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知識服務合同(精選3篇)
技術知識服務合同 篇1
甲方:__________乙方:__________
依《民法典》第三百五十六條規定,技術服務合同是指當事人一方以自己的技術和知識為另一方解決特定技術問題所訂立的合同,不包括建設工程合同和承攬合同。
所謂技術服務,是指在科學技術的某一方面有技術、經驗的技術專家,為委托人解決某項特殊技術而開展的有償服務活動,并承擔因開展這方面的服務活動而產生的民事責任,因此,服務和被服務的雙方當事人應簽訂技術服務合同,以明確雙方各自的權利、義務。
技術服務合同應具備以下主要條款:
一、技術服務的項目名稱。服務的項目名稱應當反映出技術服務的技術特征和法律特征,并一定要與服務的內容一致。
二、技術服務的內容、方式、要求。本條規范的是技術服務合同的標的特征和具體要求,應明確完成技術服務的具體做法,如產品設計、工藝編程、技術鑒定及應達到的技術指標、經濟指標等。
三、合同履行的期限、地點和方式。技術服務合同履行的地點在合同中應明確,沒有明確的,應在委托人所在地履行;合同履行的時間是指雙方在合同中約定的完成這項技術服務的最終時間,在規定時間屆滿時,被委托人應向委托人移交技術服務的報告書,方式是指合同中約定的技術服務項目完成應采用的手段,如產品結構設計、測試分析、生產線調試等。
四、工作條件。是指委托方應向被委托方提供必要的工作條件和闡明委托技術服務要解決的問題,并提供技術資料、技術數據及相關文件。
五、驗收標準。委托的技術項目完成后,委托人應按合同約定的標準進行驗收,因此,合同中應約定被委托人對技術服務合同中的服務項目應達到國標、部標或行標,并按規定的要求如:專家評估、專家鑒定會鑒定等驗收辦法。
六、報酬支付的方式。報酬支付的方式指委托人支付被委托人的酬金,雙方可以約定完成后一次性支付、完成后分期支付、服務過程中分階段支付等方式外,還應約定支付的時間和具體地點。
七、違約責任。合同中約定了雙方應履行的義務,違反的,應承擔違約責任,違約責任有支付違約金、賠償損失等內容。
八、爭議解決的方法。雙方可在合同中約定協商解決、調解解決、仲裁解決、訴訟解決,如果約定訴訟解決,其他方式可以不進行,如果約定其他幾種之一的解決方式,雙方達不到一致,還可以通過訴訟解決。
甲方:__________乙方:__________
技術知識服務合同 篇2
秘書工作者知識結構的組成
對于一個秘書工作者而言,一個完整的合理的知識結構應有三個方面:基礎知識、專業知識、相關知識
一、基礎知識
秘書工作者知識的第一個層次,是秘書工作者必備的知識和前提條件。秘書工作者的知識面要廣,基礎知識要扎實。為此秘書工作應掌握以下三個方面的知識。
1.科學文化知識
基礎知識的基礎,包括語文、數學、歷史、地理、邏輯、英語等等。特別要注意語言文字和歷史知識的提高,重視歷史知識的學習,可以讓自己透過歷史的現象抓住內在的規律和本質的東西。
2.馬列主義理論知識
哲學、政治經濟學、黨的建設、_____理論、有實踐中不斷地學習,才能提高理論修養。
3.政策法規知識
這是作為秘書工作者必備的知識,包括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的憲法、法律法規、法令等相關的知識,特別要注重后者的學習。因為它在平時的工作中接觸最多的知識。
二、專業知識
是秘書工作者知識結構的核心或者是主體,也是區別于其他領域的知識結構的方面。
1.理論知識,是秘書學和秘書工作總體的理論知識,是秘書工作者勝任本職工作的重要前提,總的理論,也是秘書工作的基本理論知識,秘書指導思想。
分門別類的理論,包括文書處理,信息處理,信息調研和秘書實務的理論。
2.業務知識,秘書工作中各個環節的操作常識,基本技能,操作規范,公文的起草等。
3.行業知識,秘書工作者所在機關的行業的基本知識。
三、相關知識
秘書工作者的輔助知識,它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知識。
1.新的學科知識,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是相關知識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包括行為科學、系統論、控制論、信息論。
2.管理學知識,行政管理,領導科學,決策等方面的知識。
3.社會交往知識,社會關系學,公共關系學,人際關系學等,以便秘書工作者在工作能夠提高自身的交際能力,信息溝通能力。
4.心理學知識。
四、社會知識
國際知識,當前國際的基本問題,世界格局,政治,經濟,軍事,思想,科技,文化等方面知識的變化及發展情況。
國內知識,國情,民情,民俗,民風等。
如何提高秘書的辦公效率
作為一名出色的秘書,要有效利用工作時間,提高辦公效率應該從下幾方面開始:
1、明確自己的工作任務和職責;
2、要區分常規工作和非常規工作;
3、動腦筋思考,分清工作的輕重緩急,判斷工作的先后次序,重要的工作、緊急的工作先做,科學的有序的一項一項地完成工作任務。
