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西游記讀書心得體會學生作文(通用12篇)
關于西游記讀書心得體會學生作文 篇1
這期讀書會的主題是“重讀經典”,我今天要分享的是中國古典名著《西游記》。但對我來說,這次閱讀可能不算是真正的重讀,因為這版《西游記》,我是從今年的十一月份才開始閱讀的。但是,我與《西游記》的緣分在很多年前就開始了。
那應該是很小的時候,我常趴在電視機前,津津有味地看《西游記》的電視劇,后來我才知道,這是1986年拍攝,由六小齡童主演的經典劇集。雖然這電視劇反復放,我常常是沒頭沒尾地反復看,卻一點兒也不覺得厭倦。
幼兒園的時候,有人送了我一套有聲讀物,里面的主角就是西游記人物,我就拿著點讀筆,跟著唐僧師徒,在一個個故事和一次次“救師傅”的任務中,認識了一些漢字,也學會了簡單的算術。
上小學了,不知從哪里得到了一本薄薄的《西游記》,字很大,帶有拼音,還有很多插畫,我很快讀完了,并到處吹噓:“我看完《西游記》了!我看完《西游記》了!”媽媽說:“唉--這只是低幼版啊。”
再后來,媽媽又給我買了一本《西游記》,這本有三百多頁厚,字體小,而且還沒有插畫,我花了不少時間,才把它讀完。雖然讀得辛苦些,但我覺得比之前那本,它的故事豐富得多,也有趣得多。可是媽媽說,這本還只是縮減版的。
除此之外,凡是跟西游記有關的電視、電影,我都感興趣,動畫片《西游記》《大鬧天宮》,電影《大話西游》《三打白骨精》《大圣歸來》,我都沒有錯過。
轉眼,上了五年級。媽媽對我說,現在你可以讀讀原版《西游記》了。我很激動,終于等到了這一天!那天快遞小哥敲開了我們家的門,他把《西游記》往我手上一放,天吶,這哪是書,沉得像兩塊磚啊!!我搖搖晃晃的把那兩塊磚放在桌子上,第一件事就是看了看頁數,這個版本的《西游記》一共有1219頁!也就是我現在手里拿的這套,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共一百回,86萬字。
此后差不多二十多天,我就沉浸在《西游記》的海洋里,利用每天的課余時間,一口氣讀完了第一遍。我才真正明白“中國古典名著”這幾個字的分量,才真正領略了中國傳統文學的璀璨和魅力。吳承恩用他無窮無盡的想象、簡潔生動的話語,講述了曲折多變、扣人心弦的故事,他帶領我們穿越上中下三界,引出各路神仙菩薩、妖魔鬼怪紛紛登場。尤其是書中的“取經五人組”--師徒五人一路同行,團結一心,但面貌和性格又各不相同:唐僧,看似軟弱無能,但內心善良堅定;沙和尚,性格和善,勤勞質樸;白龍馬,默默無聞,勇敢堅定;最有趣的是八戒,又饞又懶又貪又色,其實他最能吃苦耐勞,有時又天真又可愛;但是,如要說我最喜歡的人物,當然還是孫悟空了。
小時候,我最向往的是孫悟空的神通廣大、法力無邊。這次閱讀完原著之后,我最喜歡的是孫悟空那種天不怕地不怕、挑戰權威、勇于反抗的性格。孫悟空不接受被壓制、被掌管的命運,他上不服從于玉皇大帝,下不屈服于閻羅王。他自稱“超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他擅改生死簿,讓自己和猴屬同類都長生不老;他不接受玉皇大帝給他“弼馬溫”封號,號稱“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自己在水簾洞洞口立上“齊天大圣”的旗子。
