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獨》九年級讀書心得(通用5篇)
《百年孤獨》九年級讀書心得 篇1
在讀《百年孤獨》之前,我一向覺得我是個容易入書入戲的人,但讀罷《百年孤獨》,書里面的悲歡離合、跌宕起伏、生離死別似乎和我之間隔了一層下雨中的玻璃墻。每當我似乎身臨其境的時候,總有一層新雨將玻璃重新淋得模糊。也許是正因作者總以戲謔的口吻描述類似神話的種種場景,也許是正因書中人物狂野的孤獨離世俗的自己太過遙遠。
整本書中,每個人都是一個孤獨的個體。從家族第一個霍賽阿卡迪奧,到最后一個具有家族明顯特征的奧雷良諾。從高傲果敢轟轟烈烈的奧雷良諾上將到精力充沛平凡而偉大的烏蘇拉老媽媽,從純潔如天使的俏姑娘雷梅苔絲到喜愛熱鬧以至于娶了兩個老婆的雙胞胎之一。
一部繁雜龐大的百年家族史,一部脈絡清晰的地方興衰史。在時刻的洪流中,個人在大背景的起伏中顯得那樣無力。羸弱嬌小的被奪去生命,孤獨執著著的留下悲傷的痕跡。無端去世的雷梅苔絲的蘿莉像被作為祖母的形象保存,到最后仍然在咬手指的雷貝卡執著的不肯死去。經歷奪走3000人生命騷亂的阿卡迪奧得不到任何人的堅信。他們都是人群的異子,孤獨的極端。
對于我,則早已習慣了與孤獨為伴,未必開心,但也未必悲哀。孤獨是一個陪伴人一生的伙伴是一個既定事實,與其否認,與其抗爭,與其無謂的逃避,不如理解它,擁擠的人群里讓它保護你回家,周六的上午讓它陪你吃早餐,整理陽光,周日的下午讓它陪你曬曬太陽,曬曬俱疲的身體與心靈。
如果你和我、和大多數人一樣,周期性的抑郁,不妨看看這本書,讓書中孤獨人的魯莽激起你無畏抗爭的`勇氣。也許,我們能夠活得更牛逼哄哄,至少在別人眼中。奧雷良諾上將死去的時候,我心中一陣痛楚,就是這么想的。
我堅信,這本書能給我的,遠遠不止于此。
《百年孤獨》九年級讀書心得 篇2
這個周末沒有回家,待在學校看書,近日把加西亞·馬爾克斯最富盛名的一本書——《百年孤獨》看完了。看書的開始就對這本書的名字產生了很濃的興趣,百年的孤獨,而人的一生不過百年。
書里主要講述的是一個家族的故事——布恩地亞家族,一個小鎮的故事——馬貢多鎮。布恩蒂亞是一個很大的家族,從第一代到第七代,而家族人之間的關系卻混亂不已,看書的時候我的心不止一次的感到羞恥和冰冷,無論是父母、夫妻、兄弟還是姐妹之間都沒有感情(有也只是欲望),所以人人孤獨終老。
你不斷地為書中的人嘆息,為他們的愚昧無知,冷漠自私和那讓人恐懼的欲望。其實他們之中也不乏聰明、有創造力(雖然有時很荒誕)并且無比執著的人,可最終還是以失敗告終。有的人是在半路上迷了路,不記得也不想回來了,有的是對自己所追求的并不信任,半路放棄。
書中有很多魔幻的情節,作者在想象力天馬行空的時候,還能對家庭瑣事娓娓道來,把握不同年齡層次,不同角色的性格,書中寫了家族中的很多代人,而且后幾代幾乎都是以祖輩的名字命名的,但作者沒能讓我們在看書的時候搞混人物。在作者創造的這個光怪陸離的世界似乎沒有“干凈的愛”和“完美的人”,甚至是丑陋無比的,他就這樣把人性最壞的一面赤裸裸地呈現在你面前,讓我這個在二十一世紀看慣童話和美好結局的人一時有點難以接受,讓我在看到最后結局的時候冒出了現在很流行的一句話:“噢,這就是個活生生的悲劇!”
