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管理崗位職責(精選5篇)
教學管理崗位職責 篇1
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必須嚴格執行以下常規:
1.嚴格執行“三表”,嚴格按照國家教委和省教委規定的教學計劃編制課程表、課外活動表和作息時間表。教導處嚴格把關,教師不得隨意增減、變更課程和課時,不得任意停課,課外活動列入教師的工作量。
2. 嚴格控制活動總量。小學生在校(包括自習)每天活動總量不得超過六小時。
3. 期末復習考試期間,間操和音、體、美課不停。
4.嚴格控制課外作業量。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作業,三年級每天不超過0.5小時;高年級不超過1小時。教導處每學期對各班至少進行3-5次普查,每周至少1-2次抽查。
5. 切實改進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上課時間不拖堂,不會客。
6. 教導處每天要嚴格控制進校時間,保證學生每天活動時間和休息時間。
教學管理崗位職責 篇2
(1)教師努力學習黨的教育方針、政策,學習教育理論和專業知識,鉆研大綱和教材,探討和改進教學方法,不斷提高自身的教育科研水平。
(2)在保證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前提下,大力開展教學改革與教學實驗。要求教師人人都要有實驗課題,人人參與教學改革。
(3)教師實驗項目的選擇要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要根據自身的特點,選準一個突破口,在平時的教學中大膽探索,逐步形成自己的風格。
(4)教師每學期開始都應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實驗計劃并在實施中不斷總結經驗,逐步完善。同時,要注意實驗資料的收集和積累。
(5)學期結束,教師要對實驗情況進行認真總結。對實驗出現的問題進行客觀分析,肯定成績找出問題,并對今后的實驗提出改進意見。
(6)對實驗中取得的突出成績,學校及時向上級匯報,并申請有關專家學者進行鑒定。
教學管理崗位職責 篇3
一 、學期 計劃 管理及檢查辦法
(一)教導處學期前根據學校工作 計劃 制定學校教學、教研工作計劃及具體活動安排,以便制定其他計劃。
(二)、教研組開學一周內根據學校教學、教研工作計劃制定本組教學、教研工作計劃,具體內容應包括:
(1)本學期具體工作目標任務;
(2)各項具體工作任務(包括本學科教師業務學習進修、校本教研開展、講學稿的使用、課堂教學模式研究、學生學科高效學習方法等);
(3)本教研組課題研究開展情況;
(4)完成目標任務的具體措施;
(5)學期教研活動周安排表。
(三)教師開學一周內在熟悉教材、了解學生的基礎上結合實際制定學科教學工作計劃。具體內容應包括:
(1)全冊教材分析;
(2)本學期教學任務;
(3)各課時教學的重點與難點;
(4)完成教學任務的具體措施;
(5)年級組學科教學進度表。
(四)以上計劃需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由教導處檢查、記錄完成情況。以上需提交電子稿。學期中需調整計劃、進度的要報教導處批準。
二、教學過程各環節具體管理及檢查落實辦法
教學過程包括備課、上課、作業、輔導、學生評價等環節,教師需按規定保障各環節有序進行。
(一)備課
1、備課一律采用講學稿形式,各教研組要逐步形成適合本學科不同課型的講學稿模版。
(1)講學稿的內容一般應包括:年級、學科、課題、主備教師、審核人、學習目標、重,難點分析、學習思路、學法指導、師生活動設計(教學簡案)、同步練習、自我測評、課后反思等。
2、講學稿設計的原則
為發揮講學稿講、學、練一體的功能,達到最佳的課堂教學效果,編寫時應注意以下原則:
(1)課時化原則。分課時處理學習內容,防止幾個學習內容只寫成一個講學稿,新授課一學時一稿,復習課可一稿2學時,但最多2學時,并在講學稿上注明。
(2)問題化原則。將知識點轉變為探索性的問題點、能力點,通過對知識點的設疑(以問題設計呈現)、質疑、釋疑、激思、培養學生的能力品質和創新素質。
(3)參與化原則。設計中應考慮讓學生進行參與性學習.通過講學稿創造人人參與的機會,激勵人人參與的熱情,提高人人參與的能力,激勵人人參與的意識,讓學生在參與中學習。
(4)方法化原則。強化學法指導,通過講學稿教學變"授人以魚"為"授人以漁",同時注意學法指導的基礎性與發展性。
(5)層次化原則。在編寫學案時應該將難易不一、雜亂無序的學習內容處理成有序的、階梯性的,符合每階層學生認知規律的學習方案,從而達到提高全體學生素質,全面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3、備課流程:集體備課、同課異構
