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品讀心得和感受(通用12篇)
《人生》品讀心得和感受 篇1
因為這本書是我和室友一起讀完的,所以,比起故事本身的內容,我和室友一起討論、爭辯的過程,才是我讀完這本書之后的收獲。
我和室友最爭論最激烈的問題是對于男主人公——高加林的看法。
我讀完全書之后就是討厭高加林。因為他的性格而討厭他,明明是農村人的出身卻因為有點學識而自視甚高,看不起農村人,看不起生他養他的黃土地;因為他的始亂終棄而討厭他,落魄時對同村的巧珍海誓山盟,進城工作之后對高中同學,富家女王亞萍卻重燃愛意。
但我的室友雖然覺得高加林罪有應得,但她是同情高加林的。高加林是村里唯一一個有高中學歷的人,父母都是農村人,他差一點考上大學證明他的確有能力,讀后感。而年輕人有些傲氣也是完全正常的,換作是我們,還不一定有高加林做得好。而他與王亞萍是高中同學,在當時兩人便十分聊得來,因為身分差距彼此才沒能表明情感,后來身分差距消除,愛意重燃是人性本然,論先來后到巧珍才是半路程咬金。
當然最后爭論沒有結果,但我們使勁翻書,各種舉例來論證自己的觀點,并且不斷討論“人生的意義”的深層內涵,才是這本書命名為《人生》的原因吧。
《人生》品讀心得和感受 篇2
讀完《人生》,有幾點喜歡想說的:
我還是最喜歡開篇的一句話“沒有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業上的岔道口,個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錯一步,可以影響人生的一個時期,也可以影響一生。”
我也堅持認為善良純樸善良金子般卻沒文化的的巧珍和有理想有抱負也確實有能力的文化人高加林確實不合適,他們的愛情只是個甜蜜的錯誤,各歸其位,各行其路,找到適合他們人才好。
也喜歡微笑面對人生的德順爺鼓勵加林重拾信心的話語:“他用枯瘦的手指頭把四周圍的大地山川指了一圈,說:就是這山,這水,這土地,一代一代養活了我們。沒有這土地,世界上就什么也不會有!是的,不會有!只要咱們愛勞動,一切都還會好起來的。再說,而今黨的政策也對頭了,現在生活一天天往好變。咱農村往后的前程大著哩,屈不了你的才!娃娃,你不要灰心!一個男子漢,不怕跌跤,就怕跌倒了不往起爬,那就變成個死狗了……”,做錯了,年輕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了從痛苦教訓中站起來生活下去勇氣。
還有一直喜歡路遙寓景于情的鄉土化語言描寫,讓那山那水那人的純樸清新善良可貴的一切留存人心底,久久回味。
《人生》品讀心得和感受 篇3
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路遙《人生》有感。
沒有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業上的岔道口,個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錯一步,可以影響人生的一個時期,也可以影響一生。
——路遙《人生》
路遙出生上世紀四十年代末陜北的一個農村家庭,和《平凡的世界》一樣,《人生》也是以農村生活為背景展開的,不同的是《人生》只對主人翁年輕時期的人生經歷進行描述。
高加林,故事的主人翁,高中畢業回到土地又離開土地,再離開土地,再回到土地這樣人生的變化過程構成了其故事構架。高加林同農村姑娘劉巧珍、城市姑娘黃亞萍之間的感情糾葛構成了故事發展的矛盾,也正是體現那種艱難選擇的悲劇。
