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節父愛清涼高中作文(精選3篇)
父親節父愛清涼高中作文 篇1
因為我想起了我的爸爸。同時也想起了一首歌《感恩的心》,相信大家也都聽過吧。‘感恩的心,陪伴著你。感恩的心,讓我回憶起了父親’。這首歌表達了父親對我們的愛,是他把我們養大,我們一定要懂得著愛。以后去報答他的養育之恩。
“父親”這個詞,著兩個字眼。對我們來說是那么的熟悉,那么的親切。
我的父親每天早起晚睡,為的是我們兩姐弟過上幸福的生活。有一次,我生病了,當時是半夜,我發起了高燒,渾身發燙,手腳冰冷,非常難受。這時,爸爸似乎發現了我的異常。于是就問我,“孩子,你怎么了?”我難受的說:“我很不舒服,很難受。”爸爸摸了摸我的額頭說“孩子,你發燒了,但是,現在……現在是大半夜。”過了一會。
爸爸端著一盆水。然后,把濕手巾放在我的額頭上。我的額頭頓時清涼了許多。就這樣,爸爸一直這樣給我換手巾。雖然沒有之前那么燙,但是還是燙。
當我醒來的時候,我就躺在醫院的病床上打著點滴。我發現,奶奶在我的旁邊。我問:“奶奶,爸爸呢?”奶奶親切地對我說:“你爸爸剛出去了。你爸爸在大半夜里一直在你身邊照顧你。你要懂得感恩呀!”我點了點頭。
我知道這幾年爸爸非常忙,可他就算再忙也還是抽出時間來照顧我,關心我。這些在我的記憶里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最后我要祝爸爸,也祝世界上的所有父親,父親節快樂。
父親節父愛清涼高中作文 篇2
母親去世的時候,父親已經八十六歲了,為了讓父親少受些寂寞,我決定給父親裝部電話。給一個奔九十歲的裝電話,這事出現在農村,得不到親戚們的支持,我是表示理解的。
不過,我覺得為辛苦了大半輩子的父親盡一點孝心,就算是阻力重重,我也要勇往直前。電話很快裝好了,此后的一年里,父親著實高興了一番,因為我們兄妹五人經常隔三差五地給父親打電話。可是一年以后,除了我,父親很少聽到其他人給父親打的電話。是我的那些兄妹無情無義嗎?不是,絕對不是。因為那些兄妹住得離父親很近,他最小的女兒住在老家的縣城,也不過是二十華里。他們有的是表現孝心的機會,常常可以大魚大肉地招待父親。可是,只有我這個父親最引以為自豪的兒子,因為住在離老家四百多里的城里,很少有機會表達對父親的孝敬。我的心常常為此感到很不是滋味,那是我深深的歉疚啊。
于是電話就成了我和父親緊密聯系的途徑。
我多少次打電話請父親到我這兒來住一段時期,可是他一次又一次地說:呆在老家時間太長,在外邊住不習慣,再說你們高樓大廈的,我這八十多歲的人也實在難爬,別說是一段時期,就是十天半個月也是不可能的。于是,我打給父親的電話更加頻繁了。
xx年的春節,父親轉眼就八十八歲了,可是聽力還很好。大年三十的前后三天,我一共給父親打了一百個電話。不過真正讓父親接聽到的只有二十八個。年三十和大年初一,這兩天是父親興的時候,因為這兩天我和父親通了十六次電話,那兩天我的兄妹們也看望了父親。可是,父親在電話中對看望他的兒女們只是輕描淡寫地說了一下,對我給他打電話卻表現出極大的興奮。
xx年中秋節,我從電話中得知,父親愿意到我家小住幾天,我在電話中說:我去老家接父親。可是他說:你要是來接我就不去了,別看我八十八歲了,除了上樓,平地上走上個七八里地不成問題。我這才想起,父親長期生活在鄱陽湖平原,爬山上樓是他很不習慣的,而走平地于他卻是家常便飯。我堅持要去老家接他,他堅持不肯,最后我們達成妥協,我到半路上的鷹潭去接他。
