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家長班委會職責(精選5篇)
小學家長班委會職責 篇1
1、定期召開家委會會議,討論商議本學期家委會活動內容、形式和活動時間、地點,制定本學期活動計劃,家委會負責組織、開展各項活動。
2、溝通、組織家長參與到學校、班級的各項活動中來,積極協助老師順暢地開展教學工作,當好學校、班級和家長之間的“傳聲筒”、“反光板”。
3、關心班級的發展,為班級的發展獻計獻策,及時向班主任反饋家長對教學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共同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育人環境。
4、協助班主任組織實施各種活動,以及交流家庭教育的經驗,通過推廣、學習好經驗,好辦法,共同提高教育技巧,充分發揮好家校共育的作用。
5、家委會加強服務、溝通意識。通過網絡、
6、負責家委會費用收支平衡;收集和計劃好班費的使用,通過網絡或群定期向家委會和全體學生家長匯報費用收支情況。
小學家長班委會職責 篇2
(1)維護大家共同的交流平臺:校訊通、班級博客和班級Q群。校訊通和班級博客是大家及時與老師及其他家長交流的渠道,為了營造良好的交流氛圍,需要大家的細心維護。家委會需要做出及時的、正面的引導作用。如積極收集教育心得,發布在我們的交流平臺上讓大家學習共享等,或提出學習疑難問題共同探討等。
(2)為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提供舒適的學習生活環境,購置必要的學習和生活用品。如:統一格式的作業本(練習紙)、衛生用具(紙巾、指甲鉗等)、小獎品(鉛筆、橡皮等)、添置班級小圖書角的圖書、開展班級活動等。家長委員會將每學期收取一定的費用成立家委會基金,作為孩子們的班費,于每學期開學報到收取,班費的使用情況通過設立帳目反映,并將班費使用明細每學期兩次向家長公布(期中、期末)。
(3)組織開展健康有益的集體活動。如送愛心進社會福利院或敬老院,讓孩子們學會懂得感恩;組織節假日社會實踐活動,感受節日文化;組織登山、趣味運動會、保護環境等有意義的活動,讓孩子們經受歷練并增加團隊合作精神。活動前做好宣傳及準備工作,活動中做好安全工作,活動后做好總結及整理工作。
小學家長班委會職責 篇3
1.定期召開家委會會議,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
針對班級階段性工作,由班主任或家委會成員召集,定期(每月1次)召開家委會會議,通過集思廣益,收集家長們對班級、學校在教育、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及時反饋給班主任,促進家校互動,協助班主任共同建設五(1)班成為優秀班級。
2.利用“校訊通”家校平臺加強溝通和聯系
充分利用現有的“校訊通”班級網站平臺,及時將家委會的信息通知在公告欄中發布,以方便家長們能及時了解家校共建的動態。家長們還可以通過
3、積極參與學校的各項重大活動
家委會成員將帶頭協助并配合班級工作,積極參與學校、班級開展的各項活動,關注孩子的各方面發展,努力培養孩子既會學習又能生活的能力。
4、積極開展親子活動,豐富孩子業余生活
家委會每學期定期組織親子遠足活動(至少一次)和不定期親子主題活動。本著家委會組織,班級所有家長自愿參加的原則,推動班級所有家長能積極參與,以加強家長們的交流與溝通,豐富孩子們的業余生活。
小學家長班委會職責 篇4
1、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認真執行上級領導機關的指示和決定。按教育規律辦學,全面教育和教學任務。
2、全面規劃學校工作,制訂和實施學校工作計劃。審查各處室工作計劃,定期檢查和總結工作。認真總結經驗、教訓,提出改進意見和措施,并向上級和職工代表大會報告工作。
3、主持校會議和行政會議,指導學校全面工作,研究決定學校的重大問題。
4、認真組織師生學習貫徹《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師德規范》,加強校園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樹立良好的校風。
5、堅持以教學為中心,領導教學工作;堅持兼課深入課堂,要用三分之一的精力抓好教學工作。了解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情況。指導教導處搞好教學實驗和教改工作。積極引導教師進行教育科學研究,不斷改進教學方法。
6、領導文體衛生工作。認真貫徹執行國家教委頒布的小學體育衛生工作的兩個暫行條例,切實抓好體育課教學和課外活動,加強學校的衛生保健工作,減輕學生負擔,保護學生健康。
7、負責做好學校的人事工作。根據上級下達的名額和本校的實際、聘用、調配、管理學校的行政人員和教師,并在人事工作中努力做到知人善作、任人為賢、人盡其才,充分發揮每個教職工的積極性和業務特長,加速青年教師隊伍的基本建設。
8、審批本校招收新生計劃、人員以及到本校插班就讀的學生。
9、堅持勤儉辦學的原則,努力改善辦學條件。校長對學校的財產開支認真管理,定時審批和檢查,引導后勤人員樹立為教學服務、為師生服務的思想,管理好學校的校舍和一切校產、經費,開展勤工儉學活動,搞好創收工作,逐步改善教師的福利待遇,關心職工生活,善于為教職工排憂解難。
10、建立健全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并認真檢查執行情況,保證學校正常的工作、學習秩序。
11、副校長協助校長,分管并抓好上述工作。
小學家長班委會職責 篇5
1、忠誠人民教育事業,熱愛本職工作,遵守《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堅持教育的“三個面向”,遵循教育規律,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加強素質教育,做到教書育人,為人師表。
2、根據新課標、教材和學生實際,認真制訂教學計劃,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切實做到認真備課、認真上課、認真批改、認真輔導、認真考核,努力完成本學科的教學任務。不斷改革教法,努力減輕學生負擔,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準時上課,按時下課。
3、積極參加教研活動,每學期不少于6次,每學期聽課不少于15節,不斷增強科研意識,樂于承擔科研課題和校內外公開課,及時總結教學經驗,積極撰寫教學論文,每學年至少一篇。
4、關心政治,努力提高思想和業務素質,積極進修學習,勇于創新,不斷提高教學和科研水平。
5、面向全體學生,關心后進生,認真輔導,努力提高學習成績及思想、健康水平。努力協助班主任開展工作,組織和開展與本學科有關的課外興趣活動。要因材施教,對少量尖子生要培養特長,發展智力,培養能力。
6、加強職業道德,嚴禁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
7、衣著清潔、儀表端正,校內使用普通話,上課精神飽滿,眼保健操一律由當節上課教師督促檢查,保證質量。
8、加強與家長的聯系,爭取家長配合。
9、積極承擔學校分配的臨時性工作,承擔各類比賽任務的教師,賽前要加強訓練,爭取優異成績。
10、堅持寫教育教學隨筆,每周不少于一次(一年級教師不少于兩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