4、巧妙地運用一些方法,合理分配精力,精明地利用時間,以提_____率;
5、使用辦公輔助手段幫助組織工作;
6、安排工作要適應整個流程的正常運轉,不間斷、延誤或降低團隊的整體效益;
7、要遵照組織制定的規章制度和有關工作的承辦期限,不能只憑個人想象和愛好安排工作;
8、秘書應盡量堅持記工作日記,通過時間和活動的詳細記錄,認真分析、評估自己利用時間的有效程度。
秘書基本禮儀
禮儀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行為科學,是指在人際交往中,自始至終地以一定的、約定俗成的程序、方式來表現的律己、敬人的完整行為。由于地區和歷史的原因,各地區、各民族對于禮儀的認識各有差異。在長期的國際往來中,逐步形成了外事禮儀規范,也叫涉外禮儀。
涉外禮儀就是人們參與國際交往所要遵守的慣例,是約定俗成的做法。它強調交往中的規范性、對象性、技巧性。
隨著我國_____腳步的加快,人們在生活和工作中外事交往增多,了解涉外禮儀的內容和要求,掌握與外國人交往的技巧則顯得尤為重要。
人和人之間有接觸才有了解,有了解才能溝通,有溝通才會互動,這是三個重要的程序。接觸是前提。接觸了之后才會了解,逐漸了解之后才容易溝通。所謂溝通是雙向理解,我理解你,你也理解我。那么從國際交往的角度來看,宏觀上涉外禮儀有三個基本要求:
第一個要求尊重為本,要強調自尊自愛,要尊重自己的職業,要尊重自己的單位.
第二個方面的理念就是要善于表達。在國際交往中,接待外國客人,
第三個方面是要強調接待三聲:“來有迎聲,問有答聲、去有送聲”。
自我介紹、介紹他人、名片的制作和使用、與外國朋友交換禮物、宴請外國朋友等等需要使用的一些常規的禮儀。從而在衣食住行訪談送等方面,使人們對涉外禮儀有一個全面地了解。他認為,與人交往要尊重為先,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發現別人的優點,實際上就等于肯定自我,那說明你寬容,說明你謙虛,說明你好學。所以在國際交往中,要善于發現別人的所長。
【秘書會議禮儀】
按參會人員來分類,會議基本上可以簡單地分成公司外部會議和公司內部會議。公司外部會議,可以分成產品發布會、研討會、座談會等。
會議的分類:外部會議、內部會議、發布會、工作例會、研討會、部門會、座談會……、計劃總結會……。
內部會議包括定期的工作周例會、月例會、年終的總結會、表彰會,以及計劃會等等。
我們以外部會議為例,講一講商務禮儀中需要關注的一些細節。我們將會議分成會議前、會議中、會議后。
1.會議前
在會議前的準備工作中,我們需要注意以下這幾方面:
when-會議開始時間、持續時間where-會議地點確認who-會議出席人what-會議議題others-接送服務、會議設備及資料、公司紀念品等。
when-時間,你要告訴所有的參會人員,會議開始的時間和要進行多長時間。這樣能夠讓參加會議的人員很好地安排自己的工作。
where-地點,是指會議在什么地點進行,要注意會議室的布局是不是適合這個會議的進行。
who-人物,以外部客戶參加的公司外部會議為例,會議有哪些人物來參加,公司這邊誰來出席,是不是已經請到了適合外部的嘉賓來出席這個會議。
what-會議的議題,就是要討論哪些問題。
others-會議物品的準備,就是根據這次會議的類型、目的,需要哪些物品。比如紙、筆、筆記本、投影儀等等是不是需要用咖啡、小點心等。
2.會議中
在會議進行當中,我們需要注意以下這幾方面:
(1)會議主持人
主持會議要注意:
介紹參會人員;
控制會議進程;
避免跑題或議而不決;
控制會議時間。
(2)會議座次的安排
會議座次的安排分成兩類:方桌會議和圓桌會議。
一般情況下會議室中是長方形的桌子,包括橢圓形,就是所謂的方桌會議,方桌可以體現主次。
在方桌會議中,特別要注意座次的安排。如果只有一位領導,那么他一般坐在這個長方形的短邊的這邊,或者是比較靠里的位置。就是說以會議室的門為基準點,在里側是主賓的位置。如果是由主客雙方來參加的會議,一般分兩側來就坐,主人坐在會議桌的右邊,而客人坐在會議桌的左邊。
還有一種是為了盡量避免這種主次的安排,而以圓形桌為布局,就是圓桌會議。在圓桌會議中,則可以不用拘泥這么多的禮節,主要記住以門作為基準點,比較靠里面的位置是比較主要的座位,就可以了。
3.會議后
在會議完畢之后,我們應該注意以下細節,才能夠體現出良好的商務禮儀。主要包括:
會談要形成文字結果,哪怕沒有文字結果,也要形成階段性的決議,落實到紙面上,還應該有專人負責相關事物的跟進;
贈送公司的紀念品;
參觀,如參觀公司,或廠房等。
如果必要,合影留念。
技術知識服務合同 篇3
勞動合同期限—定義:
勞動合同期限是指合同的有效時間,它一般始于合同的生效之日,終于合同的終止之時。任何勞動過程,都是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中進行的。在現代化社會中,勞動時間被認為是衡量勞動效率和成果的一把尺子。勞動合同期限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協商確定。是勞動合同的一項重要內容,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勞動合同期限—分類:
勞動合同期限分為固定期限、無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三種。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合同終止時間的勞動合同。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無確定終止時間的勞動合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以某項工作的完成為合同期限的勞動合同。
勞動合同期限—如何確定:
合理地確定勞動合同期限,對當事人雙方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由于勞動合同期限需要雙方當事人協商確定,因此,應當遵循一定的原則,用統一的目標來約束當事人的意志。確定勞動合同期限除了堅持勞動合同訂立的原則外,還要掌握這樣兩條原則:
第一,有利于企業發展生產的原則。訂立勞動合同的目的是建立勞動關系,實現社會生產勞動,使勞動者獲得物質上的一定利益。而勞動者的勞動和獲得的物質利益,都必須依賴企業發展生產,取得好的經濟效益。因此,訂立勞動合同的期限首先必須從生產實際出發,根據企業生產和工作的需要來確定。
第二,兼顧當事人雙方利益的原則。在堅持有利于企業發展生產的原則下,要兼顧當事人雙方的利益。因為訂立勞動合同是企業和勞動者雙方的事情,關系到雙方的利益。確定勞動合同期限時,不能只強調企業的生產工作需要,也應當兼顧勞動者個人利益,尊重勞動者個人意愿。
總之,當事人雙方都應當處理好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的關系,合理確定勞動合同的期限。科學合理地確定勞動合同的期限,對于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的發展都有很大幫助。用人單位可以根據生產經營的長期規劃和目標任務,對勞動力的使用進行科學預測,合理規劃,使勞動合同期限能夠長短并用,梯次配備,形成靈活多樣的格局。勞動者可以根據自身的年齡、身體狀況、專業技術水平、自身發展計劃等因素,合理的選擇適合自己的勞動合同期限。
勞動合同期限—簽訂須知:
第一,單獨的試用期合同是無效的。根據《勞動部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的規定:“勞動者被用人單位錄用后,雙方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試用期,試用期應包括在勞動合同期限內。”這就是說,試用期不是勞動合同中的法定條款,可以約定也可以不約定。而如果約定試用期,則只能在勞動合同中約定,勞動合同是試用期存在的前提條件。不允許只簽訂試用期合同,而不簽訂勞動合同。這樣簽訂的“試用期合同”是無效的。但“試用期合同”的無效,并不導致勞動法對勞動者的保護失效。
第二,勞動期限應和勞動合同期限掛鉤,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勞動法》第二十一條規定:“勞動法合同可以約定試用期。試用期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十九條規定:勞動合同期限三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一個月;勞動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滿三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二個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試用期不得超過六個月。
第三,資金擔保違法,可酌情提供擔保人。用人單位要求新入職員工試用期提供擔保,可能有兩種形式,一種是以收取保證金(物)的形式,一種是以提供擔保人要求其承擔擔保責任的形式。第一種是我國勞動法明令禁止的;另一種是要求提供擔保人來承擔連帶責任,在我國沒有法條作出過明文的允許或禁止,勞動者可以本著自愿的原則提供。
第四,試用期企業須有理由退工,員工可無理由走人。《勞動法》規定在試用期內,用人單位必須有證據證明勞動者不符合錄用條件時,才能辭退。而員工只要“通知”單位就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無須提供任何理由。
小結:勞動合同期限是簽訂勞動合同時比較重要的條款,對期限進行了約定,勞動者和用人單位都應該在期限內履行和享受自己的法律義務和權利。如果大家對勞動合同期限方面的知識還有什么不清楚的,或者想了解更多關于勞動合同期限方面的知識,可以到我們的法律常識欄目進行深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