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蘇東坡傳讀書心得(精選17篇)
2023蘇東坡傳讀書心得 篇1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謹(jǐn)當(dāng)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yīng)笑我,早生華發(fā)。人間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一首膾炙人口的《念奴嬌》讓我認(rèn)識了蘇東坡,但確切的說,是在看完林語堂老師的《蘇東坡傳》之后,才對這位不朽的傳奇人物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蘇東坡過得快樂,無所畏懼,像一陣清風(fēng)度過了一生,但連林老先生都說自己無論如何都無法用詳盡的語言勾繪出蘇東坡的全貌,說他是自己“萬分傾倒”,而又“望塵莫及”的。但有一點(diǎn)可以確認(rèn):蘇東破是一位人格完整,可以駕馭自己心靈的高士。再加上他曠古無今的文學(xué)造詣,敢做敢為的正直作風(fēng),樂觀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造就了一個浩然不朽的偉大生命。
從出生到架鶴西去,他的足跡遍布中國的大江南北。他每到一處,都會給當(dāng)?shù)厝藥ニ?dú)有的深遠(yuǎn)影響。他憂天下之憂,嘗黎民百姓之苦,在艱苦的環(huán)境依然生活愜意;他在官場沉浮,受盡小人排誹,依然潔漱一生;他敢于嘗試,勇于實(shí)踐,做工程,學(xué)瑜伽,煉仙丹。“伸手摘星,未能如愿,但它不會弄臟你的手。”同樣,他嗜酒成癮,還喜歡月下漫步。他一生都在實(shí)踐他的理想,他是浪漫主義和理想主義的結(jié)合體。
受其樂觀的性格影響,蘇東破的文學(xué)作品可以在精神上取悅于人,他最在意自己文章的“自然與真醇”,他說做文章“大略如行云流水,初無定質(zhì),但常行于所當(dāng)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態(tài)橫生!彼f他最快樂就是寫作之時,“我一生之至樂在執(zhí)筆為文之時,心中錯綜復(fù)雜之情思,我筆皆可暢達(dá)之。我自謂人生之樂,未有過于此者也!
蘇東破的一生飽經(jīng)憂患,但他的人性更趨溫和厚道,并沒有變得尖酸刻薄。我們之所以喜愛蘇東坡,也是因為他飽受了人生之苦的緣故。中國有一句諺語,就是說一個人如何,要“蓋棺定論”。人生如夢,一出戲演得如何,只有在落幕之時才可以下斷語。
蘇東坡的一生充滿希望和浩然之氣。人的生活就是心靈的生活,這種力量形成人的事業(yè)人品,與生俱來,由生活中之遭遇而顯示其形態(tài),正像他在一處碑文中所說:“浩然之氣,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隨死而亡矣。故在天為星辰,在地為河獄,幽則為鬼神,而明則復(fù)為人。此理之常,無足怪者!
這本書,我前后共讀了六個月,每每沉浸其中,好像我有一雙翅膀,就飛翔在蘇東坡的上空,注視著他,與他同樂同悲。但在我心中,卻始終無法呈現(xiàn)出他清晰的容貌,只有一個高大概直的影像,在我視線的下方游走。
正如作者所言,在讀《蘇東破傳》時,我們一直在追隨一個具有偉大思想,偉大心靈的偉人生活,這種思想和心靈,不過在這個人間世上偶然呈現(xiàn),曇花一現(xiàn)而已。蘇東坡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但他留給我們的,是他那心靈的喜悅,是他那思想的快樂,這才是萬古不朽的。
2023蘇東坡傳讀書心得 篇2
在四川,有座風(fēng)景宜人的小鎮(zhèn)——眉山,古之名嘉州。文人世家的蘇家便在此地。“三蘇”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中,父子三人的文學(xué)造詣實(shí)屬古往今來罕見,尤以蘇軾為代表。不清楚是眉山的鐘靈毓秀誕生了蘇家的才氣,還是蘇氏家族的一時顯赫才讓世人對眉山更加青睞。也許只是造物主的一次偶得。
近來一鼓作氣讀完國學(xué)大師林語堂最得意的作品《蘇東坡傳》——中國現(xiàn)代長篇傳記開標(biāo)立范之作。很久沒有這種欣欣然而“一飲而盡”之酣暢感了。《蘇東坡傳》,非簡單流水帳,更非采用“春秋筆法”,而是林語堂閱讀大量資料,包括蘇東坡的札記、詩詞、私人書簡等后所著的傳記。
蘇東坡也好,林語堂也罷,都是他們所在的時代響當(dāng)當(dāng)?shù)娜宋铩LK的魅力和錦繡詩詞流傳千古,而林的小說、文章、學(xué)問也擁有近現(xiàn)代數(shù)一數(shù)二的力量和感染力。我心度之,是否林先生與蘇東坡有諸多相似之處,不然為何其言己了解、喜愛蘇東坡,而又能將《蘇東坡傳》寫得如此色彩鮮明、感情豐富。
蘇東坡的一生精彩絕倫,獨(dú)一無二,正如書中所說,“蘇東坡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百姓的朋友、一個大文豪、大書法家、創(chuàng)新的畫家、造酒實(shí)驗家、一個工程師、一個憎恨清教徒主義的人、巨儒政治家、一個皇帝的秘書、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專唱反調(diào)的人。一個月夜徘徊者、一個詩人、一個小丑!钡沁@還不足以道出蘇東坡的全部……觀其一生,蘇東坡比中國其他詩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豐富變化感和幽默感,智能優(yōu)異,心靈卻像天真的小孩。
蘇東坡是幽默的。某次與王安石談及王之所謂“字源學(xué)”時,引用《詩經(jīng)》中“鳴鳩在桑,其子七兮”,并父母共九只鳥,以王安石的方式來向其解釋為何“鳩”為“九”“鳥”二字合成,實(shí)為嘲諷;后某次更戲謔王安石曰“‘波’若是‘水’之‘皮’,則‘滑’就是‘水’之‘骨’了!奔词乖诒毁H至缺醫(yī)少藥的海南之后,對朋友僧人的關(guān)心,他仍在回信中說“但若無醫(yī)藥,京師國醫(yī)手里,死漢尤多。”以此來告知朋友不必?fù)?dān)憂。
蘇東坡是熱愛生活的。即便身處逆境,亦不以為意。僅在美食方面,就有軼事、傳說數(shù)樁。他自己研究烹飪之法、自己釀酒,更是留下了“東坡肉”“東坡壺”以傳后世。他在詩詞中,也多次提及美食——“無竹令人俗,無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筍燜豬肉”、“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等等,不一而足。
蘇東坡是感情豐富的。《江城子》一詞,“十年生死兩茫!保燎橹列,念念不忘亡妻,與其“大江東去”風(fēng)格迥異,凄婉哀傷。在朝云因瘟疫早逝后,他在《朝云墓志銘》和《悼朝云》一詩中,均表達(dá)了深切情愛與傷痛,后來更在《西江月·梅花》一詞中,以梅花象征朝云,既似寫花,又似寫人。
蘇東坡是剛直的。盡管有過數(shù)次因詩而被捕、受審,但他仍然不改犀利詞風(fēng)。好友劉恕罷官出京時,他寫詩諷刺“群烏未可辨雌雄”,后又寫“猶誦麥青青”,對官場榮耀表示鄙夷之意。在某次剛剛被釋出獄后,即寫詩兩首,隨后自己也擲筆笑道“我真是不可救藥!”