但是,本領高強、放浪不羈的孫悟空,對唐僧卻是一片忠心、一片赤誠。多少次,看著唐僧錯怪他,冤枉他,念那緊箍咒痛得他滿地打滾,我都以為悟空會一棒子打死這糊涂師傅,但悟空卻對師傅真心不改。第77回“群魔欺本性,一體拜真如”中,唐僧被三魔抓走,孫悟空剛一聽說唐僧被當肉夾饃吃了,頓時淚涌如泉。那么堅強勇敢的孫悟空,在太上老君的煉丹爐里煉了49天的孫悟空,多少次因為唐僧被抓走而痛哭流涕?第31回“豬八戒義釋猴王,孫行者智降妖怪”中,因悟空打殺了白骨精,唐僧絕情地將他趕走。八戒請回悟空來降妖,中途悟空突然停下,
“縱身一躍下海去,對八戒道:‘‘兄弟,你且在此慢行,等我下海去凈凈身子。’’八戒道:‘‘忙忙地走路,且凈什么身子?’’行者道:‘‘你哪里知道,我自從回來,這幾日弄的身上有些妖氣了。師傅是個愛干凈的,恐怕嫌我。’’
一生驕傲倔強的孫悟空,對唐僧那么真心、那么體貼,讓我備受感動。
孫悟空還是個幽默搞笑的人。比如第39回,“一粒金丹天上得,三年故主世間生”中,孫悟空為了救活烏雞國皇帝,去求太上老君的九曲還丹。太上老君原本不給,又尋思孫悟空會不會溜進來偷。
“于是就取過葫蘆來倒吊過瓶子,傾出一粒金丹。遞給孫悟空道:‘‘只有這了!拿去,拿去!送你這一粒,醫活那皇帝,只算是你的功果罷。’’行者接了道:‘‘且休忙。等我嘗嘗看,只怕是假的,莫被他哄了。’’撲的往口里一丟,慌得那老祖上前扯住,一把揪著頂瓜皮,攥著拳頭,罵道:“這潑猴若要咽下去,就直打殺了。”行者笑道:“嘴臉!小家子樣!哪個吃你的!能值幾個錢!虛多實少的,在這里不是。”
小小一段話,讀得我哈哈大笑。漫漫路途中的艱辛和危險,都沒有妨礙只猴子的機靈搞怪。
那么俏皮活潑的孫悟空,口中也常出尖銳諷刺之語。如第79回“尋洞擒妖逢老壽,當朝正主救嬰兒”中,那比丘國的昏君問假唐僧(行者所變)要他的黑心,
假僧左手摸腹,右手持刀。唿喇一聲,把腹皮給割開,骨都都的滾出一堆心來,昏君與那文官上前看,卻都是些紅心,白心,黃心,貪婪心,利明心,嫉妒心,計較心,好勝心,望高心,殺害心,狠毒心,恐怖心,謹慎心,邪惡心,無名隱暗之心,種.種不善之心,更無一個黑心。行者現出本相,對昏君道:“陛下全無眼力,我和尚家都是一片好心,惟你這國丈是個黑心,好做藥引。”
于是,悟空打死那妖邪,救出拿一千一百一十一個嬰孩。一路上孫悟空不僅降服妖怪,救苦救難,也常常用辛辣的語言讓昏庸的國君們醒悟。
孫悟空說話算數,非常守信。在孫悟空三調芭蕉扇時,他曾經承諾過羅剎女用用就還,果然在經過幾番波折之后,孫悟空真的原封不動把芭蕉扇送還給鐵扇公主。每次孫悟空向這個神仙、那個佛,借寶貝,求幫助,做出的承諾,他都一一兌現。尤其孫悟空曾經對觀音菩薩承諾保護唐僧取經,一路上多少冤枉委屈,多少艱辛磨難,多少陰謀危險,他陪著唐僧走了27年,終于保護唐僧取得真經,徑回東土。
和唐僧師徒五人一起走完這九九八十一難,也讓我看到孫悟空的變化:曾經霸道的悟空,變成了慈悲的悟空;曾經任性的悟空,變成了正義的悟空;曾經自大、逞英雄的悟空,變成了行俠仗義、造福天下的悟空--曾經大鬧天宮、威風凜凜的美猴王,變成了一路忠心護法、懲惡除奸的大英雄。而這改變不僅僅是脫掉金裝甲,換上虎皮裙;這原因也不只是如來的五行山的和唐僧的緊箍咒。九九八十一難,是孫悟空的蛻變,也是孫悟空的自我修煉。
讀完《西游記》,我為悟空終于修成正果而感到高興,又總有一絲淡淡傷感。我似乎很難想象以前揮舞著金箍棒,威風凜凜的齊天大圣,是如何穩穩地坐在蓮花座上,念著經兒,打著禪,和如來佛祖一樣端莊嚴肅。這個“斗戰勝佛”不再腳踏筋斗云,曾經俏皮的悟空,已經駕著蓮花離我們遠去了。
關于西游記讀書心得體會學生作文 篇2
一部古老的神話故事,但卻引起了兒童的喜愛,那就是《西游記》。小時候,我只是看動畫片與圖畫書。但現在,我不僅看與讀,而且還學會了思考。
