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致助學者的感謝信(精選3篇)
2023致助學者的感謝信 篇1
尊敬的劉海彬先生并陸冠虛、陳其貴先生:
你們好!
感謝你們的慷慨解囊,捐資助學。 值此20xx新年到來之際,我們岳西縣白帽鎮近兩萬名父老鄉親和全鎮20xx多名中小學師生,懷著激動的心情向你們表示最真誠的祝福和衷心的感謝!恭祝你們身體健康,工作順利,家庭幸福,新年快樂!
劉主席,40年前,青春年少、風華正茂的您,滿腔熱情地從繁華都市來到了我們這個窮鄉僻壤,與我們本地的村民一樣,吃著揀不盡砂子的糙米飯和缺鹽少油的蘿卜菜,住著地面潮濕、上面又無天花板的土坯房,點著昏暗如豆的小油燈……彈指一揮間,40多年過去了,當年下放的知青現已是年近花甲,事業有成之士。歲月的年輪帶走的是容顏的變化,但不變的是您情系“第二故鄉”以及留在心中的“知青情結”。我們相信,您永遠無法忘懷在人生起步的那個時代,也永遠忘不了淳樸的老鄉在您年少的心靈中點起的那盞燈火。多少年來,您也用各種方式來回報“第二故鄉”。難能可貴的是劉主席您不僅僅個人帶頭捐款,還率領我們從未謀面的陸主任、陳主任也慷慨解囊。
情系“故鄉”伸援手,捐資助學獻愛心。你們這次慷慨解囊、捐資助學,實乃功德無量之舉,充分體現了對“第二故鄉”的熱愛和對我們山區教育事業的關心、支持。我們一定要管好、用好這筆善款,以便造福桑梓,激勵下一代。你們的這次愛心行動,意義遠遠不止在物質援助上,更重要的在于對我們全鎮干部群眾和學校師生精神上的鼓勵和鞭策。這筆巨大的精神財富,必將激發我們進一步加強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諧社會建設,尤其會激發全體教職員工教書育人的滿腔熱情。這種精神力量必將激勵一批又一批的山里娃奮發向上,茁壯成長,學有所成,從而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去建設祖國,回報社會!
大山將記錄你們的足跡,峽谷會鏤刻你們的功勞。讓我們再次感謝你們的愛心援助!并真誠歡迎再來白帽做客,為白帽發展獻計獻策!
敬禮!
白帽中心學校
2023致助學者的感謝信 篇2
各位愛心助學人士:
從今年4月初啟動實施西疇縣“愛心圓夢”捐資助學工程以來,縣內外各級各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紛紛加入到捐資助學的行列中來。4月29日晚,在縣城北回廣場舉辦了“愛心圓夢”捐資助學工程啟動晚會,共收到各界愛心人士助學捐款154萬元。連日來,又有部分愛心人士以各種方式慷慨解囊,使愛心助學捐款達到了160余萬元。你們把平時舍不得花的錢捐給了西疇的貧寒學子們,把平時省吃儉用的積蓄奉獻給了貧困地區的教育事業;你們用自己的拳拳愛心和款款深情,弘揚了中華民族扶貧濟困、助人為樂的傳統美德,詮釋了生生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在此,西疇縣希望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謹向你們表示誠摯的謝意!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放飛希望,收獲未來。為了今天的教育,為了明天的希望,讓我們攜起手來,繼續關注和參與西疇的“愛心圓夢”捐資助學工程,爭做-愛心使者,共育新苗鮮花,讓所有的孩子都能走進校園,共同托起一輪明麗的朝陽!
祝各位愛心助學人士身體健康、合家幸福!
此致
敬禮
x年x月
2023致助學者的感謝信 篇3
尊敬的 先生/女士:
您好!首先感謝您一直以來對**鎮“為了明天”愛心工程助學獎勵基金事業的關心和支持。借此機會,**鎮黨委、政府及共青團**鎮委(**鎮“為了明天”愛心工程組委會辦公室)向您致以誠摯的問候,對您的愛心行動表示由衷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祝愿您及家人身體健康、工作順利、闔家歡樂、萬事如意!