蘇東坡也是幸福的。他平易近人,一生交友無數(shù),即使引車賣漿者,亦可成為知己,其兄弟情深,妻妾對其關(guān)愛有加。盡管不如意事眾多,如朝云笑言其“一肚子不合時宜”,但他的生活又怎可不稱為過得快樂呢?
如林語堂先生所言,蘇東坡“像一陣清風(fēng)過了一生”,“根本是他本性的自然流露”,“他的肉體雖然會死,他的精神在下一輩子,則可成為天空的星、地上的河”。誰說不是呢?僅此感懷東坡居士這位曠古奇才。
2023蘇東坡傳讀書心得 篇3
第二次讀林語堂著的《蘇東坡傳》,心中的慨嘆又多了幾分。細(xì)究蘇東坡其人其事,覺得在品性上我與他有相通之處。他若遇不愜心意之事,便覺得“如蠅在食,吐之方快”,我也經(jīng)常因心直口快,傷了別人而不自知;他待人親切熱情,慷慨厚道,雖不積存一文錢,卻覺得自己富比王侯,我也真誠與人交往,大方率直,對金錢淡漠,重精神而輕物質(zhì);他快樂時很難說不快樂,不快樂時也很難作出快樂狀,我也將喜怒哀樂寫在臉上,從來不做違心之舉;他不能忘情于綠水青山,總喜歡讓自然之魅力浸潤他的心神,我也喜流連于萬壑千巖之間,在韶光美景中煥發(fā)我的身心;他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兒,眼前見天下無一不好人,我也只重視別人的閃光處,常忽略他人之不足,處處能包容人;他能在每一逆境中安然度過,依然不忘享受生活,我也能面對挫折時不言失敗,不計個人得失,依然心存感激熱愛生活;他能在作品中流露本性,真篤而誠懇,發(fā)乎內(nèi)心,我也能自得其樂,字字從真純的心肺間流出------
但是蘇東坡,是人間不可無一難能有二的,他是天地間的鳳毛麟角,他人是不能望其項背的,他本人心智上才華的卓越是不可以預(yù)測的,我之所以大言不慚,與東坡自比,不過是仰其鼻息的自我陶醉罷了。
記得七年前有一段時間沉浸于臨蘇東坡之書,本科自考畢業(yè)論文選題為《從蘇軾的書帖題跋中解讀蘇軾的審美傾向》。于是乎,日讀其詩文,夜臨其書帖,東坡居然入我夢來。時至今日此時,我依然能真切地再現(xiàn)當(dāng)時的夢境:在黃昏的海灘邊,海浪溫柔地拍打著岸邊的礁石,海邊停泊著一艘小船,而我是這船上即將遠(yuǎn)行的客人。當(dāng)我向遠(yuǎn)處的村莊投去深情的一瞥權(quán)作告別時,暮色中一位高顴美髯的老者正向我走來,他揮手示意要我留步。他說了一些祝我旅途順利的吉語,我也望他珍重,最后他拿出一塊絲帛,正面是他托我?guī)Ыo他兒子的一封家書,反面則是一片豐收在望的桔園,枝上黃澄澄的橘子殷實(shí)得可愛。
依依話別之后,船漸行漸遠(yuǎn),在揮手的瞬間,我看到他的袖口上繡著“東坡”二字,他不就是我仰慕之至的大詩人嗎?他不就是我傾倒萬分的文壇巨匠嗎?我心一急,腳一蹬,行了------醒后的惆悵延續(xù)了很久,與東坡的對唔實(shí)在太倉促,望其再度入夢的愿望也終未能實(shí)現(xiàn),而對其才情的迷戀卻渙渙如流水般一發(fā)不可收拾。林語堂曾說,“他的精神在下一輩子則可成為天上的星,地上的河。”是的,他應(yīng)該是化作了星星在星際間遨游,這最符合他的個性。我喜歡望星空,因為我覺得這浩瀚中,必定有一顆是東坡。雖然他居無定所,逍遙于太空,但他肯定是最耀眼的一顆,我想我能看到他,因為我分明看到了他那雙亦莊亦諧、天真爛漫的眼睛,那張洋溢著樂觀閃爍著智慧的我熟悉的臉。我喜歡望月,尤其是十五的圓月,因為我總覺得當(dāng)東坡將人間之月演繹得如此動人如此完美之后,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對他情有獨(dú)鐘呢》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對他魂縈夢牽呢?除非我們的思想已凍結(jié),我們的感情已麻木,我們的生命已終止。
寫到此處,步出陽臺,抬望眼,一彎娥眉掛于天邊,夜空星疏點(diǎn)點(diǎn),西邊有一耀星,最似東坡容顏,若是有知,可否再入夢來?