《西游記》中唐僧、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和尚大家都十分了解。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孫悟空啦!因為他總是聰明過人、助人為樂、能分辨好人與壞人,來守護唐僧和弟兄們。他就像我們現在的人民警察一樣,火眼金睛,抓壞人救好人,時刻保衛著我們。或許由于唐僧遇到麻煩的事情就不動腦筋,盲目地接受別人的幫助的緣故吧,有時才會不聽孫悟空的好心勸告,掉入妖怪的手中。這足夠說明了遇到麻煩的事情要動腦筋,如果不動腦筋,聽了別人不好的意見,反而會更糟糕。不過我還認為唐僧過于善良,哪怕對待壞人也十分好,因為他只看表面,不了解人的本質。
我也很喜歡豬八戒。我覺得他是個性格單純但很可愛的人。他不會想出一些好方法,但卻有正義感。只要他想做的事,他就一定會去做。他會奮不顧身地保護師傅的安全,而不考慮自己的安危。看上去他有些笨不動腦筋,但是人們覺得他笨的可愛。我們要學習他那種不怕敵人的膽量。不過有些事在做之前要仔細考慮,分清楚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要憑自己的實力去做。
總之,師徒四人每人都有長處和短處,正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我們應該學習他們的長處,哪怕是他們的短處也必須看看自己是不是也有,如果有的話,要努力改正,成為一個完整的人!
關于西游記讀書心得體會學生作文 篇3
或許很多人會覺得很好笑:到今天才看《西游記》,會不會太幽默了.說起來很慚愧,雖然我在很小的時候已經接觸過少兒圖書版的《西游記》,也看過不少于十次的電視劇,動畫片,對其中的各個角色的性格和曲折有趣情節可以說是耳熟能詳,但真正品讀整本書,卻是近段時間的事情.我曾經認為,看電視劇多好啊,既簡單易懂,又有充分的視覺和聽覺享受,何必拿起一本厚厚的書去鉆那些自己不懂得文字.現在看來,我當時是大錯特錯了,一樣的故事,一樣的人物,書中比電視劇更精彩更扣人心弦,讓人恍若進入了一個光怪陸離、色彩斑斕的神話世界,全然忘記了身外的世界.書中主要講述了唐僧、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僧四師徒歷盡九九八十一難,最終取得真經的故事.
看完這部小說,有很大的感悟,我覺得學習唐僧的全心全意,孫悟空的不怕艱難險阻,勇往直前的精神.
這本書把一個從石頭里"蹦"出來的潑猴勾勒得栩栩如生,寫它從天不怕地不怕變為一個恭敬的猴子,為了師傅的安危他奮不顧身,他并不像豬八戒那樣好吃懶惰,也不像沙僧那樣憨厚,作者更是借助他這一點勾勒出孫悟空的大智大勇,自從唐三藏把孫悟空從五指山解救出來到取得了真經,這期間經理九九八十一難,每次劫難都是孫悟空全心全意去解救師傅的,最后才圓滿的取回真經.
俗話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書讀多了總是有好處的,在當今的社會里沒有文化是不行的,會被社會淘汰,從我們呱呱落地,父母就教我門說話,識字,等大一點兒他們又教我們怎樣做人,我們在學校里不僅是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學做人,只有學會了怎樣做人,才能學會更多的知識,才能廣交益友,可見書何其的重要.
