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懂得了感恩的作文
【篇一】
大樹的高聳挺拔,離不開大地的滋養,它懂得感恩,于是將一席綠蔭灑向大地,為它遮去一片驕陽;花草的艷麗嫵媚,離不開繁枝綠葉的襯托,它懂得感恩,于是將一片片落花深埋大地,使綠葉生長更為茁壯;稻穗的體形豐滿,離不開農民的辛勤照料,它懂得感恩,于是將一顆顆谷粒結下,為農民帶來五谷豐登的喜悅。植物如此懂得感恩,人亦然。
我們的茁壯成長,離不開父母的悉心呵護,我們應懂得感恩,將自己的愛意在行動中體現,用行動去擁抱父母。正如材料中的小男孩,大樹把自己的一切都給了他,這不得不讓我聯想起我們的父母,他們對我們何嘗不是如此呢?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學會感恩。
雨早已停了,就連窗外的月光也已些許黯淡,許多人早已經睡下,唯有那草屋中的燭光依舊閃爍,里面坐的是一位老媽媽,她正在為即將遠行的兒子縫補衣服。雨后的絲絲寒意,使她不禁有些瑟瑟發抖,但她仍不放棄,一針一線的縫著,縫的是那么仔細,生怕出一點亂子。不一會兒,起風了,一陣風吹來將蠟燭吹滅,而這位老媽媽毫不慌張,馬上又將蠟燭點上。由于她年事已高,眼睛有些昏花,針頭總是與她的手指過不去,時不時的去扎上一扎,而這位老媽媽也只是用手稍微按一下出血的地方,便又繼續縫補起衣服來。這一切的一切早已被門后躲著的孟郊看見,他一邊含著淚一邊走上前去,跪在母親的面前勸阻道:“娘,您別縫了,太晚了,快去休息吧!”“就剩下一點兒了,你先去睡吧,兒啊,站起來,地下涼。”孟郊聽后更是淚流滿面,提筆寫下《游子吟》這首流芳千古的名篇,這首詩表達的不是別的,表達的是對母親深深的愛,對母愛的感恩。
名人是這樣,而而作為初中生的我,也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一些往事。記得幼時每逢下雨,媽媽總會為我撐起一把雨傘,而且雨傘總是向我這邊傾斜,媽媽的肩膀總是會被雨打的全濕,我對媽媽說:“媽,傘斜了。”而媽媽則說:“傘沒斜。”一開始我為媽媽的“愚蠢”感到不解,直到后來,我年齡一年年增長,我才明白了其中的含意:傘雖斜了,但愛沒有斜。此后,每逢下雨,我便為媽媽撐起把傘,把傘向她那里傾斜,媽媽看到我的肩膀濕透時,總會對我說:“兒子,傘斜了。”而我則說:“媽,傘沒斜。”
面對父母給予我們無私的關愛,我們又怎能不去回報,不去感恩呢?父母給予我們生命,父母呵護我們成長,父母照料我們的飲食起居,我們應持有一顆感恩的心,在父母繁勞之際,做父母的一根拐杖,讓他們得以放松,快樂;在烈日炎炎之際,做父母的一把大傘,為他們遮蔽盛夏的驕陽。
【篇二】
感恩,從古至今都是一種文明禮儀,更是一種健康的心態,所以,學會感恩非常重要。世界上有許多人都值得我們感恩,父母、老師、同學、朋友……但是,世界上最值得我們感恩的人是我們的父母。
我們的父母大部分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或工人,但在子女的心中他們確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父母對我們的愛是無法用語言形容出來的。從我們生下來的那一刻起,父母就有了一個新的任務,那就是照顧我們,教育我們。我們小的時候,父母給我們洗尿布,哄我們睡覺。那時,我們小根本體會不到父母的辛苦,現在我們漸漸長大了,才慢慢體會到了父母的不容易。父母每天在上班的同時還要照顧我們的衣食住行,頭上的銀絲和額頭上的皺紋越來越多,可他們卻無暇顧及,他們把所有的心思都用在了我們做兒女的身上,為的是把我們教育成有用的人。而我們有時還因為父母的一句嘮叨發脾氣,甚至和他們頂嘴。想想這些,我們的內心是多么的愧疚。
曾經聽說這樣一個故事:有個小女孩和父母吵架了,一氣之下跑出家門,他走了很遠,直到發現一個賣餛飩的老婆婆后,才感覺到肚子已經餓極了,可他沒帶錢,老婆婆看出來后,給她煮了一碗熱騰騰香噴噴的餛飩,她感動得掉了眼淚,后來,老婆婆了解到他是跑出來的,對她說:孩子,我只是給了你一碗餛飩,你就如此感動,你的父母可是養育你已經十多年了,你怎么還和他們吵架?女孩愣了,吃完餛飩后,她扭頭往家跑去,遠遠的,他就發現父母在路口正等她呢!
