聘請律師法律服務合同(精選3篇)
聘請律師法律服務合同 篇1
( )滬 律非金字第 號
(以下簡稱甲方)因與 等公司為證券交易代理項目一事,聘請上海市泛亞*師事務所(以下簡稱乙方)的律師提供法律服務,經雙方協議,訂立下列條款:
一、乙方接受甲方的委托,指派 、 律師為甲方提供如下服務:
1、審核客戶的法人經營情況及資金來源;
2、監督甲方資金安全使用;
3、提供證券買賣及國債回購的法律意見;
4、協調甲方與有關客戶可能發生的訴訟;
5、參與甲方與客戶業務談判;
6、協助草擬、修改、制作、審核有關文件;
7、其它甲方委托的法律事務。
二、甲方必須真實地向律師敘述情況,提供有關的材料證據。乙方接受委托后,發現甲方反映不實、弄虛作假,有權終止委托,所收費用不予退還。
三、經甲、乙雙方協商,甲方同意向乙方繳納律師為該項目提供服務的費用計人民幣 萬元。
四、如甲方要求變更委托項目,需另行委托,本合同即終止。
五、本合同有效期限,自簽訂之日起至服務項目結束為止。
甲方: 乙方:上海市泛亞*師事務所
地址: 地址:
年 月 日
聘請律師法律服務合同 篇2
甲方: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
(以下簡稱甲方)因與 等公司為證券交易代理項目一事,聘請______________律師事務所(以下簡稱乙方)的律師提供法律服務,經雙方協議,訂立下列條款:
一、乙方接受甲方的委托,指派 、 律師為甲方提供如下服務:
1、審核客戶的法人經營情況及資金來源;
2、監督甲方資金安全使用;
3、提供證券買賣及國債回購的法律意見;
4、協調甲方與有關客戶可能發生的訴訟;
5、參與甲方與客戶業務談判;
6、協助草擬、修改、制作、審核有關文件;
7、其它甲方委托的法律事務。
二、甲方必須真實地向律師敘述情況,提供有關的材料證據。乙方接受委托后,發現甲方反映不實、弄虛作假,有權終止委托,所收費用不予退還。
三、經甲、乙雙方協商,甲方同意向乙方繳納律師為該項目提供服務的費用計人民幣 萬元。
四、如甲方要求變更委托項目,需另行委托,本合同即終止。
五、本合同有效期限,自簽訂之日起至服務項目結束為止。
甲方:_______________乙方:_______________律師事務所
地址: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
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
聘請律師法律服務合同 篇3
案例:20xx年3月31日,劉某以“Jaliseng”為用戶名在交易平臺注冊,成為易趣網的用戶,由易趣網為劉某提供免費的網絡交易平臺服務。20xx年7月1日,易趣網開始向用戶收取網絡交易平臺使用費,并于9月18日發布了新的《服務協議》供新老用戶確認,該協議對用戶注冊程序、網上交易程序、收費標準和方式及違約責任等作了具體的約定。此后,劉某確認了易趣網的《服務協議》,并繼續使用易趣網的網絡交易平臺,但至20xx年9月24日,劉某尚欠易趣網網絡平臺使用費1330元,為此,易趣網訴至法院,要求劉某支付網絡平臺使用費、賠償律師費用。劉某則認為,《服務協議》長達67頁,過于冗長,致使用戶不能閱讀全文,故用戶不應受該協議的約束。
案例分析: 本案涉及的主要法律問題是如何確認網絡服務合同的成立這一法律問題。網絡服務合同是一種較為特殊的合同,從嚴格合同的意義上而言,易趣網與用戶之間的這份《服務協議》是一份格式合同,其具有以下特征。首先,雙方當事人的服務與被接受服務的目的非常明確。作為網絡公司,其提供平臺、進行服務、收取費用,而作為用戶,則愿意接受此種服務。其次,合同未經雙方合意,系由一方單方擬定。這是格式合同最顯著的特點,即合同由一方根據自己的意愿單方擬定,相對方不能更改,要么全部接受合同的條款,要么全部不接受合同的條款,相對方只有選擇接受或不接受合同條款的權利,而沒有選擇更改合同條款的權利。再次,在網絡服務合同中,一方的身份和性質難以確定,因為網絡服務合同是自動生成的,只要用戶瀏覽了網絡公司擬定的《服務協議》,按確認鍵同意后,雙方的權利義務關系即成立,故在此情況下,用戶一方的身份和性質就不能確定,用戶在瀏覽《服務協議》之后,可能會成為確定的一方當事人,也可能成為匆匆一看客。最后,網絡服務合同與傳統的構成要件有著顯著的不同。各國合同法對合同的形式都有著一定的限制,根據我國合同法關于合同形式的規定,可以對合同的形式作這樣的理解,一是除即時結清的合同以外,一般須訂立書面合同;二是法律法規規定了必須采用書面形式的,應當采用書面合同;三是合同需經雙方協商,且需有雙方簽名蓋章。而這些要求對網絡服務合同來說則是不可能的,為此,我國合同法又進一步規定,書面合同可以是合同書、信件,也可以是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可以有效表現的形式。因此,作為一種特殊的合同形式,網絡服務合同具備了合同的特征。
在網絡服務合同中,要完全劃清要約與承諾的界限有一定的困難,從網絡服務合同的成立要件看,網絡服務合同的成立應該符合了合同成立的要件,但要注意三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以電子形式出現的要約的法律效力問題。對此,各國法律一般都對要約的形式沒有加以限制,通常情況下只要要約人有意思表示愿意和對方訂立合同,不管是口頭、書面、電話、電子信息等方式表現,都應當認為是有效的。我國法律對要約的形式也未加以規定。而美國的《電子商務示范法》明確規定,要約和承諾可以E-mail的方式發出。
第二,以電子形式出現的要約的生效問題。對要約的生效問題,我國和大陸法系國家均采取到達主義觀點。我國合同法第十六條明確規定“要約到達受要約人時生效。采用數據電文形式訂立合同,受件人指定特定系統接受數據電文的,該數據電文進入該特定系統的時間,視為到達時間;未指定特定系統的,該數據電文進入受件人的任何系統的首次時間,視為到達時間”。本案易趣網的《服務協議》是向不特定的人、不特定的系統發送的,其發出的要約只要到達任何一個系統,均應視為到達,要約也就成立。
第三,以電子形式出現的承諾的效力問題。如果承諾是以數據電文的形式作出的,同樣根據我國合同法第十六條的規定,采用到達主義原則。目前較為通行的EDI交易就采用此方法,交易各方在和交易對方訂立協議時,都會確定交易方式以及發出要約、作出承諾的方式,而且在有關信息格式、數據段、系統要求等部分,目前規定電子信息應當是信息接受方能夠得到的。對此種交易方式,我國的網絡交易合同、網絡服務合同等一系列網絡合同應加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