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感恩節手抄報內容(通用8篇)
中學生感恩節手抄報內容 篇1
國內有人建議在中國也設立感恩節。西方的感恩節雖有其宗教內涵,但完全可以吸收其積極成分,融入傳統美德中,并賦予新的涵義,設立有中國特色的“感恩節”。借鑒西方節日,設立中國感恩節,讓孩子學習換位思考,理解父母;讓成年人互相體諒,人際關系更和諧。
每年11月的最后一個星期四是美國的感恩節,感恩節是美國人獨創的一個節日,也是美國人合家歡聚的節日,在這天家人團聚在一起,品嘗感恩節火雞和南瓜餅等美食。有大學生倡議,在中國大學生中設立自己的感恩節,在這天向自己的朋友、師長表達愛意和謝意,聯系周圍實際,讓他覺得這很有道理。
其實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樂于助人、知恩圖報,“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一度傳為名句。中國教育更多關注分數和升學率,加之很多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家人的溺愛導致孩子覺得別人的關懷是理所當然,不少學生不懂得感謝、感激,只知道索取;甚至對太過關心自己的家人產生逆反、厭煩情緒。
在成年人之中也存在不知感恩、忘本的情況,一切只從利益出發。在一個文明的社會,知道感謝,懷有一顆感恩之心是很必要的;這也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要求,可促進社會各成員、群體、階層、集團之間的關系相處融洽、協調,促進人與人之間互相尊重,信任、幫助。
因此不少人建議在中國也設立感恩節,讓學生們學習換位思考,珍惜朋友,理解父母;讓成年人暫停麻木冷漠的心,真誠地去體貼關心別人。
中學生感恩節手抄報內容 篇2
感恩節(英語:ThanksgivingDay)是美國和加拿大共有的節日,由美國人民獨創,原意是為了感謝上天賜予的好收成。在美國,自1941年起,感恩節是在每年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并從這一天起將休假兩天;而加拿大與美國的感恩節時間不同,10月第二個星期一。像中國的春節一樣,在這一天,成千上萬的人們不管多忙,都要和自己的家人團聚。加拿大的感恩節則起始于1879年,是在每年10月第二個星期一,與美國的哥倫布日相同。
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是感恩節。感恩節是美國人民獨創的一個古老節日,也是美國人合家歡聚的節日,因此美國人提起感恩節總是備感親切。感恩節是美國國定假日中最地道、最美國式的節日(holiday),它和早期美國歷史最為密切相關。
1620年,一些朝拜者乘坐“五月花”號船去美洲尋求宗教自由。他們在海上顛簸了兩個月之后,終于在酷寒的十一月里,在現在的馬薩諸塞州的普利茅斯登陸。
在第一個冬天,半數以上的移民都死于(die)饑餓和傳染病,活下來的人們在第一個春
季即1621年開始播種。整個夏天(summer)他們都熱切地盼望著豐收的到來,他們深知自己的生存以及殖民地的存在都將取決于即將到來的收成。最后(finally),莊稼獲得了意外的豐收,為了感謝上帝賜予的豐收,舉行了3天的狂歡活動。從此,這一習俗就沿續下來,并逐漸風行各地。1863年,美國總統林肯宣布每年十一月的第四個星期四為感恩節。感恩節慶祝活動便定在這一天,直到如今。屆時,家家團聚,舉國同慶,其盛大、熱烈的情形,不亞于中國人過春節。
感恩節慶祝模式許多年來從未改變。豐盛的家宴早在幾個月之前就開始著手準備。人們在餐桌上可以吃到蘋果、桔子、栗子、胡桃和葡萄,還有葡萄干布丁、碎肉餡餅、各種其他食物以及紅莓苔汁和鮮果汁,其中最妙和最吸引人的大菜是烤火雞(roastturkey)和南瓜餡餅(pumpkinpie),這些菜一直是感恩節中最富于傳統和人喜愛的食品(food)。
人人都贊成感恩節大餐必需以烤火雞為主菜。火雞在烘烤時要以面包作填料以吸收從中流出來的美味汁液,但烹飪技術常因家庭和地區的不同而各異,應用什么填料也就很難求得一致。
另外,加拿大的感恩節是在十月的第二個星期一。
中學生感恩節手抄報內容 篇3