2023蘇東坡傳讀書心得 篇4
蘇東坡,他既反對王安石比較急進(jìn)的改革措施,也不同意司馬光盡廢新法,而是主張穩(wěn)健行事,凡事皆從是否有利于國計民生的實(shí)際效果出發(fā),不去阿附迎合,不為“新法”或“舊制”所囿,因而在新舊兩黨間均受排斥,仕途生涯十分坎坷。
蘇東坡一直卷在政治漩渦之中,但是他卻風(fēng)光霽月,高高超越于蠅營狗茍的政治勾當(dāng)之上。他不伎不求,隨時隨地吟詩作賦,批評臧否,純?nèi)槐磉_(dá)心之所感,至于會招致何等后果,與自己有何利害,則一概置之度外了。
蘇東坡以儒家思想為本,又能博采佛道之長,奉儒而不迂執(zhí),好道而不厭世,參禪而不虛佞。處順境時不驕惰逸樂,在逆境中能隨遇而安,用樂觀、灑脫的態(tài)度堅持對人生、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因此他得以實(shí)現(xiàn)從現(xiàn)實(shí)人生到藝術(shù)人生的轉(zhuǎn)化,使他的坎坷境遇化作充滿藝術(shù)審美情趣的人生,并體現(xiàn)在他豐富多彩的文學(xué)藝術(shù)創(chuàng)作中。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宋神宗的一位侍臣告訴人說,每逢皇帝陛下舉箸不食時,必然是在看蘇東坡的文章。即便在蘇東坡貶謫在外時,只要有他的一首新作的詩到達(dá)宮中,神宗皇帝必當(dāng)諸大臣的感嘆贊美之。但是皇上對蘇東坡的感嘆贊美就正使某些大臣害怕,必使神宗在世一日,使蘇東坡一直流放在外,不能回朝。
蘇東坡雖然飽經(jīng)憂患拂逆,他的人性更趨溫和厚道,并沒變成尖酸刻薄。這正是我們太多的讀者喜歡他的緣故。近千年來人們不會從內(nèi)心愛慕一個品格低劣無恥的作家,他的文字再富有才華,也終歸無用。
文學(xué)上萬古不朽的美名,還是在于文學(xué)所給與讀者的快樂上。蘇東坡的作品能使歷代人人愛讀,而不為短暫的文學(xué)風(fēng)尚掩沒,甚至歷久彌新,是具有一種我們稱之為發(fā)乎肺腑的“真純”。
現(xiàn)在我最為欣賞的是他那真純且有無盡趣味的《定風(fēng)波途中遇雨》:“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fēng)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厥紫騺硎捝帲瑲w去。也無風(fēng)雨也無晴!蹦阍跄懿灰鈺--風(fēng)雨過后不一定有美好的天空是一種境界;不經(jīng)歷風(fēng)雨,怎么見彩虹是一種境界。不過現(xiàn)實(shí)中很少有人像東坡那樣在雨中依然微笑,依然“竹杖芒鞋輕勝馬。一蓑煙雨任平生”--其實(shí),這才是生命的境界,這是用充滿洞察力目光蔑視困境時才能擁有的真純和趣味!
蘇東坡異?部赖囊簧彩腔磉_(dá)樂觀的一生。他那種身處逆境卻始終保持“成固欣然,敗亦可喜”的超然達(dá)觀,像他的詩詞文章一樣千載有余情!經(jīng)萬古流不盡!
2023蘇東坡傳讀書心得 篇5
林語堂先生的小品隨筆看過一些,傳記倒是第一次拜讀,看了之后,才后知后覺的發(fā)現(xiàn)林語堂寫傳記也是精彩非常,拿起便不忍釋卷。難怪這本書能被成為四大傳記之一。
蘇東坡是中國家喻戶曉的大文豪,但人們喜愛他,尊敬他,并不僅僅是他的才華。這一點(diǎn),在這本《蘇東坡傳》中,可謂解析的淋漓盡致了。光是看書后那密密麻麻,令人咂舌的參考資料的附錄,便可知林語堂花了多少心思在研究蘇軾,解讀東坡。
這本書記載了蘇東坡坎坷的一生,從名聲大噪到幾經(jīng)流放,直至。資料詳細(xì),語言生動這些優(yōu)點(diǎn)自不必說,最讓我感動的是林語堂對蘇軾這個人物傾注的心血,在書中的每句話里幾乎都能感受到,林語堂就像一個忠實(shí)的“粉絲”,跨越千年時光,去尋找偶像靈魂中閃光的動人之處。其實(shí)歷史哪里有可能百分百還原,林語堂對蘇東坡毫不吝嗇的溢美之詞,也被有些人評價不夠客觀。而我卻認(rèn)為,正因如此,林語堂所塑造的蘇東坡,才顯得格外有血有肉,才格外讓人喜愛與嘆服。他的才華,他的磊落,他的仁心,他的志趣,他通達(dá)的智慧,傳奇的人生,并不會因為歲月的流逝而減損半分,反而引得后世知音的共鳴。
林語堂先生當(dāng)然也是知音之一,他忍不住拿起筆,把他的感悟?qū)懴。書中說:“杰作之能使歷代人人愛讀,而不為短暫的文學(xué)風(fēng)尚所淹沒,甚至歷久而彌新,必然具有一種我們稱之為發(fā)乎肺腑的‘真純’!倍驗樘K東坡人格中那“真純”的一部分,表現(xiàn)在其文章與事跡中,才得以傳得千古美名。我想,打動了林語堂先生的,也正是那份“真純”。
2023蘇東坡傳讀書心得 篇6
印象中的蘇東坡是個豪爽,豁達(dá)而又不失儒雅的文人,他在歷留下了不可磨滅的榮光印記,直到現(xiàn)在,人們還銘記著她,我曾去過他的家鄉(xiāng)眉山,眉山很多的地名都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不得不說,他是如此耀眼?墒腔蛟S我對他的了解還是太局限了,只停留在這些表面的印象上,最近讀了《蘇東坡傳》才知道人們愛他,愛的是他的真誠。
他有抱負(fù),赤壁之下他嘆大江東去,貶謫江城時他期盼“西北望,射天狼”,他希望與周瑜一較高下,幻想有孫權(quán)的勇猛,即使是君王也不支持他,他也敢于在朝政上多次與王安石辯論,以致多次貶謫,可是這一點(diǎn)從來沒變。
他有仁義,他花了畢生的積蓄買了幢房子,而在遇見一位因為兒子好賭而失去了房子的老婆婆,又得知自己買下的就是老婆婆的房子時二話不說把房子送還了回去;他在揚(yáng)州視察,發(fā)現(xiàn)百姓流離失所,寫了封信給太后,細(xì)論處理的辦法,提出:“以天下言之,常有二十余萬虎狼散在民間,百姓何由安生?朝廷仁政何由得成乎?,提出:“以天下言之,常有二十余萬虎狼散在民間,百姓何由安生?朝廷仁政何由得成乎?”終于在他的不懈努力下,蘇東坡所催請各點(diǎn),朝廷正式頒布施行;他一生多次被貶謫,其中對他迫害最深的莫過于章敦這個人,等到蘇東坡終于得以北歸,章敦被貶嶺南,原以為他會報復(fù)章敦,章敦的兒子也這樣想,連夜寫信給東坡,信中期期艾艾的向東坡求情,可在東坡的回信中,不僅把章敦當(dāng)作朋友,還因聽說章敦重病把各種養(yǎng)生的方法告訴章敦的兒子,而章敦兒子不知道的是,此時東坡也是身患重病,不久即將離世,在重病時能這么坦誠的回信,這般胸襟仁義,在幾千年的傳統(tǒng)文人也中鮮少見到。
他有樂觀,蘇東坡被貶謫到中國本土之外的瓊崖海島,當(dāng)?shù)責(zé)o醫(yī)無藥,他告訴朋友說:“每念京城無數(shù)人喪生于醫(yī)師之手,予頗自慶幸!碑(dāng)他被貶官黃州時,朝云生了—個兒子讓他題詩,他嬉戲道:“人皆養(yǎng)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生,惟愿孩子愚且魯,無災(zāi)無難到公卿!
