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泣的駱駝讀書心得(精選6篇)
哭泣的駱駝讀書心得 篇1
《哭泣的駱駝》 這是一部散文集,有8個故事,其中一個故事是《哭泣的駱駝》,非常震撼。 收魂記是三毛喜歡拍照,當地的一些人以為照相機會把他們的魂魄收走,于是三毛把交卷取出來,就曝光了,上面沒有人影,當地人才放心。 沙巴軍曹是三毛在路上撿到一個喝醉的軍曹,這個軍曹是一次屠殺唯一活下來的人。這個軍曹為了救小孩子,撲倒炸彈上被炸成了碎片。 搭車客是將三毛和荷西買了車,經常會搭載路上的人,搭載小朋友兜風,搭載山羊,給口渴的人送水。 哭泣的駱駝是漂亮的沙伊達是天主教徒,被本地的宗教排斥,沙伊達的男人是巴西里,是游擊隊的頭,為了保護沙伊達,他們的關系不為外人所知。三毛有次幫助了巴西里的弟弟奧菲魯阿,認識了奧菲魯阿的家人,知道了其中的緣故。當地人來了時候,巴西里被殺,沙伊達在屠宰駱駝的地方被侮辱,奧菲魯阿拿著槍闖了進來,被其他人擊斃。這是全書最震撼的故事之一。 逍遙七島游是三毛和荷西在西班牙南部的七個小島上旅游的事情。 一個陌生人的死是描述三毛的一個孤獨的鄰居,這個鄰居整天靠罐頭為生,是個會說點德語的瑞典人,全身發臭,腳因為腐爛被迫截肢。在這個人一天天轉好的時候卻突然死亡了。 大胡子和我是專門秀恩愛的。 啞奴是另外一個很震撼的故事,在三毛所住的地方有一個大戶人家,這戶人家靠200個黑奴發家。三毛和荷西與啞奴和啞奴的家人之間來往,最終啞奴被賣到別的地方,被迫與家人分離。
哭泣的駱駝讀書心得 篇2
三毛在《哭泣的駱駝》里記述了一個軍曹——沙巴.桑卻士.多雷的故事,讀后我的內心忍不住產生了一種異樣的感覺與不平靜。
多雷原來是“奧地利的唐璜”(西班牙駐西屬撒哈拉沙漠軍團中的一個營地名稱)的軍曹,他常酗酒并大醉于營外。
多雷的營地駐在一小片綠洲上,常因為水源與當地的沙哈拉威人發生沖突。一個晚上,當多雷又醉倒在營外時,軍營里所有的軍士,包括多雷的弟弟,全被沙哈拉威人砍殺在睡夢之中。
于是,多雷仇恨所以的沙哈拉威人,沙哈拉威人也懼怕他,逃避他。
十六年后,“沙漠軍團”將撤離駐地,包括死去的尸體也運上了飛機,但是多雷卻留在了仇恨焚嚙過的土地,包括他的靈魂和軀體——永遠的留在了駐地。
那是一個早晨,多雷開車經過一群沙哈拉威人小孩,小孩們在玩弄一個盒子,盒子上有一面當地游擊隊的小旗。多雷跳下車,想阻止小孩拔出小旗,但晚了一步。當多雷的身子撲到盒子上后,小孩們的救了,而他自己卻成了碎片。
一個被仇恨啃嚙了十六年的人,一個對沙哈拉威人恨之入骨的軍曹,在最危機的時刻,為了救一群沙哈拉威人小孩,用自己的身體撲向死亡。
他的偉岸是不言而喻的,他也將得到永生。
安息!沙巴.桑卻士.多雷!
哭泣的駱駝讀書心得 篇3
從學生時代開始喜歡三毛,想像她那樣萬水千山走遍,想像她那樣擁有一段刻骨銘心的愛!
每個人都有夢,卻不是每個人都敢去追夢,所以她便成了我們心靈上的那點寄慰,至少有人那么努力的按自己想過的方式在生活,至少有人在擁有刻骨銘心的愛情,至少有人懷抱夢想,干凈而透明……
當自己不敢前行的時候,她便成了遠處的燈塔,成了我那夢中向往的橄欖樹。
三毛,一個眷戀沙漠生活的女子,以自己強烈的感情色彩,反映社會與人生,構筑了一個有淚有笑的文學世界。
《哭泣的駱駝》以戰爭為背景,那是一個得不到獨立的民族,它的子民有的悲賤,有的無知,有的高傲,有的善良,有的悲壯……一個在屠殺中唯一幸存下來的軍曹,在這片沙漠里埋藏著他整個團的兄弟,他眼睛里折射出的仇恨,是整個塔克拉馬干沙漠翻過來都遮不住的。一個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
“燈光下,沙伊達的臉孔不知怎的散發著那么嚇人的吸引力,她近乎象牙色的雙頰上,襯著兩個漆黑得深不見底的大眼睛,挺直的鼻子下面,是淡水色的一抹嘴唇,削瘦的線條,像一件無懈可擊的塑像那么的優美,目光無意識的轉了一個角度,沉靜的微笑,像一輪初升的明月,突然籠罩了一室的光華,眾人不知不覺的失了神態,連我,也在那一瞬間,被她的光芒震得呆住了。穿著本地服裝的沙伊達,跟醫院里明麗的她,又是一番不同的風韻,坐在那兒的她,也不說話,卻一下子將我們帶入了一個古老的夢境里去。”
這樣美好的女子,最終的結局卻是悲慘的,她和她的愛人——民族英雄巴西里被自己人出賣遇害。小說結尾通過對駱駝悲鳴的描寫,寫出了三毛心中的無限悲憤。“我蹲在遠遠的沙地上,不停的發著抖,發著抖,四周暗得快看不清他們了。風,突然沒有了聲音,我漸漸的什么也看不見,只聽見屠宰房里駱駝嘶叫的悲鳴越來越響,越來越高,整個的天空,漸漸充滿了駱駝們哭波著的巨大的回聲,像雷鳴似的向我罩下來。”