看完感觸最深的有兩點,一點是遇事永遠要有自己的道德原則。高加林高中畢業后在公社小學當民辦教師并夢想著熬成公辦教師時,被別人背后陷害,一下子被同村村長的兒子三星所取代;就在自己回到農村失魂落魄之時,同村漂亮又深愛他的劉巧珍終于鼓足勇氣向他坦白心扉,他們深深的陷入愛河,在他最落魄時這個善良又摯熱的女子溫暖了他,他也打算和劉巧珍生活一輩子。這時高加林在部隊工作的二叔回來地方當了勞動局局長,副局長馬占勝為了討好他二叔,走后門安排高加林進了縣委當了一名通訊干事;就在他在縣委宣傳部里干得紅紅火火,準備和黃亞萍一家去南京,追逐自己的夢想時,又一下子被張克南的母親揭發,不得不回到農村,老老實實的當一名社員。這時她想起來她最親愛的人——劉巧珍,但為時已晚,被他拋棄的巧珍已經在絕望中嫁給別人。愛情是純白無暇的,不能夾雜任何雜質,你可以考慮現實,但愛對方的心必須是真誠的,負責的。不然翻船后,倒霉的是你自己。
另一點,人的命運瞬息萬變,要把握好人生的每一步,最重要的是把握好年輕時期關鍵的幾步。高加林在現實面前顯得弱小無力,但他是一個有能力、有熱血、有思想的人,在現實面前他有些順水推舟。如果當時他和劉巧珍結婚,好好的過一輩子后面的悲劇和懊悔也就不會發生。但,可憐的人啊,他有自己未滿足的夢想,有一顆不甘一輩子當農民的雄心,他希望自己是可以展翅高飛的雄鷹,但劉巧珍跟他沒有共同語言,于是他選擇了黃亞萍,一個城市高干女兒,他也更希望黃亞萍可以幫他實現自己的理想——去大城市發展。這時他工作被揭發,一切又回到原點。如果對于工作,多聽聽周圍長輩的意見,對于工作也許會更慎重。如果他工作后依然能夠堅守自己對劉巧珍的愛情和責任,也不會被揭發。可人的欲望總是無窮的,他考慮了自己的欲望和夢想,但并沒有考慮到現實。引用文中的一段話:現實是不能以個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誰如果要離開自己的現實,就等于離開地球。一個人應該有理想,甚至應該有幻想,但他千萬不能拋開現實生活,去盲目追求實際上還不能得到的東西。尤其對于剛踏入生活道路的年輕人來說,這應該是一個最重要的認識。——路遙《人生》他對社會并沒有深刻的認識,也看不到自己的差距,僅有一腔熱血是不夠的。不管現實是怎樣的,已經晚了,他的人生就像電影上映一樣,很快把他年輕時期最重要的幾步一掃而過,最終他又回到了原點。
說到這里不禁想起來大家老生長談的話題,想起筷子兄弟那首《老男孩》,在現實面前,你當初的愿望實現了嗎?或者說,你還記得當初的愿望嗎?我相信很多人的回答都是否定的。不是因為你不愿意堅持,而更多的原因是現實。就比如我,中學時期,那時自己的夢想就是以后當大老板,成為有錢人,但后來慢慢的就演變成現在在學校上學,與以前的夢想相去甚遠。不同時期人們都會我自己的夢想,或者通俗的說,不同時期每個人都有自己對未來的期望,你希望是怎樣的。青年時候,我們也有自己的夢想,但那時候的夢想更多的是不太切合實際的,因為我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并不成熟,對社會的認識還不深刻,所以后來有變化也很正常。如果再有人問你,當初的愿望你實現了嗎?你可以很坦然的回答他,不管結果是怎樣的,我們不需要背負違背初心的愧疚感。當初的夢想我沒有實現,但至少我努力嘗試過。我感謝生活,在我回頭的時候,一切還在原地等我,感謝男朋友對我的不離不棄。但作者文中的高加林就沒有那么幸運,等他回到現實時,他親愛的巧珍已經嫁給別人,這也許是上天對他對愛情褻瀆的懲罰,而我永遠不會拿愛情開玩笑。
但社會上還有很多人,渴望像馬云一樣通過努力富甲一方,我佩服這樣的人,不管你的起點是怎樣的,你總有一腔熱血,為自己的夢想不懈努力,直至成功。考慮夢想之前先要認識你自己,你認識自己嗎?認識現實嗎?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那我真心的祝福你早日成功!社會需要這些人!