的確,這個家族(甚至于這個小鎮)沒有一個人的結局是好的。當然,大家都說這是拉丁美洲歷史的縮影,被新世界隔離在外,最后消失在這個世界了。大的歷史背景我并不看重,我更為看重的是書中人性的刻畫。我想再過幾年后人生閱歷豐富后來看這本書應該會有更深的感觸吧,希望能走好自己的路,就算迷了路也還能記得回家的路。
《百年孤獨》九年級讀書心得 篇3
《百年孤獨》,是我用時最長,閱讀最仔細、又最意猶未盡的一本書。不要說閱讀時偶有跳躍,哪怕稍有懈怠,你都看不出所以然了。加西亞·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人物之多、關系之復雜、名字之相像、情節之迷離,簡直令人嘆為觀止。可你若看進去,我保證你不想將目光移開,這本書吸引人到不想吃飯、不想睡覺的程度,連我現在寫書評都是激動的。評論名副其實的存在,如果一生只看一本書,一定是《百年孤獨》;如果書架上只放一本書,一定是《百年孤獨》;一千年后還可能流傳的老故事,一定是《百年孤獨》。
《百年孤獨》1982年獲諾貝爾文學獎,而加西亞·馬爾克斯作為諾貝爾文學獎“唯一沒有爭議的獲獎者”確是實至名歸。他大概使用了魔法,給你講了個糅合了現實與虛幻的傳奇故事。在加勒比海沿岸的小鎮馬孔多,一個家族,七代人,一個世紀的風云變幻、百年興衰,所有扭曲的戰爭、放縱、欲望、瘋狂都寫的萬般合理,魔幻有趣。好喜歡這本書,最大滿足了好奇、探險的閱讀體驗,并細細讀出了《百年孤獨》深入骨髓的孤獨,還功不可沒捋順了所有人的人生。
曾經在喜馬拉雅聽過《百年孤獨》,可只幾個章節就因各種復雜放棄了,聽書無論如何沒有閱讀過癮,許多時候連反應、品味、咂摸的時間都沒有,就像速食,而速食都不好吃。也曾經讀過加西亞·馬爾克斯《霍亂時期的愛情》,是極棒的,自然而然在書堆里會繼續拿起他的《百年孤獨》。讀書可以發現自己的淺薄,讀的越多發現越多;而讀書也能帶你經歷許多人生,你可以讀讀《百年孤獨》,因為只這一本書就可以帶你經歷許許多多人生,那些夢幻的、瘋狂的、有趣的、孤獨的人生......
《百年孤獨》九年級讀書心得 篇4
花了半個月的時間聽完《基督山伯爵》,有一種暢快淋漓的感覺。熱播劇《瑯琊榜》曾被稱作是中國版的《基督山伯爵》,不可否認兩者的情節架構和人物設置有相似之處,但內核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瑯琊榜》是一個原汁原味的中國故事,它反映的是一種士大夫的價值觀,家國,忠正,大愛。而《基督山伯爵》則是以歐洲19世紀為背景而創作的小說,如果你看過雨果的《悲慘世界》,如果你對拿破侖和波旁王朝的那段歷史比較熟悉,那應該能更好地理解它所傳達的思想情感。
這本書的介紹和書評網上都能查到,也就不多說了,主要和大家分享我自己讀完書之后印象比較深的幾處情節和感悟!
