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默默付出的老師作文(精選3篇)
感恩默默付出的老師作文 篇1
蓬勃之春,炎炎之夏,金黃之秋,寒瑟之冬,雖然這些季節在不斷地重復著,但是生命卻在匆匆流逝,是誰帶我們遨游書的海洋?是誰一次次陪我們度過芳香的四季?是誰給予了我們豐富的知識?是誰教會我們做人的道理?答案是老師。老師,您如一根蠟燭,正如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一樣,您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別人。時光的痕跡在您的臉上表現的淋漓盡致,隱隱可見的幾根白發,不時傳來的咳嗽聲,讓我們心疼不已。老師,您在三尺講臺上揮灑汗水,您的三寸舌培育了三千桃李!十年樹木、十載風、十載雨、十萬棟梁!
老師,您如一盞心燈,溫暖我們的心靈,照亮我們前進的方向。作業不會做,您耐心地給我們講解,作業做錯了,您耐心地給我們闡釋。您教會了我們正直、勤奮、勇敢、樂于助人、堅強不屈……您的教誨如春風,師恩似海深,讓我們難以忘懷。老師,您如一艘小船,帶我們駛向成功的港灣,到達幸福的彼岸。我們是祖國的花朵,那您就是辛勤的園丁,把我們培養;我們是嫩綠的葉子,那您就是扎深大地的根,為我們汲取養分;我們是樹苗,那您就是雨露,用知識滋潤著我們成長。不管寒風呼嘯,不管磅礴大雨,風雨中,我們一起走來,風雨中,我們與您同行!
我們快樂過、流淚過、奮斗過、失敗過,都少不了您的相伴。我們的童年,您陪我們一路路走來,我們的青春,也有您在一旁諄諄教誨。時間悄然離去,清風緩緩訴說著你生命的剎那芳華。
感恩默默付出的老師作文 篇2
1、爸爸,爸爸,親愛的爸爸!女兒送上祝福短信愿您:父親節平安健康!父親節幸福溫馨!父親節高興快樂!
2、父親一座山,我們坐山巔。山巔風景好,別把父累倒。父親要孝敬,錢財不一定。常把家來看,父笑臉上現。有朝我成山,父親得清閑。我有兩個肩,爺孫坐兩邊。父親節快樂!
3、父親的教誨是一盞燈,把我的前程照亮;父親的關懷是一把傘,為我把風雨遮擋。您就是大樹,您就是藍天,父親節到了,祝您幸福安康。
4、本周日是一年一度的父親節,我把最真誠的祝福送給你的父親,祝福你的父親身體健康,同時也感謝你的父親養育了你,讓我們成為知己。
5、回想起以前,您總能指給我前進的道路,我的道路越來越明朗,您的白發卻越來越多,在父親節到來之際,祝您節日快樂,永遠開心快樂。
6、您是偉岸的青山,圣潔堅強;您是溫暖的驕陽,溫暖如春;您是四季開花的樹,花香四溢;您是寬闊的海洋,寬容大方。祝爸爸節日快樂!
7、今天父親節,祝你找個情侶—取個妻子;養好身子—生個孩子;請個財神—掙些票子;把握時機—買幢房子;保持心情—開個車子。請笑納!
8、大善無言,至愛無聲,父親的呵護遮雨擋風,父親的關懷銘記心中,父親的教誨伴兒女前行。父親節,祝你的父親和你健康長壽、快樂幸福!
9、敬一碗茶,祝父親永葆青春年華。斟一杯酒,祝父親健康長壽。獻一束花,祝父親天天笑哈哈。唱一首歌,祝父親年年樂呵呵。父親節快樂!
10、我的脈博流淌著您的血;我的性格烙著您的印記;我的思想繼承著您的智慧我的錢包,可不可以多幾張您的鈔票?哈哈,老爸,父親節快樂!
11、這一刻,送去真心,幸福點綴;這一刻,想念老爸,為您祝福;這一刻,說聲愛你,心意相隨;這一刻,發條短信,祝爸爸父親節節日快樂!
12、從前有個叫趴趴的成年男子,成天喜歡趴(pa)著,趴著趴著就變成爸爸(ba)了,8月8這則冷笑話送給爸爸你,愿你秋高氣爽,神采飛揚!