也許是個人性格原因,自己認定的事就必須去做,不管是對的還是錯的,更多是因為對自己的盲目自信,所以很多時候不愿意聽別人的勸。但生活很多時候是不容得自己兒戲的,就像文中光棍德順老漢說的:我知道年輕時候自己走錯了,所以才不希望你再錯,畢竟人生不能重來。是呀,人生不能重來,但生活依然需要折騰,需要夢想,需要信念,不然該多沒意思。你的人生可以有N種打開模式,但不管哪一種打開模式,只要你有這樣不安于現狀的決心,你的生活永遠不會差,這個決心就是對更美好的生活的信念。但折騰的同時,也要聽聽周圍人的意見。文章最后在高加林無限的懊悔和痛苦中結束,其實他的人生依然可以有美好的打開模式:他成為了農民,但憑借他個人的能力和學識,可以很快成為村子中數一數二的領頭人,他也可以走出農村,向大城市的發展,再慢慢實現自己的夢想,唯一的缺憾就是巧珍沒能陪在他身邊。
面對過往不管你是欣慰的還是懊悔的,那都是過去了,我們總結自己的過去,總結身邊人的過去,使自己從中受益,這就是"過去"的最大意義。
在過去的一年里,自己成長了很多,不再詳述。感謝在同一個屋檐下生活的613,感謝陪伴我的朋友。新的一年,我希望自己完全把過去拋下,空著自己,迎接生活中更多的精彩。人生的精彩只是屬于人心中的一個念想,落實起來就是腳踏實地的去努力。新的一年,
我希望自己能夠學有所成,實現目標。
我希望自己在感情的世界里更加成熟,對愛人,對家人,對朋友能夠包容仁愛。
我希望自己注意飲食,注意身體。
我希望自己變得更加穩重、豁達。
《人生》品讀心得和感受 篇4
高加林的人生可以分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高加林做不成教師回歸土地做農民之后發生的事,第二個階段是高加林走后門來到縣城工作之后發生的事。
第一個階段,是高加林失意的時候,農村姑娘劉巧珍給了他寬慰……
其實看這部分的時候,我已看出來了高加林并沒有多愛巧珍,而是他覺得巧珍能在那段時間可以給他寬慰。是巧珍使他重新接受現狀,走出了無法適應當農民的狀態。
巧珍真的是一個很好的姑娘!單純善良,對高加林如此的喜歡。盡管她大字不識,但她的心比那些所謂受過教育的人好百倍千倍。就如文中德順老漢說的:“巧珍,多好的娃娃啊,那心就像金子一樣……金子一樣啊……”
像巧珍這么好的姑娘真的很難得。
為了他,巧珍不怕村上眾人異樣的目光和風言風語;為了他,她可以不顧家里人的反對也要和高加林在一起;
為了他,巧珍主動提出來和高加林分手只為了他更好;為了他,巧珍和別人結婚之后還為高加林求情給他找事做……
為了高加林,巧珍可以做一切事。
可高加林呢,他是自私的,回到縣城之后,他發現自己與曾經的女同學黃麗萍在一起,才有更好的發展,就拋棄了善良的巧珍。
第二個階段,就是高加林事業比較順利的時候,和家境好的黃麗萍也在一起了,可好景不長,高加林走后門的事被揭發了,和黃麗萍也分手了,重新回到鄉下,回到原來的生活。
但現在可沒有巧珍的陪伴,她已為人妻,他這時感到懊悔不已……
《人生》品讀心得和感受 篇5
兩個月的暑假馬上就要結束了,緊張而忙碌的生活,帶來了收獲與充實。無論從做事的方式,做人的道理還是知識的學習。回首這幾十天的學習經歷,我們隨時隨刻都在隨著時間的發展而在不斷的成熟和不斷的進步。
一:使我的知識水平日益增加,知識結構不斷完善 高強度的學習任務,充足的學習時間,使我原來零散的知識在不斷的組織與整合,由紙面的知識落實到實踐,知識內容也在大幅度的增加,動手能力在不斷的得到鍛煉。原來上課所學的知識只是零碎,獨立的理論,而通過在時間的實踐,讓我們將這些知識聯系了起來,得到了試驗與證明,加上老師精心的指導和所分配的任務壓力,知識水平又在此基礎上繼續提高。例如:口譯課程讓我們知道了一些術語,然而它的功能與應用卻不能得到了解,通過我們這段時間的學習與實踐,讓我們認識到這點并且能夠得到應用,這是任何的課堂教學所學不到的,也是我們在時間中關于知識的學習中得到的最為重要的收獲。