1、財富觀:
基督山伯爵(唐泰斯)遭受陷害后回來復仇的過程之所以如此順利,跟他所擁有的巨大財富是有密切關系的。如果他沒有那筆寶藏,那他就不可能那么方便地穿梭于多個國家和城市間辦理各項事務,也不可能在上流社會中如魚得水。也許讀者會覺得這有點傳奇色彩,唐泰斯有主角光環,仿佛開了金手指。可是細細想來,他這筆財富的獲得,有偶然因素,卻也是必然。
當唐泰斯從一個風光得意的年輕船長和新郎倌,轉眼間遭受陷害變成階下囚,這巨大的落差足以毀滅一個人的心智。在黑暗無底的監獄中,雖然復仇的熊熊烈火時刻燃燒著他的心,但他依然能保持自己純樸善良的品格,這是極為難得的。在獄友法里亞神甫的教導下,他開始靜下心來學習各種知識和禮儀,這些都將成為他復仇的必備利器。
而當他終于有機會逃脫時,法里亞神甫卻發生意外不能一起走。唐泰斯毅然放棄自己的逃生機會,留下來照顧恩人。法里亞神甫正是基于對他的長期考察,認為他是一個值得托付的人,才會把寶藏的秘密告訴他。所以這一切都是環環相扣,水到渠成的。
當意外之財突然降臨后如何去使用它,這也是考驗一個人的智慧。唐泰斯并沒有因為這筆錢而忘乎所以,他冷靜沉著地支配著這筆財富,讓它發揮最大的效用。在回報自己的恩公莫雷爾時,他并不是一擲千金,而是尊重莫雷爾先生的名譽和事業,不動聲色地幫助他度過危機,最終也幫助莫雷爾的兒子和女兒都獲得美滿的愛情和幸福的生活,他自己也選擇去過簡單的隱居生活。
與此相對的是小酒館的老板卡德魯斯,他本來只是個沒主見、膽小、自私、目光短淺的小生意人,當他窮困潦倒時,還不覺得他有多壞。所以唐泰斯逃獄后,出于對老熟人的同情和憐憫,給了他一顆寶石。
沒想到這飛來橫財反而把卡德魯斯隱藏著的劣根性給激發出來了。他有了寶石還不滿足,又妄想貪圖珠寶商的現款,最終殺了珠寶商,也害了自己老婆,鋃鐺入獄。后來就愈加墮落,直至最后遭人設計偷盜被唐泰斯當場抓獲,喪失了性命。
一個人對財富的觀念,也是人生觀中極為重要的一部分,我非常喜歡《京華煙云》中姚思安說的那段話:
“一個人最重要的事,就是不要依賴著金錢。人應當享受財富,也要隨時準備失去了財富時應當怎么過曰子。福氣不是自外而來的,而是自內而生的。讀后感.一個人若享真正的福氣,或是人世間各式各樣兒的福氣,必須有享福的德性,才能持盈保泰。在有福的人面前,一缸清水會變成雪白的銀子;在不該享福的人面前,一缸銀子也會變成一缸清水。”
在我看來,財富可以讓人獲得幸福的生活,同樣也能讓貪婪的人露出真面目。我們要支配財富,而不是被它所左右。
2、教育觀:
《基督山伯爵》中有正派,有反派,但值得一提的是,書中塑造的年輕人都十分出色,性格雖不同卻都是真誠坦率之人,讓我不禁思考家庭教育對孩子成長的影響。
首先要說的是阿爾貝。阿爾貝的父親是唐泰斯的仇人——費爾南,而他的母親則是唐泰斯的未婚妻梅爾塞苔絲。費爾南心狠手辣,為了晉升不惜出賣自己的主君。
但他的兒子阿爾貝卻是個正直勇敢,灑脫不羈的小伙子。對他印象最深的是被羅馬大盜綁票后,他絲毫不慌亂,在凌亂的小囚室里也能坦然入睡。書中結尾時他得知了父親的罪行,毅然決定與父親劃清界限,靠雙手養活母親和自己,令人十分欽佩。
阿爾貝擁有美好的品格,與他的母親梅爾塞苔絲有很大關系。她原本只是個普通的漁家女,卻能在十幾年的時間里自學成材,不僅擁有豐富的知識,優雅的禮儀,還和兒子建立起無比親密的母子關系。阿爾貝因為崇拜母親,才會受到母親的影響,從而完善自己的人格。