這就是真實(shí)的他,現(xiàn)在覺得蘇東坡是那么可敬,他少了分文人的傲氣,卻多了分為人臣的傲骨,少了分虛浮,多了分坦誠,不自暴自棄,不屈服于命運(yùn),當(dāng)然,也擁有著豁達(dá)的胸襟,正是他種種真性情的事情才會被世人崇敬了千年,正如《蘇東坡傳》所說:“一提到蘇東坡,在中國總會引起人親切敬佩的微笑!蔽蚁嘈,即使再過千年,他也還是會這么耀眼。
2023蘇東坡傳讀書心得 篇7
對于蘇軾,大部分人都在評論他文學(xué)修為方面的貢獻(xiàn),說得都很精彩,自我感覺不如他們的感悟深、說得好。我就在其他方面談?wù)剛人看法吧。我以前對蘇軾了解僅限于詩詞,讀完《蘇東坡傳》后,才有了更深的感悟。
天性和后天培養(yǎng)同樣重要。蘇軾天資聰慧,有一個非常好的家庭環(huán)境,父親是大學(xué)問家,無論做人、做事都堪稱表率,母親深明大義,處處以身作則,給予了蘇軾兄弟另一方面的教誨。這種生活環(huán)境也為他們所擁有的那種悲天憫人的慈悲胸懷和以天下為己任的家國情懷打下了堅實(shí)基礎(chǔ)。但我感覺少了一些逆境磨煉,性格中也就少了剛強(qiáng),我想這可能也為蘇軾兄弟在以后的政治斗爭中不占上風(fēng)的原因。
蘇軾一生都在糾結(jié)“出世”與“入世”,他一直都想歸隱,但遲遲下不了決心。他也想實(shí)現(xiàn)自己的宏大政治報復(fù),但缺乏政治斗爭的激情和必要的手段,從他面對“王安石變法”的作為到對各種政治勢力角逐的態(tài)度,他都是持一種厭倦的觀點(diǎn),自古優(yōu)秀的政治家必須集救國志與強(qiáng)國法于一身,而蘇軾明顯缺乏后者,雖然他曾經(jīng)身居高位(當(dāng)過帝師),影響巨大,但始終沒有跳出文人性情。他的志向因此不得以實(shí)現(xiàn),而他本人也沒有能力去創(chuàng)造或者改變這種不利局面。
個人命運(yùn)始終是與國家命運(yùn)一致的。如果蘇軾兄弟沒有從小立下為國為民的志向,估計他以后的成就不會這么大,詩詞中的意境不會這會高,也不會得到人民真心的愛戴。所以說為民情懷伴隨蘇軾的一生,哪怕在他人生最困難的黃州、嶺南及至海南流放時,支撐他以積極態(tài)度生活的還是為國效力,為民造福。
做人要有悲天憫人的心腸。從蘇軾的成長軌跡及做人做事風(fēng)格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傳統(tǒng)意義上的好人。對國家盡忠,對父母盡孝,對妻子真心,對兄弟和睦,對朋友以誠信,教子女以大道,所以他每走一個地方,都能影響、團(tuán)結(jié)、帶動一大批人。“吾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兒”就是這種情況的真實(shí)寫照,在等級分明的封建王朝,這不能不說是個奇跡。他兩任抗州,為當(dāng)?shù)貎尚蕖傲,斗瘟疫、擴(kuò)西湖,修蘇堤,筑河壩,任密州時帶領(lǐng)百姓抗蝗災(zāi)大生產(chǎn),任徐州同百姓抗洪流保家園,就連在嶺南、海南地區(qū)在個人溫飽情況都無法解決的情況下,還在想著在政策面上為周圍百姓解決實(shí)際困難,如果他個人不具備這些素養(yǎng),他不會被這么多人所敬仰,他在困境中,也不會有那么多的人來幫助他,他的詩詞也不會流傳千古。
2023蘇東坡傳讀書心得 篇8
林語堂先生的《蘇東坡傳》是一部極好的人物傳記,同時又是一部優(yōu)秀的文學(xué)作品,通過這本書,我清楚地了解了蘇東坡的一生。而透過林先生灑脫、超然的文筆,我亦全然領(lǐng)悟了東坡的性情和精神。
“像蘇東坡這樣的人物,是人間不可無一難得有二的……人生最長也不過三萬六千日,但是那已然夠長了,人生的每一剎那,只要連綿不斷,也就美好可喜了,他的身體雖然會死,他的精神在下一輩子,則可以成為天空的星,地上的河,可以閃亮照明,可以滋潤營養(yǎng),因而可以維系終生萬物……”是的,東坡雖已逝去,然而他卻活在了無數(shù)后人的心中,引導(dǎo)著后人,為后人樹立了道德的標(biāo)桿。
蘇東坡的一生達(dá)觀、剛毅、慈悲,這三者共存一體,何其難也。后人評價他集佛、道、儒于一身,這份評價,何其高也!蘇東坡的一生極其坎坷,然而從未有人用“悲慘”之類的詞形容他。因為無論身處何地,他似乎總是快樂的。蘇東坡曾對他的弟弟子由說“我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田園乞兒,在我眼中天下無一不是好人。”從繁華的杭州,到荒涼的儋州,一生之中,他到底在哪兒最快樂?也曾在夢中這樣問過東坡,他的回答是“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
蘇東坡的一生輾轉(zhuǎn)奔波,幾近流離。蘇東坡的一生時運(yùn)不齊,命途多舛。然而,東坡從未埋怨,因為,他始終認(rèn)為,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
2023蘇東坡傳讀書心得 篇9
東坡是一個擁有超天稟賦的古代人,卻也是擁有現(xiàn)代精神的古人,他既可以當(dāng)詩人,也可以當(dāng)學(xué)者,他可以去研究醫(yī)藥學(xué),也可以去練瑜伽,他可以去當(dāng)工程師,也可以當(dāng)釀酒師,他的墨竹影響至今,他待人平和,主張人人平等。
在書中蘇東坡的一個特點(diǎn)就是以筆買禍,可偏偏他還改不掉這個毛病,不論何時何地何事,只要他靈感涌現(xiàn),隨手一寫便是一句佳句,也是惹事的禍端,或許這個與他愛管閑事和直言的特點(diǎn),不將心中的那點(diǎn)兒話說出來,如蠅在口,不吐不快,在惹禍后總有人在幫他,雖然他的“毛病”有人討厭,但也有人喜歡,其中給他的幫助的出去他的同黨和家人外,也就是歷代太后了,她們都很賞識蘇東坡的才能,確實(shí),蘇東坡這個人如果放在當(dāng)今,那就是“全能型人才。
雖然這本書主講蘇東坡,但也揭露了當(dāng)代朝廷的混亂,小人在背后使陰招,被表面現(xiàn)象所蒙蔽的人,你爭我奪,或許有人是真的在為人民所著想,但可以肯定的是蘇東坡,他所做的一切無不是為了百姓,他為人民斗庸官,為人民抗暴,即使他被捕被貶也總要參上一腳,可他卻不恨那些背后操作的小人,因為他懂得恨是自己無能的表現(xiàn),和人才能擁有如此博大的胸懷,可以如此的對外。