二:使我學會了做事,學會了做人 在時間這段的學習過程中,得到的不僅僅只是知識的學習與積累,還有的是在這種學習的過程中所學到的做事的方式與能力翻譯自有其完善的體系與結構,而這種體系正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對翻譯的學習其實是讓我們學會了面對復雜問題的解決能力。口譯時間正是給我們提供了這個學習的環境,讓我們能夠學習將復雜的事情簡單化,簡單的事情條理化,學會了做事時自己的時間管理,善于計劃,善于總結,以高效和標準的方式解決問題。
做事先做人,在思想的提高上我更是得到了很大的收獲,時間老師的耳睹目染和老師為我們提供的成功人士的先進思想和理念。通過錄像的學習讓我們得到了解,認識與領會。讓我們學習與人交往的原則和方法,學會了交流,學會了自信,學會了調整自己的心態和調動熱情。
三:培養了我團隊中合作的精神 時間的強大,不是其中任何的一員的力量,而是靠大家的互補、團結和諧并為負有共同責任的統一目標和標準的奉獻。時間集體成果遠遠超過我們每個成員個人成績的總和,而要想在這個集體中發揮自己的力量,必須學會和別人合作,和別人交流,而在這個合作與交流的過程中極大的培養了我的團隊精神。時間的環境是我們自己搭建的,時間的事務是我們自己規劃與處理的,我們大家按照標準,遵守規范,齊心合力將去適應每一步的發展。
四:開闊了我的視野,明確了發展方向 假期的環境使我的視野也在不斷發展,北京神州泰岳和北大方正的參觀更加開闊了我的眼界,也讓我更加明確了自己的發展方向,對明天更加充滿了熱情。 假期的收獲遠遠不止是這些,還有很多很多,這些只是我所得到最直接,最主要勤教育我的幾點。這些我所得到的收獲離不開為我們創造環境的學校領導,離不開辛們的幾位老師,更離不開集體中各位同學的幫助與鼓勵,雖然臨近開學,時間日益緊迫,但我將把握每一分鐘,
不斷地完善和提高自己,為時間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微薄的一份力量,也祝愿時間不斷地發展壯大,明天會更加美好!
《人生》品讀心得和感受 篇6
以前聽別人說,豐富的想象力會使人生變得豐富多彩,小孩子要學會發輝自己的思維,敢于創新,敢于質疑。當時不懂,而今我讀完《彎彎的月亮》終于從中深深體會了這個道理。
《彎彎的月亮》主要講一個名叫星子的小學生在課堂上說出了于眾不同的見解——彎彎的月亮像豆角。結果老師很不高興,當場就批評了星子。星子回家問奶奶,而奶奶卻以相同的答案回應了星子。
為什么只有星子有不同的見解?為什么大家都認為星子是錯誤的?為什么大家沒有更豐富的想象力?其實,星子并沒有錯,錯的是星子的老師和奶奶。是他們扼殺了孩子的想象力,他們只會活在舊時中。彎彎的月亮像什么,為什么要拘束于小船這個代名詞呢?可以像彎刀,也可以像小朋友們笑時嘴巴咧到耳朵根的形狀。
曾經有這樣一則事例:一個法國教育家出了一道題:“一個農民養了35只雞,10只羊,問農場主年齡多大。”結果有很多人說,農場主是45歲,因為35加10等于45。
這答案顯然下得太快,這是人們死板的潛意識得出的答案。換一種思維方式來想,其實這道題沒有答案。只不過是這題當中有兩個數據罷了。或者,我們可以依據工作時間來估計農場主的年齡大概是在20歲至30歲左右。
大家都知道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瓦特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輛蒸汽車,還有許許多多的首創事例都證明了獨特和豐富的想象力在發明創造中的影響和作用。