13、健康=快樂=06=17=幸福=開心今天父親節,送你的父親一根長長的幸運之繩,繩子上綁著健康-快樂-幸福-開心-你的孝心。愿他永遠幸福安康。
14、爸,為了您的健康,煙還是少抽吧,把省下的錢交給你,父親節我就能買禮物送給你,不然,你看,現在我就只能發條短信,祝您父親節快樂!
15、我的祝福像山泉水,洗去您滿臉的塵與灰;我的祝福像芭蕉扇,扇去您滿頭的汗;我的祝福像綠豆湯,解暑消夏給你帶清涼!祝父親節日快樂!
16、沒人知道蓮的心事,您卻知道我的心事,難過時,哄我開心;遇到挫折,給我鼓勵;您是我人生的導師,父親節到了,祝爸爸過個開心的節日!
17、抱娃娃,講方法,手放在,頭頸下;哄寶寶,要記牢,有耐心,莫急躁;當爸爸,不容易,吃喝拉,全惦記;或許累,也有趣,父親節,祝福你。
18、有一個人,文言稱家尊,口語喊爸爸,英文是father,港臺叫爹地。他就是我們的父親,喊法不同,愛卻一樣,父親節到了,祝父親們節日快樂!
19、人生的旅程中,是您帶著我勇敢地面對生活,是您不盡的關懷,無限的關愛,伴我成長。父親節來臨之際,內心澎湃,只想大聲對您說:我愛您!
20、刪掉昨天的煩惱!確定今天的快樂!設置明天的幸福!儲存永遠的愛心!粘貼美麗的心情!復制醉人的風景!打印你迷人的笑容!祝父親節好運!
感恩默默付出的老師作文 篇3
感恩是為人處世的基本道德準則,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我們的教育要先教育學生們有感恩之情,然后才是教孩子們如何學習。感恩教育中,我們必須使家庭、社會、學校三者聯動起來,讓教育形成合力,要讓學生懂得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回報老師的授業解惑之情,回報國家的培養之愛。
國家義務教育的實施,使學生們在各方面的才華得到充分的施展,發展個性,張揚個性是體現學生們的才能重要手段。但如今一些小學生們越來越暴露出他們身上的不足:在家中,他們是“小皇帝”、“小公主,”以自我為中心,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全然不知父母長輩的艱辛。在學校霸道,欺負同學,不知道尊敬老師,關心他人。在社會上變得自私、冷漠,這一切表明,小學生們缺乏感恩意識,不會感恩、不懂得感恩。因此,小學生的感恩教育勢在必行。
古人云:“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投之以桃,報之以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知恩不報非君子”。感恩是為人處世的基本道德準則。在學校教育中,從小學到初中,再到高中,基本上還是唯分數至上,這就使得家長和學校也圍繞著分數的指揮棒轉,忽視了學生的思想教育。“教”在漢語中是“孝”加“文”,理解為:做人必先有“孝道”,然后才是學習文化知識,孝道亦是感恩之意,我們的教育要先教育學生們有感恩之情,然后才是教孩子們如何學習,如今孩子們的感恩教育缺乏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家庭感恩教育的缺失
父母對孩子的過分溺愛,如今大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放在手里怕飛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對孩子們百依百順。父母對孩子的嬌慣滋長了孩子們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記得有年高考的看圖作文是:每次吃飯時,媽媽總是把一條魚的魚肉夾給孩子吃,自己總是吃魚尾巴。后來,媽媽老了,孩子長大了,可孩子吃飯時,自己依然是吃魚肉,而把魚尾巴夾給媽媽吃,還理直氣壯地說:“我小時侯就知道,媽媽喜歡吃魚尾巴。”孩子根本不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反而認為自己的任何行為都是理所當然的。這就是父母對孩子從小缺乏感恩教育的體現。
二、學校教育缺乏正確的引導
雖然國家推行素質教育已經有很長的時間了,但是應試教育對學校和社會的影響依然是根深蒂固的。學校依然十分重視學生的智力教育,忽視了學生的品德教育,缺乏對孩子們人格的正確引導。在孩子們的心里,分數依然是至關重要的,他們對自己的父母、師長卻不懂得感恩。一位教育家說:“孩子變得冷漠與自私,是家庭、學校、社會感恩文化長久缺失造成的,我們現在所缺失的正是感恩文化,如今我們要找回它們,不僅要從學前教育開始,通過情感心理的發展和培養逐步潛移默化,更需要家庭、學校、社會的多方的努力,重新建立良好的文化氛圍。”