另外幾個年輕人也頗有看點。唐格拉斯自私,陰險,狡詐,他是唐泰斯最大的仇人。唐格拉斯夫人多年來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對丈夫和女兒不管不問。他們的女兒歐仁妮像株無人關心的野草那樣長大,所以她獨立而有個性,勇敢地走自己的路,根本無視上流社會的那一套規矩。
唐泰斯的另一個仇人維爾福是個標準的偽君子,家族榮譽和顏面是他誓死維護的東西,可他的女兒瓦朗蒂娜偏偏愛上了平民的兒子,并且勇敢地追求幸福。這是因為維爾福的父親是個比較通透的老人,他的支持給了孫女信心和勇氣。
另外幾個年輕人,莫雷爾先生的兒子和女兒女婿,都是在溫暖有愛的家庭的中長大,所以他們也是知道感恩,非常懂事的。而維爾福的私生子,流落到底層社會,從小被養母嬌慣著,卻養成了目空一切,冷漠無情的性格,這也是很令人反思的。
大仲馬塑造這幾個人,仿佛是說明成長環境的重要性,上流社會或是穩定的小康家庭,孩子性格都很好。即使父母中有一個品德惡劣,但只要相處不多,也不會受到影響,反而是低層社會的孩子很難教育。這可能跟當時他們所處的社會背景有關系。
3、真性情和偽君子:
唐泰斯對三個仇人的報復,并不是用武力解決,去害他們的性命。而是要剝去他們偽裝的面具,讓他們自食其果,聲名掃地。因為這三個人后來都成為了上流社會的名門旺族,非常在乎自己的名譽和身份。
這其實是一把雙刃劍,在一個極度重視榮譽的社會里,一方面能讓人時刻警醒自己,不去犯錯誤。但另一方面,也會讓某些人為了保住名譽,不惜違背本心,鋌而走險,甚至殺人滅口,做出極端殘忍的事情來。
與此對應的是我國的魏晉時期,我在大語文課堂上講到《世說新語》時,讀到阮籍喪母而吃肉,劉伶縱酒而脫衣,阮咸娶婢女為妻這些故事時,孩子們都會覺得不可思議,為什么這些看上去荒誕的事情,后來會成為美談呢?當我和他們解釋了當時的政治局勢之后,孩子們就會明白其中的涵意。
一個過份重視表面聲譽的社會,會造就太多的偽君子,一個以荒誕不羈為榮的社會,也一定會有附庸風雅的人,都是不正常也不健康的。都會被進步的洪流所湮沒。所以現在進化成互聯網社會,無法偽裝,也沒有隱私,反而生活得簡單,真性情的人比較吃香。
《百年孤獨》九年級讀書心得 篇5
自從課文里學到了《小英雄雨來》這一課后,我就一直很懷念雨來。這天,我突然找到了一本《小英雄雨來》,如獲至寶,迫不及待地看了起來。
雨來十分機智勇敢。有一回,他忽然發現自家炕下有一位八路軍戰士,可是外面全是日本鬼子,怎么才能讓八路軍戰士逃出去呢?一時間,一旁的大人們都犯了難。可是,我們的小雨來卻機智地想到讓戰士穿著有羊毛的羊皮袍子,裝扮成羊,夾在羊群中。這樣,就可以迷惑住日本鬼子。之后,雨來趕著羊群,沉著冷靜地通過了鬼子們的盤問,成功地幫助八路軍戰士穿過了敵人的哨卡。
現在的社會雖然太平,但也有許多壞人混在人群中。我們小學生遇到壞人時,也要像雨來那樣沉著冷靜。我們可以先記下對方的性別、年齡、身高、服飾、發型等外貌特征。又如壞人的車輛類型、顏色、品牌和車牌號碼,逃跑方向、速度等。以便于報警時告訴警察叔叔。
八月三日,云南魯甸發生了6。5級地震。據說有一個小男孩,掙扎著走出了廢墟,又機智地把一塊塊大石頭擺成g一個巨大的SOS,使駕駛直升機的救援人員能夠發現那兒還有被困人員,就可以趕緊下去救人了。如果他不是這樣做,而是大聲呼救的話,那就不一定會得救了。可見關鍵時刻保持冷靜是很要緊的。
總之,我們要學習雨來機智勇敢,臨危不懼的精神。遇到困難,不能急躁,冷靜面對,相信所有困難都會迎刃而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