從書中我們會悟出許多真理,所以我們應該多讀書,讀好書.
關于西游記讀書心得體會學生作文 篇4
今天是我的生日,媽媽送給了我一部《西游記》作為我的生日禮物,我高興極了,便打開看了起來。
《西游記》是我國著名的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著名文學家吳承恩,大家一定都很熟悉。
《西游記》這部小說寫的是唐僧帶領著三個徒弟去西天取經的故事。一路上,唐僧先后找到了徒弟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僧。然后長途跋涉,最后終于通過了九九八十一難取到了真經。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人要堅強。我覺得我雖然是個男孩子,卻十分脆弱,有時候做錯了事,挨爸爸、媽媽打的時候我就好哭,有時跟小伙伴鬧個別扭,我也愛哭。我應該向他們師徒四人學習。
我喜歡看《西游記》,因為它告訴我,要明辨是非,它教會了我做人的道理
關于西游記讀書心得體會學生作文 篇5
這個暑假我讀了我們中國的四大名著,今天我先寫一寫《西游記》的讀后感。
《西游記》是明朝吳承恩的佳作,它講的是一個神話故事―――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以及小白龍一起保護師傅唐玄藏,追隨唐僧一起不畏艱險、多次與各種妖魔鬼怪爭斗,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終于取到真經化身為佛。
《西游記》從孫悟空出生到唐僧取到真經,中間穿插了許多小故事,活靈活現地把活潑機靈本事極大的孫悟空;貪嘴好色又本性善良的豬八戒;任勞任怨憨厚的沙和尚;雖然有點迂腐但是有一顆堅定取經的心的唐僧;各式貪得無厭、無惡不作的妖魔鬼怪等等以文字的形式一一呈現在我們讀者面前。唐僧師徒四人之所以能取到真經是因為他們團結協作(雖然中間也會鬧一下矛盾)。這也告訴我們要團結協作、萬眾一心才能辦好事。一旦失去了團結協作的精神,成為各管各的獨行俠那就永遠也不可能取回真經。這就像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一樣,正因為不團結才讓白骨精趁虛而入。
還有,《西游記》還告訴我們凡事一定要有恒心。做事就一定要堅持,就像唐僧從開始就抱著一顆一定要取回真經的堅定恒心,他不知走了多少年過了幾條河翻了幾座山,不畏嚴寒酷暑、不畏刮風下雨一直都沒有想過放棄。正因為他的不放棄帶動了徒弟們,大家堅持不懈的最終一起取回了真經。當然,空有一顆恒心也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的,還要有孫悟空、豬八戒、沙僧的本事。《西游記》告訴我們要團結協作、要堅持不懈、要身懷絕技,讓我們把這些精神帶到學習上,和孫悟空一樣去書的世界戰勝困難,取回真經。
關于西游記讀書心得體會學生作文 篇6
《西游記》是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這本書寫的是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途中經歷九九八十一難的事。這一路上,他們求取芭蕉扇,翻過火焰山、三打白骨精……歷經了千難萬險,戰勝了一個又一個妖魔鬼怪的阻撓,終于取到了真經成了仙。
書中寫唐僧師徒經歷了九九八十一個磨難讓我想到了它們的執著,不畏艱險,鍥而不舍的精神,讓我覺得自愧不如。其中,我最欣賞孫悟空的勇敢機智,豬八戒的情感真切,沙僧的任勞任怨,唐僧的善良待人。
豬八戒是他們四司徒之中最讓讀者討厭的,可是我對他卻不這樣認為,他結合了大家的優點,雖然他不夠孫悟空那么勇敢機智,但是他也會不停地運用一些自己的思維,在困難面前為大家出主意;雖然他沒有沙僧的任勞任怨,但是他在一路上仍然會幫助大家提東西;雖然他沒有唐僧的優柔寡斷與善良,但是他也會動真情。