要成為一名設計師,最根本的需求就是自己的想象力。曾經看過一個平民農家建的房子,足足有四層,外面看著高聳宏大,里面卻裝潢簡陋,布局單一。再看看其它一些經過設計師獨特設計的房子,房子可能還沒有一半大,但卻體現著一種精而美的理念,在有限的空間里達到美觀實用效果的化。這其中就是借用了想象力后的差別。
星子的故事讓我深深明白了,成功的來源,來自無限的想象力。我們要多學習星子的那種愛動腦,愛思考的思維方式,從身邊的小事開始,發揮自己的想象,敢于對身邊任何的事情,發揮想象,敢于質疑,才能使自己學會更多的東西。最后,我覺得對于思考的東西,錯與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敢于發揮自己的想象,讓自己從中學會了道理。
《人生》品讀心得和感受 篇7
一年之中,對我來說,最最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放暑假”。今年,在接受教育部送的“好康”時,我也要推出我的“超級暑假完美計劃書”。
想當年我還是即將升格為四年級的新鮮人時,根本不知道“時間就是金錢”的道理。每天吃喝玩樂、揮霍光陰,殊不知“死期”已離我愈來愈近。最后,在面對堆積如山的作業時,才恨不得能離開地球。想想看,如此虛度暑假,好像什么也沒學到,也沒有好好休息。為了避免慘劇再度發生,因此,我要學會“訂計劃”,試著讓這次的暑假變得更有意義。
動作比蝸牛還慢的我,常常上演“跟時間賽跑”的戲碼。不是課本忘了帶,就是餐袋忘了拿。所以,我抽空去買了一個大鬧鐘,希望訓練自己定時起床,才能從容不迫的去上學。不過,最近試用幾天后,我發現自己都是把叫得驚天動地的鬧鐘按掉,再倒頭繼續睡而已。因此,這部分還有待加強。
長得像“哈比人”的我,再也不想要被當作低年級了!為此,我報名了泳訓班。游泳不僅能長高,還能為五年級的學校游泳課做準備。除了拉長身形,更能強身體破!我相信只要我勤練泳技,一定不會再是被人踩在底下的小草,而是像故事中喝了藥水而長高的愛麗絲。
我一直以來有個心愿,但因為太忙,都未能如愿。我要利用這個暑假好好完成它。這個愿望就是:我要跟媽媽學做菜!每次看到媽媽熟練的翻轉鍋子、舞動鍋鏟,山珍海味立刻上桌,讓我嘆為觀止。在那時,我就打從心底希望能像媽媽一樣,讓廚房也成為我的天下。現在,我已經學會煮湯面了喲!相信過不久,我一定也能成為廚房的主人!
之前,我也訂過計劃,但因為我的懶散個性,總是一直拖,到最后都未能完成。這個暑假,我不能只是再紙上談兵了!我一定要身體力行,努力實現我的暑假夢想!
《人生》品讀心得和感受 篇8
在這漫長而又短暫的暑假里,我有幸到中國臺灣去旅游,品嘗到了中國臺灣的各種美食,讓我的味蕾得到了的滿足。可以說,品嘗美食成了我暑假生活中難忘的快樂之源。
暑假前,媽媽說要帶我去中國臺灣旅游。我早就聽說中國臺灣的小吃味濃鮮美,水果個大味甜,中國臺灣是一個美食樂園。這次能去,真是讓我欣喜若狂,我天天盼望著,盼望著……
激動的時刻終于來到了,這天晚上,我們乘著波音747國際航班順利抵達了臺北桃園機場,開始了我們的中國臺灣美食之旅。
要說中國臺灣最有名的小吃在哪里?那就非屬各種夜市不可了。這天,我們來到了非常有名的高雄六合夜市。走到六合夜市入口放眼遠望,只見兩旁都是各種熱鬧的攤位。我迫不及待地沖進夜市。哇!好香的一股燒烤味,我走近一看,原來是正宗中國臺灣香腸,我要了一根,顧不得燙一口咬下去,呵,滿嘴流油,稥、咸、甜、鮮以及微辣一起涌入了我的口腔,真是好味道!咦?這邊的隊伍怎么排出去十幾米?哦,原來大家都在等著品嘗傳說中的“木瓜牛奶”。據導游說,來了中國臺灣,這“木瓜牛奶”可是非嘗不可的。我耐心地等待,終于拿到了一杯。一口喝下去,我不禁大聲喊起來:“啊!名不虛傳,真甜美!”木瓜的香味中夾雜著牛奶的香味,喝在嘴里甜甜的,滑滑的,真是爽口極了。我一路走著,一路品嘗著:香甜的冰涼小圓子、鮮辣的關東煮、香脆的蔥油餅、濃郁的排骨湯……把我的肚子撐得滾圓滾圓的,我想,要是人有兩個肚子那該多好啊!