書中最沒有想到的人是王安石,或許以前聽到過王安石變法,但在了解后也是大吃一驚。王安石這個怪人,思想任憑都是異乎尋常,他是不切實(shí)際的理想主義,他不在乎外表的東西,只是在發(fā)展他的精神世界,他也是勤奮的人。王安石的奇怪習(xí)慣,是否矯揉造作,無法斷言,但每逢一個人對某一事做的過度,總會引起人的懷疑。我們不可否認(rèn)的是他確實(shí)是文學(xué)上的巨人,但在政治的變法上,王安石走的是個極端,他為了自己的變法巧為掩飾,使神宗不明真相,他的變法確實(shí)豎家富了,把百姓榨得連衣服都沒有了,能不富么?在后代的學(xué)者中也對王安石起了爭議,西方認(rèn)為他的觀念基本上符合現(xiàn)代的社會主義。但不得不說,王安石是一個瘋狂的狂想家。
蘇東坡有一句話令人印象深刻: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兒,眼前見天下無一不是好人”這是蘇東坡對他弟子說的,所以蘇東坡其實(shí)過得挺快樂的,這句話展現(xiàn)了蘇東坡的大肚量,容納百川,博愛寬厚,他詮釋了人之所以為人。他提純?nèi)祟惖奈幕,它向我們展示人的精神可以噴發(fā)到怎樣的高度廣度。
他所建筑的建筑,先無一不是風(fēng)景名地,他所練習(xí)的瑜伽,無不可以說他是始祖人,他雖遭流放,但依然可以活得快活。在臨終之時,他還是堅持自己的道教道理,解脫之道在于自然,在不知善而善。
2023蘇東坡傳讀書心得 篇10
自從讀了林語堂先生寫的《蘇東坡傳》后,我才發(fā)現(xiàn),世界上竟有如此豁達(dá)之人,而他便是蘇東坡。
蘇東坡一生都在被貶,可是我們總能在他的詩中找到一些樂觀的詩句,比如《記承天寺夜游》一文中的“月色入戶”,門都破舊的連月光都透進(jìn)來了,可是蘇東坡接下來又寫了一句“欣然起行”。他真的是一位樂天到無可救藥的人,連我也佩服的五體投地。世上像這樣的樂天派不多了,所以這也是蘇東坡在歷史長河中永遠(yuǎn)那么光彩奪目的原因之一。所以讀完了《蘇東坡傳》,看完了蘇軾的一生,我學(xué)到了兩個字:樂觀。
蘇家出了三個才子,稱為“三蘇”:蘇洵、長子蘇軾、次子蘇轍。所以說“一門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詩賦傳千古,峨眉共比高”。我欣賞蘇東坡不僅僅因為他樂觀,還因為他是一位正直的詩人,他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使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亡俗不可醫(yī)。”由此可見,他很注重人品。當(dāng)我們學(xué)蘇東坡他寫的《記承天寺夜游》時,為“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中的“閑人”找了幾個合適的諧音詞:賢人、嫌人、涎人、嫻人和銜人。蘇東坡雖然仕途歷盡艱辛,但也很會生活,做了一手好菜,例如:東坡肉等等。而且他的生活有趣,寫文章也是文思泉涌,所以我們說失意的人有一個詩意的人生。
蘇東坡后來歸隱于田園了,他開始在東坡一片田地里工作,自稱“東坡居士”,所以我們才會叫他蘇東坡。他變成了普通的農(nóng)夫,真正開始務(wù)農(nóng)了。
林語堂先生與謝老師最喜愛的詩人便是蘇東坡了,現(xiàn)在我知道為什么了,因為蘇東坡的與眾不同。當(dāng)我們?nèi)ラ喿x他的詩作時,沒有苦澀的苦瓜汁,而是甜在心頭的通達(dá)樂觀。他真的是一位優(yōu)秀的詩人!
我要向蘇東坡學(xué)習(xí),他心靜如水、胸?zé)o塵俗,而又光明磊落、恬淡閑適,而且擁有樂觀豁達(dá)的胸懷,真的是一朵名副其實(shí)的上帝的最美花兒,沒有缺點(diǎn),如此燦爛的屹立在文學(xué)的高峰!
2023蘇東坡傳讀書心得 篇11
蘇東坡傳,其實(shí)是一本寫給外國人看的中國古人傳記。林語堂用英文記錄下了這位千古文人的一生,語言頗為新穎。畢竟,很少有人用西方人的價值觀來評點(diǎn)這位唐宋八大家之首的蘇東坡的。
書中林語堂對蘇東坡的傾慕仰望之情溢于言表:蘇東坡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百姓的朋友、一個大文豪、大書法家、創(chuàng)新的畫家、造酒試驗家、一個工程師、一個憎恨清教徒主義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個皇帝的秘書、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專唱反調(diào)的人。一個月夜徘徊者、一個詩人、一個小丑。但是這還不足以道出蘇東坡的全部……蘇東坡比中國其他的詩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豐富感、變化感和幽默感,智能優(yōu)異,心靈卻像天真的小孩——這種混合等于耶穌所謂蛇的智慧加上鴿子的溫文。
蘇東坡可以說是宋代為數(shù)不多的文政兼擅的一個人,也正是這出人的才干給了他一段坎坷的人生旅途。他的文采,用林語堂的話說,堪比西方文壇巨匠莎士比亞,以人物論,有好似英國小說家薩柯雷。他在政壇上叱咤風(fēng)云倒有幾分像法國的雨果,而他動人的特點(diǎn)又如英國作家約翰生。光從這點(diǎn)看,便可知蘇軾此人令人捉摸不透的個性與人生。
說到蘇東坡,就不得不提起王安石。這不僅僅因為他們二人都是宋代聞名于世的文學(xué)家,更在于他們之間的明爭暗斗,直到現(xiàn)在人們還在不斷地為那段復(fù)雜的歷史爭論。林語堂則對王安石的認(rèn)識是非常消極的,幾筆把他勾勒成了一個政壇上的小丑,將北宋衰敗的原因幾乎全盤歸結(jié)到他的身上。的確,王安石的變法沒有達(dá)到他心中的效果,林語堂是這樣解釋他的失敗的:“任何法西斯極權(quán)主義的變革永遠(yuǎn)是打著所謂‘人民利益’的旗幟,卻與人民的想法背道而馳。這樣的變革是不會成功的!狈ㄎ魉箻O權(quán)主義和王安石變法的聯(lián)系似乎在歷史書中從未出現(xiàn)過,這樣的比喻也許是出于為蘇東坡辯護(hù),但卻令人對王安石新政有了形象的理解。