孫悟空是一個系東勝神州傲來國花果山靈石孕育迸裂見風而成之石猴。在花果山占山為王三五百載。后歷經八九載,跋山涉水,在西牛賀洲靈臺方寸山拜菩提祖師為師,習得七十二變化之本領。此后,孫悟空大鬧天宮,自封為齊天大圣,被如來佛祖壓制于五行山下,無法行動。五百年后唐僧西天取經,路過五行山,揭去符咒,才救下孫悟空。
孫悟空感激涕零,經觀世音菩薩點撥,拜唐僧為師,同往西天取經。取經路上,孫悟空降妖除怪,屢建奇功,然而兩次三番被師傅唐僧誤解、驅逐。終于師徒四人到達西天雷音寺,取得真經。孫悟空修得正果,加封斗戰勝佛。孫悟空生性聰明、活潑,勇敢、忠誠,疾惡如仇,在中國文化中已經成為機智與勇敢的化身。
讀完這本書,我知道:如果我們能一件事從頭到尾,不管我們成功還是失敗,只要我們盡力去做,這對我們說也是好的,因為我們去做了,而且已經盡力了。
關于西游記讀書心得體會學生作文 篇7
有的人,性格溫潤如玉;有的人,性格粗獷無禮;有的人,性格冷漠如冰……人世間,人的性格千變萬化,在一個幻想的世界里,也有一些這樣的“人”。他們住的地方,叫西天。記載它的書,叫《西游記》。
《西游記》主要講唐僧師徒去西天取經,途中遭九九八十一難,歷盡千辛萬苦,終于取到了三十五部經書。主人公孫悟空是一只毛毛躁躁,頑劣調皮的毛猴。師父唐僧性格可謂是菩薩心腸啊!二師兄叫豬八戒好吃懶做又貪圖美色,沙僧是三師兄,是幾人之間的“潤滑油”。雖說他們性格各不相同,可卻取到了經書,多不簡單啊!
看著他們,我仿佛看見了一個人世,有和唐僧一樣時常中招的善人,有和各種妖怪一樣妖媚,丑惡的壞蛋,還有和孫悟空一樣正直勇敢的好人……這不就是西游的人物嗎?不得不說,作者真會對世間加以分析,以神話的名義來描繪這個世界,佩服佩服!
你看過“西游記”嗎?如果沒有,請務必翻開它,去感受世間的辛甜苦辣。
關于西游記讀書心得體會學生作文 篇8
小時候西游記動畫片、電視劇我看過無數遍了,今天當我翻開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記》小說時,我還是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這部小說是明代作家吳承恩的名著,是根據唐代的玄奘到遙遠的古印度天竺去交流佛教的事而改編的。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的神話故事。這一路上,他們翻火焰山、打白骨精,歷經了千難萬險,戰勝了一個又一個妖魔鬼怪的阻撓,共遇到了九九八十一道難關,最終取到了真經成了佛。故事中倔強正直、機智勇敢的孫悟空,好吃懶做的豬八戒,任勞任怨的沙僧和正直單純的唐僧都被作者刻畫得栩栩如生。
這個故事深刻地告訴了我們正義是一定會戰勝邪惡的,因為真理永遠存在,做每一件事情都要執著、不畏艱險、鍥而不舍,不達目的不罷休,絕對不能氣餒,這種精神正是我們青少年所需要的。而且,好吃懶做也是不行的,只有機智靈敏、英勇果斷才能事半功倍。任何事一開始總是非常艱難的,但只要能樹立信心和勇氣,經過努力,相信可以取得成功的!也就印證了一句老話:萬事開頭難。一開始只要堅持住了,經過不懈的努力,相信不久以后,一定會成功的。
有時想想我自己做事半途而廢、虎頭蛇尾,我不禁慚愧自己為何做事不能像他們一樣堅持到底呢?也許這就是我所缺少的,只要我能把一件事情從頭做到尾,不管我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只要我盡力去做了,而且堅持到了最后。這對我來說也是一種成功啊!我們在學習時,或者在生活中不應該遇到一點挫折和困難就放棄,挫折和困難是可以克服的,動動腦筋,努力一把,咬咬牙不就過去了嗎?一旦戰勝了困難和挫折,那勝利還會遠嗎?