(1)學期初教研組(年級備課組)把本學科任務分解到人,確定每單元主備人。
(2)主備人提前一周在鉆研教材、了解學情的基礎上寫出講學稿草案(電子稿),在教研組集體備課時間集體審稿,主備人按集體意見對講學稿進行修改,并在集體備課時間形成初稿由審核人審核定稿,最后交教導處審定提前1——2天印刷。允許教師在保障教學任務完成的情況下對講學稿適當修改。堅決杜絕下載、抄襲講學稿現象。
(3)課后教師要在講學稿后寫好課后反思(收獲、不足、改進等),倡導學生在講學稿后寫學習反思。
4、集體備課時間地點:每教研組每周固定半天時間。周一語文、周二數學、周三英語、周四文綜、周五理綜。地點在閱覽室。
5、講學稿數量要求(每周):根據《河北省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及課時安排表》周講學稿數標準如下:
(兼課教師、跨年級教師需達到所任學科總數,其他學科根據所設課時確定。學期中間考試結課的學科按實際結束時間計算。周講學稿數不低于標準數的80%。)
6、檢查辦法:由教研組長周查、記錄,教導處月結、公開。
各科講學稿定稿均要提交電子稿,以此確定主備人工作完成情況及課前備課情況;查看每位教師的講學稿使用情況,以此確定每位教師的課中、課后備課情況。
(二)上課
1、必須提前一天把講學稿發到學生手里、并指導學生預習。
2、落實三維目標,面向全體學生,愛護每一個學生,教給學生方法,努力使學生由被動的學習方式向“自主、合作、探究”的主動學習方式轉變,為學生的終生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3、一般流程:預習(預習檢測)、互動探究、交流展示、精講點撥、方法歸納、達標檢測等環節。可根據學科、課型不同進行合理安排,但要體現新課程所倡導的精神。
4、教師必須上好每一堂課,嚴格按照課表上課,不得私自調課或者改為自習。嚴禁穿拖鞋、背心等衣衫不整者進入課堂,嚴禁坐著講課,課堂抽煙,接打手機等與上課無關的事情。教師提前在門口候課,不得遲到、早退、拖堂,更不得缺課。教師必須維護課堂紀律,如有學生缺課、遲到等違紀現象應及時反饋給班主任。15分鐘以上以缺課處理.(含早晚自習).考慮到考勤實際,重點查上課,正式上課鈴響未進教室作遲到。由教導處抽查并計入學校考勤。
(三)作業布置與批改
1、精心設計作業,適量布置學生作業,控制每天課外作業總量,對學生作業要提出規范要求,使之形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2、認真進行批改,一律用紅筆,要寫清批改時間,要有等級評價、眉批、總批等,認真批改,如有一篇作文10個以上錯別字或一次作業5個錯別字或1個錯題未作訂正以少1次作業論處,并作出必要的批改記錄,對學習成績差的學生適當面批。要加強學生作業講評,要求學生在作業本上有錯必改,及時分析訂正作業中的錯誤。
3、作業次數(每周全批):語文作文每單元1篇(指作文本),作業2次;數學3次;英語3次;物理、化學2次;政治、歷史、地理、生物各1.5次。
另:教師要督促、檢查學生練習冊情況,挑重點、難點講解,集體批閱。
4、教研組長周查、記錄,教導處月結、公開。檢查時作業、作文必須交2個班以上,試卷必須有10張以上,并且交成績登記表,表卷相符。
(四)輔導
1、教師要對學困生、缺課生及時補課輔導,并做好記錄。結合學校現在實際情況,對有條件的同村學生可建立課外學習小組,加強節假日、晚上等時間的學生學習和管理工作。
2、輔導要遵循“培優、促中、補差”的原則開展。
(五)學生評價
1、依據有關規定學校只統一安排期中、期末評價考試,考試是教師教學工作的一部分,要認真對待,積極參加。單元測試由教師自主安排。
2、單元、期中、期末考試可抵2次作業、備課(需上交試卷分析、成績登記表,否則不算),考試卷必須認真批閱,搞好試卷評析,嚴禁學生批閱試卷(集體批閱除外)或不批閱。課沒有連上的就不能出現連備課時,否則均視為單個課時,連備課時每周只能出現一次,學校規定的畢業班除外。
3、嚴格考試,以考督學,考試試題要難易適度,形式多樣,面向全體。要力求考核的全面性和靈活性,加強考試方法的改革和探索,如注重口試和筆試的結合,平時考查和期末考試的結合等。要嚴格考試紀律,培養學生良好的考風。
三、常規教研
教學研究是提高教師業務水平和教師隊伍素質的重要途徑。必須高度重視。常規教研分個人教研和集體教研兩類。
(一)個人教研
1、為加強對教材的研究,要求每個教師必須對學期、章節或單元的教材內容進行研究,對目標要求、重難點、知識結構進行分析,體現于學科計劃和講學稿中;經常對學生的學情進行了解和分析,及時進行補救和改進。
2、每個教師要堅持寫教學反思,教學反思應寫在講學稿后。
3、每學期要做到讀一本好書(教育理論參與書和專業雜志),業務學習不少于20篇或2萬字。學期末教導處組織檢查。
4、每個教師要有自己的教研課題,每個學期寫一篇自己的專題教研 論文 。