蘇東坡與司馬光一樣,是極度反對新政的保守派。然而,他們的命運(yùn)卻被改革時的當(dāng)權(quán)者隨意踐踏,“元佑黨籍碑”也榜上有名。為此,林語堂深感不平。因此,書中不僅僅否定了王安石的政治觀點(diǎn),連他的文化功底也不放過。王安石的《三經(jīng)新義》被說成是他的小兒子與一群“政治走狗”倉促編成的,而且錯誤百出,但參加科考的學(xué)子能否考中就取決于能否作他這本書的應(yīng)聲蟲。
除此之外,林語堂還對王安石關(guān)于字源學(xué)的學(xué)問諷刺了一番。他這樣形容王安石對文字的理解:“這門古怪的學(xué)問完全是幻想,最終成為了茶余酒后的笑談!北热缯f,“波”這個字觸動了王安石豐富的想象力,他解釋說:“波”,乃“水之皮”也。明明“波”是由意旁“氵”與聲旁“皮”組成的,可他卻荒.唐地解釋為“水之皮”。蘇東坡得知后,戲謔道:“‘波’若是‘水之皮’,則‘滑’就是‘水之骨’了”。
王安石與蘇東坡政見上的沖突造就了北宋末年的一段令人回味的歷史。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見解,可當(dāng)歷史太過精彩時,真相是誰也說不清的。
2023蘇東坡傳讀書心得 篇12
他讓語言和文筆中永遠(yuǎn)沒有隔閡:他將至情融化為筆端流淌的華彩;他讓生命因為語言而奪目他用豁達(dá)凝練成筆上飄灑的旋律他讓宋氏筆調(diào)源遠(yuǎn)流長……
一提到蘇東坡,人們的腦海中就會浮現(xiàn)出一個可親、可敬的小老頭,仿佛他就是自己身邊的長輩一樣,《蘇東坡傳》讀后感。蘇東坡的詩詞有“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的豪放,有“一蓑煙雨任平生”的瀟灑,有“天涯何處無芳草”的達(dá)觀,有“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的痛楚,還有“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哲理,還有那“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千古絕唱。
他在文學(xué)方面的造詣,還有他的書法,他的畫作,在當(dāng)時也是無人能比。就這么一個天才級的人物卻是一生仕途坎坷,窮困潦倒,但依然自得其樂。軾以他坦蕩的胸懷,盡情地享受人生,不懼權(quán)貴;他敢于說:“我做華堂上,不該麋鹿姿!彼覍μ熳诱f:“我豈犬馬哉,從君求帷傘?”,他敢于向帝王直言陳述:“苛政猛于虎。水旱殺人,百倍于虎;人畏催欠,甚于干旱……時常有二十萬余虎狼散在民間,百姓何由安生?”
仕途的不順,反而讓他的才氣顯露出來,上天將他的一扇窗緊閉,也必將把他的才氣之門流傳千古,他即使被貶官,但是他依舊會用他的精神感動世間萬物,王安石的變法原本是好的,但它沒有將整個宋朝有一個轉(zhuǎn)變,縱使蘇東坡奮力反抗,遭到迫害,歷史也會還給他一個光明的春天。
周國平評價蘇東坡說:“讀所東坡豪邁奔放的詩詞文章,你簡直想不到他有如此坎坷艱難的一生!碧K東坡人格中那豁達(dá)樂觀的一面,他的詩文自然清新,奔放靈動,豪放不羈。
同時他也把這種豪放之風(fēng)吹入了詞中,大大擴(kuò)寬了詞的題材。在“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英雄人物”背后,是詩人廣袤千里的豁達(dá)胸襟。人生之中難免會有些風(fēng)風(fēng)雨雨,當(dāng)他遇到暗礁時,早已用闊達(dá)的胸襟將其粉碎,好一個曠世奇才。
2023蘇東坡傳讀書心得 篇13
日月經(jīng)天,江河行地。歷史在時光的沙漏中一點(diǎn)一點(diǎn)溜走,漸漸被掩埋,當(dāng)我們回首時,已經(jīng)了無痕跡。然而當(dāng)我們真正去聆聽和撫摸這塵封的記憶時,卻總有那么一個名字在浩瀚的歷史天空中響徹回蕩。
往事如煙,似水流年,卻帶不走這樣一個熟悉的名字,一個為人所傳誦,為人所敬仰,為人所品味的名字——蘇軾。
蘇東坡永遠(yuǎn)是一個謎。他是一個政治家,一個大文豪,一個月夜徘徊者……而這并不足以道出他的全部。蘇東坡一生坎坷,縱然歷“烏臺詩案”,宦海沉浮,然直面挫折,化解苦痛,“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這是何等灑脫。“一蓑煙雨任平生!”這是何等坦然。蘇東坡昂然挺立,捋須而笑,他的心靈完全向自然敞開,承受靈性的誘惑,以心靈的真實(shí)來體驗生命的過程。
但正像林語堂稱其為樂天派一樣,似乎是沒有什么是可以真正使蘇東坡止步不前,有所畏懼的,他敢于說:“我做華堂上,不該麋鹿姿。”他敢于向帝王直言陳述:“苛政猛于虎。”林語堂評價蘇東坡說:“他的一生是載歌載舞,深得其樂,憂患來臨,一笑置之。”正是因為蘇東坡人格中那豁達(dá)樂觀的一面,他的詩詞奔放靈動,豪放不羈。“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背后,是詩人廣袤千里的豁達(dá)胸襟。
他至情至性。一生交友無數(shù),知己遍天下,兄弟對他情深厚重,妻子對他關(guān)愛有加。 “十年生死兩茫茫”,悼念亡妻凄婉哀傷。他熱愛生活,僅在美食方面,就有軼事、傳說數(shù)樁。他自己研究烹飪之法,更是留下了“東坡肉”以傳后世。
他的一生似一陣清風(fēng)。
蘇東坡一生都追求著這樣的浩然正氣,他不偏執(zhí),不狹隘,在王安石一黨掌權(quán)時,在各
地都積極推行新法時,蘇東坡和他的一干朋友,站出來指責(zé)新政,結(jié)果被貶謫;而在新法被全面廢除時,他依舊沒有嚴(yán)格執(zhí)行,他留下了他認(rèn)為對百姓有利的新法,被京中新貴所不容。但是一代大師終于還是走了,走在了北歸途中,但即是面對死亡,他走的依然坦然,可以不念西天,不念來生。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
林語堂先生說:“蘇東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但是他留給我們的,是他那心靈的喜悅,是他那思想的快樂,這才是萬古不朽的。”是的,蘇東坡為文人留下了千古標(biāo)桿,他為世人留下了至情至性的靈魂。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fēng)雨也無晴!