中國臺灣不僅小吃有名,中國臺灣的水果更是聞名遐邇。尤其到了這暑假期間,那水果的品種就更多了:蓮霧、芒果、釋迦、鳳梨、木瓜、芭樂……應有盡有。我最喜歡吃的是“奶油鳳梨”,我們平常吃的鳳梨都是黃的,而“奶油鳳梨”果肉卻是奶白色的,散發著一股奶香味,大概名字就是因此而得來的。吃在嘴里,甜滋滋、水淋淋,咽下去后,一股清爽仍留在喉嚨口,真是吃了還想吃。真想把這些美味的水果帶回家,可惜,水果是不能私自帶回國的。幸好勤勞的中國臺灣人民還把這些水果做成了果干,讓我總算解了一回饞。
美好的暑假雖已結束,但這次的美食之旅卻讓我這吃貨回味無窮。
這個暑假,每天的行程幾乎都滿了,我的假期生活也變得更加繁重。
《人生》品讀心得和感受 篇9
幾天后,暑假就要結束了!這個有趣而又短暫的暑假結束了,那是令人感到多么遺憾啊!
然而,在暑假中,我們都做了些什么呢?是云游四海,飽嘗美食;是做義工,參加各種公益活動;還是利用暑假時間,去學習一種才藝、上補習班……這些事情都會讓我們的暑假生活變的津津有味,有趣多了!
也許,你在假期中學到了一項才藝,你就可以在各種場合展現出自己的才能;或者在假期中做小義工,參加各種公益活動,盡自己的一份力量,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而我,在屬于我自己的假期當中學到了不少,我在假期當中學會了飯后擦桌、洗衣服、洗碗、掃拖地……我真的很高興,可以在這個假期中學會做家務活,為爸爸媽媽分擔了一些工作;我也參加了很多活動,比如“愛心滿蓬江”公益活動、中國少年報的小記者采訪活動,哆來咪組織的——“夏之韻演繹文明”大型器樂音樂會……這些活動都很有意義,我最喜歡參加公益活動!因為只要把自己的一份愛心獻給需要幫助的人,我的心中就會多出一份快樂,別人手中就會多出一份愛心!
最開心的事就是7月25日的鋼琴六級考試啦!我雖然那天發燒了,早上參加不了考試,但鋼琴老師葉老師給我請了假,安排下午再考級。而下午,我的發燒還沒有完全痊愈,但我還是去參加了考級,考級結果是:通過!在這里,我要感謝我的鋼琴老師——葉老師,給我的鋼琴教育、指導,讓我在這個美好、有趣的暑假中又做了一件有意義的事!
暑假將要結束,學習即將來臨!
