有為我們大學成長付出過的人們。謝謝你們!祝愿母校人才輩出,桃李芬芳;祝愿老師身體健康,合家幸福;祝愿學弟學妹,快樂學習,早日成才!
現在,我們作為畢業生,在學習和功課之余,幻想起了中學美好的學習生活,回顧六年來,和你,和老師,和同學朝夕相處的一點一滴,每一個細節都不愿意忘記。六年了,六年!我們像一棵棵樹苗,在這里茁壯成長,根深蒂固了。我們長大了,長好了,可正在這個時候,我們被移栽了,像蒲公英的種子,分散到各個中學,各塊肥沃的土地上,在這兒,我們可以得到更多的養料——知識,來讓自己長大,長高,長得又粗又壯,成為了棟梁之材,為祖國,為社會作出貢獻。
此致
敬禮
年月日
畢業生給大學母校的感謝信 篇2
邵陽學院赴疆學子致母校的感謝信
尊敬的母校各級領導、老師們,親愛的學弟學妹們:
你們好,我們是邵陽學院20xx屆赴南疆鄉鎮基層工作畢業生。首先,我們謹代表邵陽學院赴疆學子向母校致以最真摯的謝意,感謝母校對我們的悉心培養與殷切關懷,感謝老師們對我們的諄諄教誨和辛勤付出。
20xx年5月,我們從母校得知將招錄一批內地高校畢業生到南疆鄉鎮工作,充實南疆基層干伍的消息后,我們積極行動,自愿報名。經學校推薦、組織政審、面試、體檢等環節的選拔,我們順利地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南疆鄉鎮基層公務員。
接到通知那一刻,我們心懷忐忑又激動萬分,到底是什么模樣?她或許是巍峨雪山,是廣闊沙漠,是望而卻步,抑或是神秘之美,瓜果飄香,長袖善舞。未入,我們心中的是各種各樣抽象的符號。
曾對當代大學生殷殷囑托:“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現在,青春是用來奮斗的;將來,青春是用來回憶的。”人這一生或許總要做那么一件讓自己感到熱血澎湃的事情。20xx年7月,入疆的日程伴隨著仲夏的烈日如期而至,我們內心亦是滾燙,我們背起行囊,帶著自己的理想,懷著“建設,服務,奉獻”的激情和勇氣義無反顧地踏上了屬于我們人生中新的征程。一路高歌,從東向西,由南至北。當列車呼嘯著跨過長江黃河,穿越秦嶺昆侖、飛馳在戈壁荒漠之時,我們內心的那一串串抽象的符號慢慢變得清晰,腦海中對祖國西北邊陲這片神奇的土地也增添了一些更為真實具體的認知。我們未曾卻步,我們張開雙臂投入了她的懷抱,因為我們深知,她正渴望著我們的到來。
離家數千里,心安即吾鄉。每個人的心中都有詩和遠方,當我們在離家4000公里的西域,真切感受到大漠孤煙,仰望皚皚雪山,置身戈壁沙漠,觸摸千年胡楊,我們心境澄明,胸懷開闊,我們知道,這就是“吾鄉”。我們在這里所聽到的,所看到的,所想到的,無一不在告訴我們:在,必定大有可為,大有作為。
來到,在自治區領導的精心組織和安排下,招錄北京、湖南、寧夏、河南、甘肅等八省市內地高校畢業生1000余人,聚集在烏魯木齊學習十天。隨后湖南、北京的150名高校畢業生來到阿克蘇地委黨校進行為期三個月的理論及雙語學習,從最基本的字母開始,到單詞,句子。周末時間集體去文化博物館、紀念館、各鄉鎮考察學習。現在我們不僅能用簡單的維語進行交流,而且對的歷史、文化、宗教也有了更深的了解。在學習期間,我們遇到了母校20xx屆的畢業生陳翔學長,他擔任我們內招生三班的輔導員,在學習生活上對我們十分照顧,關懷備至,期間也陸續有好幾名邵院的學長學姐從阿克蘇各鄉鎮抽空來看望我們。同時,母校領導及老師時刻關注著我們的生活和學習,對我們的關懷讓我們深切感受到了家的溫暖,給予了我們極大的精神鼓舞和獎勵,讓遠在祖國西部邊疆的邵院學子感受到了無限的溫暖。所謂的詩和遠方,應該就是身體到達遠方,心中依然有家的方向。
我們在邵院的四年,是彌足珍貴的四年,在母校的培育和廣闊平臺下,我們或經歷,或成長,或挫敗,或蛻變,事無巨細,別離之際回眸,往事歷歷在目。而今邁步跨入新的征程,心中雖有嗟嘆不舍,難忘舊事,刻肌刻骨,但也對未來滿懷憧憬,盼終有一日沉淀回歸,再與母校舉杯高歌,吐露衷腸。此時此刻,請允許我們以這種簡單的方式表達對母校的感恩與思念!
在“”報告中提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鼓勵引導人才向偏遠貧困地區、邊疆民族地區、革命老區和基層一線流動。人民群眾反對什么、痛恨什么,我們就要堅決防范和糾正什么”。身為當代青年的我們自當砥礪奮進,不忘諄諄囑托,不負百姓的殷切期望,牢記使命,擼起袖子,繼續前進。
作為第四批入疆內地高校畢業生,我們緊隨著前三批入疆學長學姐的腳步,以他們為榜樣,腳踏實地,建設,服務,奉獻。希望今后能有更多優秀的邵院學子奔赴祖國基層一線,在基層的大熔爐里磨礪自己,奉獻自己,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添磚加瓦。同時,祝愿兢兢業業投身于社會各行各業的邵院學子都能在各自的行業銳意進取,開拓創新,回饋社會,永遠閃耀邵院光輝。一生邵院情,不枉邵院人!
最后,我們再次向母校說一聲“謝謝”,感謝您對我們的栽培與關懷,即使遠隔萬里,即使光蔭荏苒,我們也將永遠謹記“明德、求真、共生、超越”的校訓,永遠牢記母校的培育恩情。祝母校桃李天下,再創輝煌;祝母校的老師們身體健康,工作順利;祝學弟學妹們能在邵院的滋養下,展開豐滿的羽翼,劃出人生的一片天際。
此致
敬禮!
畢業生給大學母校的感謝信 篇3
感謝信
今年高考成績出來了,我的兒子尹奕名超過重點本科線17分,作為孩子的媽媽我感覺非常開心,兒子居然能上重點本科線,真是奇跡了。
三年前的中考,尹奕名的成績才400分出頭,廣州所有的普通高中都上不了(當時廣州普通高中的最低分數線是580),如果不是三年前盛興的收留,孩子不會有今天。當時,在無書可讀的焦慮之中,我一位同學推薦說盛興有嚴格的軍事化管理和賞識教育,所以,我一定要把孩子送進盛興。由于沒有達到盛興的錄取分數線,經過向董事長、招生辦的多次求情,學校才接受了我們的入學申請。
尹奕名經過盛興三年的培養,成長為一名陽光自信、積極努力的小伙子,感謝盛興全體老師為孩子們的辛勤付出!祝愿盛興的明天更美好!
高三應屆畢業生媽媽
20年7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