2023蘇東坡傳讀書心得 篇14
蘇東坡傳,其實(shí)是一本寫給外國人看的中國古人傳記。林語堂用英文記錄下了這位千古文人的一生,語言頗為新穎。畢竟,很少有人用西方人的價值觀來評點(diǎn)這位唐宋八大家之首的蘇東坡的。
書中林語堂對蘇東坡的傾慕仰望之情溢于言表:蘇東坡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百姓的朋友、一個大文豪、大書法家、創(chuàng)新的畫家、造酒試驗家、一個工程師、一個憎恨清教徒主義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個皇帝的秘書、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專唱反調(diào)的人。一個月夜徘徊者、一個詩人、一個小丑。但是這還不足以道出蘇東坡的全部……蘇東坡比中國其他的詩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豐富感、變化感和幽默感,智能優(yōu)異,心靈卻像天真的小孩——這種混合等于耶穌所謂蛇的智慧加上鴿子的溫文。
蘇東坡可以說是宋代為數(shù)不多的文政兼擅的一個人,也正是這出人的才干給了他一段坎坷的人生旅途。他的文采,用林語堂的話說,堪比西方文壇巨匠莎士比亞,以人物論,有好似英國小說家薩柯雷。他在政壇上叱咤風(fēng)云倒有幾分像法國的雨果,而他動人的特點(diǎn)又如英國作家約翰生。光從這點(diǎn)看,便可知蘇軾此人令人捉摸不透的個性與人生。
說到蘇東坡,就不得不提起王安石。這不僅僅因為他們二人都是宋代聞名于世的文學(xué)家,更在于他們之間的明爭暗斗,直到現(xiàn)在人們還在不斷地為那段復(fù)雜的歷史爭論。林語堂則對王安石的認(rèn)識是非常消極的,幾筆把他勾勒成了一個政壇上的小丑,將北宋衰敗的原因幾乎全盤歸結(jié)到他的身上。的確,王安石的變法沒有達(dá)到他心中的效果,林語堂是這樣解釋他的失敗的:“任何法西斯極權(quán)主義的變革永遠(yuǎn)是打著所謂‘人民利益’的旗幟,卻與人民的想法背道而馳。這樣的變革是不會成功的。”法西斯極權(quán)主義和王安石變法的聯(lián)系似乎在歷史書中從未出現(xiàn)過,這樣的比喻也許是出于為蘇東坡辯護(hù),但卻令人對王安石新政有了形象的理解。
蘇東坡與司馬光一樣,是極度反對新政的保守派。然而,他們的命運(yùn)卻被改革時的當(dāng)權(quán)者隨意踐踏,“元佑黨籍碑”也榜上有名。為此,林語堂深感不平。因此,書中不僅僅否定了王安石的政治觀點(diǎn),連他的文化功底也不放過。王安石的《三經(jīng)新義》被說成是他的小兒子與一群“政治走狗”倉促編成的,而且錯誤百出,但參加科考的學(xué)子能否考中就取決于能否作他這本書的應(yīng)聲蟲。
除此之外,林語堂還對王安石關(guān)于字源學(xué)的學(xué)問諷刺了一番。他這樣形容王安石對文字的理解:“這門古怪的學(xué)問完全是幻想,最終成為了茶余酒后的笑談。”比如說,“波”這個字觸動了王安石豐富的想象力,他解釋說:“波”,乃“水之皮”也。明明“波”是由意旁“氵”與聲旁“皮”組成的,可他卻荒唐地解釋為“水之皮”。蘇東坡得知后,戲謔道:“‘波’若是‘水之皮’,則‘滑’就是‘水之骨’了”。
王安石與蘇東坡政見上的沖突造就了北宋末年的一段令人回味的歷史。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見解,可當(dāng)歷史太過精彩時,真相是誰也說不清的。
2023蘇東坡傳讀書心得 篇15
《蘇東坡傳》,非簡單之流水帳,更非采用“春秋筆法”,而是林語堂先生閱讀大量資料,包括蘇東坡的札記、詩詞、私人書簡等后所著的傳記。我心度之,是否林先生與蘇東坡有諸多相似之處,不然為何其言己了解、喜愛蘇東坡,而又能將《蘇東坡傳》寫得如此色彩鮮明、感情豐富。
觀蘇東坡一生,無法不對其才智贊嘆不已;而其言行、詩詞、幽默,無一不是其才智的體現(xiàn)。
蘇東坡是幽默的。某次與王安石談及王之所謂“字源學(xué)”時,引用《詩經(jīng)》中“鳴鳩在桑,其子七兮”,并父母共九只鳥,以王安石的方式來向其解釋為何“鳩”為“九”、“鳥”二字合成,實(shí)為嘲諷;后某次更戲謔王安石曰“‘波’若是‘水’之‘皮’,則‘滑’就是‘水’之‘骨’了!奔词乖诒毁H至缺醫(yī)少藥的海南之后,對朋友僧人參寥的關(guān)心,他仍在回信中說“但若無醫(yī)藥,京師國醫(yī)手里,死漢尤多。”以此來告知朋友不必?fù)?dān)憂。
蘇東坡是熱愛生活的。其余不必說,僅在美食方面,就有軼事、傳說數(shù)樁。他自己研究烹飪之法、自己釀酒,更是留下了“東坡肉”、“東坡壺”以傳后世。他在詩詞中,也多次提及美食--“無竹令人俗,無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筍燜豬肉”、“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等等,不一而足。
蘇東坡是感情豐富的。他的《江城子》一詞,“十年生死兩茫!保瑢ζ渫銎藜囊郧樗迹c其“大江東去”風(fēng)格迥異,凄婉哀傷。在朝云因瘟疫早逝后,他在《朝云墓志銘》和《悼朝云》一詩中,均表達(dá)了深切情愛與傷痛,后來更在《西江月·梅花》一詞中,以梅花象征朝云,既似寫花,又似寫人。
蘇東坡是剛直的。盡管有過數(shù)次因詩而被捕、受審,但他仍然不改犀利詞風(fēng)。好友劉恕罷官出京時,他寫詩諷刺“群烏未可辨雌雄”,后又寫“猶誦麥青青”,對官場榮耀表示鄙夷之意。在某次剛剛被釋出獄后,即寫詩兩首,隨后自己也擲筆笑道“我真是不可救藥!”
蘇東坡也是幸福的。他一生交友無數(shù),知己遍天下,兄弟情深,妻妾對其關(guān)愛有加。盡管不如意事眾多,如朝云笑言其“一肚子不合時宜”,但他的生活又怎可不稱為過得快樂呢?
如林語堂先生所言,蘇東坡“像一陣清風(fēng)過了一生”,“根本是他本性的自然流露”,“他的肉體雖然會死,他的精神在下一輩子,則可成為天空的星、地上的河”。誰說不是呢?感懷東坡居士這位曠古奇才吧!