三、社會環境對感恩教育的影響
如今的社會信息高度發達,網絡信息、影視作品、社會行為良莠不齊,充斥孩子們的耳目。現在許多孩子不知道父母的生日,卻對他們所崇拜的影視明星的生日、血型、愛好等了如指掌。他們對父母的'辛勞一無所知,吃、穿、用都要,要貴的,一味地追求奢華,虛榮心很強。當父母無法滿足孩子們的虛榮心時,有的孩子就對父母發脾氣,甚至仇恨自己的父母。
孩子們不懂得感恩,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對孩子們進行感恩教育勢在必行。所以,感恩教育中,我們必須使家庭、社會、學校三者聯動起來,讓教育形成合力,要讓學生懂得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回報老師的授業解惑之情,回報國家的培養之愛。
一、家庭中的感恩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父母的言行舉止深深刻在孩子的腦中,孩子感恩意識的形成,常常受到父母的耳目渲染。父母要經常帶著孩子看望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以實際行動對孩子感恩教育。在家中,父母應當指導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適當地讓孩子為父母“減負”。在“父親節”、“母親節”等節日為父母送上祝福語、為父母倒茶、捶背,體驗父母的辛勞。鼓勵和支持孩子為災區和困難學生捐款捐物,學會關心幫助他人。父母還可以和孩子一起看感恩題材的影視作品,例如:為兒子捐肝的“暴走媽媽”、感動中國人物洪戰輝的故事等。家庭感恩教育并非一朝一夕的,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日常管理要常抓不懈。
二、學校教育中的感恩教育
學校教育中感恩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學校是感恩教育的主要陣地。感恩是中華民族的美德,也是做人的準則,教師應當利用學校的一切資源,通過各種形式來進行感恩教育。
(1)用身邊的例子來教育學生感恩。
班上有幾名受資助的貧困生,我引導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回報資助人,努力學習,關愛他人,向資助人寫感謝信,讓他們明白,感恩并不遙遠。
(2)觀看感恩題材的影視作品。
汶川大地震中“母救子”的震撼畫面,老師救學生的感人場面,以及解放軍救出的小孩在擔架上行少先隊隊禮的情景,讓孩子們懂得:感恩就是一種感謝。
(3)開展以感恩為主題的班會,出版以感恩為主題的手抄報,唱以感恩為主題的歌曲,講感恩的故事對孩子們進行感恩教育。
(4)在節假日,引導學生制作賀卡給各科任教師,感謝他們的教育。例如,在教師節,我開展了“感謝師恩”的主題班會。讓學生體會教師的辛苦,為老師們制作一張溫馨的賀卡,送上一句真摯的祝福。在重陽節,我帶領著學生到敬老院為老人們打掃衛生、表演節目,讓學生學會關心、幫助他人,明白感恩是一種責任,一種回報。
三、教育孩子對社會、國家感恩
一些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出現孤獨、焦慮、厭學、打架斗毆等現象,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只知道受恩而不知道感恩。所以,對這一類學生進行感恩教育,就要讓他們明白國家、社會對他們的關心和培養。我組織學生計算一下我們每學期的書本要多少錢,學校的設施要多少錢,并告訴他們這些都是國家和社會給的,是為了給我們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而建造的,我們應該好好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條件,努力學習,長大后,報效祖國,回報社會。
教師應該積極地引導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拓寬學校感恩教育的范圍,使學生親近大自然、親近社會。通過郊游、參觀植物園、動物園等,讓學生體會到大自然對人類的恩惠和人類應該與大自然和平共處的原則,從而使學生珍愛生命,感恩大自然。
總之,我們應該通過感恩教育,讓學生們從小樹立識恩、知恩、感恩、報恩和施恩的良好社會風范,讓每一個孩子都擁有一顆感恩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