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失格的解讀心得體會(精選3篇)
人間失格的解讀心得體會 篇1
這篇講的是一個不諳世事的小孩從簡單到復雜的故事。故事以自傳的形式把一個想不通的瘋子形象表現了出來。讓人有一種代入感, 讓我想起了小時候的我,小時候的我的想法和這個葉藏差不多,除了我對其他人持觀望態度而非恐懼外,葉藏知道人的脆弱和強大,但他把脆弱代入自己,強大代入他不熟悉的其他人,同時還傲慢的把其他人認成惡魔,把自己當成卑賤卻與人無害的小丑。把自己和人類區分開來最終會讓自己變成一個非人非鬼的東西,在落回人類之后,他還不知悔改,又找了一個“榜樣”(善于信賴他人的那個什么子)來維持自己“總有人是和齷齪的人類不同的天使”的信仰,可悲而又在意料之中的是,連“天使”也會找外遇,他又崩塌了,決心做回自己的“天使”卻意外成為嗎啡鬼被關進瘋人院。他一生敏感又脆弱, 這人本身思想有問題,是一個一生都沒有把自己和別人劃清界限的人,也是個一生遇到人生大事只會選擇逃避的人,從他搞笑開始,能救他的就只有一個宏觀的,不局限于生活的,未完成的宗教讓其奮斗一生(不然他又會閑得無聊跌到什么坑里),比如科學,但他錯過了,從始至終都錯過了。盡管他比誰都看的清楚,盡管他的思想絕不是一個頹廢的死人,但他卻活成了頹廢的一生。(可能有些詞不達意,卻為心聲)
人間失格的解讀心得體會 篇2
一周的時間讀完了東野圭吾的《解憂雜貨店》,這也是第一次看東野圭吾的小說。應該來說,從未看過這么奇妙的小說,有著很強的邏輯,加上很奇妙的故事內部聯系。一個接一個讓人不忍心放下手中的讀物。
一個雜貨店,本是為人解決煩惱的,卻將過去與未來相連接,過去的書信可交付未來,未來的回信可傳遞至曾經。每個人都有著自己一個獨特的人生,今天的你,是可以預見未來的自己,因為內心深處總有一種自己聽不見的聲音在呼喚著你前進。沒人知道方向,沒人知道目的地,我們徒步前行中吐槽的困擾,不過是懷疑自己的聲音,僅此而已。借雜貨店之口,說出了我們不愿意面對的現實,說出了我們內心最不想聽到的聲音。
讀者評價中有著這樣一句話:“有時傷害,有時相助,人們總是在不經意的時候與他人的人生緊密相連。”每個看似毫無關聯的人、事,在冥冥之中透著微妙的關系。幾個強盜回給三十年前人的書信,卻是最后誤以為福利院的收購者,他們搶劫了他們那一晚幫助的三十年前的那個人。五個故事全圍繞著福利院產生了冥冥中聯系,一環緊扣一環,五個煩惱也都在解憂雜貨鋪尋求過幫助,幫助他們的不是浪矢老爺爺,而是三十年后,復活日子里闖入的強盜們。用未來人的思維,幫助者曾經的苦惱。人人在青春、中年、老年都有這樣或那樣的苦惱、迷茫、不知所措,不知道向誰人求助,希望寄托于一個雜貨店的老爺爺。我們的不知所措,又該向誰訴說,誰又可以知道我們未來的道路呢?