春節期間,我給父親又打了一百個電話。父親直夸我孝順,并且對我的那些兄妹頗有微詞,說他們太懶了,就是再近,也不能兩月才來一個電話,有時候兩個月還接不上一個電話,因為他常常會和幾個同樣是八十好幾歲的兒時伙伴去散心——————到一公里外的地方看年輕的人們修國道。我提醒父親理解我的那些兄妹們。父親說:什么理解不理解,就說最小的女兒吧,她住在縣城,手機、電話,還有公家的電話,什么沒有,現在好像嫌我老了,不打電話給我。
有時我真的很難評判,是我的兄妹們對父親不夠孝順嗎?好像不是,他們都有自己的事要做。是父親要求過分嗎?好像更不是,父親為了子女,吃了大半輩子的苦,希望子女們孝順一番,也是人之常情。
我想:要協調好他們之間的關系,只有用我的頻繁的電話來解決。因為客觀原因,我不可能做到常回家看看,所以需要派我的電話小天使去老家表達我的問候。
如果不是父親太老了,我真想給他添置一部手機,那樣的話,我打給父親的電話就能讓接受率達到。我不管別人怎么想,反正我愛我的父親。
父親節父愛清涼高中作文 篇3
人們經常說,父愛如山。女兒是爸爸的“小棉襖”。仔細想一想,確實是這樣。在我的印象中,父親是含蓄的。他不善于表達,不善于發表意見,什么事情都總是藏在心里,含在口中,不肯說出來。父親心中的自己,到底是怎樣的呢?
每次,只要餐桌上有我愛吃的菜,父親就會連筷子都不動一下,而是用我的筷子慢慢夾起飯菜,默默地放進我的碗里,再輕輕地放下筷子。吃的正歡的我卻渾然不知,所以當時并不疑惑父親為什么不吃,也從未關心過。
小時候我想要學騎自行車,讓父親在后面扶著我,父親突然放開了我的車,使我徑直騎到了水溝里,我生氣的哇哇大哭起來,母親連忙跑過來抱我,父親則揮揮手讓母親走開,母親卻不聽,趕緊把我扶起來,因為她明白,我還只是個孩子而已。父親則在一邊好笑的看著我,對我而說那不是微笑,而是在嘲笑,譏諷似的嘲笑我。我心中很是不服氣,決心要騎給他看。于是我忍住傷痛,掙脫母親的手,騎上車子拼命往前蹬。終于,我做到了。當我騎著車子來到父親面前,得意的向父親炫耀時,我看到的卻是父親那欣慰的笑容,不知為什么鼻子有些酸酸的。
不聽父親勸告,在下雨天出去玩的我,終于發燒了。我燒的很重,高燒40度。父親顯得手忙腳亂,這是我第一次看他這個樣子。父親在藥箱里翻箱倒柜地找藥時,而母親則把藥端到我面前,一口接一口地喂我。由于高燒不退,父親以80KM/時的速度送我到醫院的路上。當時,我渾然不知,處于昏迷狀態。母親在車上抱著我,為我量體溫。父親邊開車邊焦急地問母親我的溫度。父親為了我,一連闖了三次紅燈。來到醫院,警察追上他的車,父親留下被審訓,母親則把我帶進了醫院。當我睡醒后第一眼看到的也是母親。
那是我第一次挨打,而且,打得很重。因為什么?就是因為我拿了家中抽屜里的5角錢?盡管我拼命向父親道歉,可結果還是被父親咬著牙在板凳上狠狠地打了一頓。在一旁拉扯勸阻哭泣的是母親;用掃把在我身上一下又一下卻含著淚水的是父親;而在父親巴掌下號啕大哭的是我自己。我當時就在狠狠想:長大了我不會喜歡你!這個“誓言”伴隨著我長大,直到我懂得了父愛,于是選擇了把這件事連同這個諾言一同刪掉和忽略。
那一次爺爺奶奶帶我去東北游玩,一連七天都在外面過夜。一日,父親打來電話,我心不在焉地拿起電話,與父親三言兩語就說完了,與父親沉默了5秒鐘后,父親覺得沒什么可聊的了,就支支吾吾地說:“我叫來聽電話。”聽到母親的聲音,與母親要說的話卻有很多。后來聽母親說才知道,父親一直是一個“旁聽者”,不禁熱淚盈眶。
我從不知道父親表達自己的愛,他完全不知道怎樣去表達愛。除非 --會不會是他已經表達了,而我卻沒能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