關于西游記讀書心得體會學生作文 篇9
《西游記》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最為優秀的神話小說,深受人們喜愛。我已經第三次看這本書了,每一次看心里都有不同感觸。
第一次看時,我被里面人物形象所吸引。第二次看時,我被里面故事情節所吸引。這一次是我第三次看這本書,我發現自己已能從中悟出一些道理來,比如遇到困難不要退縮,堅持就是勝利,團結就是力量等,但對我感觸最深的還是覺得人要學會感恩。
不是嗎?書中唐僧感激唐王李世民的知遇之恩,所以當唐王李世民問誰肯上西天拜佛求經之時,唐僧立馬挺身而出,在佛前發誓:不到西天誓不罷休,然后毫不猶豫地踏上西去取經路。孫悟空大鬧天宮被如來關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后唐僧爬上五行山救出了孫悟空,孫悟空十分感恩,后來就死心塌地地追隨唐僧西天取經。
《西游記》中這些故事深深感動著我,以前爸爸對我嚴厲些,媽媽對我嘮叨些,我都不耐煩甚至反感,但今天的我從《西游記》中深受啟發,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甚至白龍馬他們都能學會感恩,我們這些祖國的花朵為什么不能呢?
如果我們都有一顆感恩的心,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主動關心別人、幫助別人,相信我們也一定會擁有一個美好、成功的未來!心存感恩,快樂成長!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關于西游記讀書心得體會學生作文 篇10
孔子說過:“三人行必有我師。”這句話正好和我暑假讀的一本書很有關系,想必看了題目的你們也知道,沒錯這本書就是《西游記》。
這本書里面有四位主人公,分別是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這本書有八十一章,其中我最喜歡的一章是“功成取經回”。師徒四人經過許多磨難,終于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唐僧拜見了如來佛,如來佛吩咐手下二人去取三藏經文,取完之后又招待了他們美味的食物,最后道了別,來到了通天河邊,那只老鱉打招呼說要把他們送回到了東土大唐,可是在路上,老鱉問:“老師傅,我向年曾央到西方見我佛如來,與我問聲歸著之事,還有多少年壽,果曾問否?”唐僧當時意念只在取經,他事一毫不理,所以不曾問得老鱉年壽,無言可答,卻又不敢欺蒙,沉吟半晌,不曾答應。老鱉不在替問,身子一晃,師徒四人便翻下水中,經文被泡爛了,唐僧想:都取得了真經為什么還要受難呢?原來,之前觀音菩薩說:“為了讓四人滿九九八十一難,就讓那個老烏龜讓師徒四人再遇一難吧。”之后,經歷九九八十一難,唐僧被封為“功德佛”,悟空為“斗戰勝佛”,八戒為“凈壇使者”,沙僧為“金身羅漢”,最終功德圓滿取經回到了東土大唐。
師徒四人經歷了風風雨雨,上過火焰山,下過通天河,消滅了許多磨難,我也有所感悟,首先我們要學習他們的團結,如果不團結,那永遠取得不了成功。之前我在學校體育課中和同學一起拔河,我們隊齊心協力和對方一起拔河,對方總是埋怨自己的隊員這個不好那個不好,所以邊吵架邊拔河,一不小心就被我方拽去,結束之后還在吵架,體育老師語重心長地說:“經過這次拔河就可以看出隊友團不團結,不團結的一方就會被拽去,而團結的一方會獲勝,輸了不要埋怨,要和隊友找到原因,下次共同努力!”
是啊,生活中沒有團結,就沒有力量,也就沒有勝利!最后,我想說的是:“我們遇到什么事情都不要去膽怯,害怕,而是像他們師徒四人遇到困難一一去面對,這樣才能取得‘真經’!”