5、積極參加各種業務培訓和教研組活動。
6、50歲以下的教師每學期必須承擔2次公開課以上,教導處或教研組備案。
7、教師每周聽課2節,聽課以教導處或教研組登記的次數為準。(每次聽課教導處、教研組應適時記錄)。個人聽課需報教研組或教導處。統一安排的聽評課活動同科教師必需參加。教研組長周查、記錄,教導處月結、公開。
(二)集體教研
集體教研要以“說課、備課、上課、聽課、評課”為重點,提高全體教師的教學水平,堅持“走出去,請進來”和“校本教研”的教研機制,努力探索適合學科特點的基本教學模式。
1、教研組提前一周確定教研課題、主講人、具體要求,并通知全組教師。每位教師要深入細致地研究每次的課題,提前做好準備。
2、每位教師要遵守教研活動紀律,不遲到不早退,活動中要積極主動參與討論,發表見解和意見,不做與教研活動無關的事。
3、教研組要認真組織各教研活動,并做好記錄(內容包括主持人、考勤情況、活動課題、發言記錄、形成一致意見或結論)。
4、要善于系統積累和 總結 經驗,期末寫出教研專題 總結 。
5、教研考勤計入學校考勤。
四、畢業班第二學期有關規定
1、畢業班教師要提高對“學校窗口”的認識,加強畢業班各項管理。
2、畢業班第二學期要在一模前進行完系統復習,并提交系統復習講學稿,一模后各學科要求有5——10個專題復習講學稿,均要有電子稿,數量按標準課時計算。一模前未能進行完系統復習的,數量至系統復習結束計算。
3、一模前畢業班作業量與其他年級一樣按規定執行。以后可提交成績登記表、學生試卷、試卷分析講評等,計入作業、講學稿數量。
4、畢業班第二學期聽課節數要達到10節,學校與上級組織的活動必須參加。鼓勵有能力的教師上示范課、交流課、互相聽課。
教學管理崗位職責 篇4
1. 教師要深入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在課堂教學中要做到德育與傳授知識、發展智力、培養能力的和諧統一。
2.教師要根據備課和教案,以簡潔、生動、規范的語言準確地向學生講授科學文化知識。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運用恰當的方法進行基本技能的訓練,做到講練結合。合理安排教學密度,要杜絕知識性錯誤。
3.在課堂教學中,既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要把學生做為學習的主人,要尊重和相信學生,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切實加強學法指導,處理好“主導”與“主體”的關系。
4.課堂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堅持因材施教。既要使“尖子生”“吃得飽”,又要照顧到“后進生”“吃得了”。要針對學生的智力基礎,采取靈活多樣的輔導方法,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完成學習任務。教師要合理安排教學內容,珍惜每一分鐘,要給學生留有較為充分的課堂練習時間。
5.教師要在學習、掌握傳統的教學手段的基礎上,努力進行教法改革,充分發揮現代化教學手段及教具、學具的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學生的積極思維,使課堂教學充滿生機和活力。
6.教師要認真做好課前準備,按時上、下課,不拖堂,不在上課時離開教室;課上不做與教學無關的事情,無特殊情況不得坐著講課。教師要把普通話做為校園語言,并指導學生講好普通話。要注意板書的工整和規范化。
7. 教師要儀表端正,教態和藹,衣著打扮、發型等要符合教師的職業特點。
教學管理崗位職責 篇5
一、黨校函授學員管理制度
1、遵守校規校紀、上課期間不許遲到、早退。累計遲到或早退三次按一天曠勤處理。如遇特殊情況須與任課教師和班主任請假批準后,方可離去。
2、遵守課堂紀律。認真聽廛,課堂上不許吸煙、趴桌子、接打手機。
3、每學期無故曠課一天者,參加補考。
4、學員有事不能來面授者,須出示該生單位組織部門組織部門請假條。但累計請假天數不許超過每學期授課總天數的20%。否則參加補考。
5、參加補考者,每生、每科一律收取補考費50.00元。不按時參加補考者不予畢業。
二、黨校教學管理制度
1、認真執行省委黨校函授學院的教學計劃和教學的具體安排。
2、堅持采取有效措施,定期監督檢查學員的自學情況,交作業情況,并有記錄。
3、面授教學時的考勤記錄齊全,管理嚴格,到課率高。
4、面授、電教錄像,學員討論次數、時數符合教學計劃的規定。
5、認真組織教師評閱學員的作業,考試試卷。嚴格執行《學員作業管理規定》,《關于試卷評閱工作的若干規定》。
6、教學檔案健全、齊備。
7、經常深入教學第一線了解教學情況,定期進行教學質量檢查和質量分析,交流教學經驗,提高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