加拿大的感恩節和美國的感恩節不在同一天,加拿大每年十月第二個周一,美國11月的最后一個星期四是舉國同慶的感恩節,規定從這一天起休假三天。即使遠在異鄉的人也都要在節日前趕回去與家人團聚,共慶佳節。美國和加拿大人對感恩節重視的程度,堪與傳統的盛大節日-圣誕節相比。
為什么叫感恩節呢?追根溯源,感恩節是和美洲古代的印第安人,特別是和玉米的種植有十分密切的關系。1620年9月6日,一批英國清教徒難以忍受宗教的迫害,搭乘“五月花號”木船駛往美洲。他們在疲勞、饑餓、寒冷和疾病的襲擊下在大西洋上漂泊了65天,最后到達北美殖民地的普利茅斯。
當時正值冬季,氣候嚴寒,田野寂寥。當地印第安人慷慨地拿出貯藏越冬的玉米和土豆,送去獵獲的野鴨和火雞。春天來了,印第安人教他們種植玉米和南瓜,飼養火雞。白人移民和印第安人建立了親密的友誼。這年秋季玉米豐收,移民們舉行了豐盛的感恩會,用烤火雞和玉米糕點款待印第安人。印第安人帶著各種玉米制品、烤火雞、南瓜餡餅、野葡萄以及玉米酒漿等參加晚會,人們歡唱歌舞,通宵達旦。以后在每年玉米收獲后的11月底,定居在這里的白人移民都要舉行感恩會,家家烤火雞,烹制玉米食品,款待印第安人。長此以往,這種感恩會就成為一種慣例。
食物在感恩節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感恩節特色食物有烤火雞,南瓜餡餅和土豆泥,當然還有很多食物,但是這三種食物代表性。
中學生感恩節手抄報內容 篇4
1.感恩之心,人皆有之;感恩之人,世皆敬之。
2.感激是扇沒有上鎖的門,不需要鑰匙便能打開。
3.感謝是美德中最微小的,忘恩負義是惡習中最不好的。——諺語
4.國將興心貴師而重傅。
5.喝水不忘挖井人,前人栽樹后人乘涼。
6.鶴發銀絲映日月,丹心熱血沃新花。
7.換一種角度去看待人生的失意與不幸,懷著感恩的心生活,生活將賜予你燦爛的陽光。
8.回報所有的施予,包括痛苦,感激全部的幸福。
9.會感恩的人,才懂得珍惜;會珍惜的人,才能夠快樂。
10.見利忘義,不知道恩德,這就是造作罪業。
11.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而且是模范。——布魯納
12.借得大江千斛水,研為翰墨頌師恩。
13.精彩完美的人生,是懷著感激的人生。
14.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諸葛亮《后出師表》
15.沒有感恩就沒有真正的美德。
16.每一種恩惠都有一枚倒鉤,它將鉤住吞食那份恩惠的嘴巴,施恩者想把他拖到哪里就得到那里。——堂恩
17.蜜蜂從花中啜蜜,離開時營營的道謝。浮夸的蝴蝶卻相信花是應該向他道謝的。——泰戈爾
18.明師之恩,誠為過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葛洪
中學生感恩節手抄報內容 篇5
感恩節的意義:
感恩節是個家庭節日,全國各地,丈夫和妻子、孩子和老人,從市到鎮、從鎮到鄉、從鄉到莊,都回到老家共度節日。回不了家的人也打長途電話和父母家人暢談,分享感恩的事。感恩節的正餐,全國上下實際上都一樣。餐桌上總是擺滿了各式各樣的美味食品。自然主要是火雞。吃南瓜餡餅是讓大家記得當年印第安人曾送給第一批定居者這樣的禮物。
中學生感恩節手抄報內容 篇6
傳統的感恩節火雞:
美國人吃火雞時多數是燜烤。通常是把火雞肚子里塞上各種調料和拌好的食品,然后用燒烤袋包好,整只烤出,按照食譜,一只20磅左右的火雞要烤上4個小時,直到火雞完全熟爛了。燒火雞的汁,會被用來制成黏稠的肉醬,伴上甜甜的紅莓果醬,作為火雞的調料。
中學生感恩節手抄報內容 篇7
三年級感恩手抄報內容:心存感恩作文
鳥有反哺情,羊有跪乳恩。人,也應該有感恩之情。白云裝扮了藍天,使藍天懂得了感恩,于是,它將自己的美麗展現給了人們;土地乳育大樹,使大樹懂得了感恩,于是,它在夏日中給人們蔭涼;小草襯托了花兒,使花兒懂得了感恩,于是,它將芳香灑遍人間……
我們一生中最重要的使命就是感恩,感恩老師,感恩父母,感恩朋友,感恩同學,感恩你身邊所有的人。