關于西游記讀書心得體會學生作文 篇11
《西游記》這部巨著之所以在藝術上有高成就,是因為它有著豐富奇特的藝術想象,故事情節的曲折生動,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幽默詼諧的語言,鑄就了一座獨具特色的藝術宮殿。《西游記》它在藝術上的最大成就,是成功地創造了孫悟空、豬八戒等經典人物形象。
《孫悟空三白骨精》中,悟空三次打死化為人形的白骨精,師傅卻不分好壞,念緊箍咒。因為唐僧辨別能力差,易被表象所迷惑,所以他并不知道那是妖怪,悟空的解釋他完全不聽,而是繼續念他的緊箍咒,疼的孫悟空滿地打滾。最后還要和悟空斷絕師徒情,孫悟空被逼無奈,只得再回花果山。但是孫悟空心里卻并沒有怨恨師傅,更沒有報復師傅的想法,他把委屈全都埋藏在心里,且心里總想著師傅的安危,足可見他對是師傅的忠心,后再救師傅。
這些都是廣為流傳的故事。
《西游記》除去本身引人入勝的情節外,其中更是包含了許多道理和啟示。例如豬八戒,看起來沒用的人,在關鍵時刻也是能力挽狂瀾的;例如沙僧和小白龍,即使不是重要主角,卻也使我明白了,集體中同樣不能缺少默默奉獻者,也許他們沒什么能力,但如果一個集體沒他們的默默奉獻,同樣是失敗的;再例如唐僧,盲目接受別人的幫助,卻不聽孫悟空的好心勸告,落入妖怪的手中。這足以說明遇麻煩時,要動腦筋,如不動腦筋,隨意聽取別人意見,反而會更糟糕。從唐僧身上我還知道了,要有明確的目標,并且堅定不移的執行下去。然而,師徒四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我們要吸取他們的長處,如果自己也有他們的短處則要改正,正如《論語》中所寫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西游記》中的啟示都是終身受益的。這也使我明白了讀好書,讀名著的重要性。
關于西游記讀書心得體會學生作文 篇12
當時光把所有的稚嫩碾成青春的煩惱,當風兒把童年的風箏帶向遠方,不知不覺中,我們已長大。
再讀《西游記》,不再是因為當初那份淺薄的好奇,也不是因為傾慕某個人,而是沉醉之余的思忖生活,回味過往。
孫悟空,純真的初一
取經路上,孫悟空總是主角,人們總是不自覺地把目光投向他,如磁鐵吸引鐵屑般理所當然。他有著七十二般變化,火眼金睛,筋斗云等諸多本領。細品,陡然發現那是我們純真的初一生活寫照。孫悟空總是天不怕地不怕,自由自在,甚至是易怒易躁:逗引豬八戒,小妖的惡作劇是他的最愛,充滿純真,頑皮和無畏,也充滿對未來世界的好奇。看著他,仿佛看到了年少的我們,總能勾起幾絲甜蜜。
豬八戒,懵懂的初二
提起《西游記》,老豬那憨厚老實的摸樣總第一時間躍然于腦海。他時常橫沖直撞,像個懵懂的少年:他樸實,知錯就改,重情重義,但難免帶著些缺點,懶惰,貪吃,是常事,畢竟是一個青年。陡然發現其實這就是我們初二的時候,雄心萬丈卻屢屢出錯。
沙僧,頓悟的初三
印象里,沙僧似乎總是一個人默默地挑著擔子走在最后,一副任勞任怨的樣子,充滿了干勁。不難看出他的嘴角始終掛著一絲若有似無的微笑。奮斗并快樂著,或許這就是他詮釋的幸福。同樣過著“苦行僧”般生活的還有為中考奮斗的我們。脫去了初一的稚幼,走過了初二的激情,我們該“上路取經”了,摒棄年少的輕狂,帶著和沙僧眼中一樣的堅定,我們一步一個腳印走向“西方”。
《西游記》詮釋的不僅僅是取經路上的九九八十一難,更是初中生活的寫照,讓我們充滿孫悟空的蓬勃朝氣,帶著豬八戒的純真樸實,攜著沙僧的沉著穩重風雨兼程吧!未來屬于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