我們無法投遞書信,去獲取30年后的人的建議,我們能做的只是傾聽我們內心的聲音。
人間失格的解讀心得體會 篇3
作為一名病理科的工作人員,或許很多人都不了解。我們在醫院是一個不起眼的小科室,但卻發揮著巨大的能量。或許外科醫生接觸較多,其實病理科是一個針對疾病全面診斷的科室。在病理科每天接觸的除了滿鼻子的福爾馬林、酒精等試劑的味道,還有最多的就是切片、顯微鏡。
同行們都知道,由于做病理的特殊原因,每張切片都是關乎一個人的生死。更有腫瘤外科的醫生風趣的把我們的病理登記本成為“閻王本”。因為如果你做了手術,現在基本的都會做病理,特別是有術中的快速病理,那么你的疾病基本臨床定性為惡性的,最起碼也是不樂觀的。當然,一些小的門診手術都是良性的為多。
每天,上百的病理報告單在我們手中流過。有些是幸運的,臨床看似不好,結果卻是出人意料。也有的卻沒那么幸運,“高度異型、癌、惡性腫瘤、淋巴結轉移、血道轉移、侵出漿膜,低分化、未分化”等等都是致命的結果。當然對于我們來說這是一種工作,我們無法帶著感情來處理事情。然而有時候我們的心也會顫抖。在工作中我們體會過枯燥,乏味,壓力,疲憊,也體會過感動,興奮,還有那份憐憫。我們默默的為病人工作著,卻很少有病人知道他們的疾病真正的出發地來至病理科。作為一個服務的行業,我們有時會被無禮的辱罵,但有時也會遇到許多感人的故事。
記得有位火車乘務員說過,他最想要的不是旅客的物質東西,而是他們在服務的時候一句真心的下“謝謝” ,當然我們也是。比如今天一位大媽來我們科室,她是頸部的淋巴結腫大,在做了淋巴結活檢之后,白白在醫院等了一個星期,她非常害怕自己是淋巴瘤,那是一個惡性的腫瘤疾病。當我告訴她結果還樂觀的時候,她激動的留下眼淚,拼命的向我作揖致謝。那時我卻發現自己的眼角也閃著淚光。或許是為這位大媽高興吧,我可以想象她這一周是如何度過的。一個疾病如果是惡性,對于病人還于他們的家人猶如放了一個定時炸彈,心理壓力也隨之爾來。當然,我也感受到了絲絲的欣慰,當病人真心的向你說一聲“謝謝”的時候,我們也就無怨無悔。
還有一次,一個20歲的小姑娘哭哭啼啼的到我們科室。我們一看就是一個來至農村的小女孩,問清情況才知道她父母都是農村的,沒有文化,她也是初中畢業在外面打工,這是為她的弟弟來取報告-一位17歲小男孩的骨髓報告。結果卻不如人意,是MDS,簡單的說就是白血病。看著小女孩柔弱的身體,我們不忍心告訴她這個噩耗。但面對弟弟的疾病,小女孩卻表現出了驚人的堅毅,不知道是她不知道疾病的惡性程度,還是她對弟弟充滿著希望。過了二天,她帶著父母還有弟弟來醫院看病,我們科一位同事看似可憐就主動帶她去血液科。他們帶著身邊的5000元錢來醫院看病,醫生就直接回絕了他們。不是狠心,而是小孩子做一次檢查5000元也不夠,更何況這種疾病對于這樣一個家庭是無法承擔的。醫生要求孩子的父母帶小男孩好好玩玩,好好看看,度過人生的最后一段時光。看著他們遠去的身影,感覺醫學原來是那么的無奈啊,17歲人生的美好時光才剛剛開始,惡魔就這樣要將他無情的帶走。實在是太可憐了。那時候我們也是熟手無徹,只能默默的囑咐這個小男孩了。
在工作的每天,我們都會發生各種各樣的故事,比如有丈夫知道自己的妻子身患惡性腫瘤時候大聲痛苦,我們感受到了他對他妻子那分真心情意。也有的病人還會跪地用這種簡單的方式來感謝。這些都是我在工作中遇到的故事和感受,形形色色的病人,形形色色的家庭,形形色色的疾病。更多的我看到了各種感人的場面。
慢慢的發現,病魔是無情的,人間卻還是充滿著情意。每天跟疾病打交道,我們的人生觀也發生了改變。享受好每一天,保護好身邊的人,更好的為病人服務,這是我們最想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