2023蘇東坡傳讀書心得 篇16
在孩提時候就知道蘇東坡,不過,真正認(rèn)識蘇東坡是讀了《蘇東坡傳》之后。
做為詩人,“大江東去浪淘盡”他文采飛揚(yáng),談笑風(fēng)生;作為官吏,“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他嫉惡如仇,愛民如子;作為蘇軾,“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他樂觀豁達(dá),清逸曠遠(yuǎn)。
蘇東坡的一生,命運(yùn)坎坷,仕途崎嶇。但這不能阻礙他。王安石得勢,幾乎所有忠良賢能之士都棄官而去。蘇東坡在連上三書之后不出預(yù)料的被貶,但他絕不因此退縮他將新政的不滿與缺陷訴諸筆端去因此得罪了當(dāng)權(quán)的群小,遭到逮捕,險些喪命。但他說:“若遇飯中有蠅,仍需吐出。”于是群小繼續(xù)對他進(jìn)行迫害。在接下來的時間里,他屢遭貶嫡。甚至被貶蠻荒之地海南島
可是那些群小自認(rèn)可_蘇東坡的措施卻沒使那些小人達(dá)到目的。蘇東坡管理之處政通人和,他頗受百姓愛戴。他處處為百姓著想。練習(xí)瑜伽,研究佛道,與高潔之士相交,訪山水,與高僧相研佛道。林語堂筆下這樣評價這位文壇巨子:“蘇東坡始終富有青春活力。他雖然飽經(jīng)憂患拂逆,他的人性更趨溫厚和厚道,并沒變成尖酸刻薄!
如林語堂先生所言,蘇東坡“像一陣清風(fēng)過了一生”。蘇東坡一生清貧但一世為人坦蕩;乜茨切┤盒〖词鼓鼙W约阂皇罉s華富貴卻也不可能有蘇東坡半分的安逸。他們的生活充斥著算計與仇恨。其實(shí)所謂權(quán)力,所謂地位不過過眼煙云,轉(zhuǎn)眼不見,又何必太為權(quán)財所困,落得一世罵名。
在《蘇東坡傳》的序中,林語堂先生寫到“我寫《蘇東坡傳》并沒有什么特別的理由,只是以此為樂而已”,如果林語堂先生寫蘇東坡傳是以此為樂,那么讀《蘇東坡傳》也是一種快樂?梢詮淖掷镄虚g讀出人物的個性,品嘗人物的喜怒哀樂,并從他的事跡中受到可收益一生的啟示。
2023蘇東坡傳讀書心得 篇17
在四川,有座風(fēng)景宜人的小鎮(zhèn)——眉山,古之名嘉州。文人世家的蘇家便在此地。“三蘇”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中,父子三人的文學(xué)造詣實(shí)屬古往今來罕見,尤以蘇軾為代表。不清楚是眉山的鐘靈毓秀誕生了蘇家的才氣,還是蘇氏家族的一時顯赫才讓世人對眉山更加青睞。也許只是造物主的一次偶得。
近來一鼓作氣讀完國學(xué)大師林語堂最得意的作品《蘇東坡傳》——中國現(xiàn)代長篇傳記開標(biāo)立范之作。很久沒有這種欣欣然而“一飲而盡”之酣暢感了!短K東坡傳》,非簡單流水帳,更非采用“春秋筆法”,而是林語堂閱讀大量資料,包括蘇東坡的札記、詩詞、私人書簡等后所著的傳記。
蘇東坡也好,林語堂也罷,都是他們所在的時代響當(dāng)當(dāng)?shù)娜宋。蘇的魅力和錦繡詩詞流傳千古,而林的小說、文章、學(xué)問也擁有近現(xiàn)代數(shù)一數(shù)二的力量和感染力。我心度之,是否林先生與蘇東坡有諸多相似之處,不然為何其言己了解、喜愛蘇東坡,而又能將《蘇東坡傳》寫得如此色彩鮮明、感情豐富。
蘇東坡的一生精彩絕倫,獨(dú)一無二,正如書中所說,“蘇東坡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百姓的朋友、一個大文豪、大書法家、創(chuàng)新的畫家、造酒實(shí)驗家、一個工程師、一個憎恨清教徒主義的人、巨儒政治家、一個皇帝的秘書、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專唱反調(diào)的人。一個月夜徘徊者、一個詩人、一個小丑。”但是這還不足以道出蘇東坡的全部……觀其一生,蘇東坡比中國其他詩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豐富變化感和幽默感,智能優(yōu)異,心靈卻像天真的小孩。
蘇東坡是幽默的。某次與王安石談及王之所謂“字源學(xué)”時,引用《詩經(jīng)》中“鳴鳩在桑,其子七兮”,并父母共九只鳥,以王安石的方式來向其解釋為何“鳩”為“九”“鳥”二字合成,實(shí)為嘲諷;后某次更戲謔王安石曰“‘波’若是‘水’之‘皮’,則‘滑’就是‘水’之‘骨’了。”即使在被貶至缺醫(yī)少藥的海南之后,對朋友僧人的關(guān)心,他仍在回信中說“但若無醫(yī)藥,京師國醫(yī)手里,死漢尤多。”以此來告知朋友不必?fù)?dān)憂。
蘇東坡是熱愛生活的。即便身處逆境,亦不以為意。僅在美食方面,就有軼事、傳說數(shù)樁。他自己研究烹飪之法、自己釀酒,更是留下了“東坡肉”“東坡壺”以傳后世。他在詩詞中,也多次提及美食——“無竹令人俗,無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筍燜豬肉”、“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等等,不一而足。
蘇東坡是感情豐富的。《江城子》一詞,“十年生死兩茫茫”,至情至性,念念不忘亡妻,與其“大江東去”風(fēng)格迥異,凄婉哀傷。在朝云因瘟疫早逝后,他在《朝云墓志銘》和《悼朝云》一詩中,均表達(dá)了深切情愛與傷痛,后來更在《西江月·梅花》一詞中,以梅花象征朝云,既似寫花,又似寫人。
蘇東坡是剛直的。盡管有過數(shù)次因詩而被捕、受審,但他仍然不改犀利詞風(fēng)。好友劉恕罷官出京時,他寫詩諷刺“群烏未可辨雌雄”,后又寫“猶誦麥青青”,對官場榮耀表示鄙夷之意。在某次剛剛被釋出獄后,即寫詩兩首,隨后自己也擲筆笑道“我真是不可救藥!”
蘇東坡也是幸福的。他平易近人,一生交友無數(shù),即使引車賣漿者,亦可成為知己,其兄弟情深,妻妾對其關(guān)愛有加。盡管不如意事眾多,如朝云笑言其“一肚子不合時宜”,但他的生活又怎可不稱為過得快樂呢?
如林語堂先生所言,蘇東坡“像一陣清風(fēng)過了一生”,“根本是他本性的自然流露”,“他的肉體雖然會死,他的精神在下一輩子,則可成為天空的星、地上的河”。誰說不是呢?僅此感懷東坡居士這位曠古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