哭泣的駱駝讀書心得 篇4
紀錄片《哭泣的駱駝》講述了在戈壁灘上生活的安納一家人所養的駱駝的故事。
安納家養的一只母駱駝在生小駱駝的時候因為下了很大的辛苦,所以在小駱駝出生后,母駱駝并不愿意接近小駱駝,不理會它,也不給它喂奶。單最終在安納一家人的努力幫助下小駱駝與媽媽重歸于好,其樂融融
通過這個紀錄片可以看出,人與自然界動物的和諧相處、母子之間的情誼、戈壁灘深處不發達的生活狀態。
人與自然界動物和諧相處
安納一家生活在戈壁灘上,家里除了駱駝外還養著其它的動物。安納一家人與它們相處融洽,把它們當作自己的朋友。在讓母駱駝與她的小駱駝重歸于好的那段時間更是下了很大的功夫。最后又從艾瑪克中心請來了樂師舉行霍斯儀式。
戈壁灘深處的生活狀態
戈壁灘的生活狀態并不發達,安納的家里沒有電視,只有一臺收音機而已。當安納和哥哥來到了樂師所在的艾瑪克中心的親戚家。那為親戚的家中有一臺電視機,好奇的安納便目不轉睛地盯著看,眼中滿是歡喜。第二天,那位親戚帶著安納和他的哥哥來到學校去找樂師。在學校,安納對學校的樂器也充滿了好奇。在集市上,安納讓哥哥給他買了自己平時并不多見的冰激凌,而那邊商場里的電視機又一次的吸引了他。回家后,安納的想讓爺爺也買電視機給他,但爺爺卻說那只是沒有用的玻璃而已。
母子之間的情誼
第一只母駱駝在它生下小駱駝,便與小駱駝形影不離,對它照顧地無微不至。而第二只母駱駝雖然因為自己下了很大的辛苦才生出了小駱駝而不去理睬它。但是,畢竟終究血濃于水,母子連心,在舉行完霍斯儀式后,母子從歸于好,其樂融融。
哭泣的駱駝讀書心得 篇6
《哭泣的駱駝》講述了她在撒哈拉的所見所聞,一個叫巴西里的游擊隊領袖為了反抗西班牙和摩洛哥的雙重統治,想要讓民族獨立自治,可是自己只有7萬人口,勢力太弱,只好打游擊戰,三面臨敵,苦不堪言。他的妻子在小鎮上的醫院做助產護士,非常美麗,卻只能隱姓埋名。他的弟弟和鎮上一個流氓都很喜歡她,為此雙方大動干戈。失去陣地的最后,巴西里來到鎮上看妻子,安排妻子和孩子出走,自己卻被打死。然后妻子也被那個流氓抓住,加上一個罪名,公開叫囂把她輪流強暴后殺死。還是巴西里的弟弟持槍出面,殺死了自己喜愛的嫂子,在被剝掉衣服正在強暴的緊急關頭——自己最終也被殺死。據三毛說自己的書都是真話,那么按照這個可信度來看,書中的故事應該是真的。其實,也可以想到,戰爭和不穩定的社會,肯定都是一樣的。正如昨天晚上又看了一點剛下載的《南京大屠殺》, 美國人拍攝的電影,戰爭就是制造混亂,就是打破秩序,就是不講道理,就是勝者為王敗者為寇這個道理。日本人在中國可以屠殺市民,強暴女人,撒哈拉也是如此,世界各地都是如此。只要你不夠強大,別人就可以任意欺負你。別看美國人英國人好像社會制度比較優越,經濟比較發達,其實人的劣根性是一樣的。他們可以在自己的地盤局部范圍內講究平等,和平,友好——其實三毛深處撒哈拉的貧困地帶也能做到這些,她們的鄰居對她們都非常友好,但這不說明人就徹底好——遇到戰爭,人性就變得貪婪和可惡。英美的人也是如此。還是一句話說明所有問題,那就是狼和狗在酒足飯飽的時候心情好的時候當然不會成為禍害,而一旦肚子餓了,就會什么都不顧的了。人其實也是如此,哪里的人都是如此。我相信三十年河東的說法,說不定哪天我們國家的人也會去侵略別的國家,比如日本啊,韓國啊,朝鮮啊等,甚至遠一點的美國啊,俄羅斯啊,都有可能。只要身處戰爭,那么就由不得你文明了。可以想見成吉思汗時代,蒙古人給外國人造成的傷害,一定也很深,但就如南京大屠殺一樣,到了今天,就會沉沒在歷史的長河中,煙霏雨散!說這些的目的,是慶幸自己所處的時代和國家,至少沒有這么一層痛苦,那么當前擁有的就診的很可貴了。昨天還和同事說起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當年的紅軍戰士所追求的是吃飯穿衣,有生存的權利,而今我們呢?強國他們的愿望數百倍還不止,住城市,現代化生活,還有什么不滿足的呢?剛才給書高通電話說起另外一個朋友的事情,就說到自己只能和自己的過去相比,不要和她們去比較。畢竟基礎就不同。他們不愿意和我們交往,那么我們也不要去勉強,一切順其自然。至少,相比我們的過往,十年以前,我們是強過百倍還不止啊。這個道理如果每個人都懂,那么世界就相當和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