《人生》品讀心得和感受 篇10
這個假期既漫長又短暫,似乎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情。
記得往年都要去社區參加活動,次次都不相同。今年,是關于機器人的公益活動講座,告訴我們從來都不知道的知識。比如:機器人究竟是什么?機器人有什么用?一個個看似簡單的問題,似乎沒人能得出答案。見我們百思不得其解,老師呢,就講解得很仔細,使我們恍然大悟。在座的同學們也都悟出了其中的道理:不管什么東西、什么事情都會有最深奧的秘密隱藏其中。
放假起初,我忙著做完了英語,可是,急忙做完了作業,卻會很無聊。知道后來才明白:學習是一種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可操之過急。重要的是在于實現目標的過程,而不是實現目標的那一個瞬間。
在假期中,反而沒有在學校的時候充實。雖然學校里的作業不少,可是,總能看見同學、朋友。總有歡樂的時光,總會傳來一陣陣笑聲。雖然偶爾犯錯,但是卻不會收到很嚴厲的指責。所以,三班同學都會虛心接受。的確,頂嘴也是有的,但只是人們口中“叛逆”在作怪。當然,也有自身的因素。所以,我想這應該都是無心之失。
三班是個集體,是個“大家庭”、那么,我們怎么會和“家庭成員”吵架呢。。
這個暑期,我也明白了許多。自己也成熟了不少。學會了怎樣更認真的處事,學會怎樣學的更好,怎樣去維護三班的榮譽……
整個假期,使我明白了許多。我也會更努力的去學習、為自己的目標而奮斗。
《人生》品讀心得和感受 篇11
今年我的暑假工作與往年有很大的不同,說實話一個暑假下來頗有收獲,對與大一的我來說,這是我進入大學的第一個暑假,所以我準備好好利用它,那就是打暑假工。
放假回家的我,便開始加入了找暑假工的大軍,記得當時我自己在趕集網上搜索了好幾天,找到了倆個比較合適的工作,便開始溝通,對方當時說可以,他們的回答都是已招滿,這話對我來說便是一道晴天霹靂,我的內心是十分茫然的。
后來幾經周折,找到了一份比較滿意的工作,又認識了倆位與我一同實習的大學生。剛開始時候也覺得十分盲然,只能說向別人請教,在她們身上感覺學到了很多,漸漸地掌握了自己的工作。在我的打工生活中,它讓我明白到別人批評你或是你聽從他人的意見時,一定要心平氣和。因為這樣才能在失敗中吸取教訓,為以后的成功鋪路,我們要學會從哪里跌倒從哪里爬起來,這才是我所應該做的。
打工的日子,有喜有憂,有歡樂,有苦累‘這就是打工生活的全部。我很慶幸我現在還是學生,我只有充實自己,才能更好的面對未來的生活。
《人生》品讀心得和感受 篇12
經過不眠不休的挑燈夜戰后,期末考終于結束了!而即將來臨的便是我和姐姐期待已久的“暑假”,我左思右想,幾經深思熟慮后,終于想出了一些可以讓自己在這炎熱又漫長的假期中學習更多,生活更充實的計畫,并將它們拿出來與爸媽討論一番后,提醒自己一定要身體力行。
首先,我參加學校舉辦、長達兩個月的游泳訓練營,每天一大清早,天空還魚肚白時,我便生龍活虎、精神奕奕的起床,深怕自己因賴床而耽誤了寶貴的時間,經過一個半小時的游泳后,我發現自己的食量大增,體力因此而更加充沛,不但如此,我的身體似乎變得既結實又健康了呢!此外,在這炎炎夏日里,浸泡在那清涼無比的水中,就如同魚兒般逍遙自在,頓時,所有的煩惱竟都不翼而飛了!當然,在暑假期間,我也計畫每天抽出時間,閱讀一些家中未看完的課外書籍,希望可以增強自己的語文能力,還能讓寫作技巧更上一層樓!
另外,我也非常期待在這難得的漫長假期中與家人相聚,大家一起談天說笑,一同出外踏青,或者到近郊的戶外爬山健行,抑或是到國外搭機旅游,這樣不僅能增進親子間的感情,還能拓寬視野及增廣見聞,可真是一舉兩得啊!同時,我也報名參加了書法班,希望藉著練習書法,讓自己的字跡更加端正工整,并改掉平日心浮氣躁的毛病。
最后,在這假期中,我要勤于練習鋼琴和吹奏直笛,陶醉在美妙的樂音中,總能讓我心情愉悅,渾然忘我,而不能自己呢!這些就是我的暑假生活,希望在這不算短的假期中,能將事先規畫好的事情一一完成,萬萬不可半途而廢,否則必將一事無成!相信只要有始有終,我的暑假一定會過得既充實愉快又回味無窮!你們是否也已經下定了決心,讓自己的暑假過得多采多姿呢?千萬不要只是心動,請你和我一樣,立即開始行動吧!