在學校,老師常給我們講述感恩故事,播放《感恩》視頻,每當我聽到有關感恩的故事,我都心存愧意,我在想這么多年,這么多人為我付出,而我感恩過誰呢?這個問題一直苦苦的困繞著我。有一天,我背著書包回家,喊了一聲:“媽,我回來啦!”按照往常,媽媽會說:“乖兒子,回來啦!”而今天卻沒有,我悄悄走進房間,發現媽媽躺在床上睡著了,我想:媽媽一定是太累了,我能為媽媽做些什么呢?我突然想到媽媽教會我了很多“第一”,寫第一個字,走第一個小步,讀第一個音,唱第一首歌……她這么辛苦,我就給她洗洗腳吧!于是我悄悄接了熱水,“哎喲,真燙”,我又接了點涼水,然后,輕輕地走到床前,將媽媽的襪子脫掉。啊!這還是媽媽的哪雙腳嗎?不,不再是了,眼前的這雙腳長滿了硬繭。這就是那雙曾經為我奔波,現在依然奔波的腳啊!她走的每一步,都是為我鋪平人生之路!忽然,媽媽醒來了,說:“你在干什么?”我沒有回答,只是想抑制住眼眶中的淚珠,但是淚珠卻不聽話,一個接一個跳出來了,我把媽媽的腳放入水中,輕輕地揉搓,生怕把媽媽的腳搓疼了。猛然一抬頭,發現媽媽正在看著我,眼眶濕潤。我沖媽媽笑笑說“沒搓痛您吧?”,媽媽撫摸著我的頭,哽咽的說“好孩子,謝謝你,你真的長大了……”
那情景,我至今都無法忘懷,心存一顆感恩之心,生活才會更加美好!讓我們共同唱起“感恩的心,感謝有你……”
三年級感恩手抄報資料:感恩的名言
1、人生重在修心:有一顆隨緣心,你會更灑脫;有一顆平常心,你會更從容;有一顆慈悲心,你會更積善;有一顆感恩心,你會更幸福;有一顆因果心,你會更明理;有一顆忍讓心,你會更快樂;有一顆超脫心,你會更淡然;有一顆修行心,你會更智慧;有一顆質樸心,你會更純粹;有一顆自知心,你會更清醒。
2、每個人的好運跟壞運都是分配好的,雖然我的好運沒有別人多,所以只要是一點點好事,我就非常感恩了。
3、陪伴孩子成長,就是重回生命最初的快樂時光,是一件多么值得我們感恩的事情啊!
4、要學會感恩、同情、寬容、忍耐、積極與真誠。希望是心靈的一種支持力量.逆境的回饋,使生命將更加精彩而富足.
5、【人生6條智慧】1、知而不言,謹記言多必失;2、自我解脫,才能自我超越;3、冷靜思考,才能讓自己更清醒;4、用心看世界,才會看清人的本來面目;5、放下,放下了才能重新開始;6、感恩,才能在逆境中尋求希望。
6、假如人人都同樣飽暖,我們就會失去一種滿足感,這種滿足感是當我們對某些階級的人們忍受饑寒那種堅忍力覺得欽佩時所感到的。又假如我們不比別人過得好,我們又怎會產生感恩之情呢?
7、It's easy to be thankful for the good things, while a life of rich fulfillment comes to those who are also thankful for the setbacks。 —— 對美好的事物感恩很容易。然而,精彩的人生屬于那些對挫折也心存感激的人。
8、怎么做一個積極快樂的人:要善于發現美,要養成看書的習慣,多交往優秀的朋友,培養健康的心態和身體,學會投資理財經營,學會感恩懂得珍惜。
9、當經歷成為背影,如果這讓我學會了 思考 總結,也意味著收獲,我只想帶著感恩的心,說:再見!想念~
10、戀愛本來便是去體味人生,肯定存在的意義,在獨特的對方身上所投射的獨特欲望,看清楚自己的限制、弱點和人性真面目,從中學習成長,體驗來訪此生的意義,也從付出的過程中,學習自我進步和感恩。愛情最重要的意義,在通過與對方相處修行自己,讓自己成長。
11、我們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感謝一切使自己堅定成就的人!
12、你有多久沒有好好看看這藍藍的天,聞一聞這芳香的花香,聽一聽那鳥兒的鳴唱?有多久沒有回家看看,聽聽家人的傾吐?有多久沒和他們一同吃飯了,聽聽那年邁的歡笑?有多久沒與他們談心,聽聽他門的煩惱、他們的心聲呢?是不是由于一路風風雨雨, 而忘了天邊的彩虹?是不是由于行色匆匆的腳步,而無視了沿路的景色?除了一顆疲乏的心,麻痹的心,你還有一顆感恩的心嗎?不要由于生命過于沉重,而疏忽了感恩的心!
中學生感恩節手抄報內容 篇8
美國感恩節的時間:
感恩節是美國基督教節日。源于北美英國殖民地普利茅斯,該地居民于1621年獲得豐收后,舉行感謝上帝的慶祝活動。后經美國總統華盛頓·林肯等定為全國性節日。每年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舉行。屆時,教堂舉行感恩禮拜,家庭也舉行集會,通常共食火雞,以紀念其祖先開發美洲新大陸時食用野火雞的往事。
加拿大的感恩節:
加拿大的感恩節和美國的感恩節不在同一天,加拿大每年十月第二個周一,美國11月的最后一個星期四是舉國同慶的感恩節,規定從這一天起休假三天。即使遠在異鄉的人也都要在節日前趕回去與家人團聚,共慶佳節。美國和加拿大人對感恩節重視的程度,堪與傳統的盛大節日圣誕節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