彈指一揮間,**鎮“為了明天”愛心工程已經實施一年多了。一年來,正是由于您的熱情參與和鼎力支持,一大批瀕臨失學的少年兒童得以重返校園,一大批徘徊于大學門外的貧困學子得以實現了騰飛的夢想,一大批成績優異的莘莘學子和貢獻突出的教育工作者得以精神激勵……大愛無言,大美無疆,您的善舉,我們將銘記,受益者將銘記,社會也將銘記,相信她最終會轉化為推動社會發展的不竭動力。作為專門助學獎勵的慈善機構,一年來,工程組委會辦公室秉承“讓每一分錢都用到關鍵處”的理念,對您的每一筆善款都認真對待, 嚴格規范工作流程,精心組織每次活動,把您的愛心及時傳遞。一年來,**鎮全鎮干部職工及社會各界愛心人士踴躍捐款,已累計籌資近10萬元,年8月27日開展助學獎勵活動1次,獎勵品學兼優學生13人,發放獎勵資金24100元;聯系鎮社會事務辦公室困難對象臨時救助資助貧困學生27人,發放資助資金30000余元;聯系畢節市委組織部、畢節地區三江房地產有限責任公司結對幫扶、資助**鎮聯合村大塘組家庭特困學生劉永(現就讀于畢節二中);聯系上級部門,獎勵計生“兩戶”品學兼優的貧困學子蔡霞、石娟共2人,分別領取獎勵資金9500元;另外,蔡霞、石娟、曹明剛還得到年貴州省“雨露計劃·圓夢行動”貧困學生資助。
受到愛心助學獎勵的學生中,年中考以665分考取畢節一中的吳頴、以661.5分進入六盤水市實驗一中的劉巍、以653.5分考取畢節一中的高秋云、以652分考取畢節一中的姚濺昆,以及家住**鎮聯合村大塘組的貧困學生劉永等,在學校刻苦用功,一直以來,成績均名列前茅。
家住**鎮鐮刀灣村聯豐組的張連波同學以593分考取華中科技大學,名列**鎮年高考第一,得到5000元的助學獎勵,年9月16日,他給我們寄來了感謝信,并希望繼續得到支助。在來信中,除了表達感激之情,他還細述了家庭的貧困潦倒,傾訴了自己艱辛的求學歷程。他寫道“是你們,在我做困難的時候,給予了我一只手,讓我緩了一口氣,也讓那些幾乎無法上學的貧困學生看到了希望。你們給我們的是一次機會,是一份溫暖,更是一份大愛,讓我們對你們,對社會相關人士抱有感恩之心。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在這里,我代表我自己,也代表那些得到你們幫助的學生向你們說一聲‘謝謝’,‘你們辛苦了’,謝謝你們的幫助,謝謝你們的愛心,也謝謝你們為社會教育事業發展做出的巨大貢獻!我是發自肺腑的!我發誓,我一定不會辜負父母,辜負老師,更不會辜負你們殷切的希望。我一定會再接再厲,為自己爭氣,為父母爭氣,也為你們爭口氣,希望將來我也能像你們一樣,為**鎮乃至全社會做一點貢獻,做一點我應該做的事;像你們一樣能肥沃一方土地,澆灌一方花草,燃燒一把熱火,點燃一絲希望!”。
尊敬的社會各界愛心人士,扶貧濟困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捐資助學更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愛心人士和企事業單位熱心助學和各項公益事業。他們有的設立專項助學基金,有的捐建希望小學、希望電腦室、希望圖書室等,也有的結對資助貧困學生。同時,國家也大力支持和鼓勵慈善公益捐款,通過希望工程捐款可在規定比例之內扣除所得稅,我們也將會對捐資助學的善舉大力宣傳,進一步營造全社會捐資助學的濃厚氛圍。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拳拳愛心開啟了孩子們童年的夢想,點燃了他們讀書的希望,改變了貧困學子的人生命運。愛因為無私而珍貴,生命因希望而永恒。我們真誠期待更多的愛心人士、企業踴躍加入到關心、支持**鎮“為了明天”愛心工程的行列,為貧寒學子的求學之路增添一份溫暖和呵護,為他們成長成才撐起一片希望的藍天。工程組委會辦公室將竭誠為您服務,讓您的善舉完美呈現、恩澤萬千學子。(工程組委會辦公室地址:共青團畢節市**鎮委員會辦公室,電話:0857-8703001,qq群號碼:共青團**鎮委 84468146)
再一次感謝您對**鎮“為了明天”愛心工程事業的鼎力支持!衷心期待您的更多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