是啊,有時我們會對別人給予的一點小小的恩惠感激不盡,對父母一生的付出卻視而不見。寒冷時,是父母給我們溫暖,炎熱時,是父母給我們打扇,饑餓時是父母給我們做飯菜,煩躁時是父母給我們分憂愁,遇到困難時是父母教我們堅強面對。可憐天下父母心,我親愛的父母,我們不理解你們是多么的不應該!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面對……”耳邊又傳來熟悉的聲音。父母時刻教育我們,關心我們,鼓勵我們,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要理解父母,好好學習,取得好成績,將來做一個有用的人,讓父母親為我們感到驕傲。以此來感恩父母,同時我也呼吁所有的同學都參與到感恩父母的行動中來。
【篇三】
一道美味的食物,有人只嘗一小口就給另一個人吃,是母親與孩子;有人吃到只剩下一小口才給另一個人吃,是孩子與母親。答案只能如此,所謂孝與不孝的區別,其實就差這一小口。學會傾聽,學會知足,叩響感恩的窗扉,讓生命充滿愛。
饑餓的少年在離家出走之時,得到面攤老板娘的接濟,知道道謝,卻不知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實在是可悲。
報父母養育之恩本是應當。古人云:滴水之恩,涌泉相報。一個人只有懂得感恩,懂得付出,才會為世人所尊敬。當然,感恩并不是局限于對親人、朋友,還有對社會——這個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
“來吧,朋友,給你一片藍天,把幸福給你。深情總是綿綿的結局,愛就是我一生的給予。”20多年間,郭明義無償獻血六萬多毫升,相當于一個人體血液總量的十倍多;資助300多個貧困兒童讀書,資助金是他工資的30%多,而他一家三口至今還住在不足40平方米的房子里。
這是一個對社會心存感恩之人的所作所為,彰顯了人性最閃耀的光輝。
懂得感恩,學會付出,他播種著愛心,抒寫著責任,張揚著奉獻的價值。
家喻戶曉的雷鋒從小就是孤兒,是人民撫養他長大的。每當別人問他為什么做好事不留名,他總是笑著答道:“我是人民的兒子。”因為他懂得感恩,懂得付出,雷鋒——這一平凡的名字才會永遠被人們銘記,永不會因時光的流逝而淡褪其色彩。
懂得感恩,讓我們一起將春風送入他人的心窩;懂得付出,讓我們一起將悲痛化為對他人深深的祝福。
懂得感恩,學會付出,那是李春燕心里厚重的愛,為苗鄉點亮了健康之路;那是霍英東胸中滿腔的赤誠,200億捐資贏得生前身后名;那是林秀貞心中堅定的信念,30年如一日贍養6位孤寡老人,讓九州動容。
在感恩的日子里,會有春風牽引從未見過的云彩,在付出的日子里,會有細雨滋潤從未呼吸過的空氣,在感恩與付出之花盛開的日子里,會有彩蝶從遠方捎來鼓勵,去慰藉那份知足的心靈,去成就那更高、更遠的追求!
懂得感恩,學會付出,讓千萬朵感恩的燈火燦爛著溫柔和明朗的天空,牽出生命音樂般輕柔的翅膀,牽出一生春光明媚的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